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宫阙
繁体版

第十二章 中元

    次日午后,独孤昭宁带着儿子正和丽嫔、宜嫔在御花园中喝茶闲聊,丽嫔有意提及道:“皇后娘娘,您听说了吗?昨晚皇上刚册封了一个司乐坊的舞姬为玉嫔。”

    独孤昭宁不以为意:“后宫就咱们几个姐妹未免也太冷清了些,是该添些新人了。”

    宜嫔没好气道:“话是不错,可听说那个玉嫔为人极其嚣张,皇后娘娘也该管管,可别惯得跟淑妃一样。”

    “淑妃怎么了?”独孤昭宁不解地看着她们二人,示意她们继续说。

    丽嫔直言道:“这满宫上下谁不知道淑妃从不把皇后娘娘放在眼里,就连这每日请安都没有,从前上官皇后在的时候,她也……”

    正说着,淑妃之子贤王便经过御花园,上前来请安:“儿臣给母后请安!给宜嫔娘娘,丽嫔娘娘请安!”

    独孤昭宁温和的笑着,夸赞道:“贤儿真懂规矩,坐到母后这儿和弟弟玩一会儿。”

    贤王站在一旁,犹豫道:“母妃说了,贤儿要把今天的太傅教的诗词全部背完,才可以玩儿。”

    “这么用功啊?”独孤昭宁听了,心中甚喜。

    “贤儿!”正闲话间,便闻淑妃沈月茹一路小跑过来寻找,见了独孤昭宁,慌忙请安,“参见皇后娘娘!”

    “免礼。”独孤昭宁仍温和的笑着。

    “谢娘娘!”沈月茹起身,顺势将贤王拉到一边,厉声训斥道,“贤儿,你不在寝宫好好读书,跑出来干什么?”

    独孤昭宁好言替他解释:“妹妹别紧张,贤儿很用功,一心想着念诗呢!”

    “他哪会念什么诗啊?一天也记不住一首。”沈月茹故作谦虚,有礼道,“娘娘,嫔妾还要回去督促贤儿念诗,先行告退了。”

    独孤昭宁点头,表示默许,沈月茹便立刻拉着贤王离开了。

    宜嫔不屑地瞥了一眼她的身影,轻蔑道:“瞧瞧,她把孩子都教成什么样了?还真以为能当太子啊?”

    “就是!”丽嫔也随声附和着,“太子之位应该是皇后娘娘所出的恒王殿下,哪轮得到她的儿子?”

    “妹妹们说笑了。”独孤昭宁从来没有这么想过,“本宫对自己的儿子可没有那么大的期望,只希望他健康快乐的长大。至于太子之位,应该有能者居之,各位皇子都有机会,怎么就一定会落到他身上呢?”

    “娘娘说的极是!”宜嫔附和,不敢再多言了。

    丽嫔也转移了话题道:“差点忘了今天是中元鬼节,咱们不宜在外面逗留太久,还是早些回宫吧。”

    独孤昭宁不以为然,问道:“妹妹相信这样的无稽之谈吗?”

    “这种事情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嫔妾就先告退了。”宜嫔紧张兮兮地,行了礼就匆忙离开了。

    独孤昭宁望向身旁仅有六岁的恒王,温柔道:“恒儿,你怕鬼吗?”

    “我不怕!”恒王故作大声道,“母后说了,世上根本就没有鬼,只有人装神弄鬼,儿子不怕。”

    独孤昭宁欣慰地摸了摸他的额头。

    入夜,宫女们在御花园的石子路旁撒纸钱,正逢恒王从御书房走出来经过石子路,宫女们纷纷停下行礼:“参见恒王殿下!”

    “平身!”恒王看了看她们,疑问道,“你们在干什么呢?”

    宫女回话道:“回恒王殿下的话,今日是中元鬼节,奴婢们奉旨在宫中撒些纸钱,去去晦气。”

    恒王不相信这些无稽之谈,告诉她们:“我母后说了,这世上根本就没有鬼,只是你们太胆小罢了。”

    “恒王殿下,可不能这么说。”一个宫女上前小心翼翼的在他耳边低声道,“奴婢听说前朝有位小公主就是在那个假山上被鬼吓的从上面掉下来摔死了。”

    “那只是意外吧?我才不信!”恒王不屑的笑了一声,想去看个究竟,“我上去看看!”

    “恒王殿下!”宫女们纷纷追在后面,可他跑得快,转眼已经走上了假山,宫女们都对这种传闻深信不疑,便不敢再跟过去。

    过了不到一刻,只见恒王慌忙从假山上跑下来,满头大汗,脸色煞白,下了假山还没站稳就昏倒在地上,浑身抽搐。

    “恒王殿下!”宫女们吓坏了,纷纷叫喊着。

    昭阳宫寝殿,恒王满头是汗,呓语不休,一直叫着:“母后!有鬼!有鬼……”

    “恒儿!”独孤昭宁将他抱在怀里安抚,摸着他的额头道,“恒儿不怕,母后在呢!”独孤昭宁审问将恒王送回昭阳宫的宫女们,“恒王殿下刚才看到了什么?”

    “回娘娘的话,奴婢们什么也没看见。”宫女们纷纷摇头,回禀道,“恒王殿下从假山上下来就昏倒了,也许是真的看见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

    “胡说!”独孤昭宁训斥道,“这世上根本就没有鬼,或许是你们给恒王殿下吃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出现了精神混乱。”随后看向黎初影,吩咐道,“初影,你亲自去为恒王殿下准备些点心给他压压惊。”

    “奴婢这就去。”黎初影听吩咐退了下去。

    第二天一早,黎初影就前往御花园在恒王昏倒的假山旁查看,还询问了昨天在御花园当值的宫女:“昨天,除了恒王殿下,还有其他人来过这里吗?”

    “没有了。”宫女们纷纷摇头。

    黎初影问:“你为什么这么肯定?”

    一个宫女禀报:“姑姑请看,昨天晚上下了一夜的雨,假山附近全是湿土,倘若有人来过这里,一定会留下脚印,可是这上面除了恒王殿下的脚印,就再没其他脚印了。”

    “会不会有人故意把脚印抹平了?”黎初影猜测道。

    “不会的。”宫女继续回答,“昨晚恒王殿下昏倒以后,奴婢就吩咐人把这里给围起来了,所有人都可以作证,绝对不会有人靠近这里。”

    “其实哪有人啊,分明就是鬼嘛!”另一个宫女言之凿凿道。

    “你怎么知道?”黎初影问话。

    那个宫女道:“昨天是中元鬼节,每年这个时候,宫里都会发生一些离奇事件,最后什么也没查到。”

    黎初影坚信:“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鬼,一切都是人为的。”

    “那脚印怎么解释?”宫女的话,倒是问倒了她,黎初影心想:是啊,这么长的距离,除非此人有绝妙的轻功,可是就算有轻功,也不可能一点蛛丝马迹都没有啊!

    “我看我们还是多少点纸钱吧。”宫女们还是人心惶惶的。

    “这里面一定有什么机关。”黎初影虽然一时之间还不知其原由,但是她会一直查下去,她吩咐道,“你们把这里围起来,不许任何人靠近,我要好好想想。”

    傍晚时分,独孤昭宁找黎初影前来询问:“本宫怕此事一旦传开,会引起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所以让你来调查这件事。”

    黎初影点头道:“娘娘想驱除谣言,初影定当尽心尽力。”

    “查的怎么样了?”

    黎初影初步分析了一下:“恒王殿下从小在宫里长大,对宫里环境应该都很熟悉,不可能被吓成这个样子,除非有人在假山上装神弄鬼,可是假山周围地都是湿的,怎么可能一个脚印都没有呢?这实在让人想不通。”

    “你有什么办法吗?”独孤昭宁问。

    “奴婢认为,找出凶手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要找出幕后主使。”黎初影想了想,继续分析,“娘娘想啊,恒王殿下养在深宫,年纪又那么小,不可能与人结怨,想置他于死地的人,只有一种可能,就是嗣位之争。这宫中有皇子的,除了娘娘以外,还有淑妃,宜嫔和丽嫔。”

    这样看来,独孤昭宁倒是忽然心生一计:“本宫倒要看看,究竟是谁想害本宫的儿子!”

    回到昭阳宫,独孤昭宁便召见几位有皇子的嫔妃前来,想要试探一下:“今日叫大家来,是想告诉大家一件重要的事,恒王被鬼怪吓到的事,想必大家都听说了吧?”

    宜嫔诧异道:“娘娘该不会以为是我们做的吧?”

    独孤昭宁忽然发笑,表明自己的好意:“几位妹妹都是入宫比较久的,大家相处的也都很和睦,本宫怎么会这么想呢?只是谣言传的太多了,本宫不得不查清楚,为了避免恒王的事发生在其他皇子身上,所以本宫向寺庙求了平安福给各位妹妹带回去,让皇子们都带上,希望保皇子们平安。”说完,吩咐身边的宫女将平安福端到各位娘娘面前。

    “谢皇后娘娘!”宜嫔和丽嫔都接过了她的好意。

    只有沈月茹,不屑地看了一眼:“多谢皇后娘娘美意,只是嫔妾不信这个。”

    独孤昭宁好言相劝:“本宫原先也不信,可是事情发生在本宫的儿子身上,为了避免其他皇子再受伤害,妹妹还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好。”

    “谢娘娘!”沈月茹无奈,接过了平安福。

    “好了,本宫乏了,你们都回宫照看孩子吧。”独孤昭宁示意她们退下。

    “嫔妾告退!”三人纷纷行礼退出了昭阳宫。

    已过子时,揽月阁内还亮着灯,贤王独坐在揽月阁门前的台阶上手捧着书,埋头苦读。

    贴身伺候的李嬷嬷见此情景,格外心疼,上前问道:“贤王殿下,这么晚了,您怎么还不进去休息啊?”

    贤王如实说:“母妃要我把这些书全部背完才可以睡觉。”

    “这么多?”李嬷嬷看着贤王手中厚厚的一沓还尚未翻阅的书,心疼道,“这就是熬到天亮也背不完啊,您小小年纪这样熬夜太伤身体了,老奴看着心疼啊!要不这样吧,殿下先进去休息,这书交给奴婢吧!”

    贤王犹豫道:“可是母妃发现的话会打我的。”

    李嬷嬷将他手里的书拿过来,给他出主意道:“淑妃娘娘要是问起来,奴婢就说,殿下您不小心打翻了烛台,把书都给烧了不就行了吗?您快去休息吧!”

    “谢谢李嬷嬷,那我进去睡了。”贤王打了个哈欠,走进了寝殿。

    这一幕让沈月茹看到了,走上前怒打了李嬷嬷一巴掌,训斥道:“你好大的胆子!”话音刚落,她拂袖而去。

    李嬷嬷站在揽月阁外,低头看着手里的书,默默地替贤王承受着罪责。

    次日午后,黎初影陪独孤昭宁在御花园散步,经过凉亭的时候,看见几个小皇子在亭中玩耍,黎初影注意到他们的脖子上都带着独孤昭宁为他们求的平安福。欣喜道:“娘娘您看,小皇子们都带着平安福。”

    独孤昭宁还是尚存疑虑:“是本宫猜错了,还是被她们看穿了本宫的计策?”

    “等等,少了贤王殿下。”黎初影仔细一看,那几个皇子里面,确实不见贤王。

    “莫非真的是沈月茹?”独孤昭宁刚有些怀疑,只见贤王从御花园的石子路那边向她走过来,行礼道:“儿臣给母后请安!”

    独孤昭宁注意到他的脖子上也带着平安福,温和的问:“贤儿,你这个平安福是你母妃给你带上的吗?”

    “是啊!”贤王点点头道,“母妃怕儿臣被鬼怪伤害,所以给儿臣佩戴了这个平安福。”

    “那就好。”独孤昭宁望着他,笑着。

    “儿臣还要去读书,先行一步了。”贤王有礼貌的请安离开了。

    黎初影叹了一声道:“看来也不是淑妃娘娘。”

    独孤昭宁陷入了沉思,这背后的指使者究竟是谁?线索又断了。

    深夜宣政殿内,皇上召见苏晚晚前来陪他赏画,苏晚晚依偎在皇上身侧,看着他手里展开的卷轴,问道:“皇上,这幅画叫什么名字啊?”

    皇上扬起嘴角,似乎话里有话:“这叫做良禽择木而栖。”

    “好奇怪的名字。”苏晚晚皱了皱眉,并不理解。

    “这有什么奇怪的?”皇上的眼神从她的神情上,顺势而下,看着她腰间的玉佩,将它取下来,带着玩笑般的问话,“就好像你腰间的这块玉佩它代表什么?你进宫的目的是什么?还有你的同党是谁?倘若你可以回答朕这些问题的话,朕可以保证你在这后宫一生荣华。”话音刚落,只听苏晚晚笑出了声,皇上也笑着问,“你笑什么?”

    “当然是在笑皇上了。”苏晚晚低吟道,“皇上以为这天下任何东西都可以用来收买?”

    “当然了。”皇上仍看着手里的玉佩,带着玩味道,“就像这块玉佩,它虽然可以给你金银财宝,但是朕可以给你整个天下。”

    苏晚晚似乎并不稀罕,笑道:“可是臣妾手里没有皇上想要的秘密,也可以得到整个天下。”

    皇上脸上的神情,从温和变成冷笑:“要是这样的话,你什么都得不到,只能得到通往地狱的令牌。”说完,皇上一把掐住她的脖子。

    “皇上!”苏晚晚痛苦的挣扎着。

    皇上的神情突然变得冷酷凶狠,可嘴角依然挂着笑:“朕告诉你,朕要是想杀你,没人能救得了你,朕就算不杀你,你那些同党知道你身份暴露了,一样会杀你灭口。可是你跟了朕就不一样了,朕可以保护你,许你一生荣华,还可以给你后宫之主的位置。”

    “皇上的算计可真是精妙啊!”苏晚晚一边挣扎,一边假笑着。

    皇上仍掐着她不肯松手:“那你的意思呢?”

    “臣妾自然是背靠大树好乘凉啊!”苏晚晚挣脱开他的手,从他手里拿回了玉佩,笑着说出实话,“这块玉佩是我捡到的,我这里可没有皇上想知道的东西。皇上知道真相,是不是就不喜欢我了?”

    皇上低头冷笑了一声:“看来是朕想多了。”低头沉思的那一刻,皇上嘴角的笑容瞬间收回,神情中透着苏晚晚没有察觉的算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