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生活录
繁体版

31、响竹村

    姜川一行人到达响竹村的时候已经是傍晚了,从远处仔细望去,一处村落在竹林中若隐若现。

    走进村里仿佛置身于竹海,一阵微风吹来竹叶沙沙作响。夕阳西斜,飞鸟归巢,虫鸣渐渐响起,父母呼唤调皮的孩子回家,一幅安宁祥和的景象。

    由于是住在竹林里的原因,村里人住的房子都是竹楼,就地取材的建造既方便又实用,而且每一座竹楼都十分精美。

    我们大多数人第一次知道竹楼可能就是从课文里,里面描述的傣族竹楼,一般分为上下两层。

    因为气候炎热潮湿年平均降水量多,为了防止身体受影响,傣族竹楼都是上层住人,下层来养牲畜。而除了傣族以外,我国其它一些山区竹子资源丰富的地方也会建造竹楼居住,所以竹楼的样式并非只有那一种。

    林村长家在村子的中央,因为地形和竹林的关系,响竹村的村民住的并不是很集中而是较为分散,竹楼的形态也因此而异。

    夜晚饭桌上,“小川,今天咱们赶路比较仓促,也没办法提前通知村里。这顿咱们就先凑合着吃点,明天叔好好给你摆一桌。”

    姜川连忙表示不用,“这就很好了,我还没吃过这么好吃的竹筒饭呢!”

    林村长一挥手,表示既然到了我这来,就听我的,我来安排。想办法发展的事交给你,其它的都交给我。

    这可能就是咱们联络感情或者谈事的基本操作了,饭桌上吃喝唠嗑谈事,这个过程中大体能定的就定下了,甚至已经慢慢形成了一种酒桌文化。

    …………

    林村长的儿子林河,是一个跟姜川差不多大的年轻人。他被林村长派来给姜川做向导,顺便拜访村里的一些人。

    林河先是领着姜川在村里转了一圈,然后带着他来到村里的一户人家。姜川看着眼前的竹楼,他发誓这是他来到响竹村见到的最漂亮的一栋,没有之一。

    “虎叔在家吗?”

    林河告诉姜川,在响竹村很多人都会建竹楼,但是最厉害的还得是这位虎叔。其实就算林河不解释,姜川已经有这方面的猜测了。竹楼建的小可能是因为家里人少用不到那么多房间,但是要建的漂亮还得是有手艺才行。

    这个时候从屋里走出来一位中年汉子打断了姜川的猜测。“是林河啊!你怎么有空到我这来了?”

    “虎叔这是说的哪里话,我没事就不能来看看虎叔吗!”林河一脸委屈道。

    林虎满脸不相信,“你这个小子油嘴滑舌的,说正事。”

    林河被说破也不尴尬,正色道:“是这样的虎叔,南山村来人了,刚才我跟他聊了聊咱们村的竹楼,您看能不能做几个模型让他带下山去。”

    林虎看着林河惊讶道:“你爸去南山村我是知道的,还以为南山村会推脱,没想到这么快就有人来了。”

    又看看姜川有些疑惑,“你就是南山村来的人吗?我对你好像没有什么印象?”

    姜川报上了许伯的名号,又言明他是来跟师傅学习的不是南山村的原住民。

    “哦!难怪我没有见过你,原来是许二哥带来的徒弟。以前我往南山村跑的不少,对南山村的人还算熟悉,所以才会有这么一个问。朱老头认识吧?就是去他家。”

    “认识认识,前段时间我请朱大叔做过一条船,跟传华哥也挺熟悉的。”

    林虎点点头道:“我们虽然擅长的方面不一样,但也都算是手艺人,有时候会在一块坐坐能聊到一起去,这山上还有几个手艺人时间长了你就认识了。”

    “对了你打算什么时候下山?我把模型给你做好。”

    姜川在心里算了算时间,“四天左右吧,这个周末刚过去。还要去青石村一趟,我打算周五回到南山村。因为周末游客就来了,到时候可以拿着各村的特产在游客里面做个调查,看看大家的反响怎么样。”

    “没问题,以前我做的还有几个,这几天再多做一些,到时候都给你带下山。”林虎一口答应下来,又对林河道:“一会你带姜川,到五爷那里去一趟,五爷的竹编应该也会有用。”

    “好的虎叔,你放心吧,五爷的事我一直都记着呢。”三人又聊了一会,之后就向林虎辞行向林五爷家走去。

    人与人之间就是这样,从陌生人开始可能是一回生两回熟,但如果有一个沟通的桥梁那么就会畅快很多,那要是这座桥梁够宽的话,可能会直接把人拉近一定的距离。

    在路上林河给姜川介绍了五爷家的情况,林五爷是村里的篾匠早年因为家里穷没娶上媳妇。后来去镇上赶集的时候捡到了一个弃婴,因为膝下无子就收养了这个男孩,起名林风,年纪比咱们大个几岁。

    “到了林五爷家,见到一个男子正在院子里编竹席,想来就是林河所说的林风。”

    姜川正这么想着,林河已经上前打招呼了。

    “风哥在忙呢,五爷在家吗?”

    林风看着来人,起身拍拍手上的灰尘和碎屑说道:“林河来了,爹早上去砍了两颗竹,这会累了正休息呢。”

    林风知道自己是被收养的,但是林五爷一直对他视如己出从未苛待,所以他对林五爷也是打心眼里尊敬和孝顺。

    “是这样的风哥,南山村的事你应该听说过,前几天我爸去了一趟,这不南山村来人了”。林河指指姜川。

    接着又道:“我寻思着请五爷做点东西过去试试,毕竟五爷的手艺有目共睹,远的咱没见过不敢说,就咱们周围十里八乡的人,有哪个做竹器的手艺能比的上五爷。”

    话说林五爷跟竹子打了一辈子交道,从常见的竹席竹筐到一些蚂蚱蜻蜓鱼竿,从粗狂的到细致的,从大气的到精美的,到目前为止跟竹子有关系的,还没有他不会做的。

    这边林风正要上前答话,里面林五爷已经出来了。这人呐,年纪大了睡眠就没有那么好,所以在林河叫人的时候,他听到声音就醒了。

    “南山村,知道知道,天刚热的时候他们村的凉席还是我做的。五一后面那几天,我还在湖边卖过几个竹筒。”

    林五爷说完又看着姜川,“这就是今年才来到南山村的小伙子吧!我曾听许村长,隐约提起过,好孩子还麻烦你专程跑一趟。”

    姜川闻言连道不敢。

    “那行嘞五爷,既然您都知道那就好办了,以前那是没办法,现在有了这个机会,凭五爷的手艺咱一定能过上好日子。”林河的嘴皮子确实挺溜的。

    又聊了一会,林河便开口向林五爷辞行,回家吃饭,今天中午还有大餐呢。

    林五爷稍作挽留便放他们离去,心里也清楚村长要待客。并言明自己还藏了些好酒,若有闲暇,来时他一定会好好招待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