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齐骊歌
繁体版

第二章 临时学堂

    许静走后,苏青找了把斧子,去了前院劈了些木板出来。

    他决定做一个简易黑板,先教教大家识字,希望能给这里的孩子埋下一颗读书的种子。

    如今天下的主人赵家最后终于在八国混战中脱颖而出,在那场异常惨烈的马嵬之战中定鼎天下,经过二十多年的消化吸收,国家整体看上去蒸蒸日上,朝气蓬勃,但是底层百姓的生活却没有得到多少改善,这世道依旧是被官僚世家所把持着。

    想出头要么读书,要么习武。

    但习武那都是富家子弟才能干的事,没有银子如何练就一身好武艺,穷苦人家的孩子没有师傅领进门不说,就是每天的吃的都是杂粮,肉食要到逢年过节才能吃上两口,自身营养都跟不上何谈练武?

    这就导致朝廷武将尽数出自世家大族,兵权就被把握在了各个豪阀家族手中。

    读书就成了天下寒苦子弟一点仅剩的火苗。

    半个时辰之后苏青看着手中简易的黑板,露出一抹微笑。

    他从来没有这么轻松过,虽然起居饮食跟前世完全是天壤之别,但是在这里活着不像跟当间谍的那些年提心吊胆如履薄冰。

    许静正将溪边洗过的衣物一件一件的从竹篮中捡起搭到竹竿上,却看见苏青站在院门口,他抬起手似是正要敲门,而她手中正握着绣花的红色扇形抹胸肚兜。

    一抹绯色唰的一下从涌上了她的脸颊,许静快速背过手,看到苏青同样尴尬脸红的模样,才让她稍稍缓和了一下神色。

    印象中有次隔壁村游手好闲的二流子扒在院墙冲着同样正在晾衣服的她吹着口哨,嘴里说着不堪入耳的浑话,还好被路过的苏庆呵斥走了,那会许静不敢做声,只得蹲在地上偷偷抹泪。

    “苏大哥,有什么事吗?”许静率先打破这个气氛。

    “哦哦对,我来找小灯笼,让他去喊孩子们过来上课。”

    “他昨儿听说苏大哥你要讲课,兴奋的差点一晚上没睡,一大早就跑出去传话去了,过会大家应该就来了。”

    苏青点了点头,“那行,我先回去准备准备。”

    “好!”

    临走前,苏青也不知道自己抽了哪个风,好死不死的来了一句:“要不要我帮你?”

    要不是许静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人,恐怕也会认为苏青也是那些色眯眯的泼皮无赖。

    苏青说完就狠狠拍了一下脸,丢下一句“我先走了”就赶紧跑回了自己家。

    许静笑着摇了摇头,等下晾完衣服还得继续手里的活,镇上前些日子来人催了,这批香包要提前完成,得赶工。

    没一会苏青院子里就挤满了村子里大大小小的孩子,有的站着,有的蹲着,还有的直接盘腿坐在了地上。

    这倒是出乎了苏青的意料,他本以为不会来这么多人。

    因为大家都忙着种庄稼,不种地饭都没得吃了,谁还管你有没有文化?

    不过听说环溪村十多年前有个老张家,据说二儿子高中了进士,现在全家人都在京城享福呢。

    也大概是这个原因,大家都想让孩子有出息,自己苦累没关系,做父母的谁都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吃这些苦,走自己的老路。

    苏青支好了黑板,上面又刷了几层石灰水,这样用木炭写上去看得更明显一些。

    看着下面一个个懵懂的孩子,苏青清了清嗓子,他问道:“大家知道我们村子外是什么吗?”

    村子里唯一跟随爹娘去过镇上的孩子抢着说道:“是清远县,那里好玩的好吃的可多了,我上次吃了一个叫糖葫芦的东西,酸酸甜甜的!”

    这是他为数不多能炫耀的事情。

    然后周围的一众小孩都投来了羡慕的眼神,他们从生下来就在这个小小的村落里活动,偶尔去地里帮着父母干干活,根本不知道村子那条大路通向哪里。

    “好,但是清远镇之外呢?”他摇了摇头,表示自己不知道。

    “清远县周围有几十个跟我们环溪村一样的村庄,然而清远县所属的平阳郡又有十来个清远县这么大的县,全国又有近百个平阳郡这么大的地方。”

    “那其他的村子也都跟我们这里一样吗?”一个胆子稍微大点的小女孩问道。

    女子地位不高,基本上是无法读书识字的,但是村子里长辈都下了地,家里小一点的都是哥哥姐姐在带着,所以今天苏青的课堂上会出现女孩也不稀奇,毕竟不是什么正规的学堂,大家也都当是个孩子的好去处,可以让他帮忙照看着,不至于发生些意外。

    “当然不一样,天下各地的风景都不一样,比如说比咱们更西边的地方,那里常年被大雪覆盖,山顶也是白茫茫一片,到了春天,天气暖和一点,山顶的积雪就会消融,汇聚成小溪,喝起来十分甘甜,导出的小溪又汇聚成了奔腾汹涌的河流,一路上流到大海。”

    苏青边说,边在黑板上画了起来,孩子们纷纷抬起头聚精会神的看着听着。

    许静也有些好奇苏青会给孩子们讲些什么东西,端着花绷子也靠着墙听了起来。

    讲过了天下之大,江南漠北等奇异风景,苏青开始讲起了至圣经典《论语》。

    等大家熟读之后便让他们一个一个认识这些字。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老师,这是什么意思啊。”

    苏青愣了愣,他前世也不止一次被人叫过老师,不过那只是一种礼貌性的称谓,听着这个孩子稚嫩的一声老师,他的心却被狠狠地触动了。

    他走上前摸了摸孩子的脑袋,耐心解释道:“子是指至圣先师孔子,是我们所有读书人的老师,曰就是说的意思。”

    “而后面这句话的意思是,自己不喜欢的不要强加给别人,自己办不到的不要强迫别人做到。”

    许静听到苏青的话愣了愣,她不知道孔子是谁,更不知道至圣先师是什么意思,但是她从来没有听过这样的话,这样如同黑夜中陡然出现一轮炽阳般的话。

    很快,太阳就日落西山。

    苏青就这样讲了一下午,孩子们也就这样安静听了一下午。

    等他们走后,苏青回到屋内喝了口水,整整一下午他嗓子都哑了。

    但他很开心,第一天这些孩子就如此认真,都是可塑之才啊。

    要是放在现代,他们或许都可以读大学,以后都能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又想到这个摆脱阶级难如登天的时代,苏青有些失落,他也只是一个普通人,还能推翻一个庞大的帝国不成。

    小灯笼一边吃着晚饭,一遍给许静讲苏先生下午讲的内容,许静不说话,一边缝着儿子扯破的衣袖一边笑着听他说话,小灯笼从小就很懂事,从来都不会故意对她哭闹,长大一点后,甚至还会帮她缠缠线团。

    小灯笼是她唯一活下去的理由。

    许静出生在离环溪村好几里地的黄岭镇,幽州有“黄岭姑娘赛江南”这么一个说法,意思是黄岭的女子跟江南女子一般模样明媚,肤若凝脂。

    后来嫁到这里,村里人都说她刚过门就克死了丈夫。

    不过好在给夫家留了个香火,公婆自从儿子死后也终日以泪洗面,没多久也撒手而去。

    村子里刚开始还说她天煞孤星,但是这么多年都看这个瘦弱女子始终孑然一身,大家也都知道她从来没做过对不起老李家的事情,什么事情能帮衬就会帮衬着点。

    苏青今天授课一事也渐渐传了出去,村子里大伙也都对这个酒鬼书生刮目相看起来。

    接下来几日都如同这般。

    苏青抽空去了趟清远县,买了些笔墨宣纸回来,他准备将这些书都写下来,等他离开这里之后供这些孩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