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外传
繁体版

第三章:秦朗

    二十年前的滑族皇宫繁忙异常,皇妃刘氏怀胎十月正要生产,接生御医侍立产房外,不断询问接生婆皇妃的产子进展,约摸一个半时辰,听见小娃响亮的哭声,只听见宫女喊着;“是个皇子,母子平安。”

    此时早有御医官跑步进见皇帝:“陛下,陛下是个皇子是皇子呀!”皇帝听闻十分高兴说:爱妃可好?医官说:“母子平安!母子平安!一切安顺!”皇帝说:“朕一定要重赏爱妃!快!快!带朕去看看爱妃和皇子。”

    大太监:“摆驾翠绿宫。”皇帝皱眉道:“不用了,爱妃离朕不远,我走去即可。”皇帝不由分说,三步并做两步,来到翠绿宫,见到皇妃心疼不已,只见刘皇妃,脸色苍白,虚汗淋漓,不停的呻吟,皇帝见状上前抚摸刘皇妃的手说:“爱妃为朕生下皇子辛苦了,只是这辛苦朕不能代劳,让朕十分心痛。”刘皇妃听闻不敢相信,高兴地眼泪夺眶而出,皇帝又说:“爱妃知道吗,你为朕添了一个皇子啊,朕一定要重赏于爱妃,爱妃好生休养,朕去看看皇子。”

    皇帝刚回头,侍女便把小皇子抱了过来,皇帝抬头望去,仅这眼一看,只觉得心里一紧,只见小皇子肌肤白滑,双目闪亮,五官精致,小皇子就像一根绳紧紧拴住皇帝的心肝,皇帝看着心里高兴,说了一句:“来,来,让朕抱抱。”

    第二天文武百官上朝恭贺,百官分两排,而立左边一排由首辅赵大人领衔,右边由户部王尚书带头,齐喊:“我皇万岁、万岁、万万岁。”鞠躬施礼,皇帝高兴的闭不上嘴,这时户部王尚书出列奏到:“恭贺陛下,祝贺陛下喜添龙子,这是盛世之兆啊!”皇帝也啊啊笑说:“说的好,说的好。”礼部尚书陈明出列:“恭贺陛下,皇子出世大吉大利!昨日臣命星宿官夜观天象,回报曰:东方有星辰闪烁,虽小但明亮,此乃天降祥瑞之兆也。”各大臣也附和说:”是,是啊!”赵首辅也附合说,看上去满脸的高兴,但内心却十分沉重。

    皇帝摆了摆手,示意自己要讲话,大厅立即寂静下来,“众爱卿,皇妃为朕生下皇子,朕十分喜爱,朕的大滑族子嗣众多,但子女数不对等,固之我大滑族的男子可享齐晋之福,但阴阳失调,乃我国之忧,阴盛阳衰乃国之根基不稳,此次爱妃为朕生一皇子,是带了一个好头,希望各为大臣,全国子民都能努力,多生男儿,强我国威,建我国之根本。今日朕将重赏爱妃,同时宣告全国子民,不论何人,凡为大滑国生育男娃者,皆有赏赐。”百官闻此山呼:“万岁!万岁!万万岁!”

    此时后宫也热闹,皇后娘娘坐于前堂,下面两侧坐着各位嫔妃,于皇妃说:“刘皇妃真是太有福了,生下一个皇子,我也多希望能生皇子呀。”关皇妃说:“姐姐呀,那你的肚皮争气才行。”于皇妃说:“你说的是,你我的肚皮要争气!”这时皇后娘娘开口了:“好好想想送什么贺礼吧!”娘娘这一说都沉下脸来,本来他们就各怀心思,更有羡慕、嫉妒、恨!

    皇子刚满百日,皇帝为爱子过百日,十分隆重,举国同庆。而小皇子秦朗很早便牙牙学语,百日这天,皇帝在百日宴上对心爱的小皇子说:“皇儿百日,父皇非常高兴,快快长大,父皇盼着呢。”坐在旁侧的赵皇后顿时心惊不已,因为此时自己的儿子将满十岁,但皇帝仍没有立太子之意,心中暗下决心,必快速除之。

    皇帝把一个项链戴在小皇子的脖颈上,这是皇帝让工匠精心打制的项链,一头一个小巧精致的金锁,另一头一个小巧精致的银锁,希望天下的金银财宝都归他心爱的小皇子,金锁的正面刻着一个秦字,银锁正面刻着一个朗字。金锁和银锁衔接在一起,戴在小皇子脖颈上。

    第二日,皇妃刘氏向皇帝请辞回娘家省亲,皇帝十分不舍,但按礼制也应回娘家省亲,皇帝无奈,只能答应。刘皇妃乃纪王之女,纪王对此女十分宠爱,如掌上明珠,女儿嫁给皇帝,纪王在纪州更是意气风发,而刘皇妃因皇子受宠,贾晋升贵妃,更是思念父母亲,因此急着带皇子回纪州省亲。

    皇帝对大太监说:“传禁军大统领孔刚。”这日,大统领正在家中休沐,太监到:“陛下有诏,传大统领觐见。”

    孔刚浓眉阔目,身材魁梧且武功极高,是皇上贴身护卫,心腹爱将,三万禁军的大统领。孔刚穿上朝服整了整铠甲,迅速朝皇宫走去,来到皇上的养心殿见到皇上,下跪拜倒:“参见陛下。”

    皇帝说:“爱卿平身,今日你休沐,要你前来是有重要之事要你去做,你可知刘皇妃她要带皇子朗儿回纪州省亲之事。”

    孔刚回到:“陛下,我已知晓。”皇帝说:“虽说纪州与京城相距不是太远,但毕竟也要经过岷山和草原,那些地方时常有虎狼出没,十分的不安全,况且皇妃带我皇儿秦朗回纪州也要万分隆重,不知爱卿可有安排。”

    孔刚回到:“谢皇上思虑周全,我对此事已通盘考虑过,我的计划是从三万禁军中选出五千武艺高强者,由赵副统领亲领护送,再出五百礼仪仪仗和文官武将相陪,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皇上听后非常满意,哈哈大笑说:“爱卿之意甚和我心意,五千足以。”皇帝说完后定了定神又说:“只是有一点不行,赵副统领武功高强,但智谋不足,如遇棘手之事,恐难以胜任,我皇儿安全极为重要啊!”

    孔刚疑惑的望着皇帝说:“那陛下意属何人呢?”皇帝目光坚定的看着他说了一个字“你。”

    “啊”,大太监与孔刚不约而同的张大了嘴巴。太监说:“那陛下的安全呢?”皇帝说:“朕想过了,皇子朗儿与皇妃要出皇宫到城外,虽说现在国泰民安,朕也顺从天意,而上天垂怜,天降祥瑞于我皇儿,但要防意外!爱卿的武功高绝,但最要重的是机智过人,爱卿亲自护送我就放心了。”大太监说:“大统领从未离开陛下左右,若他出城护送,那陛下的安全呢?”皇帝看大太监一眼说:“大统领外出护送,是你害怕自己不安全吧?”大太监忙说:“不,不,我是担心皇上安全,只恨自己没有大统领那样的武功来保护陛下。”

    皇帝听到高兴说:“放心,皇宫有两万多禁军防护,有赵副统领值守,不会有事的,就这么定了。爱卿快去准备吧。”孔刚:“臣这就去准备,定不辜负陛下重托。”皇帝又说:“你护送,朕放心,去吧。”

    与此同时,皇后娘娘在碧玉宫,来回踱步,片刻,对婢女说:“传首辅大人进宫。”过一段时间,赵首辅觐见,施礼,“臣参见皇后娘娘。”正要继续往下说,娘娘阻止到:“好了,好了。”赵首辅大人惶恐道:“娘娘何事忧愁?”

    娘娘说:“兄长,大皇子已快十岁了,可皇上他仍没有立太子之意,我皇子可是长子,又是我生的,立为太子理所当然,可现在刘皇妃那贱人生了皇子,皇上那心里,眼里全是他了,真是恨死他了。”“是啊,是啊!”赵首辅说,娘娘接着说:“我真想亲手掐死他,他不死,我就要憋死了。”赵首辅说:“娘娘此事还要从常计议。”“还要从长计议?必须,不,马上,立刻解决,不能再等了。”“必须这样吗?”“是,越快越好。”“娘娘下定决心了吗?要斩草除根,不留后患。”皇后点点头说:“是的。”“那好,我这就安排行动!”娘娘瞪大眼睛,疑惑看看赵首辅说:“兄长,安排行动,什么行动?”

    赵首辅看着皇后娘娘说:“妹妹呀,你的想法和我一样,只不过我是在这小儿出生那天,看到皇帝的表情时就产生了这个想法,此儿不除,必会是大皇子成为太子的绊脚石,从那时我就开始准备了。”

    皇后娘娘听闻激动的说:真的吗大哥?太好了!”赵首辅说:“我们有屯田军,实际上全是我们赵氏家族的子弟兵,由娘娘大表弟威武将军赵亮统率,现在天天操练,快一年了,队伍也从几千个人发展近万人。马匹、刀剑、弓箭都是上乘一流的,现在派上用场了。”娘娘问:“那怎么做?”赵首辅说:“我都想好了,刘皇妃不是回娘家吗?在他们回娘家的途中找一个合适的地点,万箭齐发,射死个三千两千的,剩下的就不足为奇了,万人围杀之。”

    娘娘有些惊到了,惊慌的说:“这样会有很多人伤亡,皇帝必回严查,到时候怎么办?”

    赵首辅说:“娘娘放心,这个计划我已反复推演过好多遍,不会有问题。到时候我会让我们的人,一部分穿燕人的服饰,一部分穿大渝国的服饰,不留活口,到时皇帝怀疑也没办法。因为我们国小,根本不敢找燕国和大渝理论,反而大渝和燕国知道了会派人来查,这是引狼入室,我们的皇上是不敢查的。只能吃个哑巴亏。”

    皇后娘娘听后大喜,那什么时候行动?“娘娘,袭击的地点我早就勘察好几遍了,娘娘就放心吧!”“还是大哥心疼我,谢谢大哥!”“好了妹妹,本来我不想告诉你,怕你担心害怕,现在既然我们想法一致,我就放心了。娘娘一切如旧,安心等待消息吧,我告退了。”说罢,赵首辅施礼离开了。

    这天,由孔刚亲率的五千禁军及文武大臣仪仗队出发了,同时策划很长时间的行动也开始了。

    队伍出城后,长长队伍,前面是仪仗文武官员,禁军千人跟在官员后面护卫,最后面的便是刘贵妃的车轿及随从,而孔刚也跟在刘贵妃的后面,贵妃前后左右全是禁军伴护,刘贵妃在车轿内看着自己的皇儿,想着待会儿见着父王母妃情景,禁不住幸福的笑了,却不知危险已经在此时向她靠近了。

    春天的中午,和煦的阳光洒满大路,大路的左侧很荒凉,一眼望去,草木都不多,时常还有坚硬的沙丘裸露在阳光下,似乎像大山的延伸。再远处隐约能看到一片树林,而就在这树林后隐藏着整装待发的士兵,大路的右侧则完全不同,是一片空旷无边的草原,一望无际的草原在山脚下,像一片绿色湖畔,那大山延绵,山高林密,而这树林的下面更是危机四伏。

    而此时的孔刚大统领警觉地看着四周,队伍清晨出发到此已四个时辰,大家都饿了,本想休息吃饭,孔刚突然下令:“前面队伍加速前进。”因为孔刚感觉这里是兵家最为忌讳的地形。

    虽说他带领五千禁军一般不会出现任何情况,但皇上临行嘱托,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况且再二、三个时辰便会与纪洲迎亲的队伍相遇,到时就万无一失了。车轿上刘皇妃说道:“不休息吃饭吗?”侍女回:“大统领有令,要加速前进。”刘贵妃知道大统领定是为了她和皇儿的安全着想,说了句:“好吧,拿点心来。”

    而在此时,听到马嘶叫的声音,刘贵妃掀开窗帘向外看去,只见革原的尽头有一群骑马的人,朝着他们的方向奔驰而来。刘贵妃不以为然的说:“是打猎的猎户。”而孔刚敏锐的感到了危险,大声传令:“保护贵妃皇子,弓箭手准备。”禁军们从后背上取出弓箭,搭箭上弦。

    队伍听到大统领的命令,瞬间饥饿感没有了,小跑步往前行进。而此时,左侧的树林也也万马奔腾朝着他们而来。不一会儿,四周都有战马在距他们几十米的地方停下来。

    孔刚定睛一看,左侧人马穿的是大渝的服饰,右侧穿戴燕人服饰,孔刚正要开口问话,却见左侧有一个将军手一挥,立时四周的人从背上迅速拿出了弓箭,搭箭就射。孔刚立马大声说道:“前队改后队,后队改前队,撤。保护好贵妃皇子。”

    孔刚的命令是完全正确的,因为前队是仪仗队,文武官员没有战力,而后面的是禁军主力,但怎奈这正确的决定也难逃脱对方反复筹划的推演计划。此时万箭齐发,文武百官、仪仗队及禁军死伤惨重。孔刚引领着禁军向前冲杀。可是前面是盾牌手,盾牌手后面是弓箭手,箭射不断,冲杀过去一组,后面还有一组,再冲一组后面又跟一组,而禁军的后面弓箭手不断的被射杀,很快贵妃已进入弓箭射杀的范围。

    孔刚感到大势已去,赶到贵妃轿前说:“贵妃,把皇子交给我,我带皇子突围。快!快。”这时箭不断的射来,贵妃看了看儿子,狠心绝望的递了出来,后又包上一层被褥,“爱卿,不要管我,一定要救出皇子。”

    而孔刚抱起皇子大声喊到:“所有队伍跟我冲。”说着策马冲向右侧草原,而这个方向也不出乎对方的预料,孔刚想得是能在山上藏起来,不出一日,皇上知道就会派人来查找,到那时才能脱险。他们冲破防线向山脚奔去。但后面弓箭不断,带走的三千禁军,死伤过半,来到山脚下,孔刚命令道:“挡住他们!”禁军立即回杀而去。这样就给了孔刚上山的时间,上到半山坡,回头一看,所有的禁军被他们砍杀殆尽。

    孔刚大声喊到:“上天要灭我至此!”刚喊完自己打了一个冷战,低头看怀中的皇子,刚才孩子一直哭,现在是哭累了睡着了。孔刚看了看要上山抓他的人,想了想,下步如何应付。立时有了一个主意,只见他放下孩子,他向一棵大树跑去,瞬间挥剑斩断一根较粗的树枝,然后把树枝粗的地方斩断,拖着树技来到一处较深的坑凹处,然后把孩子放入其中,孔刚看了一眼熟睡中的皇子。顺手拿起薄被,拖过树枝盖好,回到刚砍树的地方,那段斩断的粗树枝用薄被包起往山上跑去。而这个时候追兵也追了上来,其实孔刚本可有翻山的机会,但他却选悬崖,追兵追到的时候,孔刚已在悬崖边上,左手抱着皇子,右手握剑,先赶到的士兵不知道是应该抓活的还是应该射杀,说时迟那时快,瞬间孔刚飞剑而来,刺杀了四五个敌人,又回到悬崖边上,还低头看着怀中的孩子,大声的说:皇子别怕,皇子别怕,这时有一个将军下令“就地射杀不留活口。”百箭齐发,孔刚抱着皇子身带数箭,跳崖而下。一个将军来到悬崖,往下看了看,得意的笑了笑后说:“马上撤退。”

    短短的三个时辰,孔刚带出的五千名禁军和五百名仪仗队及官员几乎全部阵亡。寥寥几十名活下来的士兵也是伤痕累累,这个结果甚至好过阴谋者的预料,而唯一出乎预料的是孔刚抱皇子跳崖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