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个俘虏
繁体版

第8章 出宗

    翌日。

    用过早膳后,段老来指点他修行,而蒋五早已将他外出要带走的东西收拾妥当。

    其实需要添置的东西并不多,换洗衣物已然有了,余下的不过是火折子、一把匕首、以及一些疗伤解毒之类的药物。

    这基本上算是外出旅行必备的三件套了。

    他这是外出修行,不是出去游玩,所带之物自然是精简实用为主,其他的能免则免。

    “前半部可还有何不明之处?”

    趁着罗力休息擦汗的功夫,段老出声询问。

    略一思索之后,罗力摇了摇头。

    其实很多地方他都不理解。

    以前主修的也是天符宗的功法,在武道上的见解着实浅薄。

    但段老已然帮他拆开解释了很多,足够他在日后的修行中感悟消化。

    贪多嚼不烂,因而师徒二人只是紧着前半部分突击消化,后半部分没有一定的修行根基以及修炼《莽诀》的经验,靠凭空想象是没什么用处的。

    反而容易走错路子。

    “你自多加体会,也不必急于这一时,今日便早些歇着,明日让人带你去庆山。”

    说完,段老便离开了小院,不知去了何处,而罗力趁着时间尚早,继续熟悉炼体术。

    晚间,罗力躺在床上久久无法成眠。

    他小时候虽然过得有些艰苦,但却未经历过什么险境。

    数年来如一日的修行,从未踏出过天符宗半步。

    而明日他便要远行,独自面对危机四伏的处境。

    若说没有几分慌张,他自己也不信。

    《莽诀》的修炼还没入门,段老说,按照功法上记载的炼体术勤加练习,到时候自然也就能踏入门槛儿了。

    这套配套的炼体术,不仅仅是提升修行之人的杀伐手段,同样的也是引导修行者入门的引子。

    就好比小孩子刚学说话一样,父母引导,耳濡目染之下,多尝试几次,总能渐渐学会一些,哪怕不识字,也能知晓是何意。

    以炼体术引功法入门,后者反哺强化炼体术的效果与威力,相辅相成,便是如此。

    挂念着明天还要早早起来,逼迫着自己闭目沉眠。

    ······

    尚未日出之时,天空最是昏暗,游荡在山间的薄雾一如眷恋人间的孤魂,漫无目的,却又不肯离去。

    背负着青布包裹的罗力,左手提着一把朴刀,在寂静稠密的夜色中缓缓关上了院门。

    片刻之后,雾气翻滚中一道黑影缓缓逼近。

    段老看着准备停当的七弟子,没有说话,转身向着山腰的方向行去。

    罗力亦步亦趋地跟在他的身后,同样闭口无言。

    圣宗建立在黎山之上。

    一条宽阔的阶梯自山脚一路铺至山顶,最终隐没于云端,宛若一挂飞瀑笔直而下,此为通天梯。

    通天梯宽三十丈,阶宽两尺,四十九级有一台,拾级而上,将外门、内门以及最高处的圣殿连成一个整体。

    若是从高空望去,位于黎山山脚处的建筑最是密密麻麻,到了山腰处便少了许多,再往上便只有稀稀落落的几片辉煌建筑了。

    那地方就不是普通弟子所能涉足的了,等闲之辈可能在圣宗直到老死都没有机会去看一眼山顶的风景。

    沿着通天梯一路朝上,四周的暮色次第减少,最终一抹金黄刺破云雾,于东方天际乍然绽放。

    视线清晰了许多,但抬头望去,依旧看不到尽头。

    师徒二人停下脚步,看着金色骄阳跃然腾空。

    罗力目视着金灿灿的光团,眼中再也容不下其他。

    “走吧。”

    段老率先转过身继续向上,罗力闭了闭眼睛,那金色的光仿似烙印在了眼皮子上。

    半山腰属于圣宗中流砥柱所在,在这儿居住的,不是修为较高的外门弟子,就是宗门精英的内门弟子,亦或是外门长老级人物,他们不是宗门战力最高的一群人,但却是支撑着宗门平稳向前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辰时,一路不停的师徒二人停在半山腰巨大的广场上。

    除了上方捅进云雾中的通天梯一直未变,向下望去,山脚一片片的建筑群已经渺小地看不清晰了,只能通过与山林不同的颜色分清界限。

    好一会儿,一个年过半百的老者朝着师徒二人行来。

    老者一席褐衣,面容清癯,精神矍铄,须发花白,山腰的风吹拂着衣衫猎猎作响,仿似九天临尘的老仙人,很有一番仙风道骨的意味。

    但人不可貌相,这儿是魔宗,还能指望着有几个好人不成?

    “秦长老。”

    罗力也跟着作揖行礼。

    秦长老颔首,面无表情地说道:“方成昨日已知会与我。”

    “小徒年弱,这一路还请秦长老多加照拂,等到了地方,塞进巡视队伍便可。”

    秦长老闻言,无可无不可地嗯了一声,随后越过俩人向着前方行去。

    罗力举步准备跟上,只见段老麻利地伸手入怀中掏出一个做工精美的小布袋,口中没慢半分地开口道:

    “秦长老且慢。”

    前方秦长老皱着眉转回身,脸上带着几分不耐烦。

    “您东西掉了。”

    段老双手托着布袋奉上。

    秦长老下意识摸向怀里,不等回应,段老再次开口道:“您先看看没错吧。”

    看着段老递来的布袋,秦长老伸出两指挑开布袋的束口,瞥见了里头的物事。

    挑了挑眉,不苟言笑的面容上略有松动,不动声色地点头道:

    “确是老夫所丢。”

    将布袋揣入怀中,转身便走。

    罗力朝着段老躬身一礼,开口道:“师尊保重!”

    随即快步跟上。

    段老含笑点头看着二人离去,直至背影消失在广场尽头,才露出几分肉痛的神色。

    摇头叹气一番,甩甩袖子下山去了。

    ……

    黎山山腰处,穿行过巨大的广场,在西侧有一片高耸入云的石柱单独隔离出来的巨大空地。

    宽度足有百丈,虽远不及刚才的广场,但同样空无一物,只在边缘处落着一座勾角的大殿。

    二人入殿,立刻便有弟子前来招呼。

    “秦长老。”

    “老夫要去取回存放的灵石,这是令牌。”秦长老从宽大的衣袖中掏出一枚玉制令牌。

    弟子接过,抵在额头片刻,随即躬身道:

    “请秦长老稍待。”

    很快,那弟子便从一个房间里返回,手里托盘上放着一个锦囊以及方才那块令牌。

    锦囊大小与之前秦长老收下的布袋差不太多,但二者的华美程度却是有着云泥之别。

    将托盘上的令牌与锦囊一并取走,秦长老带着罗力走到殿外的空地上,从锦囊里取出个小船一样的玩意儿。

    放在地上退后了几步之后,掐动法诀,地上原本稚童巴掌大小的小船平稳地离地而起,不断扩大,眨眼之间便已是长约三丈宽约一丈的行舟,随后稳稳落地。

    或者应该叫做飞舟才合适。

    飞舟样式简单,就像是普通渔船一般,船头是个尖梭模样,渐渐展开,一顶乌篷遮风挡雨。

    秦长老率先跨上离地两尺高的船头,罗力不敢怠慢,紧随其后。

    飞舟平稳地渐次拔高,下方的大殿变得越来越小。

    原本广阔无边的广场此时也能看到头了,尽头是连成一片的建筑群,在朝阳之中,大气滂沱。

    但相较于整个黎山而言,它们却又如此渺小。

    此时此刻,给了他一种直面黎山的感触。

    浩大与渺小,从未如此清晰过。

    长这么大头一回飞上高空,罗力抿了抿嘴唇,甲板似乎有些异样,感觉没有方才那般踏实了,好似踩在了一堆麻布上。

    “去船舱里老实待着,别还没出宗门就把自己先摔死了。”

    船头,秦长老盘膝而坐,花白的长发随风飞舞。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我听!

    罗力可劲儿拽着自己流连忘返的双腿,弯腰进了船篷之中。

    关上门户,喧嚣的风儿也只能从掠过两侧的声响中感受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