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君
繁体版

第二十三章 齐聚首大战将启

    “这不是医明族兄吗,王城一别,已逾六载了吧,近来可好啊?”

    “哈哈哈,原来是狮伏族兄,托族兄的服,在下一直都很好。”

    “虎温族兄,一别六载身形更显魁梧了,威风不减当年呐!”

    “巫生族兄见笑了,去岁已然到了不惑之年,怎敢还如当年那般争勇斗狠啊?”

    四位族长一见面,就跟久别重逢的亲兄弟一般,语气亲切态度热烈,相互之间勾肩搭背的全然不似一族之长。

    这样诡异的场面让不谙世事的季仲文和卫亚卿是十分的不解。

    “亚卿啊,我记得中部二族和南部二族交界处,各自都驻守着一万将士吧?”

    “对啊,说是一万,其实还不止呢,我还听说,他们族界两边的村镇还经常因为一条鱼一斗粮发生械斗呢。”

    “按照四族之间的关系来说,四位族长今天见面应该是仇人见面分外眼红才对啊,不瞪眼掐脖子的,也不至于好的跟亲兄弟一样吧?你说是不是我们记错了?”

    “这...哎呀,这种复杂的事情不都是你们文官去想的吗?干嘛来问我?你觉得我能回答得了吗?”

    看着卫亚卿一脸不耐烦的样子,季仲文点头道:“也是啊,我都想不明白的问题,你怎么可能想明白呢,还是等我回去问我爹好了。”

    看着四人亲热的够久了,卫亚卿实在是忍不了了,一声断喝道:“好了!各位族长,大军已经齐聚坚固城下,再拖延下去就是贻误战机,还是商量一下围城事宜吧!”

    四位族长哪里不知道现在是战时,只是这四个人精心里清楚的很,只要坚固城一下,西部二族便有倾覆之忧,没了西部二族,剩下的六大氏族便再无实力与王族周旋。

    仗是要打,但是怎么打,打完是个什么结果,还是有些不一样的。

    自后土元年以来,其他大族与王族就是对立的,也是相对独立的,也就是从后启王开始,王族才在各族军中安插将官。

    在这种情况之下,臣服于王族的大族自然也只是迫于王族的强大实力,并非真正的屈服。

    如果曾经真的有任何一族能够以一族之力对抗后土全族,那么后土领域早就统一了。

    在这种背景之下,攻下坚固城其实并不是四位族长所愿意看到的,但是不跟着王族一起来坚固城,也是不现实的。

    所以,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能拖就拖,能不打就不打,最好是西部二族跟东部二族一样,与王族罢兵言和,继续维持后土领域现状。

    只不过,这次巫生可不敢主动提出罢兵言和的事,毕竟西部二族是带头出兵的一方,是王族的主要敌人,从后启王时代开始,王族与西部二族之间的矛盾就一直存在着。

    如今如果不是王族主动言和,那么即便是巫生和医明也是不敢提这件事的,要是提了这个事,恐怕就要吃不了兜着走,现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可不想惹怒王族。

    消极作战,是他们为了曾经的辉煌该保持的态度,积极配合,是他们不愿与王族为敌应该表现出来的姿态。

    “对,还是卫大将军深谋远虑啊,叙旧怎么比得过战事重要啊。”

    说话的正是一直驻守在坚固城下的医明,该打的始终要打,耗的再久也回不到当初八大氏族制衡王族的局面,心知肚明的四人尽了最后一分力,这时也该到了了结的时候。

    见四人纷纷点头,卫亚卿也不犹豫,带着五人就围上了一张方桌。

    方桌上一块比较大的绢帛铺在上面,绢帛之上画着坚固城四周的山川地理。

    在后土领域,绢帛属于奢侈品,也就是王族或者八大氏族的高级军事会议,才会有用绢帛制成的地图。

    看着地图上的坚固城,卫亚卿也不管这几人是不是族长,自己带来的人最多,他就觉得应该自己主持这场军事会议,当下便说道:“坚固城历来都属于易守难攻的典型城池,我们虽然有十二万大军,恐怕也不可能在一朝一夕之间就攻破这样一座城池。”

    看着卫亚卿一副舍我其谁的老大模样,四位族长也不好说什么,毕竟现在是王族强盛,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啊。

    季仲文对作战的事情并不是太熟悉,也就没有发表看法。

    见四位族长只点头不出声,卫亚卿便继续说道:“要攻下这样一座坚城,没有一定时日是肯定不可能的,因此,我们只能借助自身的兵力优势,先包围再从四面同时发起进攻,敌人兵力不多,旷日持久之下,很难同时顾及四面城墙的防御,唯有如此,方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拿下此城,各位以为如何?”

    “我等带数万甲士而来,乃是助王族以伸后土大义,既然大王拜阁下为讨逆大将军,我等自然听候阁下调遣,阁下就直接安排吧,我等无有不从。”

    待虎温说完,其他三人也随声附和着。

    虽然四人贵为王下至尊之人,但是也知道行军打仗是怎么回事的,该放低姿态的时候自然会放低姿态。

    “既然四位族长有如此态度,晚辈就斗胆安排了,眼下西部二族的两位族长正在兑河平原与家父作战,如若得知我十二万大军围城,必然会率军回援,因此,本将军所带来的五万人马就驻扎于城西,一方面攻打西面城门,一方面负责抵挡援军;医明族长驻守此地多日,最了解此地周边情况,如若金戎、铜方不能从西面打开缺口,必然会改道从北面进攻,所以北面就交于医明族长了;我十二万大军皆从东面而来,敌方在东城墙做的准备也最充足,攻打起来难度也最大,就请虎温、狮伏二位族长率领自己的三万人马负责攻打;剩下的南面城墙就交给巫生族长。如此安排,大家可有异议?”

    医明看大家都没有要说话的意思,便率先开口道:“讨逆大将军之安排便如同军令,我等俱是统帅,当知军令如山非同儿戏,如若金戎、铜方援军来攻打我北面大营,各位也当遵循讨逆大将军军令,相互驰援,以免敌人里应外合致使功亏一篑。”

    医明的意思其实很简单,就是说,如果我被打了,你们一定要救我,否则我到时候跑了就不能怨我。

    巫生在南,驰援最难,卫亚卿不精于世故,北面被攻自然会立刻增援,医明这话实际就是说给狮伏、虎温这两个人精听的。

    见狮伏、虎温很配合的点了点头,医明也不再多说什么。

    军事会议到这里,基本上也就结束了。

    所谓军法无情,军令如山,军事部署一旦下达,这几位族长也必须在第一时间动起来。

    25日巳时会议结束,申时,各路大军就已经到达了指定位置,四方大营也已经有了雏形。

    经过大家商议之后决定,进攻时间就定在26日辰时。

    在安营扎寨的忙碌之中,时间流逝的很快,到了戌时,各个大营就已经建成,经过一夜的休息之后,后土第一坚城攻防战就要打响。

    这一夜,没有丝毫异常。

    城内的金锐、铜炼正在抓紧时间加强城池防御,仅有一万人马的他们,根本无力出城偷袭。

    他们一夜没睡,就想让城防更坚固一些。

    不论他们如何抓紧时间,该来的还是来了。

    卯时正,四方攻城将士已然准备就绪,只待一声令下便会冲向城门。

    四月的坚固城本该是草长莺飞的时节,现在却并非如此,城下的绿意似乎已经被十二万大军踏尽,城外的莺莺燕燕似乎也闻到了危险的气息,早就不知道飞到了什么地方。

    辰时初刻,卫亚卿大喝一声:“攻城!”

    就见一队队将士从卫亚卿身后跑来,齐齐往城门冲去。

    这样的场景也同时出现在了其他三面城墙前。

    数万人马同时朝城墙杀去,喊杀声传遍四野,也传进了坚固城中,金锐、铜炼等守城士卒严阵以待,城中妇孺龟缩家中,听着这震颤心胆的声音瑟瑟发抖。

    虽说坚固城守城军只有一万,但是这个时候,那些男性族民又怎么能不参战,闲时为民,战时为兵,更别说现在大军已经打到自己家门口了。

    两万,这是金锐、铜炼能紧急征召来的男性族民数量,本来坚固城作为西部第一大城也有十多万人口,男性族民也超过了一半,但是金戎、铜方当初的八万大军和冶久熔带走的一万人马之中,就有不少来自坚固城的族民。因而此时的坚固城,男性族民也就剩下了这么多。

    攻坚战,在以青铜为主要作战装备的后土领域里,这是对进攻方来说最为艰难的战争类型。

    以青铜剑盾为依托,后面跟随着弓箭手,一步步的逼近城墙,一次次的朝城墙上放箭,以便掩护破城锤靠近城门。

    这就是这个世界这个时代攻城时唯一能选择的攻击手段。

    很显然,卫亚卿让十二万大军包围后再进攻是有道理的,在这样攻城手段匮乏的年代里,守城的士卒的确能有以一当十的能力。

    弓箭、热油、烈火、巨石、长矛,这些无一不是守城士卒能利用的防御手段。

    当攻城部队接近城门百步以内时,只听得守城将官一声令下:“放箭!”

    面对着如雨点般的箭矢,仅仅靠一面不能完全遮挡一个人身体的青铜剑盾是不可能同时保护好弓箭手和盾牌手的安全的,攻城的这些将士要想活下来,需要的,仅仅是运气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