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晖纪事
繁体版

第三十四章 怀上双胎

    王爷在宫里呆了几日后倒也慢慢看出门道来了,别说王妃,就是大皇子也每天和个陀螺也似,竟没有一分一秒是空耗的,走在道儿上还在背书。

    满宫里人人忙碌,连自己的母亲也天天呆在果林子里,爬高爬低地不亦乐乎。皇后种菜,这么个书香门第的大小姐,整日蹲在地头盘算着给各宫送的菜够不够。那个小珠子,每天早上一边练武,一边还得分出神来照看她那十几只肥猪和七八只奶牛几十只奶羊,然后满宫里送牛奶和羊奶。

    王妃的时间按秒掐算,走路一阵风,若不是下人们机灵麻利,她能一头把门帘子撞飞。饶是如此,她还能每天下厨给儿子做菜,功课不论文武亲自过问安排。但她只管大皇子,两个小的实在顾不上。王爷见不得小儿子痴痴看着母亲的眼神,也学父皇,把小人儿带在身边,亲自教导。

    因此小饭桌上常驻餐客成了四人,有时候皇后过来,便把玉绒也叫上。皇后讲究食不言寝不语,王妃却赞成在饭桌上聊天,忙了一天政务,便在餐桌上教子,张大人和王大人上了折子互相弹劾,工部某侍郎疑似贪污,新科进士是个陈世美……母子俩说着朝中八卦下饭,顺嘴讨论一下无极大帝的菜单。但若是玉绒在,母子俩最多说些宫务。王爷算是看出来了,自己这位王妃行事,那是外松内紧,看着云淡风轻若无其事,其实事事都有权限,一点儿差错都出不得。

    晚上王爷自带着玉翊在外书房,王爷好久不在京里了,各种军政大事也该好好理理,尤其是各军调防之事,便是王妃也不能作主。玉翊虽然小,却十分沉稳,王爷手把手教导,他学得很快。王爷也学王妃的法子,让玉翊一边学文案一边扎马步练功,谁知玉翊竟是个习武的天才,稍一调教便有十分长进。

    王爷紧着传讯,让风门的门主进宫来给玉翊当师父。大皇子懂点武功强身健体就挺好,但是玉翊以后是要亲身披甲的,刀枪无眼,多练好一分功夫就是多一条性命,王爷就深恨自己武艺不精,在战场上少了好多任性的资本。王妃不以为然,统兵打仗要的是脑子,诸葛亮估计连剑都提不起来。不过这儿的人不知道诸葛亮,真要弄个坐着车子摇着扇子的文人去当统帅,估计当场就得兵变。

    不管怎样,到了临睡前,玉翊总是一眼一眼地看着三无堂的方向,王爷只得带着他回去。那时母亲总是搂着大哥教他在折子上写“知道了”“罗嗦”“传阅六部”……玉翊便站在桌边等着母亲看自己一眼,问一声:“玉翊今天怎么样了?”赶紧巴巴地上前禀报今天学了什么练了什么,像只摇着尾巴的小狗。等出了门,小脸一板,又重新变成一把小冰剑。

    那晚王爷带着玉翊回来,朝中事少难得清闲,屋里热闹得很。大皇子刚从星坛回来,拿出新做的大富豪棋,和小筷子小铲子小盖子大呼小叫掷骰子。王妃和皇后带着尚衣监和彩绣门的人看玉夏新一季的设计稿,几个大宫女围在边上七嘴八舌。

    见王爷和二皇子进来,大铲子赶紧递上准备好的茶水点心。玉翊喝了口果汁便蹭到母亲身边去了,屏着气和一群女人混在一起看衣服样子。王妃今天心情不错,觑着大儿子没看见,还亲了玉翊一口,欢喜得玉翊小耳朵通红,紧紧偎在母亲身边。王妃趁机问他:“下回走童装秀,我们翊儿也去呗?”玉翊被迷得七荤八素,不由自主地点了点头。王爷看得直摇头。

    正开心,大锅子蹭了进来,见屋内一片喜乐,便袖了手站在一边,也没有人搭理他。大锅子只在屋里递递拿拿,给王爷添了两回水。时间差不多了,夜言睁开眼睛,收功跳下台子:“都散了!睡觉了!”大家收拾的收拾,告退的告退,瞬间散得干净。

    房里清静了,王妃这才向大锅子看了一眼。大锅子赶紧上前:“万大菊和那个侍卫打算今晚趁夜走。现在我找了个由头派那个侍卫当差去了,万大菊都收拾好了,等他回来一块出发呢。”

    王妃先赶大皇子:“洗澡去。”又问王爷:“王爷说放不放吧。”

    王爷瞠目:“哪个侍卫?怎么回事这?”

    王妃懒得解释,和大锅子说:“让他们走,看他们最后在哪落脚。”

    大锅子答应一声出去了,王爷却跳了起来:“去哪儿啊?她肚子里不是还有我大哥的儿子吗?好歹生出来再走。”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随她去吧。看看她去哪,生了再把孩子接回来就是了。”王妃不是很在意。

    王爷没想明白,觉得这是天大的事,坐立不安:“这孩子是我大哥的吧?生在外面可还成体统?要不要写信回祖地和老太爷说一声?”

    大皇子洗好澡出来了:“妈妈陪。”王爷一声怒喝:“这么大的人了,睡觉还找娘,像个什么样子!”大皇子不服:“奶奶说的,你十五岁被派出去前,一直都和奶奶睡。”王爷无语,大皇子得意洋洋拉着王妃去卧室了,临走前还教父王一个乖:“万大菊居然还能找着人带她出宫,背后肯定有大事,搞不好万大菊这个人都是安排好的。先放她们走,顺藤摸瓜,倒要看看是谁这么大本事。”

    过了大半个月,王妃在小厅拆密报,除了侍候的大锅子和大盖子,只有邹探花、苏特使和风门的副门主几个。玉朝的密谍系统名曰“水澜”,建立不久,为着保密,能用的人不多,全由王妃亲自管理。这个世界几乎没有人口流动,全是知根知底,再加语言风俗差异极大,打入敌国内部这种事非常困难。上次为了报复王爷被偷袭,埋在雪国的“水滴”们奉命刺杀了雪国太子,自己也几乎全部暴露,到现在都没能重新布好局。今天王妃召集这几个水澜负责人,就是想商议这件事。

    王妃的计划是将玉夏制衣的商铺开遍各国,水滴们也就随着商队渗透,再多找些少年,通过各种渠道送到各国的书院,徐徐图之。

    忽然王妃在一份情报前皱眉注目:“万大菊居然去了巴地。”风副门主赶紧说:“派了两路人跟,绝没有错的。”王妃没有说,她手中这份是小弹子传回来的。小弹子从万大菊进宫就巴结她,万大菊走时忽悠小弹子,说带他去享福,小弹子万分为难,预支了一只大金锞子,才一跺脚跟着走了。这一路上,大个肚子风餐露宿的,总得有个奴才侍候不是。

    小弹子写得很清楚,万大菊不但进了巴地,且到了巴谷里的宿集。那里从未被攻破过,木老将军就是死在谷外。里面不但有巴国的旧王族,还有前朝的旧皇,现在又多了个玉朝皇帝的唯一亲儿子,王妃想想就觉得滑稽。

    前朝覆亡,从皇帝到皇子公主,都被太祖太宗和先帝杀了个干净,余下两个还为了争正统,自相残杀死了。前朝皇帝荒唐,经常出宫鬼混,据说在民间留了种,那个儿子便自己立了黄旗。正统的都死完了,各家武装势力若再要打反玉复古的旗号,也只能拥立这一个了。可若不打着复古的旗号,那就和玉家一样是造反,没名分联合不到一块儿,都被玉家逐一收拾了。

    因此现在满天下不服玉家当皇帝的军事势力,都聚在那个不知真假的私生子旗下,也已经传到第三代了。古家的地盘越打越小,人越打越少,现在全缩在巴地,仗着地势和玉军拉锯。木老将军上次带着大军,将他们的地盘进一步压缩在巴谷宿集一带,可惜未竟全功而主将阵亡,现在古军又有向往扩张之势。

    巴地是个偏远蛮荒之处,向来不服王化,在前朝也只是名义上的属地,有自己的土王。古家带着大军进驻巴地,强龙和地头蛇杂处一隅,关系本就复杂,现在又多了一角,是不是可以从中取利?王妃思考着,同时很是佩服古军的统领,此人无论是军事才能还是政治手腕,都非常人能及。在这么狼狈的时候,还能布下万大菊这个子,真是深谋远虑。可惜他总还是前朝思维,哪知玉家是骑马趟血出来的新贵,自有一套传承法子。如果这事搁在别国他朝,搞不齐还真能兵不血刃,光靠血统就能拿回皇权。

    王妃冷笑一声:“机关算尽,奈何薄命。这万大菊肚子里的孩子,在别处是个宝,在这儿,还真就是根草。把万驿丞叫来,怎么这万大菊就扯上了巴地呢?”

    玉国有巴国土王画像资料,倒都很威猛,但均不擅谋权。也有古国皇帝的画像资料,从那个私生子开始,几代都是傀儡草包,用他们做个样子而已。但现在巴地统领全局之人到底是谁,却始终搞不清楚。王妃看那人行事,总觉得也是个女子。不过前朝不比玉朝,女子毫无地位,恐怕无法御众。

    万驿丞伤得重,至今没能出院,片刻功夫便着人扶了来。苏特使细细查问,万驿丞本身没有问题,祖上就跟着太祖打仗,太宗进京后安置老兄弟,让熟悉马路的万家做了驿丞。万驿丞子承父业,勤勉谨慎,被升调到京城来当驿丞。问题出在万驿丞的老伴身上,那年川东地动,灾民到处流亡,万驿丞父亲那时在关西当差,接济了不少流民。其中有一家子插草标卖女儿,跪在驿前不走,万驿丞的母亲看那个女孩长得结实,眉目清秀,还一身恭顺,就买下给万驿丞当童养媳,过后成亲生下儿女,却在某一天突然失踪不见。万驿丞好生郁闷,对外只说死了。

    川东地动,流民投靠,突然不见……王妃不由看了邹探花一眼。邹探花也在沉吟:“那年地动,我与母亲也被迫流亡。流民如水,漫漶各地,此刻再查来处是不可能的了。不过因着万大菊之事,都串起来了,必是那个时候就埋下的棋子。行事之人真是深不可测。”

    王妃想了一会:“请魔长老来。”照理说,这个万大菊身上,应该流着古家的血,否则这一番就白作了。当今世上,也只有问魔长老,才知道能不能从万大菊身上找到古家的血脉。

    魔长老施施然来了,王妃忙起身迎。魔长老看了王妃一眼,跳起来就扶着王妃坐回椅子上:“你赶紧给我坐稳当点,你又有了,还是个双胎。”

    啊,人体测孕棒看一眼就下断言了,王妃低头看看毫无变化的肚子,再看看在场的外臣,有点难为情。众人喜动颜色,赶紧恭贺,邹探花也微笑着和众人一起作揖,眉间有一抹落寞,却只有心人懂得。

    王妃把事由和魔老长说了,魔长老摇头:“你那个弟按黑我还没能琢磨明白。再说了,古国的皇族,都被你玉家杀干净了,我一个也没见过,也没个对照。娘娘,照我说,这事没什么确认的,到时候巴地的人就说万大菊是公主,咱们认不认的没关系。就像现在那个古皇,号称民间遗血,全是瞎说,随便找个有点儿像的,说他是他就是。您较这个真儿有意思么,有这功夫,还是多歇歇保胎吧,您这一次可是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