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壁黄花
繁体版

二十三

    几位老人当下决定明天去村头林九叔那里看日子,把祭祖的日子定下来,然后派盖大龙一家一家的去通知,盖作平当场表示他家四个孙子考了驾照在家开车,需要用车就安排他们四个去,让他们跟着盖大龙一起锻炼锻炼。

    第二天林九叔看了日子,腊月二十六是黄道吉日,适合祭祀。盖作平就通知盖大龙祭祀日子确定。盖大龙先向本村同族人通知,通知顺序是按照昨天盖法候说的先通知那些老弱病残,孤寡困难的族人。

    当盖大龙挨家挨户到门上去说时,大部分人还不信,有的说上次祭祖前是先到屋里来登记,然后每家收取100块,如果没交钱,祭祖的日子就不会通知,这次怎么不收钱直接来通知。盖大龙一家一家的解释说,这次是由盖法候出面住持,费用由八、九、十门那些退休的教师老人出的,他么有退休工资,手头宽裕。

    那些困难家庭一听是盖法候出面主持的,年龄大点的就会赞叹一番,直夸还是老支书把他们这些人急着呢,人家都九十几的人了,还出面住持祭祖,还先通知他们这些困难族人,还是老支书仁义,临了还不忘咒骂“九道湾”和“绕绕肠”两人。盖大龙告诉那些孤寡老人,身体不好腿脚不利索的,只要是想去参加腊月二十六的祭祖大典的,他会派小车来接。

    村民一听说祭祖还有车来接,一个个开心的都合不拢嘴。远的不说,十年前那次祭祖,很多人都是冒着雨去的,在雨里等了一个多小时,“九道湾”和“绕绕肠”两人才开着车拉着郑则平到祠堂,来了就是郑则平代表村里讲了几句话,然后就是“九道湾”和“绕绕肠”两人自吹自擂一番,说完了两人开这车都扬长而去。很多参加祭祖的老人因为淋雨受了风寒,都病倒了有几个还去医院。作为发起人的“九道湾”和“绕绕肠”两人自始至终都没去看望过。人如其名,他俩的外号与他两的日常行径相差无几。

    盖大龙给他们说,不仅有车接送,还有酒席吃,但是盖法候祖爷说了,祭祖是不能杀生的,全部是吃素菜,吃斋宴,都是我们盖士村本地产的蔬菜,请县里面星级酒店的大师傅来给掌勺。

    “哦呦!阿弥陀佛,不杀生好,难得把这些事情想的这么周到”商翠萍常年信佛,一听办酒席不杀生格外的合他心意。

    盖大龙告诉她,还不止这些呢,到时候还要请铁佛寺的住持法师、子午观的道长、和与我们盖家世交的***阿訇都要请来,听说城里那些姓盖的老年人还请了城里基督教新恩堂的神父,来不来还不确定,要是来了,那就是四教合流,各按各的宗教仪式来给我们祠堂祈福呢。

    “哦呦,那才好啊,请这么多人来哪得花多少钱?”

    “花不了多少钱,这都是靠他们老一辈的人情关系请的,这些师傅,有钱都请不到。

    两天功夫把该通知的都通知到了,就剩下盖家三金,“九道湾”和“绕绕肠”两人等几个在家族里混的比较好的人没有通知。

    盖大龙给盖作平说了这个情况,两人去找盖法候商量怎么办,盖法候叫昨天的四人去通知。

    村子里的族人都通知完了,还剩下渔江派和猎山派两支门人没有通知,盖法候交代盖作平带着盖大龙去门上通知。

    第二天盖华开着他的五菱宏光S拉着他爷爷和盖大龙先到离县城100多公里的汉江渡口去找渔江派的族人。盖作平年纪大一些,认识族里的老人,给他们家门几个主事的说了一声,盖大龙拿出郭少维给他起草的《祭祖文告》交给主事的人,让他在村子里张贴一下。

    “盖南乡盖姓为一家,源自上古葛天氏,千年以来繁衍生息,族人四散全国。今逢盛世,有感先祖创业之不易,教化后生勿忘先祖之恩德,特告南乡盖氏宗亲家门于本年吉日农历腊月二十八日吉时九点于南乡县城南镇盖士村盖家祠堂举行祭祖大典,望十门两派各户门人派员参加,如家有老人,行动不便,想参加祭祖者,盖士本族派车接送,有路途遥远,当天无法返回者,由家族统一安排住在盖士村老院子。祭祖期间管吃管住,不收任何礼金。希望各族门人奔走相告,勿负盛情。

    盖作平问这文告是谁写的,盖大龙回答是出自郭少维的手笔,盖作平看后说好是好,就是不是出自咱们族人后辈之手。

    第二天盖润富开着他的哈佛H6带着盖作平和盖大龙进山通知猎山派的门人。

    从山里返回盖士村已经是下午晚饭时间,盖大龙正在家里吃晚饭,家里有来客人了。

    来人是家族第七门的门人叫盖作围,他是村里做流动酒店的,就是上门给人做酒席。盖大龙结婚的婚宴就是他承包去做的,这几年是不是给盖大龙打电话叫给他介绍酒席生意。

    “听说腊月二十八祭祖大典办酒席了,你把酒席包给我做,我给你算450元一桌,我每桌给你抽10块钱。”盖作围想从中承包祭祖酒席。

    盖大龙告诉他,这次酒席是全部吃素,是请县城酒店的师傅来掌勺,村子里这些媳妇帮忙打下手,不对外承包。

    “素菜有个求吃场,谁家过事吃素的,不弄点鸡鸭鱼牛羊肉不成席”盖作围继续说到。

    盖大龙告诉他,这次祭祖是不杀生的,还要请铁佛寺的大和尚来念经祈福了,怎么能杀生?

    盖作围仍不想放弃这次机会就改口说:“酒席不承包,桌子凳子餐具总要用里,就从我这租嘛,我来给帮忙做席不要钱,酒席按50块一桌算。”

    盖作维话还没说完,家里又来一人,和盖作围互相看了一眼,两人异口同声说“你咋在这里?”

    来的人叫盖华银是六门人盖荣发的独子,今年二十几岁,和盖华年纪差不多大,高中毕业后就跟盖荣发学厨子,盖荣发和盖作围一样都是做移动酒店生意的。

    他两家离的近,如果有一家接到大酒席无法完成的话就两家合起来承包,如果没有酒席的话都是在附近凭关系找生意,有时两家会抢生意,所以出现在盖大龙家并不意外。

    盖华银按辈份把盖大龙叫老辈子,是盖荣发叫他来问问祭祖有多少桌酒席,问好桌数,他们家免费提供祭祖酒席用的桌椅板凳和餐具。

    盖作围听说是免费提供,当场瞪大眼睛说,哪有这样做生意的,不要钱也做,这不破坏行规吗,

    盖华银说他爸爸说了,难得家族里能组织一次祭祖,还是盖法候祖爷亲自出面住持的,听说是酒席自己做吃素菜,他觉着这次祭祖和以往不同,立意很正,他愿意免费提供酒席用具,支持这次祭祖。

    盖作围听完,耷拉着脑袋回去了。

    祭祖准备工作有条不紊的展开,村里上了岁数的老人都很支持,有人主动跑到祠堂里做义工,把院子里的杂草锄掉,用石碾子把院子地面压实一边。大堂屋顶有漏水的地方,也有泥瓦工上去换瓦,墙壁四周裂缝,水泥台上有坑的,都用水泥砂浆补齐。神主牌位也叫李木匠用新料做一块,上面刷上红漆,晾干后请盖姓退休教师用毛笔写出“盖氏列祖列宗神主牌位”几个苍劲的大字。

    有做泥水工的,自己用木板支模,重新用水泥预制插香用的香炉,街上几家经营寿材的族人,免费拿来灯笼,香烛元宝。

    各行各业的族人都被这次祭祖氛围带动起来,一时间整个盖家祠堂热闹起来,木匠、瓦匠、石匠、铁匠、各种匠人起上阵,房上换瓦的,地上滚碾子的,大堂内搞卫生的,补墙角的,整个祠堂热火朝天。

    有锯木头的拉锯声,有拉碾子的号子声,有甩瓦的节奏声,每个人尽可能的发挥自己的长处为祭祖大典供奉自己的一份力量。那些没有劳力的老人则坐在一般晒着太阳围观着,有些上了年纪还能动的,就用几块石头围起一堆篝火,用三根木头支起架子挂上壶烧水,哑巴去村里的老井里挑水回来用,驼背去地里背秸秆来烧,正如盖法候所讲的那样,老弱病残,孤寡困难的族人都来了,力所能及的做些事情。

    就连盖士三金三兄弟也到祠堂来看,问有没有需要做的,“九道湾”和“绕绕肠”两人也偷偷跑来看看,结果被族人认出,在一声嘲笑中尴尬的离开。

    盖法候和那四个老人以及那些捐钱的退休教师也来到了祠堂,他们看到现场的人群忙碌,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尤其是盖法候,眼睛里充满了希望,这个是一位久经世事的老人对现在的肯定。

    盖大龙也通过这次祭祖前的准备工作得到启发,其实我们的祭祖并不是一盘散沙,他们只是失去领头人太久了,以至于在个人利益面前迷失了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