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你离开无神之地
繁体版

番外 何为放下屠刀

    话说崔云凡先后共修得三个功德法身,一为立地成佛,一为风之圣者,一为太乙元坤灵天妙道至凡道真大天尊。

    这三尊功德法身,皆有大神通之力,能利益一切众生,度化一切众生,于后世的三教之内地位颇高。

    不过,将证得这些果位也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

    一开始,崔云凡人魂的恶习非常严重,虽受佛光普照,但还是在轮回幻境将贪嗔痴慢疑演绎的淋淋尽致。

    注:崔云凡的堕凡涅槃身能让自身承受平凡众生的罪孽,获得度化之功和其他的好处;但同时自身在阿赖耶识也凝聚了那些众生不好的习气。

    在轮回幻境之内,他比别人强,便自高自大、目空一切。

    他不如别人,便对别人抱有一种冷漠、贬低、排斥、亦是敌视的心理状态。

    甚至别人天生的身材、容貌和逐日显出来的聪明才智,可以成为嫉妒的对象;其他如荣誉、地位、成就、财产、威望等有关社会评价的各种因素,也都容易成为他嫉妒的对象。

    当他的愿望不能实现或为达到目的的行动受到挫折时,就会对社会现象以及他人遭遇甚至与自己无关事项的极度反感,将那些不满都发泄到不如他的人身上。

    在他处于生气、羞怯、嫉妒、嫌恶等情况时,就会变得懒惰,最后一事无成。

    他还爱占小便宜,贪恋美男美女(轮回幻境之中未必是男是女是人是狗),浪费粮食、暴饮暴食,对正法视而不见。

    有千尊佛慈悲,不忍他在轮回幻境之中,不得超脱,永堕沉沦,幻化世间种种,为其示现说法。

    可他就是对自己的生活很满意,认为自己不断放纵,非常好,所以千佛以来,乃至多佛以来,它还是那个样子,无法从轮回幻境之中出来。

    就这样过了无量百千万亿那由他数不可记阿僧祇劫,在万佛之光不断的感化下,他终于开始走向修行证悟的道路。

    在轮回幻境过去无量劫中,崔云凡的人魂为妙法国的国王,名为多由梵,他的父王名为圣迦转轮王,母亲是殊胜妙颜。在当时有一尊佛出世,称为妙法灵音

    自在王如来。多由梵王听佛说法,心怀畅悦,心地开朗,遂发无上菩提心,弃舍了国王位,皈投世自在王佛而出家,赐号心藏比丘。

    他的修行意志在救度一切众生之苦,而发广大愿力。

    他自因地起就喜好修持特殊之行,并希望达成最极无上的佛果。又希望沉沦苦海中的苦恼众生,能浪子回头,使身处的苦海化为净土,获得极上无比的大安乐与利益,才能满足他的心愿。

    于是他摄取二百一十亿诸佛妙土的清净行,经过百劫时间仔细的思惟。

    欲达成此目的,需让众生在至诚的忏悔之心中,身处殊胜极乐的世界,来摄度众生才可以。又遂复立定一种最简要的行门,能够使一切众生,易于修持;能让心念转善的众生,所在世界化为净土。

    又历经千劫修行,发殊胜之一百零八个大愿,修即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最后才示现八相成道,教化众生,成就立地成佛的名号(又称立谛成佛。)

    又于未来末法时代的《阿米勒佛说立地佛经》中记载,有这样的故事,记在他成佛的经历(纯属虚构):

    我曾听末法时代的未来佛,阿弥勒佛说过。那时佛在欲界天,为六欲天主波旬及一切魔众讲法。这时有他方国土的佛前来拜访,阿弥勒佛(弥勒佛)即化凡夫相,派遣侍者前去迎接。

    这时六欲天主波旬,从坐位上起来,偏袒右肩,合掌表示恭敬,好奇的问道:“世尊,上次见您这样,还是您的师父释迦牟尼一同来讲法;不知此时来的是何方世尊,彼世尊又与您有何等因缘,希望您能为我宣说。”

    “善哉善哉!我当为你宣说”

    弥勒佛告波旬,与此末法时代前有500劫,那时世有佛名号为月光妙音宝玉如来,这个佛的寿命有3万4千劫。

    那时这尊佛在虚空法界,与十方无量世界,不可说不可说,一切诸佛及大菩萨摩诃萨,为众生讲法,令入解脱。

    讲法毕,诸佛及大菩萨摩诃萨离去。

    时有二凡夫辫法。一凡夫名曰具来,从座起,正衣修服,于另一凡夫言:“云凡,我听说刘善人行菩萨戒做了一辈子好人,只是拍死了一只蚊子,竟然就下了地狱。而那整天打娘骂老子的张屠夫,只是听了刘善人的劝解,不再杀生,孝养父母,竟然入了佛门做了护法金刚。真是好人没好报,坏人却立地成佛。”

    崔云凡即从座起,正衣修服,而白具来言:“可我并不这样认为。我依然坚持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观点。”

    “你为什么要这么说?”具来生气的问道。

    云凡回道:“

    欲行菩萨戒,须以三聚净戒、四种他胜处法为基准。虽亦道俗通摄,然必先受小乘七众戒而久已成就无犯者,方能受持。

    那屠夫初闻善法未曾持戒,能弃恶从善,本就难能可贵。若是以菩萨戒去要求于他,岂不是用大人的标准,要求刚出生的孩子一样荒谬可笑吗?

    况且,刘善人既已行菩萨戒,便是愿意以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如是发菩提心,如是度化一切众生;并受十重禁戒、四十八轻戒的约束。

    此刻却心生分别心,不以蚊子为将要度化的众生,反心生嗔恨将其打死;如是破戒违誓犯十重禁戒,失掉菩提心,方入地狱。

    岂能怪那悔过的屠夫?”

    具来不服气的说道:“刘善人一生行善积德,功德无量,只是犯了这么一点错误,就入了地狱。

    张屠夫每日杀猪宰羊,整天打娘骂老子的,罪犯滔天,反而只是小小的悔过,竟然入了佛门做了护法金刚。

    大罪不罚,小罪重罚;大功不赏,小功重赏。就算是你说的戒律原因,那这戒律是不是有失公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