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生活录
繁体版

第4章、通话

    咝!我靠,刷牙走神戳到牙花子了。

    突然想起了这些年的经历,赵哥、晨辉、吴经理、梅姐不知道以后该能不能见到。怎么突然伤感起来了?这可不是我的风格!

    给师傅打电话,姜川:师傅早,您吃过早饭了吗?

    许伯:太阳都升起来了,不早了。

    姜川:您在村里还好吗?

    许伯:还行,在村里自由自在,不用开门做生意,轻松多了。许伯心想,我在村里好不好,也不见你小子回来看看我。哼!

    其实在姜川离开楚地一年后,又曾回去见过许伯。是许伯打电话叫姜川回去的。

    用许伯的话说:我在外开面馆,本来就是想找一个传人。既然选定你了,我也没有必要在这里待下去。这次带你回一趟村里认认路,以后你来的时候就能自己回来了。

    姜川跟随许伯,从楚州市来到湖城县,从湖城县坐车到陶阳镇,再从镇上前往南山村。在路边下车走2里路到村里。

    因为村子紧挨着大山,下雨天有时候会把山上的砂石冲刷下来。再加上保护意识不强,山上的树木也有些稀疏了,更加剧了水土流失的情况。

    不过平时还凑合,虽然是土路,但只要不下大雨走车还是没问题的。

    这么一翻折腾下来,到许伯家里就是晚上了,打开门姜川先把行李放下。

    由于长时间没人住,加上气候比较潮湿,房屋门窗关闭通风不畅。屋子里总有一股淡淡的霉味,伸手摸摸床上的被子,挺潮的也不能盖。

    不过好在是夏天不用盖被子,所以姜川就把床上的被子和褥子都收起来。许伯也把蚊帐从柜子里拿出来,两个人撑着竹杆把蚊帐挂上又随口对付了一点方便面,就这么凑合着睡了一宿。

    清晨两人分工干活,许伯烧水做饭,姜川收拾院子。吃完早餐以后,许伯把柜子里的衣服,被子,都拿出来。姜川把院子里的晾衣绳绑上,该洗的洗,该晒的晒,好好收拾一遍。

    院里两个人正忙着呢,这时候从外面走进来一个中年男子。一边推门一边叫:二叔是你回来了吗?进门以后却看到了在院子里忙活的姜川。这人两眼一瞪,一句你是谁破口而出。就看到了从屋子里走出来的许伯,他连忙跑过去。

    中年男人叫许哲,是许伯大哥的儿子,也就是许伯的侄子。许伯没有结婚,也就没有儿女。所以他经常到许伯这里来,今天早上从门口路过,看到院门半开着,想是许伯回来了。没想到进来看到的是姜川,他还以为家里进贼了。

    这会正跟姜川道歉:不好意思兄弟,我不知道你是二叔的学生,刚才那一句唐突了你别往心里去。姜川也没在意,遇到这种情况,这是很正常的反应,没必要怪许哲。

    随后许哲也加入了整理的行列,他掀开了盖在井口的木板,打水把水缸和水盆打满,把桌椅等家具家具搬出来晒。一会许伯洗好了衣服,大家一起七手八脚的晾好。也到了中午了就一起出门去许哲家里吃饭。

    许哲家离这里的不远,他父亲叫许建国,也是南山村的村长。老婆叫王丽娟,有一个八岁的儿子是村里调皮捣蛋的领头人物,许东东江湖称号熊孩子。

    到了以后许建国,知道自己的弟弟回来了,还收到了学生。真心的为弟弟高兴。中午许哲老婆,炒了好几个菜大家热热闹闹的在一块吃了顿饭。

    下午许伯回去收拾东西,让许哲带姜川在村里走走熟悉一下。

    许哲带着姜川先在村里转了一圈,南山村有三百多户人家,一千多口人。村子整体东西走向,房屋坐北朝南。村里人大多数姓许,也有一些其他的姓氏。

    村子的北面就是南山,而南山村也因此而得名,村子相当于被山脉环抱不过两边的山势比较低。东面靠近山坡的地方是一片果林,也有些竹子。西面有一个面积不小的湖泊,是雨水和山上流水慢慢积蓄起来的活水湖泊也跟南川河连通。

    在果林边的山谷里还有一眼泉水,水质和水量都不错。村里人有时候也会挑水回来喝。村子南面走二里路就到公路了。

    转了一下午,熟悉了村子里的布局。傍晚回到了许伯家里,许伯问:小川都熟悉了吗,山泉那里去没去过。都去过了我知道位置姜川回答到。

    那好,你提着家里的桶去打些水回来。姜川没挑过水,只好先去许哲家里借脚蹬三轮,中午吃饭的时候刚好看到他家有。

    等姜川打水回来天已经完全黑了,晚上炒了一些中午从许哲家里带回来的青菜。吃完饭以后许伯拿了一些香蒲和艾叶,让姜川用这些和山泉一起沐浴,明天焚香拜祖师。

    第二天姜川跟许伯来到供奉祖师牌位的房间,最高处的是——地皇神农氏之位、中间的是——农家许行之位。供桌上左边是一捧土,右边是一碗水,中间放的是五谷杂粮。供桌下有火盆。

    许伯立在一旁,念祭词并指引姜川行礼。祭礼并不繁琐,可以说是非常简练了。不一会就完成了礼仪,退出了那间房子。

    自此姜川正式拜入农家,成为农家弟子。

    此时在电话里,姜川:师傅我准备好了。

    许伯:你决定了?打开心结了?姜川:是啊

    许伯:那就回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