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辰书:太平长公主传
繁体版

第四章 女子之道

    自从柳姑娘来到府上,十分受太夫人的宠爱,与六姑娘同住荣禧居,加上其是绥远将军静武伯唯一嫡女,身份贵重,连当家主母王氏夫人也时常收敛自己的架子,而府上的众多姑娘中除了永懿郡主阿鸾荣宠煊赫外,就属柳姑娘最金贵了,甚至传出太夫人想让柳姑娘成为未来的东海萧氏的孙媳妇。

    多日下来,一向活泼也比较受宠爱的嫡女五姑娘有时不免有些吃味,“母亲,这柳表姐进府才数天,各种好东西都眼巴巴的进了她的厢房,一向受疼爱的老六怕是都没这福气!我呢,也没份!”五姑娘略有委屈抱怨地向王夫人道。

    王夫人一瞪眼:“不许胡说!那是你祖母娘家疼爱的侄孙女,身份也贵重,她是孤女,你吃她的醋干嘛?让他人听了该说你嫉妒不能容人了。”

    五姑娘听了,直撅着小嘴,简单地向母亲做一揖不大开心地出去了。此刻王氏心下却又想到太夫人确实这回够偏疼这位柳姑娘了,自己亲孙女都快放一边凉快了,也就永懿郡主阿鸾还得些宠,连六丫头都不及那柳姑娘,想想自己又因为送的东西不是最好的也被太夫人撂了脸子,而不又好摆出当家主母的架势。王夫人越想越有些不舒服,自己好歹是当家主母,却因为一个外来的小辈而受了气,王夫人也没办法,只是心里暗暗地气了,也自此不大喜欢这柳姑娘。

    话说这一日阿鸾从宫里出来,因受了太后之命,所以由宫里老人方嬷嬷跟随阿鸾回府,特奉命教授阿鸾大家闺秀必学习的女红香道花道茶艺等事,也顺道看在与太夫人姐妹一场的面子上,也允许萧府的其他姑娘们进行跟随学习。

    太夫人与王夫人听闻后也十分高兴的,毕竟宫里嬷嬷亲自教导自家姑娘乃是天家恩赐,日后对萧家姑娘的闺誉更是平添了一层锦绣,更可以为日后议亲选夫家起到助力作用。

    萧府上下都恭敬地迎接并安排方嬷嬷的食宿,定下了后日早上在宜芳阁进行传道受教。

    晨起,阿鸾练完一套青花剑法,晨读一炷香的时间,只见春词秋语两个大丫鬟齐齐作揖道:“姑娘,大娘子吩咐了,今日要姑娘们早到些,莫要迟到让嬷嬷等了罢。姑娘,您起得很早,收拾也会更快些,但宜芳阁离咱院子远点,咱还是快些收拾吧!”

    阿鸾笑道“猴急的两个丫头!罢了,为我梳个端庄的发髻吧!”

    两个丫鬟笑道“好的,姑娘,依我们看,您就梳清新端庄的垂桂髻吧!”

    阿鸾想了一下便点头了,旋即两个丫鬟便开始梳妆了,又按照阿鸾的意思,换上了月白色华服,端庄典雅,清丽素净,画上淡淡的薄妆,便带好《女则》等书,便从容地携了两位大丫鬟前去宜芳阁。

    路上经过荣禧居,阿鸾碰到了柳姑娘和六姑娘,只见六姑娘亲热地笑着迎上道“二姐姐!可算等到你了!妹妹和柳表姐等你呢!”

    阿鸾宠溺道“傻丫头,今个入秋了,你和表姐仔细着凉!”

    “二妹妹,你也好生注意身体,穿得有些单薄呀。”柳姑娘柔柔地笑道。

    阿鸾笑着点头应着,心下想这姑娘身子看样子便是柔弱的,但几天相处下感觉人是不错的,好相处的姑娘,并有亲近感的,正是这表姐举止风雅,丽质天成,加上嫡出小姐的出身,虽是个孤儿,然身份尊贵,宠爱备至,自然会引得自家一些姐妹的不满。

    三人一同说笑的徐步走向宜芳阁,不巧,遇到倚梅轩出来的五姑娘和不远处栖霞阁出来的四姑娘,两人穿的都是鲜嫩的华服,尤其四姑娘,更是比平时多了两三分的娇艳。

    “哎呀!好巧啊,各位姐姐们!妹妹有礼了!”五姑娘还算有礼貌的打声招呼,面上甜甜地笑着,但在看向柳姑娘时的眼里明显划过不喜的神色。

    “妆安,四妹妹!五妹妹!”阿鸾笑着应道。

    “四姐姐安好,五姐姐安好!”六丫头反应很快,笑着做了一礼,平时装着低顺惯了,就恐怕其他丫头挑刺。

    “二姐姐妆安!”四丫头和五丫头齐声回道。

    “客气啦,六妹妹!”五姑娘倒是很高兴的说道,眼里露出知足的表情。四姑娘只是哼了一声,没做理会。但这二人始终几乎没怎么理会柳姑娘,弄了柳姑娘有点尴尬。

    最后又在宜芳阁门口碰到来自较为偏僻梨香院的三姑娘,清清秀秀,正眉眼低笑着,主动跟来的众多姐妹问了安。所有姑娘一起进屋了。

    只见众人进屋各坐了位置,等了片刻,只见在两个丫鬟的指引下,方嬷嬷端庄大方地移步迈进正堂,阿鸾与众姊妹立马起身见礼“拜见方嬷嬷!”

    方嬷嬷一笑“姑娘们客气了!”说完便朝永懿郡主阿鸾作揖,阿鸾紧忙回礼,然后众人便各自坐好,聆听方嬷嬷教诲。

    “姑娘们,今日初次见面,老朽愿与诸位姑娘互相认识一番。”方嬷嬷笑道,屋内熏香袅袅,或有或无地有一股暖意从香中飘散。

    阿鸾与众姊妹介绍着自己,方嬷嬷不断笑着端详着每一位姑娘,并不做声。

    言罢,便安排起三个月的课程,包括《女则》的教授以及茶道、香道和花道的技艺传授。

    时间紧,任务重,方嬷嬷也是严格的,课程便紧锣密鼓地进行着,总体还是很顺利的。

    阿鸾这一日在宜芳阁位子上看着茶圣所著的茶经,只听得屋外一路吵闹声,越来越近,阿鸾不禁皱了皱,“秋语,去看看发生什么事?怎么这般吵闹?这里可是嬷嬷暂居之处!”秋语喏了一声便快身出去巡查。

    “姑娘,不好了,四姑娘和五姑娘动起手来了!”秋语有些惊慌地进了屋回禀道。

    阿鸾眉皱得更深了,不悦道“这帮丫头净瞎闹!”说罢便起身出去查看。

    一看倒好,只见两个素来不合的小姑娘,竟然堂皇地扭在一起,旁边的几个姐妹也劝不得架,因此衣衫也微有凌乱了。

    阿鸾不禁怒了,拿起隐在腰间的鞭便是朝旁边的石块一击,只听得一声响,石头便碎了几半,一时间,吵架的劝架的都被这道声音惊住,转身一看,便看到怒意横生的阿鸾,再看看旁边的碎石,不禁倒吸一口凉气,缩了缩身子,都噤声不语。

    阿鸾怒道“你们影响到嬷嬷歇息,可知罪?你们都是姐妹,竟然会扭打在一起,可觉得丢脸?”

    众姐妹闻言,都默然低下头,五姑娘脸上还是带着不忿的表情看向四姑娘,而四姑娘反而更加委屈地用帕子抹着泪。

    阿鸾声色俱厉道,“怎么,我说的没有道理?生气的、委屈的都通通给我憋回去!我东海萧氏的教养都被你们给丢光了!”

    五姑娘想要争辩些什么,只是张张嘴,却被阿鸾的一个眼神狠狠的瞪了回去,而四姑娘的委屈,其帕子硬生生被阿鸾命人给抢了去。

    “四妹妹,五妹妹,你们互相给对方赔不是,我也不想知道你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不愉快的事情,而我只知道东海萧氏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阿鸾有些心烦意乱,她也知道姐妹之间的争吵无非就是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后宅之事从来都不感兴趣,做人不必太斤斤计较,还是胸怀宽阔一些,拎得清大事大非即可。

    无可奈何,四姑娘和五姑娘只能互相怀着对对方的不满给对方彼此赔礼道歉。

    阿鸾清了清嗓子,继续严肃地说道“今日之事,无论是四妹妹或是五妹妹,对我这种处理心怀不满,但是我今日要告诉诸位姐妹一个道理,我们东海萧氏,作为一族,要懂得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道理,平时有些小的摩擦是正常的,但切不可因为大是大非面前而拎不清,而彼此互相仇恨着。我想我今日说的这个道理诸位姊妹会懂得的。”

    在场的所有人都点了点头,共同回答道“妹妹们谨遵二姐姐的教诲!”一旁的柳姑娘也暗暗的向阿鸾投来钦佩的目光,阿鸾则回以微笑。姐妹之间的闹剧最终收场。

    站在宜芳阁假山后边的方嬷嬷和萧太夫人,看此场景都会心一笑,耳语一阵便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