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生活录
繁体版

32、竹筒宴

    回到林村长家,午饭已经准备好了。只是桌上摆着的并不是碗碟,而是一根根竹子。

    林村长看着姜川回来,连忙招呼他入座。又问问一旁做向导的儿子,上午都带姜川去了哪里。

    林河都一一讲给他父亲听,林村长听完点点头,“虽然自己儿子的性格比较跳脱,但真正办事的时候还是有些分寸的。同时又乘机对姜川诉苦一番,搞得姜川有些不好意思。”

    突然林村长一拍额头,“光顾着说话了差点忘了正事。”说着就起身往后院走去,不一会就抱回来一个还沾着泥土的竹筒。

    林村长把竹筒放在地上,用一块旧毛巾把竹筒上的泥土清理干净。再从柜子上拿起几个竹杯摆到桌子上,拔掉竹筒上的塞子,顿时一股酒香飘出。将酒倒入杯中递给姜川,“来,尝尝林叔的竹筒酒。”

    姜川连忙起身,双手接过酒杯。只见杯中酒液颜色通透,表面有些许泡沫。闻之香味和辣味交织,却不刺鼻。入口绵软浑厚,虽然是白酒但却有一份清雅之意,让人回味无穷。

    林村长看着姜川放下酒杯,问道:“怎么样,这味道还行吗?”

    “很好喝,虽然我不怎么喝白酒,但是这个不是很辣味道不冲,反倒是有一股清香。”姜川咂咂嘴巴说道。接着又问:“这是把酒打进竹子里,酿出来的吗?”

    “打进竹子里?”林村长被姜川这一句话说的有点迷糊,一时间没反应过来。

    姜川就跟林村长解释了一下,这是他从网上刷到的,没有亲眼见过,所以才有这么一问。

    是说有些地方会把酿造出来的白酒基酒,用注射器打进正在生长的竹子里,经过几个月的沉淀就能喝。

    到时候在竹子上开个口,砍一棵竹子从中间劈开打通竹节,架到开的口下面。酒顺着竹子流到杯子里,很有仪式感。据说这样的酒除了本身的香味还有一股竹子的清香。

    林村长听完以后摇摇头,“不是的,我们的做法不一样,不过我可以把我们的做法告诉你。”

    姜川连忙坐正身体洗耳恭听,林村长缓缓道:“首先是酿酒,具体的步骤不说了。但是这个用料都是用粮食,不要用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勾兑,影响口感。外面有些事我也是听说过的。”

    “砍一棵老竹子,然后按照竹节分成一个个竹筒。让后在竹节上开个口,把酿造好的基酒灌进去,把口封严实了不能透气。”

    “再用油纸把竹筒包起来,怕散的话可以在油纸外面糊上一层泥,最后埋进地里去。”

    “包油纸糊泥的目的是延长保存时间,竹子直接埋进地里相对来说容易腐烂,还会有虫子啃咬,这么做就会好很多。”

    紧接着林村长站起来,把桌上的一根根竹子分开。姜川还没注意到,其实桌上的竹子是被割开的,刚才只是把分开的那一块盖上了。

    林村长招呼道:“小川别愣着,咱们边吃边聊,尝尝咱们响竹村的竹筒菜。”

    姜川顺着林村长的手看过去,菜色他都认识。不过既然说了是竹筒菜,那就应该叫“竹筒鸡”“竹筒鱼”“竹筒烧肉”,打头的几个,用姜川老家话说,都是硬菜。

    咱们的传统菜式讲究,色香味、形意养。不过现在大多只讲前面三个,就像地风水火只余风水的意思差不多。

    姜川先是伸筷子尝了几口,然后就停不下来了。林村长又给姜川满上一杯,就坐下来边吃边讲。

    “在古代铁被列为管制物资,并且由官府专营,所以这价格也就不会便宜到哪里去。平原地区的居民还好,但像我们这些交通不便,经济不发达的山区,想用上铁锅就比较难了。”

    “就地取材成了当时人们的选择,大家所熟知的竹筒饭也是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

    “不止竹筒饭,那时候炒菜是比较奢望的,除了自己腌咸菜以外,也就煮些东西吃。还好竹子对煮焖之类的比较适合,就慢慢的传开了。”

    “现在这种做法成为了特色,菜式经过发展也变的多样化。”林村长的话里带着回忆,言语之间有些许追思。

    不管怎么说饭桌上的气氛还是很不错的,本着“撑死人不能占着盆的原则,”姜川甩开腮帮子吃了个肚儿圆,这会正跟林河躺在躺椅上消食。

    “林哥,这竹子里有竹虫吗?我想去抓一些。”姜川摸摸小肚子慵懒道。

    “抓竹虫干什么?”林河有些不解。

    “当然是吃啊!”姜川一幅理所当然的样子。

    “你这午饭刚吃完还没消化,就惦记上下一顿了。”

    “吃饭乃是人生大事,再说了虫子只能算零嘴不算正餐。”姜川不光会狡辩脸皮还厚。

    “你喜欢吃虫子?”

    “还行,知了、蝎子、蚂蚱、蟋蟀、黄粉虫、我都吃过。”

    林河听完有些无语,“好吧,抓竹虫现在还不到时候,晚上我带你去找蝎子吧!”

    起身把手电筒充上电,然后回来躺下继续消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