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女儿身模拟红楼
繁体版

第75章,聚一堂黛玉得家书。

    探春行至薛宝钗处,将贾宝玉之事说与薛宝钗:史湘云二人,薛宝钗还好,倒是史湘云一叹:“二哥哥当时不钻牛角尖就好啦,不过如今幡然醒悟倒也为时不晚。”

    薛宝钗笑着应道:“大家都在闺房里打闹,哪有那么多对错真假的,说起来我们去找颦儿吧。”

    听见贾宝玉与秦君玉的“往事”,薛宝钗便念起了林黛玉,虽说指望她们一群人宽慰是做不到的,但说些闲话不让林黛玉过于溺于情绪,也还是挺简单的。

    薛宝钗一说,探春、史湘云也了然,便结伴而去。

    几人还未走进,只是在门前,便听竹子沙沙,隐有鸟雀哀鸣,再一进去便听见一阵细微的啜泣声。

    几人自不用猜,便知是林黛玉。

    此时,紫鹃正在外面晾着林黛玉的手帕,见探春几人,便忙放下手中的活,上前将三人带了进去,并提醒道:“姑娘,薛姑娘、史姑娘和三姑娘来看你了。”

    探春等一进内屋,便见林黛玉慌乱地将什么东西塞进兜里,接着便捻着手帕擦拭着眼泪。

    看其红肿的双眼,想来已哭挺久的了。

    薛宝钗上前帮擦拭了一番,笑道:“颦儿莫哭了,再哭以后手帕就能用眼泪洗了。”

    故意调笑林黛玉一番,以她的性格定然会强撑着自己如常的。

    果不其然,林黛玉一听,立马顿住了眼泪,不愿意再在薛宝钗三人面前啜泣。

    林黛玉压了一会儿,确保自己说话时不至于卡壳,这才问道:“你们来这儿干嘛?”

    史湘云心直口快,立马接话道:“是三姐姐讲的,二哥哥找她要学习秦……”

    史湘云话还没说话,便被薛宝钗打断道:“云丫头,没看见颦儿正难受嘛,说这些没用的做啥?不若说些趣事儿。”

    “奥。”史湘云感觉到了气氛的尴尬,便闭口不言了。

    史湘云神经大条,加上不是一直住在贾府,是不知林黛玉至此的原因的。但薛宝钗与探春却是门清,谁不知林妹妹的眼泪是为她的家庭老师秦君玉而淌的呢?

    只是碍于礼法,二人是提也不敢提罢了。

    此时若还扯上“罪魁祸首”贾宝玉,岂不是伤口上撒盐?

    探春在旁虽冷眼旁观,但心底却在思忖。她很不满这般说话,明明都知道却偏偏都不敢提。她自然知道,说出来会“祸及他人”,毕竟她们都不会是自己的姨娘,嘴里没个正经,说正经姑娘已心有所属了。

    但此时左右并无人,哪怕是紫鹃也都在外面晾晒衣服,又有什么不好说的呢?

    于是,探春便宽慰道:“林姐姐不必过于伤心了,老师他定然平安无事的。待他闲下来,怎么可能不会来看咱们呢?”

    薛宝钗面容一变,转瞬间便又回了常态,显然已是“悟”了探春的意思。

    倒是史湘云,却还道:“我也好想见见那秦君玉唉。”

    几人这般小心翼翼,让林黛玉暖心之余,亦有几分笑意:“其实并不是的,我是因为父亲的信才如此的,和他毛关系都没有。”

    在几人的询问下,林黛玉便将信上内容说了。

    倒也不只是因为姐妹们的关心,而是她必须说出来,以待做一个告别。

    因为林如海给她女儿的信上大致有三个部分,父亲对女儿的思念自不必多说,且提第二、三部分。

    一是关于秦可卿与贾府的矛盾。林如海反常地信着秦可卿,直道秦可卿与舅家的矛盾无法化解,林黛玉便可搬出贾府,由秦可卿照顾。

    一是林如海自己,信上说她已病重,时日无多。

    所以大致说来,内容不过是将自己女儿林黛玉托付给秦可卿,所以林黛玉才说她不是为秦可卿而哭泣,实则是哭自己的父亲。

    知亲人病重而不能见,感伤之至。

    三人一听,只能嗟叹不止。

    林黛玉讲至动情处,泪又不由地流了下来。

    只可惜这次,薛宝钗三人也深觉突然,不知该如何宽慰了,便只好把话题扯到了秦可卿乃至她所教授的东西上,这才堪堪让林黛玉回归了现世。

    于是,林黛玉觉得自己分裂了,一方是压至海底与父亲的深情,一方则是期待与某人的重逢。

    只这么一想,她都想现在就搬出贾府了。

    不过,这儿也有她的姐妹,而且也得经过贾母同意。是了,还有贾母对她也好好,跟亲孙女一样……

    林黛玉如一团混沌,便是被探春、史湘云拉去贾母那儿吃晚饭,也仿佛没了感知。初来时,她八面玲珑知道吃完饭后用的是漱口茶,可现在林黛玉端起杯子便饮下肚去,惹了所有人注目。

    林黛玉一愣,这才醒悟过来,站在旁边颇有些不知所措。

    贾母则忙将其搂过,道:“我的儿,你这是怎么了?从吃饭的时候魂就丢了,是有什么事吗?”

    林黛玉欲言又止,终还是把父亲信上所说说与贾母。

    贾母怎能愿意?忙让身旁之人去叫贾政。

    正是这时,一嬷嬷开口道:“老祖宗,政老爷跟宝玉还在外面呢。”

    “瞧瞧我这记性,我是急糊涂了。我那女婿也真是的,为什么要把我的玉儿托付给外人?那秦君玉,不是作风不好吗?怎能托付给这种人!”

    贾母发泄一通。

    她是真舍不得林黛玉,每每见她都仿佛自己女儿就在眼前。人老了,可不就指望着这点慰藉吗?

    此时林黛玉有口难言,问自己的心,她其实是想去秦可卿那儿的。一来此是父亲之命,二来师者如父,她在秦可卿那儿确实不会有“寄人篱下”之感。

    贾母固然待她好,但终究是别人家。

    只是,这些话她怎能说出口,说与贾母呢?

    只得借故,打算离开。

    就这样,贾母还当林黛玉不情愿,道:“我的儿,尽管放心,就是天王老子来了,你也得住在我这儿。”

    林黛玉苦笑着离开了。

    殊不知,等贾政回来,贾母又指着他骂了一通,只因贾政真有将林黛玉送出府的想法。

    贾政倒也冤,林如海亦写了封信给他,叮嘱他定要将林黛玉托付与那秦君玉。

    他能怎样呢?人父亲要求的,文敢不从?

    但如今贾母发话了,贾政只好把此事给搁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