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雪山里人
繁体版

第十九章 做米糖

    做糖的师傅先是打开甑子,看看糯米蒸好了没有。又搬来了,一个一米直径的大木桶。

    寒梅赶紧放下手里还没有吃完的饭,去抱了一些干稻草回来了。在木桶里面铺上干稻草。接着又去把水缸里的水清空。

    崽崽端着饭碗,一边吃一边站旁边看稀奇。寒梅帮忙做糖的师傅,一起把水缸放到木桶里,在木桶和水缸的间隙里也塞上干稻草。师傅叮嘱了几句,又出去了。

    寒梅吃过饭,打开甑子,把糯米饭舀到水缸里。再往大锅里参了水,又去灶台下添了把火。

    不一会儿,做糖的师傅又拿了一些,方方块块的麦芽回来,剁碎之后和水缸里的糯米混一起,再盖上盖子裹上被子。就离开了,做糖师傅是约好的,村里几家人一起请他做糖。他就在各家来回奔波。时不时看看水缸里的温度。温度低了从大锅里舀点热水浇在水缸和木桶间隙里的干稻草上。

    一直到下午,做糖师傅觉得差不多了,把大锅水舀干,放个木架子在上面。再放个篮子铺上纱布。把木桶里水缸里的汤汤水水,全部舀起来,倒篮子里的纱布上过滤。奶白的糖水掉锅里了。崽崽又在灶下烧起了大火。榨干了纱布里的,最后一滴糖水,做糖师傅把工具收起来,又去别人家里去了。时不时也过来看看,搅动一下锅里。

    崽崽一直添柴烧火,一直添柴烧火,锅里的糖水总不见少。崽崽第一次感受到了一种全新的感觉,无聊,无聊透了,郁闷坏了…他一直盯着,灶塘里的熊熊大火。

    大火慢慢变成无数的小人,一个个火小人,分成两边打起来了。火焰的起落偏转,都是敌我态势的变化…

    经过小火人,无血雨腥风,无数朝代的更迭,无数的悲欢离合。崽崽才临时解脱,吃起了晚饭。大锅里虽然没有大功告成,但是颜色变成黄色了,并且有了蜂蜜的粘稠感觉了,一大锅煮的也没剩下多少了。

    崽崽只能继续加油,继续坚持添柴了。一直到锅里的颜色,比蜂蜜还深,冒起了一个个大泡泡。师傅拿筷子在锅里划过,黏上糖液,再放凉水里,变成小旗帜,才大功告成。

    做糖师傅用凉水,洗过木盆和大木勺,把所有的糖水都舀到木盆里。木盆端到了厅堂。梁上垂下了粗心麻绳,麻绳最下面吊着一个木块,木块上留了一截斜树枝,形成一个木勾。木盆里的糖水凉了一点,变成糖稀了。

    做糖师傅拿起用,凉水浸过的,两个小撵面杆。两个撵面杆绞起一些糖稀,搭木勾上,糖稀流下,就用撵面杆搅起,重新搭木勾上去。做糖师傅的徒弟,在一边用木勺,把木盆里的糖,也一点点添到木勾上去。

    糖稀添完了,木勾上的糖也变粗了。粘度越来越大,往下掉的速度越来越慢了。做糖师傅开始用撵面杆,往下拉扯。快扯断了,又迅速绕回木勾上去。越扯越费劲,越扯越白。

    当糖稀变成雪白的糖时,做糖师傅的徒弟,把豆粉撒在案板上。豆粉是寒梅,前几天炒熟,用石磨磨出来的。

    做糖师傅从木勾上,取下雪白柔韧的糖团团。丢在撒过逗粉的案板上。立刻动手,把糖团,做成一个糖坛子,把准备好的豆粉白糖熟芝麻,放在里面拌匀。再把糖坛子扣子收起,做成一个雪白的糖冬瓜。继续把糖冬的一头整小,成一头大一头小的葫芦。

    把葫芦小头那端扯细,扯到只有手指粗的时候,就可以分割了。用棉线绕着雪白的。。糖条,用力一拉手指粗,半根香烟长的夹芯米糖就做好了。外面脆脆的甜甜的,里面是香香的豆粉和芝麻,还有甜甜的,咬着咯吱咯吱的白糖。

    糖做好了,可以敬灶神了,过年时间更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