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梭在晋朝
繁体版

第272章 石悦放弃剩余专利

    郑凡说:“前不久,我们才把化学资料排版印刷完。这几天我抽空看了下这本化学书,发现其中的内容正如您以前说过的,比较实用。”

    李松说:“你说说看。”

    郑凡说:“这本化学书一开始就讲到,我们周围充满了空气。这一点比较容易理解,比如我拿起一本书,对着自己扇一扇,就能感到有气流。但是书上又说,空气中有一种叫做‘氧气’的成分,是燃烧所必须的,这就缺乏直接证明了,毕竟氧气这东西看不见、摸不着,何以知道空气中有这个东西呢?”

    李松说:“你不盲从书本,敢于提出问题,这很好。不过想要证明氧气的存在倒也简单,做个实验就可以证明。”

    郑凡说:“是的,化学书上随后就提到了一个实验,不过它说的是找个玻璃器皿,点燃一根蜡烛放在里面,然后把器皿盖住。我没见过玻璃这玩意,所以就用陶罐来代替。”

    李松说:“只要是密封起来的容器都可以。不过玻璃可是个好东西啊,等你们把化学学好了,将来就可以试着制造玻璃了。”

    郑凡说:“是吗?我看化学书上提到的实验,都是采用玻璃器皿,看来玻璃器皿肯定有它的长处了。”

    李松说:“因为玻璃器皿都是透明的,便于随时观察实验结果嘛。”

    郑凡说:“原来是这样啊。”

    李松说:“其实你用陶罐做实验也是可以的,只是观察实验过程的时候,有点不方便。”

    郑凡说:“确实如此。我把蜡烛放进陶罐,然后用一张白纸封住陶罐口。刚开始时,透过白纸隐隐约约看到蜡烛在燃烧。后来似乎没看到火苗了,我拿开白纸一看,蜡烛还剩下不少,但是火焰已经熄灭了。”

    李松说:“你这方法大体上也符合这个实验的要求。要是用玻璃器皿,就能看得更清楚。”

    郑凡说:“听侯爷这么一说,我对玻璃器皿很是期待啊。”

    李松说:“以后会有的。我想问的是,你做了这个实验以后,有什么想法?”

    郑凡说:“如果蜡烛是放在外面,会一直燃烧到蜡烛用尽。但是在密闭的陶罐里,蜡烛却很快熄灭了,由此可以推断,空气中存在着燃烧所必需的物质。按照书上的说法,这个物质就是‘氧气’。”

    李松说:“对,这个推理过程十分合理。”

    郑凡说:“在学习了平面几何之后,我已经形成了习惯,对于各种结论,一定要经过严格的推理才能放心。”

    李松说:“其实学习平面几何,最主要的就是让你们养成严谨的思维习惯,现在这个习惯不就起作用了?”

    郑凡说:“是啊,我越来越觉得,以后大晋的小孩子,到了一定年龄,都要学习平面几何和代数。学习了这些知识以后,思考问题的方式就完全改变了,跟前人完全不同。”

    李松说:“是的,不过这么重大的任务,我一个人是忙不过来了,以后要靠你们,尤其是要让太子了解这些情况。”

    郑凡点点头:“我明白您的意思。”

    从国子学出来,李松打算回家。当经过石氏兄弟的店铺时,他想起有一段时间没来这里了,于是进去看看。

    石超前来迎接。李松说:“听说你们这里越来越兴旺了啊。”

    石超说:“还行。最近一年多,我在北方又收购了10多家羊毛作坊。”

    李松听了也颇感惊讶:“收购了这么多作坊啊?”

    石超说:“能顺利收购这么多作坊,多亏了侯爷教给我的方法啊。这些作坊都是参照先前购买张李氏作坊的方法谈下来的,比自己创办羊毛作坊省事多了,而且还吸纳了不少人才。”

    这时,李松看到张李氏也在,于是问道:“你怎么回洛阳了?”

    张李氏说:“是两位老板要我回来的,说是这里更需要我,再说我的家人也都在洛阳,我回来了也方便照顾他们。”

    李松脱口而出说了一句话:“原来是分公司老总调回总部工作了,好啊。”

    石超有些没听懂:“侯爷刚才说什么来着?啥叫分公司老总啊?”

    李松这才惊觉自己又说漏了嘴,不知不觉把现世界里的名词用到了这里,连忙掩饰道:“我的意思是说,张李氏从下面的作坊调动到了这里,想必对你们帮助很大吧?”

    石悦说:“是啊,张李氏的手艺很好,不仅能织出好看的毛衣,还能对我的很多设计提出改进意见。以她的本事,呆在青海郡那边可惜了,有点大材小用,所以我就让她回来帮我。”

    石超说:“张李氏是当初侯爷大力推荐给我的,可以说对我们帮助很大。不过您的帮助可不止这些,还有一件事也很重要。”

    李松愣住了:还有一件事?我怎么想不起来啊。

    石超说:“就是侯爷给的那些资料啊。”

    李松这才想起,当初他打印了很多关于羊毛制品的资料,其中有好几百页一直没有用上,后来干脆就交给了石悦。

    石悦说:“这些资料可以说是我从未见过的。我研究了很久,在此基础上发明了很多新工艺。刚好遇到工部创建了‘专利事务局’,于是申请了10多项专利,有2项已经得到了批准。”

    李松问道:“你们现在的同行多吗?”

    石超说:“比较多,有不少商人看到我们做羊毛制品这行很成功,也纷纷加入进来。”

    李松陷入了沉思:石悦研究出新工艺当然是好事,但是如果拿去申请专利,那么相对于同行来说,以后的技术优势就太大了。

    李松希望他提供的资料能让整个羊毛制品行业都受益,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竞争,而不是一开始就让其中一家占尽优势。

    想到这里,李松说:“既然你们已经有2项专利了,后面的专利能否就不要再申请了?”

    石悦听了有些惊讶:“为何?”

    李松解释道:“我希望这个资料能让所有人共享,水平一起提高。在此基础上,再往后谁发明的专利就归谁,你们看这样可好?”

    石悦想了想,明白了李松的意思:“侯爷的想法的确比我们看得远。这资料是您提供的,当然应该您说了算,我愿意撤回剩余的专利申请。”

    石超也想明白了,点头同意。

    李松说:“你们深明事理,我很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