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虎观花四海游
繁体版

第一章 烽烟三万里

    万里关山雪连绵,百丈飞流落巨渊。龙吟九霄惊四海,虎卧山林震百川。明月飞星坠长河,八方剑气聚太阿。黄沙百战穿金甲,将军白发马上歌。一役破军三千万,血洗龙台酒肉奢。

    两百年江南燕舞笙歌,三万里烽烟山河失色。醉中梦呓,笑一段春秋。长夜惊起,诉一段离愁。亡命,三十载江湖悠悠;灭国,千万里楚天入胡裘。

    楚国三千万甲士终究还是倒在了完颜泽毅凶悍的铁骑之下,再不见流水的江南。低愁婉转的楚辞犹在耳畔回响,深深的庭院宫闱已成记忆里的高墙。

    高墙下,祖父萧玄教会他落子吟诗,武术鞍马。每到开春时节,总会飘出淡淡的酒香。萧玄爱喝酒,虽年过半百仍爱不释口。但是,对于他最疼爱的孙儿,这琼浆玉液却成了他口中的毒物。

    “举杯邀与谪仙饮,绿水青山赠闲云。杯中尽是侠客冢,唯我独尊侠客行”这一诗作便是萧玄酒后放浪,落墨挥毫的得意之作。

    酒后的萧玄性格与平时截然相反。正是觉着酒易乱人心性,自打萧纵出生之日起,萧玄便在宫中定下了无要事不得饮酒待客的规矩。

    祖父素来是平和的性情,对萧纵亦是百般疼爱,是位难得的仁德之君。

    在他的治理之下,万里江山井井有条,百姓安居,商贸往来不绝。最富庶的苏杭一带一片锦绣繁华,当地的巨族豪绅不下数万之众。正所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一带歌舞升平,灯红酒绿,成为了西楚无数纨绔醉生梦死的圣地。

    苏州龙台山,西楚皇室的起源地,亦是萧纵挥之不去的梦魇。那一夜,天雷作响,暴雨倾盆。四野都是喊杀声,雨水混合着鲜血汇聚成一条河流,缓缓向东流去。

    大将军轩辕洪烈拔剑自刎,临了高呼:天道将倾,奸贼灭世。蓬蒿庶子,命运何如!说罢便将襁褓中的婴儿丢入那流血的长河。自此,再无西楚皇室,萧纵只能在急驰的马车上看着那一片血红的山峦,身后是三十万凶悍的突厥铁骑。

    武当山,云遮雾绕,峰峦叠翠,极尽天下虎踞龙盘之势。丢弃了马车,换了几匹快马,几经辗转,躲过追兵,残破的楚国皇室终于是来到了洞庭湖边。而后一路北上,十数日的时间,终于抵达武当。

    太祖皇帝曾有言:他朝山水尽,武当练真金。太祖皇帝不仅是位人君,于修道一途亦是登峰造极。昔年曾得武当张真人秘传道法,更是少有的追随过火龙真人的大福泽之人。三百年前,看破红尘生死,留下了偌大的江山,一个人云游而去。

    莲花峰下,童子骑牛。牧笛声声,悠悠扬扬。夏日的烈阳穿过稀疏的树林,飘零的梧桐叶落在脸颊。萧纵缓缓起身,拍了拍身上的泥土,打了个唿哨。一只胖嘟嘟的白毛小狗从树丛中探出脑袋,冲着萧纵摇了摇尾巴,滋溜一声窜到了主人怀里。

    今天是西楚皇室正式拜会武当掌教李玄真的日子。作为西楚如今名存实亡的太皇长孙,萧纵必须要参加这场关乎自己与整个皇室命运的考验。

    谁也不知道武当会不会,又敢不敢留下自己与整个西楚。完颜泽毅的大金帝国可是在全天下宁可错杀也绝不放过地搜罗旧国余孽。武当,道门正统又算得了什么?突厥人的铁骑可不信中原的黄老列庄。

    骑牛道童不急不徐地向前走去,领着萧纵一干人等穿过层层宫殿,越过百级石阶,终于是来到了武当后山。

    虽是七八月的大暑天气,却不见那烈阳毒日。竹林沙沙,松涛阵阵,时而可见山巅的雾霭。

    “飞鹤衔白露,黄庭落翠微。无为观妙法,洞玄觅仙踪。”

    掌教李玄真手捧一本黄庭御览,饶有兴致地读了起来。黄庭,指的便是道教典籍黄庭经。御览,说的是萧家的太祖,萧义山,曾亲自阅读并为其注述。

    “见过掌教真人。”萧纵拱手作揖。

    “太皇长孙不必行此大礼。”李玄真放下手中的孤本,看了看一众皇室后裔,幽幽地叹了口气。

    “蛮夷掠境,道或不存。太玄真人,你的西楚皇朝终究是气运散尽。”

    “萧纵,我知你来意。此去八百里有一莲溪村,可做皇族安身之地。至于你嘛,留在我武当悟道半年。”

    拜别了玄真掌教,一众人等星夜驱驰,来到了安阳境内一个不起眼的村落。

    这村落略显荒凉,只有四五户人家,几间茅草屋坐落在溪水两岸。到是那村落正南,莲溪山巍峨耸立,直入云端。自此再无西楚皇室,只有莲溪山下多了一个萧家村。

    悟道,悟什么道?古往今来,多少人求仙问道,结果呢,无非是白白蹉跎了岁月。

    虽说萧家的祖上是个得道的高人,可是这高人整个一甩手掌柜,丢下了偌大的江山,一个人云游而去。道统嘛,大约只留下那么一两句打油诗词,叫后人云里雾里的,琢磨不透。

    现如今,玄真掌教要萧纵在武当山扫雪劈柴,听雨观潮,于太玄峰下悟道半年,当真是难为了资质平平的太皇长孙。

    半掩的柴门,一膛炉灶,竹制的桌椅,篱笆小院,就是这样简朴的住处成为了萧纵小道士的清舍雅居。

    擦去柴门上重重的灰尘,楹联上书:众生皆醉我独醒,众生皆醒我独醉。横幅是用金粉浓墨书刻的三个大字:醉仙居。

    安排了住处,留下一本参同契,李掌教便重回了后山。说是要到下个月的十五再来看一眼萧纵,届时会有观潮盛会,整个武当都会前往听潮亭。

    据说武当开派师祖张三丰曾于此地悟道百日,神游太虚。引的后世问道之人纷纷前来寻求那飘渺仙机。

    醉仙居来了个细皮嫩肉的小道士,从此太玄峰下便没有了寂寞。

    “唯昔圣贤,怀玄抱真。服炼九鼎,化迹隐沦......”

    萧纵读完日颂一遍的参同契,沏了一杯山野粗茶,在竹凳上坐了下来。

    对面是武当山辈分极高的骑牛小道士宋听微。自打萧纵在武当山太玄峰定居以来,这小道士每日清早都会过来与他讨论道法。

    宋听微,名字出自道家听微入妙之说,是武当上一代掌教真人亲自为他所取。可怜了宋听微,小小年纪便要去悟那艰涩难懂的道门大黄庭。

    两个可怜的悟道人,恰巧又年纪相仿,自然而然地走到了一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