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际之隐王座
繁体版

章三 志愿者

    海稻星星际综合大学,坐落于星球南半球的第二大岛屿上。校区内到处树立着高大的星星梧桐,一种叶片宽大、形状接近五角星的落叶乔木。日光穿过成片连接的树叶,在地面洒落如同金箔的闪耀斑点,每当轻风吹过,像繁星在地面流动,十分漂亮。

    这座学校是海稻星最大的院校,也是整个第十二星区首屈一指的高等学府。

    所以像郑非这样一个中途从联邦转来的普通学生,如果没有堂舅郑显业的帮助,即便能高分通过入学测试,也是没可能被学校录取的。

    虽然郑显业的栽培带着目的性,但也确实像对待自己孩子一样对郑非十分照顾,这完全是出于和他的母亲郑显舒一同长大的情谊。

    郑显舒幼年时,帝国的主人还不姓靳。当时处于汤氏皇朝末期,帝国内政混乱,各地治安败坏,乱象丛生。郑显舒的父亲就是死于街上的流弹,不久之后母亲改嫁,没几年便断了音讯。母亲走后郑显舒被叔叔收留,和堂兄郑显业一同长大,感情深厚如同亲兄妹。五年前郑显业从郑非那儿得知堂妹的死讯后,还伤怀了很久。

    但即便是这样一所需要郑显业用尽人脉才能送子侄就读的全星区顶尖学府,放在整个长庚帝国的大学排名中,也不过是凭借星际农业学的学科优势,勉强在中流位置占据一席之地。

    毕竟海稻星太远了。

    在长庚帝国辽阔浩瀚的星域中,海稻星所处的第十二星区,远离帝国核心地带。按通用星图位置测算,它到对面星域诺亚联邦的距离,可比到帝国首都建元星所在的中央星区近得多。

    在帝国人的普遍概念里,第十二星区的存在感薄弱得仿佛远离现代文明。但在人类文明的历史上,它也曾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而星区主星海稻星的历史,甚至比长庚帝国更久远。

    时间上溯七个世纪,一艘来自遥远星系的宇宙飞船启明星号,承载着碧蓝星人类文明最后的幸存者,经过无比漫长的跨星际航行,终于在能源耗尽前抵达了双子星系,降落在首个发现的宜居行星伊甸星上。

    从此幸存者们以伊甸星为驻地,开启了重建碧蓝人类文明的进程。那时海稻星是最早被改造成粮食种植基地的农业星球之一。

    在文明重建的第一个世纪,领导幸存者们建设的初代政体“碧蓝文明联盟”诞生伊始,海稻星一度是联盟最大的农业基地。

    不过随着文明复兴,人口急速增长,人类的脚步踏入星系更深处,不断获得更多优质的资源星球,像海稻星这样原本可利用资源并不丰富的初代开垦地,也在不断被边缘化。它原本盛产的低成本高产量作物,适用于能源不足的开荒期,随着文明再度兴盛逐渐遭到淘汰。在第四个世纪,甚至沦落为流寇的聚集地。

    直到联盟因“凛冬港事件”,彻底分裂为长庚帝国和诺亚联邦两个国家后,海稻星被划入帝国第十二星区,并被确定为主星。整个星区都按照帝国规划改造为新的农业基地,海稻星也因此又有了人气,逐步繁荣起来——当然,再繁荣,也比不过中央星区一个普通的一级行政星。

    之后三百多年的时间,帝国经历了余氏、汤氏两代皇朝,再到如今成立不到二十四年的靳氏皇朝,王座上的人换了一个又一个,对海稻星却几乎没有带来太大影响。

    “你放假的时候来兰亭星玩吧,我和漫漫一定好好招待你!”

    悬浮在身侧的光屏投影出一个青年的面容,他俊朗的五官笑起来像日光一样灿烂。

    “放假我可能要进我舅舅的公司。”

    郑非一边和光屏上的人影说着话,一边走出宿舍楼,步入地面撒满光斑的林荫道,身后还自动跟随着一只小巧的银色行李箱。

    “需要这么着急吗?我表哥表姐他们都三十多岁的时候才进公司的,大家不都这样?现在人均寿命都突破两百多岁了,郑舅舅也就五六十岁,年轻着呢,哪里需要你接班了?”通讯那头的人在光屏上大呼小叫。“亲爱的非,你明明还是个宝宝!”

    郑非忍不住笑了下,“真要见面总有机会的,不差一时。你们呢?确定转学兰亭星了?”

    “哦是的!漫漫的小姨住这儿,漫漫昨天已经通过了兰亭经世大学的入学测试。我想报考兰亭的军校,第三军校的机甲制造专业排名还是挺高的。”

    光屏上的人影赫然是一周前因为私奔事件闹得鸡飞狗跳的当事人,郑非的好友罗速。

    “你们家里都同意了?”

    “不然呢?”说到这个,罗速神采飞扬的脸上带出几分孩子气的得意。“你不知道我和漫漫听说你被抓进警局时有多生气,我们当时差点就掉头回来了!一到兰亭星我们就联系了家里,我跟我爸说我买了去联邦的飞船票,我妈真怕我走了急得差点把我爸的耳朵揪下来!漫漫那边也差不多,现在他们终于不反对我和漫漫在一起了。”

    郑非听着好友得意的唠叨,不急不徐地走在这条五年来似乎从未改变的路上。

    覆盖整个校区的智能天气系统,将温度常年恒定在舒适的体感。就如同每一棵树的距离,每一片叶子的形态,恒定在人的记忆里,静谧而顽固。

    直到结束通话,郑非从头到尾都不曾提过一句那天晚上他在警局的真实遭遇。

    “郑学长!”偶尔一两个路过的同学热切地与他打招呼,不过紧接着他们下一句抛出的问题泄露了背后的意图:“听说罗学长和朱学姐转学了?他们是真的私奔了?”

    “转学是真的,中央星区的大学资源更好,罗速感兴趣的一直是机甲,在这里学不到什么。至于私奔,谁知道呢?”郑非笑了笑,漫不经心地回应。或许是他的态度太随意了,反倒显得比传言更具说服力。

    “哎郑学长你要去哪儿?”同学注意到他身后跟进的行李箱。

    “乔教授推荐我去一家研究所实习,有个短期项目对我的毕业论文很有帮助,我向学校提交的外出申请已经通过了。”

    “真厉害,还没毕业就能去研究所了!”同学露出羡慕之色,忽然神色一正,朝着他身后大声道:“午安,乔教授!”

    郑非转身,看见来人,微笑着问候:“午安,乔教授。”

    他们问候的对象——科鲁兹·乔教授是个灰色卷发、瘦高个的中年男子,看起来气质儒雅又冷淡得不好亲近。

    “午安。”他点了点头,看向郑非,欲言又止。

    同学以为教授要找郑非谈话,打了个招呼便乖觉地走开了。

    “教授,您想说什么?”郑非好奇地问。

    “……不,没什么。”教授迟疑了一下,终究什么都没说。

    “啊对了,我还没感谢您为我介绍的实习机会。”郑非的笑容热切而真挚。

    乔教授望着面前的学生,若不是彼此心知肚明那不过是对方随口扯的谎言,郑非这一脸诚恳的表情,连他都不禁怀疑自己是否真的推荐过这样一个实习机会。他知道这个他很欣赏的学生惹上了不得了的麻烦——只不过,他并不想知道是什么麻烦。

    教授沉默片刻,最后这样说:“祝你一切顺利。”

    郑非礼貌地微笑。

    此时他们正站在林荫道的出口。一辆飞行车忽然从上方落下,停在他们三米开外。车门打开,周韫下车,朝着郑非举手示意:

    “郑同学!”

    他的目光随即落在乔教授身上,客气地致意:“乔教授,没想到在这儿又见到您了。”

    乔教授冷漠的态度顿时多了几分警惕,他潦草地客套两句,便越过他们快步离去。

    “您认识教授?”郑非等着行李箱自动移入车尾打开的储物层,状似不经意地问。

    周韫看穿了他打探的意图,却也不戳破,大方地为他解惑:“我之前有些专业问题拜访过教授,不过乔教授因为个人遭遇,对帝国调查局的人大概没什么好感。其实那是第二处的人工作态度不好,太粗鲁了,换成是我们第四处一定客客气气的,绝不至于让教授对调查局产生这样的误会。”

    “教授是得罪什么人了吗?”郑非顿了下,补充道:“之前一直有传言,像乔教授这样的权威会愿意从帝星到我们这种偏远的小地方教学,可能是惹上了麻烦。”

    周韫瞧着储物层的翻盖闭拢,摆了下手示意郑非上车。“不用这么旁敲侧击,你想知道什么,我允许你直接问,毕竟你已经签了保密协议。”

    在被从警局里放出来的第二天,周韫就上门了,用的还是校方的名义,而且贴心地特意挑郑舅舅不在家的时候。

    他们在郑非的房间进行了不到半小时的友好协商,然后郑非自愿在一份作为“帝国调查局第四处特别协查志愿者”的合作协议上签了字。按照协议规定的保密条款,若有违反,最严重的惩罚甚至可以被就地处决。

    在周韫看来,只要不是蠢货,志愿者同学应该知道分寸,不随便拿自己小命开玩笑。

    “大概半年前,乔教授因为对某个研究项目有不同意见,与第一皇子发生了不可调和的分歧。后来他在工作中不小心出现失误,造成重大损失,因为难辞其咎,主动离开科学院去了高等学院教学生。”

    至于是什么样的“分歧”能把人从首都星贬到边境星教书,周韫没有进一步解释的意图,郑非也同样没有追问。

    周韫让郑非先上车,自己坐上前排驾驶位,随即打开自动驾驶系统。银白色的飞行车微微震动了一下,倏地离地而起,向校外飞驰而去。

    “这样的事,告诉一个还没毕业的普通学生,真的没问题吗?”

    “不用这么拘束,郑同学,你已经算是我们的人了,能说的我也不会隐瞒。”但不能说的,他当然也不会回答。

    郑非面无表情地望着车窗外飞快倒退的风景,不怎么高兴地道:“我觉得……我可能卷入了完全不想卷入的事。”

    “比如?”

    “比如最近星际网上都在讨论储君的人选。”

    “你想得还挺远。”调查官先生的语气听起来有点调侃。

    “因为听您提到第一皇子,说实话最近半年,关于各位皇子皇女的报道突然增加了。我记得两周前还有新闻提到第二皇子去了第十星区视察。”

    “这不过是赵殿下例行公事,有什么奇怪的?”

    “是没什么奇怪,事实上作为一个普通的帝国公民,就算第一皇子和第二皇子真打起来,我们这种小人物也就看个热闹,绝对不会认为这和我们有什么关系。可问题是——您似乎是在为第二皇子服务?”

    回应他的,是银白的飞行车滑出校区上空,在半空滑出一道长长的弧线,一头栽进波涛翻涌的大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