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途道记
繁体版

第十八章 宋家来客

    清水郡的郡府清水城处于盆地极东地区,属于边城,从这里再向东,就可以离开盆地去往伏魔山脉以外地区。

    清水城依山口而建,南北两侧各有崇山峻岭作为天然屏障,有两条巨大城墙横亘在两山之间,一条是外城墙(东城墙),另一条为内城墙(西城墙),城墙高越百丈、长逾二百里,均由一丈见方的大青石构建而成,墙面青苔斑驳,彰显着岁月的沧桑。

    东城墙外有一条护城河,河宽千米其深不知,一座千米长、几十米宽的吊桥横跨河面,连接着山外之路。

    桥分十段,每段桥面均有绞索与城墙上的巨大绞盘连接,处于随时可以绞起状态,以备战时之需。

    清水城依天险而建,墙高河阔、城内囤粮无数,属于易守难攻之地,是盆地平原的第一屏障。

    两千年前的小动乱时期,清水城被异族大军所攻伐,十年而未破,于是一战成名,人族将此地称为一“桶”江山,异族则称之为泣血之地,“桶”的意思是清水城坚如铁桶。

    两墙之间才是清水城区,整个城区布局规整,三十条南北道路与三十条东西大街,将城区分割成无数个小方块。

    大街宽阔而古老、笔直而通达,街与街彼此间距均为四公里,这就使得每个小方块面积均等(十六平方公里)。

    帝国成立之初,清水地区本无城,别说城了,连个镇子都没有,及至建国百年,开始规划整个清水地区,欲将其建设成东部屏障以抵御外族入侵,于是清水城从无到有,从无到有的好处在于统一规划,统一规划的好处是整个城区整齐划一。

    于是乎,清水城的所有街道走向均为正南正北或正东正西,就连街道名称也是用编号排序来表示的,故而行人从不迷路,很容易知道自己于城中所处位置,如五路十三街、七路十五街、二十九路八街……

    城中央有个长宽各十六公里的大广场,而郡主府便建在广场中央的平台上,平台之高出乎意料,要攀登两千个台阶才能抵达郡府。

    郡主府比城区高出五百多米,此平台原本是座山,初建清水城时开山取石,生生的将一座高山开凿得只剩五百米高度,相当于一座高山被人拦腰斩断,搬运下来的山石用来建设城墙、小个碎石用来铺路,正所谓物尽其用。

    郡主府建在半座山峰之上,该建筑恢弘大气、红墙绿瓦、宁静而庄严。

    承载郡主府的山峰底座亦被休整得如同花园一般,

    是该铺石的地方铺石;

    该栽树的地方栽树;

    该有水的地方存水;

    该有花的地方栽花;

    该乘凉的地方建凉亭;

    郡主府之所以建的这么高,是当时某位“高人”出的主意,说什么战时只需将信号旗于郡主府一摇则满城将士皆知,省去了通信时间,所谓兵贵神速方能百战百胜。

    身处郡主府可以俯瞰整个城区及城外山峦,可常有官员抱怨说郡主府建的太高,上来费力不说还耽搁时间,郡主每每听到这些抱怨均报以苦笑加打岔,好在寻常机构还是在城区的,日常办公不用爬这么高。

    清水城内有诸多宏大建筑,这些极尽奢华的深宅大院内住的均为朝廷权贵或地方豪绅,宋家就是其中之一。

    宋家有朝廷大员,家族买卖遍布南北,算得上有权有钱,用当地话说就是宋府缺少白玉床,满城工匠着了慌;宋府缺少琉璃盏,郡府大人当采办。

    宋家宅院占据了城区内一整个小方块,也就是十六平方公里面积尽归宋宅,宋宅占地广阔奢华无比,先不说宅内如何,光是路过,便可见其门庭宏大,门侧石兽威武,牌匾上的《宋府》二字端正有力。

    宋家人口众多,丫鬟、仆人更是不计其数,所以宋家规矩也多,就连出入大门都规划的清清楚楚,正门为家人及贵客使用,两侧小门才供丫鬟、仆人、买办、管事等人行走。

    这一日宋宅扫地洒水,鲜花于正门两侧摆放整齐,门前站满丫鬟、小厮等迎宾人员,这些人衣着整洁,长相俊美,一派迎接贵客样子。

    “报!表姑娘离城十里。”一个探子飞马来报。

    “再报!”

    宋府管家站在门前,其形态举止很像战时指挥员。

    “报!表姑娘离城五里。”

    “再报!”

    “报!表姑娘已经进城。”

    管家面色一肃,用眼一扫众位小厮、丫鬟等人,高声道:“打起精神准备迎接贵客,谁要是今天掉链子,立马卷铺盖给我滚蛋。”

    “是!”众人整齐回应。

    过了好一会,宋府门前大街上有人高声呼喝:“表姑娘到——!”

    随着话音,只见一行人由远及近,正中一位青春靓丽、青丝如黛、肌肤似水、亭亭玉立的美丽少女款款而行。

    该少女手牵一弱冠少年,该少年长相俊美,身材匀称,两人于路中行走,两旁则是一众高大威猛的大汉,显然是保镖一类,后面才是宋府一众仆人牵着追风兽。

    这两位少年男女正是寒清荷和曾无欲。

    众人到了宋府门前,领路小厮闪在一旁,寒清荷领着无欲,从正门款款而入,两侧丫鬟、小厮俯首行礼,恭声道:“表姑娘好!表姑娘一路辛苦。”

    寒清荷进入宋府,等候多时的宋家表弟、表妹们早就忍耐不住,欢呼一声,呼啦啦涌上来将两人团团围住,更有一个青春靓丽小少女蹦起来扑在寒清荷怀里,嚷嚷着:“清荷姐姐,你可想死我了!”

    “让我来看看,宋家的小公主是瘦了还是胖啦?哇!可依妹妹真是越来越漂亮了。”寒清荷捏了捏小表妹脸蛋,边说边笑。

    “不许动手!”小表妹一脸愤怒。

    “呦!小可依涨脾气了,哈哈!我就动手、我就动手,怎么地吧。”

    寒清荷及众人一路嘻嘻哈哈朝内宅而去。

    “这人谁呀?”

    小表妹此时才正视无欲,投来疑惑目光。

    “这是我捡来的弟弟,叫曾无欲,你们以后可以多多交往。”

    捡来的?众表弟、表妹皆满脸疑惑。

    “好了,一时也说不清楚,先带我去住的地方,得先洗漱整理一番,然后还要拜见姑姑、姑丈呢。”寒清荷笑着吩咐。

    将众人安顿稳妥,寒清荷先是洗漱一番,这才由宋家人领着去拜见姑姑及姑丈。

    “姑姑、姑丈好!”进入会客厅,寒清荷躬身问候。

    寒清荷的姑姑是一位中年女子,神态端庄淑仪;其姑丈显得英勇威严、刚正果断。

    “我们好着呢,不知你家中如何?”寒清荷姑姑微笑着询问。

    “家父家母都挺好的,就是有些惦记你们,毕竟这里是边关。”

    “你这次就多住一段时间,也好和表弟、表妹们多亲近亲近。”

    说罢,姑妈溺爱无比地看着自家侄女,都说姑姑和侄子、侄女最亲,从该情形看真是所言不虚。

    “我此次前来一是将表哥所需药材带来,其二则缘于各宗门于半年后要进行三年一次的收徒考核,若哪位表弟、表妹有意宗门,我顺便带着过去,一旦被选中咱家也好有所依靠,你看咱大家大业的,没什么靠山岂不是别人眼里的一块肉。”

    寒清荷道明来意,别看她年龄小,毕竟是名门闺秀,说话做事颇为得体,远瞻性特别强。

    “还是清荷想得周到,哦,差点忘了问,你带来的那个小男孩是怎么回事?”

    见姑姑问到此事,寒清荷便将路上发生的事情说了一遍。

    “让他在府里先住下吧,打探其父母消息的事情交给我们好了。”

    寒清荷的姑妈对此事不置可否,认为是侄女爱心泛滥,反正此事也没啥大不了的,那便住下来好了,却未曾预料到就是这个小屁孩,不久的将来竟和宋府结下了极深的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