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迷入心窍
繁体版

4.黄秀才

    何心窍按耐不住心中一阵狂喜,果真梦中的那个女人就是李姐吗?她认识“财迷”吗?

    想到这里,她连忙问道:“是什么?”

    李姐双手合什:“阿弥陀佛!”

    “姐,快说说,什么是了?你认识那个叫“财迷”的人?”

    “不认识。”

    “那你说的“是了”是什么意思?”何心窍有些失望。

    “我说的“是了”,是说神灵真的给你指点迷津了,你想想,你叫何心窍,那人叫财迷,合起来就是财迷心窍啊,一对儿啊!”李姐兴奋得手舞足蹈。

    “财迷心窍!”何心窍咀嚼着这个词,忽然感觉不是个滋味,有些心灰,“是不是神灵讽刺我想钱想疯了!”

    李姐说:“不会。心窍啊,我觉得这靠谱,这世间的事啊,老天早就安排好的,你叫心窍啊,所以配了财迷,总不至于是鬼迷心窍吧!反正我觉得灵。”

    李姐想想,又说道:“怎么想得起来给你起“心窍”这名字的?”

    心窍摇摇头,父母早已不在,问谁去?

    “可是,去哪儿找这个财迷啊?何心窍苦笑笑。“还有那个女人,是什么人啊?为什么后来穿着咱们的衣服,和咱们一样在饭店上班,这是什么意思?”

    李姐摸不到头绪,一时答不上来,她宽慰心窍说:“总有一天会找到的。”

    李姐真是实在人,她知道店里有不少人想看何心窍的笑话,所以不肯把实话告诉他们,只是平时和亲戚朋友邻里聊天时,暗地里多了一个心眼,留意是否有小名或绰号叫“财迷“的人。

    可是,一段时间过去了,李姐也是毫无收获,一点线索都没有,她建议何心窍,不妨再去一次,到慈恩寺祈梦。

    何心窍说,烧香费用不菲,而且上次去了,就给了稀奇古怪的名字,是男是女不知道,家住哪儿干什么的不知道,就好比水中的月亮,可望不可及。

    李姐知道何心窍说的是实话,不再劝她。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的过去了,何心窍嘴上说着不可信,但心里还是深信不疑的,因为梦给她的感觉太真实了,和平时做梦不一样。

    再说黑影人说了,机缘一到,自然会找到财迷。唉,机缘什么时候会到呢?

    这段时间,外婆的心脏病又犯了,何心窍暂时无暇顾及这事。

    为了给外婆看病,她花光了家里所有的钱,又瞒着外婆去找舅舅,指望舅舅念着母子亲情,施加援手。

    可是,舅母搬出当初和外婆的口头协议,不仅拒绝拿出一分钱,甚至对何心窍冷嘲热讽:“养你这么大了,该是报答的时候了!怎么都工作了,还攒不了钱?你也太没本事了!你好歹想想,怎么赚钱报答养她老人家啊!实在不行,把自己卖了啊?”

    何心窍听舅母这么说,气得说不出话。

    好在舅舅还没有泯灭最后的一丝良心,偷偷的塞给她一点钱。可就这么点钱,还不够买一瓶药!

    何心窍背地里急得不知道哭过多少回了,不知道如何是好。

    外婆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她念着何心窍,担心何心窍,怕自己一旦有个三长两短,她一个人孤苦无依,到时有可能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正是因为存了这点念头,外婆居然撑过危险,一天天的好起来了。

    只是,手术还是要尽快做,心窍轻松不起来。

    ———————————————————

    这年阳春三月,正是吃河豚的好季节。

    这河豚鱼是有毒的,但当地人偏偏爱吃,不仅仅当地人爱吃,就连许多人外地人也慕名赶来一饱口福。

    吉祥饭店张老板的红烧河豚,在本地堪称一绝。他做红烧河豚已有二十几个年头了,毫不夸张的说,几乎家家几代人都是他的粉丝。

    其实当地会做红烧河豚的厨子也不少,但和张老板比起来,总少了点味,尤其是鲜味。

    张老板的红烧河豚最大的特色不仅“鲜”,还“嫩”,滑溜溜的,入口轻轻一咬,满嘴的鲜,那个鲜劲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再配上新鲜竹笋,或者五花肉、秧草,色味俱佳,美味绝伦。

    每年春季,吉祥饭店天天客满为患,今年也不例外。

    这天,吉祥饭店照例坐满了客人。

    临近中午时,黄秀才领着他的一帮外地文友,慕名前来吉祥饭店品尝河豚。

    店里唯一的包厢已经有了客人,张老板不敢怠慢黄秀才,正在犯愁,正好堂屋里有一桌客人吃完走了,黄秀才很随和的大手一挥,说就坐在大厅里吃。

    黄秀才本名叫黄同灵,他常常自称秀才,所以人人叫他黄秀才,他的本名都快被人忘了。

    黄秀才可算得上当地的一个名人,很有威望。在文化圈中他更是佼佼者,是大前辈,不仅博古通今,而且对奇门八卦也是颇有研究。

    黄同灵兴趣广泛,对八卦之术尤为痴迷,研究了半辈子,很有些心得。

    据说有一次家里有人要出差,他兴致上来了,说我来替你算一卦吧。于是排下铜钱,推算了一番,他说换个日子吧,出不了门。

    家人并不相信,准备按计划出发,谁知就在出发的前一天晚上,四月天气里居然下了一场暴雪,早上出门时发现大雪封门,根本出不去。这场突如其来的暴雪有多大呢?据说,个别地方的积雪深达五米,比两个人加起来还高。

    这事情传出去后,听过的人无不啧啧称奇,有人好奇也来求他推算过——很灵。

    因此黄秀才一战成名,在当地几乎是神一般存在,没人敢跟他说三道四,走到哪里,人们都会恭恭敬敬的喊声”黄秀才“。

    黄秀才闲暇时喜欢舞文弄墨,时而不时地整点豆腐块,发表在报纸上,一来二去,结识了各地不少文友。

    文友们和黄秀才互相交流时,知道他的家乡有两件特别有名,一是这里的河豚鱼好吃,第二个就是近来流传甚广的古刹祈梦。苦于各种事情牵绊着,一直没有成行。

    这次,文友们推掉各种事情,说什么也要来打扰黄秀才,黄秀才爽快的答应了。

    要吃就要吃当地最有特色的河豚鱼,所以黄秀才毫不犹豫,领了一帮文友们直奔张老板的吉祥饭店。

    张老板精心挑选了两只公的橘黄河豚,料理好。送到黄秀才他们一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