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的错过
繁体版

种下相思妙语

    读懂了一首首诗句,明了了千百年前古人的思想,那些个,那些剪不断理还乱的诗句也随之飘散了吧?

    老师拿出来厚厚的一本书来,翻到刚看到还未讲到了一页,贾平凹的一篇文章

    ——

    高中三年,学业繁多,遗漏了这语文书中的文人风骨。

    现如今不妨看看这书中大千世界,古人写的大好文章。

    ——

    我现如今可朗朗上口,娓娓道来的也大多是这学生时代刻板里的诗词歌赋。现如今,在来念叨那些,犹如故人闪烁与眼前,再细细那么一品,便可以感受到山河壮阔,清幽婉转。

    ——————————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

    这几本必修与选修课在高三的一年时间了过了一遍,但重点讲的都是些古诗词与文言文。李白,杜甫,欧阳修,李清照,苏轼,苏辙王勃等人的经典著作。

    书中的散文,小说节选等段落大致是不在提起。

    记得老师在反复强调的古诗词都有明确标记,还写了一张背诵表,上面写着班里每个组的名字,对应着文章,组员只要跟组长背下来了,就在下面打个对号。组长则是要跟两个课代表背,课代表跟老师背。

    记得吴程,任佳杰,侯亚川,袁茂源,张阔,张炜,刘杨康,李旭阳,衡百行,赵博林的共同“敌人”——《春江花月夜》。

    这篇古诗是当时背的最长的古诗,但回过头来想想《琵琶行》《逍遥游》《滕王阁序》《阿房宫赋》以及先秦诸子选读的等等等等,太多了。每一篇都要比《春江花月夜》长。

    看看自己当时脑子还是可以的。

    ——

    语文课(上课铃响了)

    语文课代表两个人一起去了办公室。

    索紫涵与孔韶馨有说有笑就到了办公室,语文老师就在位置上坐着看到她两个小助手来了便张口问“咱班背诵情况咋样。”

    孔韶华收拾着老师大概要用到的书与扩音器,语文老师看着她俩,她俩把东西给收拾好了,孔韶馨就拉起老师“呀,俺这也不知道,老师走上课。”

    老师也没什么架子,三个人一前一后的都到了班里面,坐下。

    老师站到讲台上,张情一声“起立。”

    同学站起来“老师好。”

    老师也答复一句“同学们好。”后面也习惯性紧接着一句“好,我们再背几首诗在坐下。”

    老师说话间手也不闲着,带好了扩音器,翻开书本,里面还有张卷子。

    老师也不间断的说“来下面我们背一下«登岳阳楼》”

    下面学生们都还站着,李亖弎老实站着,吴程眼睛看着前方,班里朗声道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老师在下面转着走动“嗯,我看着,咱班都会背了,再背一下«书愤》”

    同学们收到指令又开始“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老师还是在下面走动看上去效果不错在正式上课前还让全班都背了«春江花月夜»«李凭箜篌引»还有«过秦论»后三段。

    背完这些东西才坐下开始上课。

    吴程坐下,拿出语文卷子,前天对的答案,老师让将答案写在卷子上面,强调过得,前不久吴程还特意又买了根红笔,就是为了更好的体现自己在认真做笔记跟听课,但现在显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吴程凑近李亖弎“咱俩换换吧。我也写了,都是精华。”

    李亖弎瞪了他一眼苦笑“不,当时我还让你多抄点,就是不听。”

    吴程将卷子对着,老师站到讲台边缘,向下看学生们桌子上卷子。

    老师讲卷子也是有规律的,前面的题不讲,直接看文言文欣赏,古诗文鉴赏两道题。

    老师会带着学生们反翻译文言文内容,对重点字进行解读。

    老师讲着课,脚也不闲着,在班里来回走动。

    讲到一个知识点,老师开始在黑板上写,说是一后都会用到,要记一下,吴程写的不快,老师又是半遮半掩的看着难受,吴程就不抄了,放下笔“我好同桌,共患难的时候到了,你抄吧先,我下课抄你的啊。”

    李亖弎看着黑板看着卷子写着“行,你也被闲着,看下一句咋翻译。”

    吴程嗯嗯的答应。

    老师写的时候没有回头,但说了一句“聪明的同学现在已经拿着笔记本开始记笔记了。把这些都整理到一块,到时候复习不方便吗?赶快记啊。”

    李亖弎一愣,自己写在了卷子上,吴程笑着,李亖弎的手像钳子似的到了吴程右手臂那里,吴程立即捂住嘴但眼睛里还是在幸灾乐祸。

    卷子确实容易掉,知识点老师比较建议都分类好,记在一起。

    李亖弎上上半身趴在课桌上,右手向下翻找,不用去看就拿出来了语文笔记本。

    叹气了一声开始再一次的记。

    老师写完了,还没等一会儿就要往下讲,这好些同学都没有写完班里有一小撮人“挨~”了一声,表示不要讲,这还没完。

    老师听到这样的声音都会愣住,像是这句话有魔力一般。

    “好,在等一分钟,要快点记下来。”

    老师就会接着下一个讲,老师要是不想讲了,就会让学生们讲,按照小组来,一组一句话,依次往下推,这样来说第一组第二组没什么准备的时间。

    这个环节也很刺激。

    老师也是会稍微提醒,每个组的推选一个人,当然,总会有人在这一刻站出来,就是组里的那道光。

    第一组的孔韶馨就是这个环节的常客,三组的张情也是一样。

    前面二组也有两个女生积极性高,四组嘛,通常都是吴小佳,或者是张玉荣和她的同桌,要是都不想回答,吴程与李亖弎就成了“死马医”。

    李亖弎的声音会有些波动。

    吴程就在英语课上是个哑巴,语文课之类的都还好。

    后面五组的通常就是秦淑雨,王思歆两个人,六组的都是王悦,桑晨两个活跃,当然其他人也都会参加。

    七组的赵硕算得上活跃,八组的显得比较沉默,偶尔嘉轩站起啦回答一通。

    ——

    吴程“快到我们了,吴小佳来吧,毕竟是组长,打个样。”

    李亖弎捂着嘴巴笑。

    吴小佳她们第三排的扭头到第四排“你是我们隐形组长,你来吧。”

    吴程看着一圈看到张玉荣,隔着也就不到一米的路,“你们六个人谁想一会儿说啊,咱这个还可以,吴小佳想让你们挑一个人了。”吴程谎报军情。

    她们相视看着,吴小佳摇摇头。张玉荣笑着身子向她们那里前倾小声的说“我们都不想说,你们四个说吧。啊。听话。”

    吴程眼睛睁大,李亖弎看着张玉荣笑着“我是小组长,你来吧。哈哈哈哈。”

    张玉荣掐着腰,嘴鼓着“不要。”

    这个时候吴程前面的王紫宁说话“我来吧,我刚问了张情,她对我说了。”

    李亖弎看了她一眼看向吴程,吴程意识到这一点,下面用手戳戳李亖弎,李亖弎立马答应了。

    每个组都在讨论,在老师叫停之前,都是半自由状态。

    ——

    ——————————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

    稀稀拉拉的雨,不轻愿的飘落下来。

    推门已到此年春。

    ——

    大课间:

    老师下课走了,班里要打扫卫生,这个时间的睡觉的人很少。

    一些人在自己位置上写题,当然大多数女生,男生大多都在外面走廊里说说笑笑,可他们大多人也都手拿一本书,这个时间段,又逢今天早读是语文,拿的都是语文书,有的拿着诗词小书。

    任佳杰这时候喜欢将自己班的搬到外面,毕竟门就在他旁边。

    搬到门外的板凳先开始是他坐的,到后来,谁谁谁坐着就不走了。每天都是这样。到上课的时候板凳就自己回来了,都知道是谁的。

    就在他们在走廊嬉笑,还打着背书的幌子,老师——语文老师走来了。

    一个人看到,瞬间这一片就都知道了。开始不太自然却要显得很自然的神态,当然在老师眼里都是不自然。

    这个时候吴程拿着垃圾袋从班里出来,还没走出门口,外面的任佳杰就想吴程传递了信号,李亖弎还在问数学题,吴程瞬间明白。迅速调整状态走出去,拐个弯,就在教室黑板后面那面墙出门一拐就是垃圾桶跟打扫卫生的工具。

    手一丢,垃圾袋进桶。

    吴程转身老师没直接进班,或者想人群走去,反而看看垃圾桶附近,看到吴程,吴程顺口一声“嗯,老师好。”

    还没走掉被语文老师叫住“你今天打扫卫生?”

    吴程“不是,我就扔个垃圾。”

    老师弯下腰,将没摆好的扫帚拖把摆放好,直起腰板“中,你这几天背的咋样?”

    吴程笑着,感觉不妙“啊,还都可以,感觉都差不对了。”

    郝老师拍了拍手“哈哈,中,你叫上你们几个人,跟我这背背。”

    你们几个这里值得是:张阔,张炜,侯亚川,任佳杰,吴程。

    都在旁边了,都听见了,也都自觉来了,老师这下还让一块背。

    一起背了前两台复习的«过秦论»后三段。

    老师还是比较满意了。拍了拍张炜“把你了数学好好提提是不是,现在挨着人家三金了,不会了就多问问,就跟学英语一样。”

    张炜这个时候乖巧的很,没有在其他老师那里的神气。

    吴程背完也就回到教室,李亖弎还半蹲在第二排也就是她前面两个座位那里,问孙贺琪。

    吴程走过去问了一声“还不会呢?”

    李亖弎“要你管,给我等着啊。”

    吴程回到位置上。

    班里的地已经打扫完了老师进来,看着班里的学生,看着有趴着的会走过去看看是睡觉还是偷拿手机。

    他们教学楼前面有人在打羽毛球,李旭阳跟源茂袁几个人都在打球。

    老师从前门进后门出,原本睡着的桑晨被王思歆叫醒了,她手拖着脸,眼神迷离,一看便知道刚睡醒。

    李亖弎问完题笑着站起身跟孙贺琪说了一句回来了。

    看向吴程,吴程拿着今天上午刚发的新鲜数学试卷,跳过前三道题,通常都是送分题,看下面的经典题型。

    李亖弎一副有思想的脸看向吴程,将试卷放到自己课桌上,就站在离吴程不到三十公分,另一个手放在腰间“你刚才……”

    吴程拿过来卷子假装什么都没有发生“李亖弎你看看这个咋解啊,我也用平法差了,就这个方程组解出来,x结果好像不对。你看看。”

    李亖弎笑了“你这什么事都没了。”

    吴程一脸无辜“啊我咋了,我真么好,来吧,跟我讲讲题。”

    李亖弎坐了下来问吴程那道题,她拿着自己卷子看着那道题,随便在她们桌子上那里一张纸开始解题。

    后面有人在背书,有人在讲八卦。

    ——

    你们都经历了在语文课上,被突然点名吧,在你不认真听讲的时候老师突然点名,脑子里一片空白,一下子就慌了神。

    老师有的时候方便点名,不是直接点名,而是让一列都回答问题,走到哪里啦“来这一排回答问题。”

    “来,就这一排,你们一个人一个人的翻译。”

    语文课也少不了上台,老师上节课讲完了后面的古诗词一类,后面的默写老师也让背诵过了。

    这一节课一上课老师就要选人默写古诗词,里面的几句重点的。

    老师向下看,这个时候要是要选四个,一面黑板一个,一大列一个代表。

    班里最北边,老师挑了张阔,听到点他的名字吴程看向他有点幸灾乐祸,他的表情已经,眼睛睁大,胖胖的身躯收腹出去,到了讲台上。

    第二大排,中间是四列,能分两大列,那一列是韩冰,一个看上去腼腆的女生,第三列吴程,也是难以自信,可能刚才幸灾乐祸没有藏住。

    第四排任佳杰,看到出来,这一次四个代表也是水平都在一条战线上了。

    几个人上来抢着黑板擦,一会儿可能要改。

    老师拿着书走到下面“好,开始了,下面没叫到名字的同学就拿出一张纸,自己也默写一遍看看那个没掌握好,有的会背了,不一定能写对。”

    下面同学们准备就绪。

    老师开始出题了“杜甫«登高》中描写诗人当时颓废不堪的状态的两句。”

    只听见黑板上粉笔哒哒作响,这个比较简单——“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老师“好,下一句«离骚》中早上觐言下午就被贬,但心态分好,依旧是鲜花佩戴。表示自己清新脱俗,不与其同流合污。”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这个时候就犯困难了,吴程卡壳了,纕字不确定,在后面括号里又写了一个攘,看着旁边韩冰的小声问“你这对不对啊。”

    韩冰摇摇头不确定,吴程跟任佳杰对视“噗,你这啥。”

    任佳杰写写擦擦,黑板都花了。

    老师看着“好,来下一个,今天我们那张卷子上的默写,木欣欣以向荣下一句。”

    “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老师“聊乘化以归尽下一句。”

    “乐夫天命复奚疑。”

    老师看着“我看下面写的也都不错,接着来«逍遥游》就是说倒一杯水,在塘上的低洼处拿一个小叶给他当船当背着放于其中就无法漂浮,这是什么原理?哪句话描写了这。”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熬堂之上,则皆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张阔问了一句“都写?”

    老师回答更是随意“想些都写。”

    吴程写了前两句。

    老师“«劝学》里说积少成多的几句。”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几句简单。

    老师“«蜀道难》里描写伸手可及星辰,仰望天空,屏住呼吸只能用手去抚胸,叹气的句子是哪几句?”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老师“诗中哪一句是属地方言?”

    吴程“第一句。”

    老师笑了“哦,那你写下来。”

    吴程这可难办,韩冰画了个圈。

    吴程写了个,噫吁曦((xi).

    张阔前面三个字空了,写了后面的危乎高哉。

    任佳杰看着吴程的,心里也踏实了,画了一个标准的圆。

    老师看着“好,最后几个字来写一下,一个是«师说》中官盛则近谀的谀。”

    吴程一脸懵“啥?”

    回头看着班里北边的同学,这个时候的老师没看讲台,吴程与张阔就趁机看着他们的提示,前面几个女生嘴型在说什么。张炜靠着墙,看着他什么都会。

    吴程一问,靠着讲台近的有点乱还有的人跟吴程指着他前面有错字,这下这个还没问出来,又改了前面的,这个字还标了拼音,就连声调都给标出来了。

    老师回头一看,吴程立马归位。

    垫着脚勾着上面的黑板,三个男生写字都比较大,最夸张的是任佳杰,自己那个黑板不够用,来吴程这里借地方。

    老师接着出题“«蜀道难》中以手抚膺坐长叹的抚膺怎么写。”

    写完之后老师本来还要说,这下子黑板上都没有地方了,就作罢。

    老师让他们回去,吴程回头看时,李亖弎指着黑板听不到说了什么,吴程下讲台,侯亚川站起来“程程啊。”

    吴程看着他,回到位置上,吴程一到,李亖弎起身让路。

    老师走上讲台,看着四位写的“嗯好,来我们一个一个的看,先看张阔的,你们找一找那里错了,”

    来了,张阔小咪咪的脸,看着黑板,他周围的人将里面的毛病都要说尽了。

    “他蜀地方言没写完整。前面的没写。”

    “膺字也写错了,他里面写成住了。”

    “复奚疑的疑多了两点。”

    班里乱,也就这几个问题,但感觉错了好多好多,几乎没对的。

    老师那粉红的粉笔画出来“好,来看韩冰的,错了那里。”

    “她疑也多了两点。”

    (下面张情跟韩冰说“不是跟你说了,没有两点嘛,咋又写上了。”韩冰扭捏说“我记得有,我还看吴程改了,我还跟他说有两点,他没写哈哈哈哈”)

    “谀字也错了。”

    “对对对,那个字也错了。”

    “噫吁嚱她也没写。”

    老师看着点点头画出来“好,没有了,我们下一个,吴程的。”

    老师直接用笔画出来“拼音啊,这高中了。怎么还秀拼音,高考可不给分。”

    下面前面的同学指着吴程那个

    谀。

    “老师,吴程那个庾声调标错了。”班里气氛到达顶峰。

    “老师,吴程那个跬步的跬四个等长了。”

    吴程“给为,给个面子就不要说了呀,这都说嘛。”

    吴程一脸震惊看向前面同学们的慧眼,她们还回头看吴程,笑的更加灿烂。

    老师“同学们的眼睛是雪亮的。还有哪里。”

    “没了,疑字后来改过来了。”

    任佳杰的,好像是结合了前面三位之所长,另立新派,这个字都开始强占地盘。这要是纸上谈兵他这样的还废纸呢。

    吴程看着都笑出声。

    李亖弎问吴程“你那个Ning后来为啥要改?”

    吴程看着李亖弎说道“我上面写着,后面的第一排第二排的人都给我说了,让我改过来。还,你不跟我说,咋弄啊。”

    李亖弎解释道“呀,咱俩离老远,我咋跟你说啊。没法。”

    吴程抿嘴一笑“哈哈哈,知道我就说说。”

    李亖弎接话“你们班原来那几个也都愿意跟你说话啊。”

    吴程看着李亖弎的眼睛“还好吧,不像你还掐我了。”

    李亖弎瞪了他一眼,眼神又温柔下来“不掐了中不中。”

    吴程“可别,你开心就好。”

    这就是一节简单的语文课,还没来的急谈论现代文学,也无妨,总会谈起的。

    ——————————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

    我们之间有什么不可调和,细细想来,没有什么,我们本就要携手同行,这一生的风雪要一起赏。

    一棵古柏树,一个小庭院,一炉烟丝。

    圆滚滚的落日照耀在这大地上,凡事高度之物,都获得了一个细长的影子。

    ——————————

    相与枕籍乎州中

    不知东方之既白

    ——————————

    春雨贵如油,缘与此身中。

    披上这白衣素缟,手握半尺乾坤笔,来与此处歇息。

    挥动了,红色的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