天辰书:太平长公主传
繁体版

第三章 闺学

    闺阁的日子在百般寂寥中度过了多半年,除了晨起练功,多看些经史医书等,因为大家闺秀不能十分随意出门,所以阿鸾特别郁闷,往常她同师兄们自由惯了,常常她也着了男儿衣服出门在外,歌舞酒肆没有不逛过的,一副逍遥样子,也因此遭到师父师祖的责罚。如今却是规规矩矩地呆在府院里,能不难受吗?

    不过,多半年相处下来,与阿鸾处的最好的当属六姑娘,看似愚笨的,实际却是蕙质兰心,玲珑剔透的,着实是个招人喜欢的好姑娘,二人一见如故,几乎都快黏在一起了。其他人确实望尘莫及的。

    “二姐姐,你来啦!春桃,快沏壶新来的普洱!”六姑娘脆生生地笑道。“喏。”

    “六妹妹,何须客气?普洱呀,甚好甚好,从前在花垣郡最爱喝的便是这普洱了。你从哪里淘的?”阿鸾笑问道。

    “二姐姐,这份普洱茶是祖母在去年给的我,她老人家藏了也有快七年了,说是宜养胃,姐姐你也是晓的,我自小就落下了胃病,兴许普洱茶还能为我缓解一下胃疾。妹妹寻思着姐姐是体贴的,也相信姐姐也不会多想。”六妹妹诚实地向阿鸾笑道。

    “六妹妹这是哪里的话,姐姐怎会多想?祖母该是多疼疼你,毕竟你与他人不同,身子自小又弱。”阿鸾抚了抚六姑娘的额间碎发疼惜道。

    “还是二姐姐最好,虽然二姐姐跟我在一起的时间短,但我觉得二姐姐是个好人,六妹妹自然是愿意跟二姐姐多相处的。”六妹妹撒娇似的抱住二姐姐的手臂。

    身边的几个丫鬟看了也忍不住掩口笑。

    阿鸾见了反而有几分不好意思,姐妹打闹做一团罢,喝点茶水,唠点小嗑,简单聊了聊关于女红和厨艺的事情,毕竟阿鸾久居山林,从小习的是武艺和医术以及经世之学,对女儿家的事情并不精通,反而六姑娘的女红和厨艺是十分了得的。

    此时,门口的一个小丫鬟禀报说是荣禧居老太太找二位姑娘前去。

    “祖母找我们二人有何事?可有说明?”

    门口的小丫鬟回禀“荣禧居过来的人并没有说明,只说是让二位姑娘过去便知道了。”

    两位姑娘见状,只能让下人容缓片刻,收拾收拾便来了。

    二位姑娘随荣禧居的人一起到了太夫人的庭院,只见庭院有许多丫鬟在庭院各处站立,似乎在迎接什么人一样,因为平时荣禧居因为老太夫人喜欢清静,所以一般日子里不似今日设立如此多的丫鬟。

    二位姑娘进了正堂,便听为首的太夫人与左侧王氏夫人在议论,“母亲,您看柳姑娘来咱府上住哪里最好?”

    只见萧太夫人抿了抿茶又放下道“依我看就住在我这荣禧居里就好,柳丫头身体自小也是弱的,让她与六丫头一同住在我身旁,一来互相说说笑,热闹热闹,二来我也可以多照看她,这件事就不须你操办了,我命云微置办即可。”

    二夫人王氏略有尴尬,但很快便平静下来,笑脸道“这倒也是,毕竟柳姑娘也是母亲娘家的亲戚,放在自个身边更方便亲近一些。”

    太夫人没有说什么,只是点了点头。

    两个丫头见为首的祖母和二夫人在说话,并没有立即进屋行礼,而是等了一会儿才进屋行礼。

    “二姑娘、六姑娘到!”

    “孙女拜见祖母!”“侄女、女儿拜见大娘子!”二人齐齐拜下。坐在旁边的几位姑娘也纷纷与这二位姑娘问候。

    太夫人威严端正的的脸色逐渐转喜,开心的看向两个孙女,连连柔声道“免礼吧,好孩子,看座,一会儿你们俩和众位姊妹来迎接你们的一位表姐,她姓柳,你们叫表姐就好了。说到这儿我忍不住就多说几句,这孩子是我娘家的侄外孙女,她的母亲是我素来疼惜的亲侄女,但我的亲侄女和侄女婿不幸英年早逝,导致这孩子少时就成为孤儿,孤苦伶仃的寄养在她的外祖勇毅侯府,如今三年孝期已满,一来我想念着她们母女,二来我觉得可怜,就将这孩子接来,也好慰藉她。”说到此刻,太夫人脸上又逐渐变得哀戚些许,二夫人王氏便不断安慰,太夫人才止住。

    “回禀太夫人,二夫人,柳姑娘已到府门口,马上就到荣禧堂了!”下人禀告。

    只见太夫人听此消息十分高兴,“快快将柳姑娘行李安置好,快些引她进来!”“喏”。

    听着门口细碎的脚步声传来,阿鸾与众堂妹便已知晓,正是柳姑娘的声音。

    在众人的密切注视下,只见一位姑娘施然然的走来,梳着双环垂髫髻,身着淡粉色衣裳,再仔细看这个姑娘,生的眉目如画,真是眉不点而翠,唇不点而红,目含秋波,气质如兰,身形削瘦,出水芙蓉。屋里有很多的人不约而同的暗中赞叹,真的是一个清丽婉约的大家闺秀。

    只听这个姑娘柔柔作揖道“小女柳氏婧祎拜见太夫人,王大娘子。”

    为首的太夫人和王夫人都微笑着,只听太夫人“好孩子,快免礼,远途奔波,十分辛苦,我怕你这身体吃不消呢!无需这般礼数!快坐到我的跟前,让我好好看看你。”

    只见这个姑娘作揖“多谢太夫人大娘子体恤。”于是便轻轻浅浅的挪动莲足,移向太夫人右手边的位置安然坐下。

    太夫人像想起什么来似的,有些懊恼道“瞧这记性!真是老了,你看把我高兴成什么样子,应该给你介绍一下,你这对面的大娘子和下面的各位姐妹!”

    王氏接着主动笑答道“婆婆,瞧您说的,您身体硬朗着呢!只是您高兴一时忘记了给柳姑娘介绍诸位姊妹的事情了,这事情也该儿媳来做!”

    太夫人略微满意的点点头。

    王夫人便应承道“母亲,那儿媳接下来就为柳姑娘介绍府中的各位姑娘!”

    王夫人很快依次为柳姑娘一一介绍府中的各位姑娘。柳姑娘便与府中的诸位姑娘们互相问候寒暄,完事便又说府上的四位哥儿会在晚一点的时候归家来拜见柳姑娘,柳姑娘也应下了。很快在太夫人的主导下,柳姑娘与诸位姑娘们一起聊天。

    阿鸾此人素来话不算很多,说过几句客套话,便细细的暗中观察新来的这位柳姑娘,只觉得这位姑娘真的是美得娴花照水般清柔动人,难得一见的美人,在话语间觉得此姑娘话虽不多,有问才答,但却也能断定是个内秀之人,且性子平和,想来比身下的些许堂妹更有才情,而府中一向以才貌著称的四堂妹与之相比,反而多了三分艳俗。

    很明显,三堂妹与六堂妹和这位柳姑娘时常倒是能说上几句,五堂妹也是相对活泼些,只有四堂妹也许是觉得柳姑娘才貌过人,觉得自己稍逊色,便有些闷闷不乐罢,也并不多话。

    此时天色渐暗,只听得门人一声“二位老爷和诸位公子回府!”二位老爷与四位公子一起进府,按规矩,简单更衣后便来到了荣禧居。

    太夫人和王夫人一见家中的老爷公子回来便十分高兴地介绍柳姑娘给他们。大老爷和二老爷纷纷受了柳姑娘的礼,而四位公子与柳姑娘则相互见礼。

    只见得年轻的二公子和四公子眼睛里都似有星光在闪烁,看向柳姑娘的时候也微微浅笑,而柳姑娘看向二人后,尤其是看到二公子明瑜,扫一眼便略微羞赧地转过眼神,不再看了,把英朗的二公子明瑜弄了一个小尴尬,阿鸾与眼尖的六姑娘见状,偷偷地哂笑他一番。

    晚间大家一番晚饭过后,各自安置休息罢。

    阿鸾第二天在和六妹妹谈及柳姑娘的事情时,把昨晚的一番情形提了起来,又将二公子给取笑一番,明瑜在场有些脸红,又假装生气与两个妹妹吵闹一番,便生起了闷气暂且不搭理她们了。

    柳姑娘一直与太夫人聊天,然后才与阿鸾、三姑娘、五姑娘以及六姑娘凑在一起说笑,而四姑娘似是不愿与柳姑娘多交谈几句,时常闷在其生母黄姨娘的屋子里不出来,倒是把王夫人所生的嫡女五姑娘明燕乐做一团,反而嘲笑她心胸狭隘,见不得比自己生的还要貌美几分以及才华更多一些的姑娘,倒是弄的柳姑娘有些不知所措,略有尴尬。最后众姐妹也只是在阿鸾的规劝下收住了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