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耳瓶之谜
繁体版

第二十五章,秘密。

    公元九百三十七年四月初五·清明节晚

    洱海,宽阔无边,浩浩渺渺。

    夜空,晴朗湛蓝,苍苍茫茫。

    一轮弯弯的月芽,高高的贴在天幕,广袤的水面上,撒满了斑斑点点的散碎银光,随着波浪的涟渏,轻轻闪动。

    远处雄浑的点苍山,连绵成高高低低黑乎乎的模糊阴影,象匍匐着一排恶狠狠的巨大怪兽,虎势眈眈的俯视着山下的一切。

    洱海边的一片沙滩上,三个人背靠点苍山,面对洱海,席地而坐。仿佛长途跋涉的香客,尘土满身,脸面上堆积着重重的疲惫和倦意,久久不发一声。

    杨鹏提起葫芦,稍一侧身,往地上的碗里斟满酒。

    他端起面前的一碗,两手捧至额头,“两位老哥哥,请了!”

    李巍,段观音祥也捧起碗,齐声道,“请了!”

    话毕,三人一饮而尽。

    杨鹏一把抹过嘴唇,长吁一口气,放下手中的酒碗,“我兄弟三人,为南诏旧主,奔波忙碌数十年。虽徒劳无果,不过先王遗椁大事,今日终了,我等死而无憾了。”

    段观音祥终是有些伤感,声音呜咽道,“只是深藏别处,权宜一时。倘无蒙氐后人祭祀,留而何为哇!”

    他抬起头来,已是泪眼蒙面,看看李杨二人,张口还欲言,李巍以手止之,“段祭祀官不必伤感。刚才面对先王遗椁,指天血誓,我等肺腑之言,尽吐而快,一片良苦之心,苍天可鉴。”

    他停顿一下又说道,“圣寝移居别处,暂且安稳一时,虽然权宜,却是无奈。好在几十年奔奔波波,遗椁分而藏之,几易其所。未曾落入贼人之手,亦未流离失散,已是万千大幸。如今聚而深匿,料无大碍。我等上可仰面苍天,下对得住先王和王后,中间的良心,亦无愧疚。”

    李巍感慨万端,语呜音塞,再也说不下去。三人唏嘘不已,一时无话,埋头默默喝酒。

    一阵阵凉风,从洱海吹过来,水波在岸边拍响哗哗涛声。山坡水边,远远近近,有星星点点的香头烛火,明明暗暗。随风刮起的还在燃烧的纸钱,纷纷扬扬,四处散乱。

    什么地方,传来隐隐约约的洞经丝弦,时而厚重凝沉,时而悠扬宛转,隐隐约约,舒舒缓缓,象点苍山上,汩汩流淌下来的潺潺溪水。

    半晌,段观音祥缓缓直身,从背上解下一包裹,从中取出三个小包,分置三人面前,说道,“依元宵商定之意,信物已完工在此,虽穷尽毕生技艺,终是仓促。再者,窃以为倘若外饰华美,招摇致险。拙朴传之,志在久远。不知合意否?请二位过目检测。”

    李巍,杨鹏客气道,“不必!不必!祭祀官祖传绝技,我等早有所闻,必是甚佳。”

    段观音祥见二人一味客气,便将面前小包解开,拿出包中之物,就着朗朗月光,细细展示了一番。

    李,杨二人“呵呵”一笑,齐声赞道,“祭祀官绝技,今日亲见目睹,甚好!甚好!绝妙!绝妙!”

    段观音祥将手中之物,仔细包好,轻声说道,“机关妙处,尽在其中。窃以为甚是稳当。祈祷佛祖庇佑,有朝一日,信物联聚,先王遗椁圣寝,再见天日。”

    三人将小包仔细收拾妥当,段观音祥又嘱道,“盛世乱世,各自安稳。信物永泰,期盼再生。”

    杨鹏接道,“哥哥不必担心,我等视此物如同性命,生世妥藏,去世传家,必叮嘱子孙,代代不忘。”

    李魏听罢,亦连连点头。

    残月高悬,夜色沉沉。

    李巍紧紧拉着两人的手臂,深深叹息一声,垂首半天不语。良久,才抬头对二人缓缓吟道,“今生今世挽手别,何日何处再相逢。”

    他擦了擦眼角的泪水,“如此,我等就此别过了。”

    段,杨二人亦是泪流满面,黙黙无语,拉着李巍,久久不肯松手。

    李巍拱手深深一揖,“祭祀官,羽仪长,请了!珍重!”

    段,杨二人躬身回礼,同声道,“清平官珍重!”

    不待两人起身,李巍转头挥泪而去。

    杨鹏见两人渐渐行远,解缆上船,向对岸划去。

    突然之间,远处岸边有人吹起了竹笛,悠扬宛转缠绵的笛声,与夜色沉重的寂静,糅合成一片凄然的苍凉。

    洱海水面上,飘来杨鹏苍劲高吭的海菜腔调子。

    “风高浪险挂帆去,

    惊涛碧波踏浪来。

    朝出暮归任逍遥,

    苍山洱海度余生。

    唉矣哟喝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