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乡村不可能是这样的
繁体版

第五百九十一章 丰收的运道

    果然,说曹操曹操到。

    下午刚放学,皮孩子们立马就跑回家里把书包放下,然后成群结队的往田坝子里跑。

    “小安叔小安叔,你家这里的蚂蚱多不多啊,给我们抓一下嘛。”

    张安刚把手里没了谷子的稻草扔掉,就发现张宝带着他那群小伙伴跑过来了。

    每年收稻子的这几天,说的上是皮娃子们最喜欢的时候了,因为可以尽情的来抓蚂蚱。

    稻子没成熟之前,其实也可以来抓,只是田里还没有干,而且到处都是稻穗,他们只敢在田埂边抓一抓而已。

    要是进到田里去抓,多少会糟蹋到田里的稻子,甭管是自己家的还是别人家的,回家肯定逃不过大人的一顿毒打。

    而到了割稻子的这几天,他们完全可以来掼斗里抓,又不会闯祸,还能抓到比平时更多的更大的蚂蚱,简直不要太开心。

    张安家的田就在村口,皮娃子们刚从村里出来,第一个就朝着这边跑来。

    而且在他们心里,张安虽然是个大人,但跟他们非常合得来,跟其他的大人不一样,这也是他们直奔张安家这里来的原因之一。

    “刚放学就跑过来了,不在家里写作业怕是晚上要挨条子咯,赶紧去抓吧,我们要撮谷子装了。”

    张安也是从孩子的时候长大的,对此早已见怪不怪,笑骂了两句之后,就让他们去掼斗里抓蚂蚱去了。

    反正这会儿他们正好掼了一斗谷子在里面,需要先把掼斗里的谷子装好,才能继续掼谷子,所以让他们去抓也不耽搁什么。

    “我们早就在学校里把作业写完了,今天必须要抓到很多很多蚂蚱才行。”

    放在平时,一提起写作业和家里的大人,他们这群皮孩子早就谈虎色变。

    可今天突然不一样了,一个个脸上没有一点担心害怕的神色。

    原来是为了放学了能安心的抓蚂蚱,在学校里的时候,他们就已经把作业给赶完了。

    这会儿来到田里的小家伙们都不超过八九岁的年纪,在家里要么不是老大,要么是独生子,所以身上没有家务活的重担。

    “你们抓那么多蚂蚱干什么,又吃不完?”

    蚂蚱这玩意儿不管是油炸还是用火烧,吃起来确实还可以,尤其是撒了些盐之后。

    但如果太多的话,一顿吃不完,放个半天或者一晚上的时间,就会回绵,那时候就不好吃了。

    “吃不完可以可以喂鸡啊,我家的鸡很喜欢吃蚂蚱的,特别是老母鸡,吃了蚂蚱以后下的蛋会非常大,这样我爸就不会骂我了。”

    张宝他们一边趴在掼斗里抓蚂蚱,一边自豪的说道。

    现在的他们脑子灵光的很,抓蚂蚱回家去喂鸡鸭的话,自己能玩的开心,回家也不会被大人说。

    随后张安装谷子的时候,还把撮箕里的蚂蚱拣出来给他们,立马收到了小家伙们非常真诚的感谢。

    当然了,这种待遇也只有张安能有,其他的大人们是不可能的,因为他们不可能像张安这样耐心的对待这群皮孩子,多数的大人们看到他们去抓蚂蚱,觉得耽误工夫,还会将他们呵斥走。

    “行了行了,已经抓完了,你们去其他地方玩吧,我们要打谷子咯。”

    将掼斗里的谷子都装完,皮娃子们的蚂蚱也抓干净了,张安将掼斗往前拉了一些,然后继续掼谷子。

    “好嘞小安叔,等一会儿伱家这里打好我们再来。”

    皮娃子们非常听张安的话,没有继续在田里妨碍他们掼谷子,在张宝的一声号令之下,风风火火的朝着另一家田里跑去了。

    “好了妈,今天就先割这些了,剩下的明天再割吧,你先回家准备做饭,我们把谷子掼完再回来。”

    眼看着今天已经割了三亩多的稻子,剩下的已经不到一半,明天绝对能够收割完成,所以张安就让老妈先回家里提前准备晚饭,顺便也能休息休息。

    因为割稻子要一直弯着腰,其实还是挺累的。

    “时间还早,要不我先扎一会儿谷草再回去吧。”

    王芳虽然停下了镰刀,但是看着小学刚放学,时间还不是太晚,并不着急回家。

    “这些谷草不忙着扎,到时候收完谷子再一起收拾,也能让太阳多晒一晒,反正咱们家田就在门口,什么时候来弄都行。”

    此刻的田里,除了东一包西一包的稻子之外,还有刚打完谷子的稻草。

    如果是以前,需要用它们来喂牲口的时候,自然要好好的把它们收拾好。

    但现在张安家里的牲口即便要过冬,也不是靠这些稻草,即便家里那几匹马和羊群会吃一些,也吃不了多少,所以张安没想着想着就将稻草扎起来。

    正好这几天天气不错,可以趁这个机会让它们多晒干一些,到时候烧成草木灰来肥田也能烧的彻底一些。

    听张安这么安排,王芳也不再继续说什么,将田里的镰刀都收起来,一起带着回家。

    此时田里已经割好的只有几分田的稻子,对于一下午就掼了两亩多的张安几人来说,还真不算太多。

    虽然顶着太阳在田里干了一整天的活儿,张安这会儿也流了不少汗,但他并没有感觉到太累,掼稻子的速度还是跟刚来的时候差不多。

    但对于张建国来说就不大行了,他现在确实比其他人的耐力要好很多,可这一下午除了装谷子的时候,他一直没有歇过气,跟张安和张一行俩人一直干到现在,身体早已感觉到累了,只是一直在坚持着。

    “爸,没剩下多少了,要不了多少时间,你先喝点水歇会儿气。”

    张安瞅着老爹时不时的揉了揉腰,便开口说道。

    其实下午他也说过好几次,但张建国担心收不完,所以一直没怎么歇气。

    “行,那我歇一会儿。”

    张建国看了一下田里割好的稻子确实没剩下多少了,也不再坚持。

    看着这一下午就收了两亩多田的稻子,比其他人家要快上好几倍,相当于七八个人的速度,他也不再担心家里人少了收不及时。

    于是拎着葫芦坐在谷草上,一边喝水一边歇气。

    葫芦里带来的是空间泉水,喝了能补充不少体力,这也是张建国能够坚持这么久的原因。

    “不错嘛张安,我还想着你家的田那么多,等我那收完了再过来帮一下,没想到你们家今天就割完一半了啊。”

    三组人歇口气的空挡,张建国就从路上走到田里来了。

    “嘿嘿,老叔你家的已经收完了?”

    张安嘿嘿一笑,跟张建文说了起来。

    “哪有那么快啊,今天我们割的是岔河那里,只有一亩不到的田,刚收完回来呢,不过这会儿时间不早不晚的,也不好去其他地方割,干脆就好好休息,等明天再出工了。”

    村民们的田都是这里一块那里一块的,并不集中,张建文家也是。

    其实以前张安家也这样,只是后来全部调过来了而已。

    这样分散开的田地,干起活来其实很耽搁时间的,隔得不远的也就罢了,隔得远的,有时候路上来回都要耽搁一两个小时的时间。

    张建文家就是这样,他家岔河那块田跟河边的这块差不多。

    要是挨在一起,一天下来应该还能再多割几分田的稻子,但现在路上耽搁了不少时间,这会儿即便来到河边能割一些,也来不及掼打,只能等到明天再说。

    “我还以为我家今年的收成已经够多了,没想到你家这里更狠,这才收了两三亩田,竟然就已经有三十多包谷子了,比我家那边多多了。”

    随后张建文就注意起张安家田里装满谷子的口袋包,稍微数了一下,竟然已经有三十多口袋了,着实让他震惊了不少。

    村里家家户户装谷子的口袋都大差不离,一袋能装八十多斤的样子,这三十多袋加起来,至少有两千多斤谷子。

    虽然说这还是没晒干的湿谷子,但这也才两亩多的水田而已,最重要的这还是产量不如杂交水稻的鸡血稻。

    要是张安家把这六亩水田收完,岂不是奔着五六千斤斤谷子去了。

    都是种地的农民,这个产量可是震惊到他了,本来见到自家田里今年的收成,他差点高兴坏了。

    但如今一看到张安家的谷子,激动的心情瞬间消失了不少,他觉得好像自家那里好像也不是很多。

    “也没多多少,最多一亩多个百多斤而已,可能是因为我家今年的底肥沤的好,再加上没旱着,所以收成比往年好。”

    张安自己也挺心虚的,因为他清楚这其中是什么原因,主要还是因为今年稻子刚种下去,就没下过雨。

    村里很多人家的水田都在河边,自然不容易旱着水田。

    但当大河水位降下去以后,水沟里的水就不好放了。

    很多人家都请了柴油抽水机来从河里抽水灌田,这才一直保持着田里有水。

    虽然比往年多花了些抽水的费用,但至少村里还有大河可以抽水,换到其他地方,想要花这个钱还花不出去呢。

    但村里的人家比较多,想要抽水还得排队。

    张安平时也懒,等他去找抽水机的时候,前面已经排了好多村民,要轮到他们家,至少得个把星期以后才行。

    但是真要等那么久,按照当时那么烈的日头,田里早就被晒的开大缝了。

    所以张安也懒得去排队抽水,干脆晚上的时候,直接从空间里放水去灌田。

    于是乎,他们家的这几亩水田一直用的都是空间泉水,持续了一两个月的时间。

    直到后来老天爷下雨了,河水重新涨起来,他才停下。

    但这两个月的时间里,田里的稻子早就被空间泉水养起来了。

    于是乎,他们家今年的谷子不仅发窝发的大,而且稻穗上的谷粒还挂的特别多,收成那叫一个直线上升。

    “我觉得根本不是底肥那么回事,你想想这两年你们家种什么什么收成好,养什么什么长的壮,这可能是你们家的运道来了。”

    张建文本来还想问张安今年的底肥到底用的什么沤的,可他突然想起张安家这两年的事情。

    那猪养的一头头的都是三四百斤,比别人家重了那么多,鸡鸭鹅也是越养越多,这田里的谷子最近几年收成也是顶天的好,即便之前绝收,他们家收的还是比别人家的多。

    所以张建文突然觉得,这跟其他原因没关系,可能是张安家的运道来了,要不然偶尔一年也就算了,最近这几年都这样,除了这个说法,他想不到其他的。

    庄稼人是很信运道这一说法的,因为过去也有一些人家的收成非常突出。

    比如说有些老人老去的时候,家里的人动手摸过老人家了,那么一年之中那家人种什么都不会太好,要么是长得不行,要么是到处折窝。

    张安之前也不信这些,但当年他爷爷奶奶走的时候,他把三兄弟和他妈三妯娌都亲手碰过两位老人家。

    他清楚的记得,那两年里面,他们这三家地里的庄稼真的不怎么样。

    直到后来,张安的二爷爷知道以后,就跟张安他爸几兄弟说,在地里种庄稼的时候,喊一喊两个老人家,意思就是让两位老人也来帮着一起种。

    张建国三兄弟听完老爷子的话,当然是照着做了。

    可说来也怪,自从他们三家在种地的时候请了两位老人以后,那一年不论田里的稻子,还是地里的苞米,长得都是顶天的好,收成好的不行。

    后来村里也有其他人出现这样的情况,种地的时候请了老人以后,好像变好了不少。

    所以这些事情,如果真找不到原因,还是稍微信一信的好,反正也没什么损失。

    “好像还真是这样,可能就像老叔你说的这样,我们家运道来了。”

    张安听了张建文的前半句话,心里突然咯噔了一下,还以为被张建文发现了什么。

    直到后面张建文说出后半句话以后,他才放心下来。

    虽然这里面是怎么回事张安自己清楚,可他能带着空间回来,谁又能说这不是他们家的运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