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辰书:太平长公主传
繁体版

第二章 入宫面圣

    回家两日,明鸾与众堂妹相熟悉,经常在一起聊天,在明鸾的热情下,姐妹们聚在修竹苑,好不热闹!了解不同妹妹的脾性,同时也了解了家中更多的情况,譬如二房的后院之争,二老爷宠妾灭妻等。

    “二姑娘,咱们大房是消停的,老夫人也是对咱们最省心的,至于二房,那里乌烟瘴气的,老夫人都不爱搭理,所以这几年来也是就收了六姑娘在膝下养着,其余的只要不闹大了,老夫人都是不过问的。”比较活泼机灵的丫鬟春词念叨着。

    丫鬟秋语在一旁换了盏上好的香茗,只是浅笑着,显得更为沉稳贴心。

    明鸾笑道“二房我也晓得些,你这丫头在外可仔细些,当心二婶婶着人掌嘴!”

    春词一努嘴“二姑娘,奴婢自是不敢,也只是拿咱自家姑娘最亲近,哪敢在外头说这些?那王夫人肯定不放过奴婢的。”

    明鸾和秋语捂嘴笑着,“这是姑娘为你好,傻丫头!”秋语嗔道。

    “晓得啦,当然还是自己姑娘最好啦!”春词笑嘻嘻。

    此时,只听得门口一声“二姑娘,六姑娘来了。”明鸾收敛起闲散样子,欣喜道“快请妹妹进来,秋语,快泡壶妹妹爱喝的碧螺春来。”“喏”。

    只见得六姑娘一身青萝色衣裳,领了两个小丫头进来,面容浅笑着冲明鸾福了一福,“二姐姐,一宿未见就怪想你的,妹妹还带了自己做的清蒸鲈鱼以及若干点心给你尝尝呢!”

    “瞧瞧你,可真有心,记下姐姐爱吃的清淡口,妹妹辛苦啦!姐姐也有壶上好的碧螺春给你尝尝!”明鸾因笑道。

    “快,姐姐,尝一尝,凉了就不好啦!”“嗯,好的,妹妹你也快品一下泡的新茶呀!”

    姐妹二人小聚半个时辰,自从回家后,明鸾通过接触,最得意的当属同养在太夫人膝下的六姑娘,这姑娘娇憨可人,善良通透,难得的女娇娥,身世可怜,但也得祖母萧太夫人的疼爱,养的如娇花一般。

    “二位姑娘,太夫人命奴婢请二位姑娘去荣禧居一趟。”云微嬷嬷笑道。

    “既是如此,请嬷嬷待我们稍作收拾便即刻前去。”二位姑娘齐道。

    嬷嬷自是点头应允。

    路上,明鸾忍不住询问嬷嬷,“嬷嬷,您晓得祖母唤我们有什么事情吗?”

    嬷嬷因笑道“二姑娘是个急性的,眼看着不到地方了吗?进去便知啦。”

    明鸾也不好说什么,眼看确实到了荣禧居门口,只见正堂上坐了两位五十岁模样的妇人,正在说笑,右侧坐了太夫人,左侧坐的则是一位妇人,身着烟褐色不算十分华贵的衣裳,看起来眉眼端严,极为周正。下首又坐了王夫人在陪侍。

    “孙女拜见祖母,拜见大娘子。”两个姑娘齐齐作揖。

    “好好,快过来坐下吧。”太夫人瞧见两个孙女的娇憨,脸上愈发多了笑意。

    “啧啧,太夫人,这两个姑娘就是你的宝贝囡囡吧!都长这么大了,真是丽质天成。”左侧的夫人笑道。

    “那可不?我的乖孙女,都渐渐大了。”老太太笑着道。

    “嗨,老姐姐,我都差点忘记正事儿了,我此次来是奉太后懿旨,诏永懿郡主入宫觐见的。太后她老人家听闻永懿郡主回家已有两日,想着郡主休息两日便来召见,好好叙一叙亲情呢!”左侧的那位妇人笑道。

    “唉,也是,瞧我这记性,光顾着和你说笑了,平日里也不多见,竟忘了正事,忘记太后姐姐的意思了。”太夫人笑道。

    “阿鸾,阿鹰,快拜见太后娘娘身边的子之嬷嬷!”

    “喏,阿鸾,阿鹰,拜见子之嬷嬷。”

    “好好,唉,郡主何必多礼,奴婢该是拜见您才对!”子之嬷嬷笑道,福了福身子。

    阿鸾连忙扶起子之嬷嬷,“嬷嬷,您既是太后外祖母身边伺候多年,那么身为晚辈也是理应向您行礼的。”

    “唉唉,郡主可真是端庄知礼,太后见了定然欣慰和欢喜的!”

    “罢了,你们快去收拾收拾去进宫面圣吧,太后娘娘可是想着呢!”太夫人笑着说罢,便命人打发阿鸾随子之嬷嬷进宫面见太后。

    随之子嬷嬷坐了马车进入宫城,阿鸾与嬷嬷聊着天,谈论了关于皇宫的一些情况,也使得阿鸾明白一些情况以方便应对。

    朱红的砌墙,宏伟的殿阁,华贵的景致,无不昭示着皇宫的巍峨气派与独尊地位。

    阿鸾在春词秋语的陪同下,仔细地随子之嬷嬷一路前行至寿康宫,时时观察一路上的所见所闻,也听得身后两个小丫鬟的轻声赞叹。

    直至寿康宫匾额之下,阿鸾似有恍惚的印象,自己幼时确实来过,只是记得不大清了,六年时光当真快啊!

    正殿早已有许多宫人迎接,为首正襟危坐的贵夫人,虽年逾五十,但保养的极好,依稀可见年轻时风华绝代,眉眼俱是温和慈爱。

    子之嬷嬷笑着作揖“太后娘娘,永懿郡主已到!”

    言罢,阿鸾极有眼色地跪拜在地“外孙女阿鸾拜见太后外祖母!”

    太后在宫人的搀扶下,下了台阶,紧忙扶起阿鸾,声音颤抖着“阿鸾,好孩子,让哀家仔细看看……”

    阿鸾也心里激动着,这是亲外祖母啊,血浓于水的感情,当真难舍!

    “好好,好孩子,快赐坐!到我跟前来!”

    “谢太后外祖母!”

    “自家人不须这般礼数的,好孩子!”

    “喏!”

    “好孩子,看起来你身体好多了,不似幼时般虚弱了,而且,越发生得像你母亲了……”太后仔细地端详着阿鸾,越发疼爱的拉着阿鸾的双手,眼里的慈爱满满溢出。

    “太后外祖母,承您挂念,阿鸾身体一直恢复的很好,多年不见,您身体可好?”阿鸾也亲切地问道。

    “唉,你这孩子只要身体恢复好就行,哀家身体一直还是比较硬朗的。”

    祖孙俩有说有笑,一时间竟聊过一炷香的时刻。

    门口的宫人禀告皇帝驾到,只见到皇帝健步走来,首先拜见太后。

    “儿臣拜见母后!”皇帝作揖道。

    “免了免了,皇帝你看看谁来了?”太后笑着掩口道。

    皇帝挑眉端详阿鸾,惊诧道“难道是阿玉的小女儿回来了?”

    太后闻言笑道“正是了,你看着眼前的小姑娘正是你妹妹的小女儿永懿郡主!”

    “臣女拜见皇帝舅舅!”阿鸾见状立马叩拜。

    “快起来,地上凉,当心身子,朕记得你幼时身子弱的很。”皇帝惊喜道。

    “想不到当年那个病弱的小姑娘,如今都已经长得亭亭玉立,和你母亲生的也真的是像极了,看起来身子也好了许多!”皇帝欣慰地说道。

    “多谢皇帝舅舅的挂念,臣女在药师谷调养好身体,如今比年幼时强了不少,臣女见皇帝舅舅的龙体依旧康健,甚感高兴!”阿鸾也甜甜回敬地道。

    这时门口一声禀报英王殿下求见。

    太后和皇帝笑道,“英儿来了,让他快些进来!”

    “孙儿拜见皇祖母!拜见父皇!”只见一位身材欣长、俊美绝伦的年轻贵公子走进殿来,叩头跪拜。进殿的一刹那使得两边的宫女不住地多看几眼,有的甚至红了脸颊。

    阿鸾只觉得迎着艳阳走来了一位翩翩的人,身形埋在艳阳中,却能看到此人身着湖蓝色衣裳,映在柔和暖意的光中显得清凉。

    “皇祖母父皇因何如此高兴?不如说来与英儿听听?”那个走进来的年轻俊美的贵公子笑道,声音几分温润又有几分清凉。

    “英儿,这是你的表妹永懿郡主!”皇帝笑道。

    “是啊,这位正是你姑姑昭阳长公主的亲生小女儿啊!”太后笑着插了一句。

    “臣妹拜见英王表哥!”阿鸾起身拜见英王。

    英王遂起身相见,“见过妹妹!”笑着回礼道。

    英王抬头略微仔细端详了阿鸾,阿鸾也稍稍细看了一下英王。

    阿鸾这才看清来人的长相,心下暗暗想到,难怪宫女都红了一脸,英王此时浅笑着,在艳阳的照拂下犹如镀了一层金般华美,俊秀的剑眉轻轻微扬,璀璨含情般的桃花眼,高挺的鼻梁,薄唇似含丹一般,脸型如刀削般硬朗,身姿挺拔玉立,气质清贵卓然,仿如天上的谪仙下凡一般。

    而此时英王也细细地看向阿鸾,心下赞叹,难怪说是长公主的小女儿,这妹妹生的当真和姑母如一个模子里刻出来似的,同样英秀纤长的柳眉,顾盼神飞的杏眼,精巧的鼻,娇艳的唇,此时还没彻底长开,一张鹅蛋脸显得几分可爱的婴儿肥,但可见其日后的风姿。天生丽质,英秀出尘,妩媚中却一点都不显得有半分艳俗。

    两人互相对视,一时间竟有些看呆了。

    太后笑道“你们两个要看到什么时候呀?”皇帝也忍不住笑。

    “嗯……”阿鸾的俏脸红了半边,一时间不知说什么好,身边的两个小丫鬟也忍不住憋着笑,甚至红了脸。

    英王显得也有些不好意思,“皇祖母、父皇,是儿臣失仪,请皇祖母父皇莫怪,还请妹妹原谅。”英王脸上挂着浅浅的笑。

    皇帝忍住板脸道“英儿,你好歹也早已弱冠,下回也要注意些。”

    英王略有羞赧道“父皇说的是,儿臣定当注意!”

    “臣女在殿前失仪,还望太后外祖母与皇帝舅舅宽宥,请表兄见谅。”阿鸾起身作揖道。

    “好啦,你是一个孩子,下回注意,毕竟你与旁人自是不同,我们也不会多计较于你的。”太后温和道。

    皇帝在一旁也慈爱的看着眼前这个小外甥女,英王的眼里淬满笑意。

    很快便在说说笑笑间,到了晚上的时候,皇帝与太后留下英王与永懿郡主阿鸾一起在太后的寿康宫用膳。

    晚膳过后,夜色降临,该与皇太后和皇帝告辞出宫之时。

    “好孩子,记得要常进宫来看望外祖母和你的舅舅啊,尤其要好好陪陪哀家。”

    “太后外祖母请放心,臣女会常进宫来陪伴您和皇舅舅的。”阿鸾笑着回道。

    “是啊,阿鸾,你时常进宫来陪一陪皇太后,也时常与朕说说话,毕竟六年不见了,也是想你啊。”皇帝笑道。

    “皇帝舅舅您也放心,臣女也会时常看望您的。”阿鸾笑回道。

    “好了,天色不早了,你们都回吧,对了,英儿,你送送阿鸾,朕也能宽心些。”皇帝笑道。

    “儿臣遵命!皇祖母、父皇,英儿告退!”英王恭敬地叩拜。

    “臣女告退!”阿鸾也恭敬叩拜。

    英王一路上便陪着阿鸾,先送她回到文国公府萧府,二人简单地聊了几句,话不太多,只是简单问一问对方几岁以及是否成家等。

    到萧府门口,阿鸾拜谢英王护送便进府了,英王浅笑着目送她进府,一双桃花眼映出点点精光,嘴角微微噙笑,天边的晚霞也不及这一刻他的笑靥璀璨,停留片刻后便转身离去了。

    殊不知,纵使英王见多了形形色色的佳人,但面对青涩却落落大方的阿鸾,英王在不知不觉中已然是心动了,即便离去回到自己的府邸,也总是不经意间想到阿鸾那纯美的模样。而阿鸾则是未知未觉,在男女情窦初开的事情她几乎反应很慢。虽然二人差了八岁,但终究挡不住彼此日后的情意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