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衙役不寻常
繁体版

第13章 案件逻辑

    刘名自告奋勇,要去与知县交涉。

    康庄想一下,微微摇头:

    “可名,你尚未入仕,白纸一张,不必趟这道浑水。”

    到底是“四同”老友,情谊还是有的。

    刘名走后,一个幕僚来到康庄书房,悄声说道:

    “康爷,我听人讲,乌贤其人,不可小觑,此人很有来头。”

    康庄手中握着狐尾的笔(狐毫),边写奏疏,边问:

    “乌贤有什么来头?”

    “听说,他是乌贵妃的侄子。”

    康庄手中毛笔停住了。

    “乌惜惜家的人?”

    “有此一说,未经查证。”

    康庄思虑片刻,继续奋笔疾书:

    “无论乌贤与乌贵妃有没有亲戚关系,召王遇刺案,京兆府必须介入。

    皇恩浩荡,康某理当上疏圣上,为圣上分忧。”

    幕僚低声说:

    “请康爷三思,刑曹参军可否缓一步前往县衙。”

    康庄沉吟一下,点点头,继续奋笔疾书。

    幕僚悄然退出。

    康庄边写奏疏边想:

    倘若乌贤真是乌贵妃的亲戚,事情就越发复杂了。

    正这样想着,那个幕僚进来禀报:

    “康爷,刑部派来信使。”

    “何事?”

    “信使说,他带来刑部尚书口信,要面见京兆尹。”

    康庄一怔。

    刑部尚书派来信使,却只带口信,这有点蹊跷。

    “有请信使来书房相见。”

    刑部尚书掌管司法和刑狱,派来的信使,必定是心腹之人。

    康庄在书房与刑部来人单独会面。

    信使走后,康庄看着写了一半的奏疏,发一阵呆,自言自语:

    “此案水深如海,刑部、大理寺、都察院都主张县衙初审此案,好生奇怪。”

    他踌躇片刻,卷起写了一大半的奏疏,挥手一甩。

    奏疏升空,在空中飞出一道弧线,落在书柜的顶上。

    康庄喃喃自语:

    “这奏疏,不写也罢,只能束之高阁了。”

    ……

    肃彧在狱中百无聊赖。

    陈皮规定的供词时间越来越近。

    刘名是否去找康庄,不得而知。

    府衙如果不提审,陈皮用刑就近在咫尺了。

    一想到铁签子钉手指,灌辣椒水,石锤敲膝盖……肃彧就有些毛骨悚然,立刻有些心理不适。

    这时,过道传来叫骂声:

    “你们是穿一条裤子的骗子,说话不算话。”

    肃彧听这声音有些耳熟,走到牢门前望去。

    只见狱卒孙宰,推搡着一个十四、五岁的小孩,进了斜对面的牢房。

    少年继续骂骂咧咧。

    “啪……”

    一记清晰可辨的耳光响起。

    少年的骂声戛尔而止。

    肃彧认出少年是天香院门前遇到的店小二。

    狱卒孙宰关上牢门,骂骂咧咧出去了。

    店小二也认出肃彧。

    两人隔着牢门相望。

    肃彧打趣道:

    “让你和衙役搞好关系,送点酱菜,现在吃到衙役的苦头了吧。”

    店小二满脸惊讶:

    “咦,你怎么也在吃牢饭?”

    肃彧懒得回答对方。

    他看着店小二,想起他在天香院门前夸口说过,他家隔壁老王,是宫中大厨。

    果真如此,隔壁老王倒是能派上用场。

    就算死马当作活马医吧。

    肃彧朝牢房走廊大喊一声:

    “来人呀!”

    “又咋了,又咋了?”

    狱卒孙宰屁颠屁颠赶过来:

    “哟,是大哥喊我啊,啥事?”

    孙宰自从在肃彧这里赚了银两,对肃彧十分客气。

    肃彧笑道:“靠近些。”

    孙宰笑眯眯凑到牢门前。

    肃彧每次让他凑近一些,赚银子的机会就来了。

    肃彧低声说:

    “刚进来的这孩子,什么罪?”

    “没啥大不了的,就是击鼓喊冤,胡乱骂人,惹得陈皮不高兴,关两天就叉出去了。”

    “原来这等小事啊,你想想办法,马上放人。”

    肃彧微笑说道:

    “他家还有一个八十岁老妈,等着儿子回家做饭呢。”

    孙宰眼珠滴溜溜转几下:

    “这种惹是生非的小刁民,放也就放了,只是陈皮那边,要花银子打点一下。”

    肃彧明白孙宰的意思,低声说道:

    “半两银子,马上放小孩出去。”

    孙宰头摇的像拨浪鼓:

    “不可不可,马上放人,至少得一两银子!”

    “也罢,算我吃点亏,回头我再向小孩讨要。”

    肃彧提出一个条件:

    “不过你先把小孩关进我的牢房,我有话要说。”

    孙宰笑眯眯点点头:

    “成交。”

    肃彧悄声说了原主藏了一两银子的地点。

    孙宰笑眯眯转身,过去打开店小二牢门,揪着小孩的衣服,塞进肃彧牢房。

    孙宰欢天喜地出门,去收获肃彧新给的银两。

    店小二满脸惊讶看着肃彧:

    “嚯,你蛮厉害,才进来一天,就打通关节了。”

    肃彧淡淡一笑:

    “你招谁惹谁了,怎么也进来吃牢饭?”

    “嗨,气死我了。

    你记得召王遇刺那天,召王的管家,喊着让人报官,赏十两银子吗?

    我第一个跑到县衙报官,结果一钱银子没拿到。”

    店小二忿忿不平骂道:

    “我刚才来县衙评理。

    县衙的王八蛋,不分青红皂白,捶我一顿。

    还把我关进大牢,晦气,真晦气。”

    肃彧说:

    “你要银子,得找召王府那个三角眼管家讨要,跑到县衙讨要,没用的。”

    “我找了那个三角眼王八蛋,他不认账,愣说没有十两赏银的事,奶奶个腿。”

    肃彧看着气呼呼的店小二,问道:

    “你叫什么名字。”

    “信驰。”

    “哪两个字?”

    “信心的信,奔驰的驰。”

    肃彧把话题转到大厨老王身上:

    “小兄弟,你现在进了大牢,得想办法让你家隔壁老王把你捞出去。”

    信驰撇撇嘴说:

    “老王是宫中的厨子,跟县衙说不上话。”

    “嚯,你家隔壁老王,还真在宫中做大厨?”

    “我骗你干嘛,老王在宫里做大厨超过十年了。”

    肃彧沉吟一下,说道:

    “我帮你出狱,你让隔壁老王帮我办件事。”

    信驰撇嘴冷笑:

    “真好笑,你自己都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咋帮我出狱?你这不是给我过年嘛。”

    肃彧懒得辩解,问道:

    “你就说一句话,愿不愿做这个交易。”

    信驰毫不迟疑说:

    “你能帮我出狱,我就找老王帮你。”

    这孩子从小在生意圈混,有利可图的事,一眨眼就能明白。

    肃彧说道:

    “好,一言为定,等一下狱卒会带你出狱。”

    信驰说道:

    “你找老王办什么事?

    我有言在先,杀人越货的事,可别找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