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华章
繁体版

第六十五章 再遇猛将,子华踪迹(今天六更)

    与士卒们约定之后,萧天行也看见了站在圈外站立的二人,他们都是对他报以微笑,萧天行微微疑惑,自觉不认识二人,于是先对冯溢才说道:

    “仲华之斧法已是不凡,不过臀力方面还有欠缺,以后要更加勤勉,我也会与你一同切磋,今日之战对你来说绝非坏事!”

    “兄长说得是,仲华记下了,日后定要扳回今日一败!”冯溢才经过方才与萧天行一番比武谈论,显然是心中印象极好,立刻接道。

    萧天行微笑着用了拍了拍冯溢才的肩膀,又对杨盛交待几句明日早起操练之事,交代钟季平和萧健留下来安排训练之后,便与众士卒作别,来到了那二人跟前。

    “世人皆言萧郎手下多虎狼之士,今日见萧将军如此收士卒之心,韬实拜服!”其中一人一脸正色,对萧天行一躬。

    萧天行眼睛一亮,这不是郭崇韬吗?在国子监时,自己虽然与他有几面之缘,但是对面对自己的拉拢却是淡然处之,没有答应也没有拒绝,如今他已拜将,此时又在此处遇见他,岂不是有希望说服他为自己效力?

    可能有人不知道郭崇韬是谁。

    郭崇韬,字安时,代州雁门人(今山西代县),五代十国时期后唐宰相、名将、军事家、战略家。

    历仕两代三主,唐僖宗后期,作为昭义节度使李克修亲信,累典事务,廉洁干练。

    大顺元年(890),李克修死后,改任李克用典谒。

    天佑十四年(917),李存勖以为中门副使,和孟知祥、李绍宏一起参与机要。天佑二十年(923),李存勖称帝,建立后唐,拜兵部尚书、枢密使。同年,郭崇韬献计奇袭汴州,梁晋对峙四十年,一战八天灭梁,他以佐命之臣之功加授侍中、冀州节度使,封赵郡公,食邑二千户,赐铁券。

    灭后梁、平前蜀、振兴后唐,郭崇韬居功至伟,但最后却死于宦官和妇人之手,不禁叫人唏嘘。

    “不知这位是?”萧天行见身旁一人,高大威武,臂粗膀宽,眉宇间尽是凌冽的战意,望着他,眼中的比试之意十分浓烈。

    “这位也是我刚刚结识,名叫杨衮,自幼学武,嗜武如狂,萧将军不必在意。”郭崇韬解释道,他身着轻甲,面上已有青须,有儒帅之风。

    萧天行眼前一亮,又是一员猛将,古代民间传闻,杨衮自幼学武,在成立后四处寻找名将拜访学习,他曾与刘知远、高行周结拜为兄弟。后来刘知远当上后汉皇帝,时逢辽兵进犯中原,杨衮联合了三十六寨兵马,在火塘寨自立为火山王。打出“扶汉灭辽”大旗,一举打败辽兵,可谓是不可多得的猛将。

    “无妨,萧某见过杨兄。”萧天行微微拱手道。

    “衮向夏鲁奇学过枪,向飞锤将金良祖学过锤,探访名将许多,某听闻京都新起不少大将,特地到此寻访,不知道萧将军可否赐教。”杨衮用粗犷的声音说道。

    “杨兄盛请,萧某怎能拒绝。”萧天行笑着说,语锋一转道:

    “但是萧某近来刚刚任职,还有不少事情要处理,不知可否改日再约?”

    杨衮面上一黯,遗憾道:“既然如此,那衮就多留几日,本来打算过几日前去汴京拜访,那便先等等吧。”

    萧天行暗道机智,一定要留住他,不能让他跑到别人阵营去了,不然自己不就哭死了?

    “萧将军此次平乱京都,又居北衙,可谓是少年英雄啊。”郭崇韬笑道。

    “呵呵,怎敢当安时兄如此夸奖,小弟与二位兄长出身不同,不过有点旁门左道罢了,郭兄何必如此?”萧天行笑道。

    “我观萧将军刚才先以行动动士卒之心,再以言辞激之,最后士卒们们的士气已经达到顶点,这种如虹士气配合上精锐战力,当可所向披靡。萧将军此法岂可说是旁门左道?安时,你我可学不来他这一套,一来我无萧将军那般武勇,二来萧将军天生的性格就让他容易与士卒接近,这可是羡慕不来的!”郭崇韬接道,可说他对萧天行刚才行为的分析有理有据,十分精到,表现出了极为精准的眼光。

    “确实,衮见过如此多的猛将,但是无一有萧将军之风范。”杨衮也点点头。

    “二位兄长,你们来就是专门夸奖小弟的吗?刚才打了一场,现在肚子里饿得发慌,还是快去用饭吧!”萧天行一出言,三人对视而笑,现在已是午时,正是用饭时间,便往营外走去。

    郭崇韬与杨衮都长于自己十岁,自己自称小弟应该合适,萧天行想。

    中午三人对自己手下的士卒情况交流了一番,一致认为其余八军确是大唐精锐,人手既然已经大致停当,操练士卒便要立刻提到日程上来,二人对于萧天行明日一早便来营中很是赞同,决定效法,听到他要与士卒一同住行操练时,杨衮眼中更是精光连闪。

    辞别两人,萧天行终于回到回到萧府,他只觉得今日收货满满,结识三位人才,两员猛将,一位文武双全的名相,萧天行的嘴回到家都是咧开的。

    到家才发觉有人已经在等自己。

    “子瑜,怎么今日到访,恕我礼待不周啊。”萧天行高兴的说,但发现有些不对劲。

    只见刘先琦十分焦急的在厅里来回走动,见萧天行回来,急忙上前,扶住他的肩膀道:

    “子芸,不好了,子华回乡途中感染了瘟疫,家中听闻京都有旧友,寄书来了京都,说是病重难治,他想见我们最后一面。”刘先琦说着说着,已有泪光闪现,声音不禁颤抖,言辞十分激动。

    “你说什么?”萧天行笑容戛然而止,如遭电击呆立当场,呆滞地问道,心中喜悦荡然全失。

    数日前萧天行还和子华通过书信,两个月前还与其畅酒论天下大势,怎么会说不行就不行了?怎么可能?

    其实他心里已经知道此事多半为真,若非突染恶疾病故,以韩子华的才华绝对有能力在未来的乱世中出人头地,只是他不想相信这个事实罢了。

    半晌反应过来,他飞冲出家门,跑进自己院内,心中大急,祈祷自己的青霉素还有剩余。

    刘先琦见他奔跑如电,以为是有办法,于是也匆匆跟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