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君
繁体版

第三十章 固忠心重臣远归

    “大王之言,令微臣茅塞顿开,微臣愚钝之至,实在惭愧。”

    “汝之心结,可解?”

    “听大王一席话,微臣便再无心结!”

    给两人解了心结,黄尚也是长舒一口气道:“亚卿、仲文,寡人能理解你们,也是因为寡人这些年临朝听政所感所悟啊,学无止境,你我三人当孜孜不倦才是。只不过,在了解到自己不足的时候,不要气馁消沉,认清自己的不足,毅然改之便是。其实在寡人看来,你们与寡人没有什么区别,我们各有各的职责,各有各的路要走,只是,在人生这条路上,切莫忘了你我三人之间弥足珍贵之情谊。今日寡人召你们来这听书斋,就是想告诉你们,莫让成长抹去那一份最真挚的牵绊,寡人不愿做一个孤独的人,你们能理解吗?”

    说到这里,两位昔日挚友眼中已然含着热泪,声音都有些哽咽的答道:“亚卿(仲文)从不敢忘昔日情谊。”

    “寡人幼年便没了父母兄弟,从来就是个孤独的人,是汝二人和素馨让寡人感受到了孤独之外的东西,在寡人心里,王位也不及此分毫。”

    听黄尚如是说,季仲文却有些顾虑的道:“兄长今日王者之威已成,不日就要亲政,若是过于看重个人关系,恐怕会惹人非议啊!”

    “是啊,大王乃是后土万民之大王,非臣等及素馨之大王,此话,切不可再说,微臣与仲文自会感念大王情谊,如若微臣与仲文日后与后土万民之利益有了冲突,还请大王莫要顾念这份情谊而失万民之心。”

    “汝二人之虑,寡人知晓,汝二人只需知晓寡人之心意,成为寡人日后之股肱,其他的事,寡人自有分寸。”

    “喏!”

    “如今坚固城已破,西部二族已降,寡人欲派大将镇守此地,思来想去,最适合之人选,还是非亚卿莫属。只是不知亚卿是否还有勇气再担此重任啊?”

    “黄尚之令,亚卿莫有不从!”

    “好!就是要这样不见外。”

    见卫亚卿答应,黄尚又看向季仲文道:“列为先王为后土安定,在八大氏族军中安插各级将官,今日寡人欲趁大胜之机,再进一步,除挟制八族军务之外,还欲节制八族之政务,此乃一次尝试,还是一次必须成功的尝试,汝可愿与亚卿一道助寡人开辟一方新天地?”

    “兄长既已开口,小弟自当从命!”

    “嗯,很好,八大氏族之患,乃寡人亲政之后需要做的头等大事,日后汝二人去了西部二族,定要教化当地族民,与王族一体同心,如若有朝一日,西部二族与王族不再分彼此,寡人就能将此法在其他各族之间实行,如此一来,一统后土将指日可待。汝二人责任之重,任务之大,可曾知晓?”

    刚开始听了黄尚的任命,二人还以为只要镇压住西部二族就行,没想到黄尚居然给了两人这么大的任务,一时之间,二人心里还真有点没底,也忘了回应黄尚之言。

    看着二人一副左右为难的样子,黄尚随即笑道:“放心吧,政务上的事情,丞相会提出中肯的建议,军务上的事,大将军也不会袖手旁观,汝二人有两位这么大的靠山,又有寡人在后面撑腰,只管放手去做,何惧之有啊?”

    这句话就像一颗定心丸,听的二人顿时疑虑全消。

    的确,自从大战归来,二人也没有了一开始的眼高于顶,遇事也不会贸然表态,对如此重任,二人自然也没有了当初的自信和兴奋,取而代之的则是一种责任和使命感。

    看着二人一脸慎重的样子,黄尚还是比较满意的,当初他临朝听政时也有这样的变化,朝会上大臣们不是说艮河决堤就是说兑河泛滥,不是说东边大旱就是说西边蝗灾,至于那些小规模的叛乱、暴动什么的,更是数不胜数。

    朝会无小事,在得知这一真理之后,黄尚逐渐变的成熟了起来,也学会了从更深层次去看待各种事情,王者之路对于黄尚而言也是修心之路,至于他的自由之路,自然也是他的必由之路。

    眼看时间不早,话说的也差不多了,黄尚起身道:“教化西部族民之事,乃是目前第一要事,为了让你们更有底气一些,在去坚固城之前,你们就随侍寡人左右,也多长长见识,你们抵达王城之后,其他人也应该要到了。今日你们先回去休息,明日卯时随众大臣一起早朝。”

    “喏!”

    到今日为止,坚固城之战已经结束了近半月,各路人马俱已撤出坚固城,在黄尚的一封王诏之下,回归族地的各大小氏族族长,此战中立功的各位将军,以及被俘虏的将官,还有一直坚守兑河城的护国大将军卫城夫都将奉王命前来王城议事。

    随着西部二族和东部二族的大败,王族正是如日中天之时,后土之格局必将发生巨大的变化,往后的后土领域将朝着怎样的方向前进,将是黄尚要与各族长商议之大事。

    各位入城的将军自然是来王城接受封赏的,至于那些被俘虏的将官,将会被黄尚用在该用的地方。

    同样回归王城的,还有与巫生、医明同行的黄医谷老先生。

    当日二十一万大军齐聚坚固城,乃是后土领域未有之大事,如今众多大人物齐聚王城,更是后土未有之盛事。

    次日,早朝结束,黄尚便召见了刚从坚固城归来的卫城夫。

    虽说坚固城是卫亚卿打下的,但是处理西部二族后续军务,乃是一等一的大事,必须由总揽后土军务的卫城夫出面才是,严格来说,卫亚卿的职责只有作战,善后与治理的事情,他无权插手。

    和卫城夫同来的自然还有一直亲自督运粮草的季叔历。

    前两日见卫亚卿和季仲文并不是太正式的召见,总揽政务的季叔历也不必在场,只不过关键上的政务要务,作为文官之首的季叔历是必须在场的。

    此时召见卫城夫,自然是要讨论要事,在黄尚亲政之前,季叔历这个丞相必须在场。

    “臣等见过大王!”

    “两位叔父免礼,赐座。”

    “谢大王!”

    “叔父此次在兑河以寡敌众,彰显我王族将帅之威,震慑金戎、铜方不敢寸进,寡人实乃佩服之至,王族有您这后土第一勇士在,真乃万幸啊!”

    “大王谬赞了,微臣只是尽臣下之本分罢了。”

    “在座的四位都是寡人之亲人,言谢也有些见外,还是谈谈正事吧,不知大将军坚固城之行可还顺利?”

    “大王放心,微臣在坚固城一切安排还算顺利,现暂时驻守坚固城者,乃兑河城守将万夫长兑西山,有此人在,可保西部二族三月不乱,待大王日后有了明确的王令,可随时派人前往坚固城换下兑西山。”

    “好,大将军的安排总是让寡人放心的,寡人听闻大将军之结义兄弟郭潜为王族平定内乱殉职,不知可有此事啊?”

    “郭潜之死实属无奈,不牢大王挂怀。”

    “大将军此言差矣,此等忠于王事,身先士卒之人,寡人岂能不铭记于心,寡人已让丞相拟好诏书,追封郭潜为忠勇将军,郭潜之后辈若有能担大任者,寡人亦欲优先任用,如此安排,大将军觉得如何?”

    实则如郭潜这般潜入敌营者,王族大军之中不在少数,为此丧命者更是数不胜数,今日黄尚如此厚待郭潜,其实是卖卫城夫一个人情,如卫城夫这样的大人物,已是赏无可赏,唯有以真情固其忠心最为妥当。

    听到黄尚如此安排,一直为结义兄弟之死耿耿于怀的卫城夫心下也有了些许慰藉,当即起身拱手躬身谢道:“大王厚恩,微臣代亡者叩谢!”

    说完,卫城夫就跪在了地上五体投地,良久,方才起身。

    按后土礼制,卫城夫作为辅政大臣护国大将军,除了登基、亲政等难得一遇的大事之外,卫城夫都是无需向黄尚跪拜的,相反,作为幼主的黄尚还要时常以晚辈的身份向卫城夫行礼。

    今日卫城夫行五体投地大礼,足以见其感激之情。

    见礼完毕,黄尚请卫城夫落座之后继续问道:“如今战火已熄,不知两位叔父对此次大战有何看法?”

    既然是军务上的问题,自然是卫城夫最有发言权,只听他率先说道:“此次大战虽然规模较大波及较广,然而最终我王族之胜利却是必然的,自后启王威服八族以来,后土各族都已是倾心臣服,加之三代王者宽仁为本,开垦农桑,广布恩德,深得后土万民之心,坚固城之战百族奉王命而战便是铁证,王者仁道深入人心,月内平定八族之乱,也是应有之事,依微臣看,此战本就不足虑,实乃小事尔。”

    “大将军所言,微臣深以为然,我王族之统治已历三代,早已根深蒂固,绝非八大氏族能够轻易动摇。只不过,战事虽小,而战后之事却不小,微臣以为,大王应趁此王威正盛之时收回八族之兵权,并派心腹接管西部二族之军政要务,使其族民渐渐归于王化,如此便可使八族之患徐徐解之。”

    “哈哈哈哈,丞相之言甚合寡人之心,不瞒丞相,寡人已于昨日命卫亚卿接掌西部二族军务,又命季仲文接掌西部二族政务,待王城事毕,二人便要走马上任,丞相觉得,此二人可谓心腹?此二人可担此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