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魄中年的逆袭之路
繁体版

找工作

    第二天一早老刘上班去了,我用他的笔记本电脑在各大招聘网站填写了个人简历,海量投递,各种销售业务岗位,门店管理岗位都投了个遍,没有进工厂的想法了,我这个年纪,进工厂已经耗不起了。

    自信满满,觉得总能找个像样的工作吧。搞完已经是下午两点多了,肚子饿得咕咕叫,下楼点了个猪脚饭,15块钱,好久没吃过猪脚饭了,以前做工厂跟方琼经常出来吃,在老家的时候还时不时会想念。香软的猪脚,流油的辣椒酱,搭配开胃的酸菜,很满足,吃到肚子撑得不行。饱饭后出去转转,顺便看看有没有招工的,大街上很多小店也还没有开市,车辆也不是很多,溜达一圈后一无所获,回来的时候去超市买了点新鲜的蔬菜跟猪肉,打算晚上炒几个菜跟老刘一起吃,住在人家那里,做做饭也好弥补弥补心里的羞愧。

    就这样一个礼拜过去了,转眼就到了元宵,还是没有收到面试邀请,我开始有点慌了,毕竟带的钱不多,每天吃饭买菜喝水也花不少钱。我继续投递简历,收银员,营业员,只要三千块钱以上的工作都投。

    元宵节后,终于,我同时收到了几份面试邀请。一份是房产销售,一份是保险业务员,一份医疗器械的业务员,还有一份是门店的储备店长。不管工作本身如何,有反馈总是好的,投石击水,总算蹦出了点浪花,内心狂喜。纠结要先去哪里面试,前三份都是业务员的工作,性质都差不多,我很想去试一试,毕竟都说跑业务赚钱多。但转念一想,浑身上下只剩几百块钱了,如果去跑业务的话,只怕是撑不到开单的那天。稳妥起见,还是选择了先去面试储备店长,毕竟我也做过超市,对门店经营还是有经验的。

    面试地点是在罗湖某个小区出入口的一家门店,小区很是大气豪华,坐落在山腰上,周围都是大山,环境绿化度,空气新鲜度都是一流,很明显小区的业主都是当下的有钱人。

    小店不是很大,四十平左右,主卖农产品,蔬菜水果,跟一些进口零食。我去到的时候店里有三个人在理货,分别是小芳,阿业,跟老卢。老卢是这家公司社区店项目的负责人,个子不高,年纪跟我差不多,国内知名校研究生毕业,在农产品行业做了五年。在旁边等了一会之后,老卢面试了我,他先是看了我的简历,问了我一些简单的问题后,他对我很有兴趣,便跟我说了他做这家社区店的想法以及将来要发展的方向,他想做一家社区品质生活店,将来遍布深圳大大小小的社区,为住户提供品质的生活服务。以生鲜为主,包含水果,蔬菜,猪肉,冻品深海鱼,鸡蛋等,其它的品类还有饮料(以高档,进口饮料为主),进口零食。品类齐全但是精简sku(商品品类),只做中高端的品质商品,以会员店的形式为社区住户提供服务,顾客办理会员卡,会员卡可以充值,积分。门店经营方面,也做低成本运营,每家店标配三个人,一个店长两个店员,分早晚两个班次,每个班次一人,早班从上午七点半上到下午五点半,晚班由上午十点到晚上十点,做两天休一天,三人轮休。每家门店从开业开始,等做到有所盈利时,将会拿出一部分收益分给员工,从而提员工的服务和积极性。他分析,目前一线城市顾客消费行为开始由大转小,也就是由之前的习惯去大超市消费转为习惯家门口小店消费,大超市诸如沃尔玛家乐福这些,在一线城市都会慢慢走下降趋势,而社区服务店将会崛起,这家小店就是迎合这种消费趋势而打造的。

    很有道理的一通分析,即使拿到今天来看,这番话也没毛病,大型商超模式刚兴起的时候,各种琳琅满目的商品,方便的手推购物车,实惠的价格,有保障的商品品质吸引着大大小小的人群往里涌,很多时候即使是买一瓶水,一袋洗衣粉都恨不得去超市里逛一圈慢慢挑选。那时候大型商超对于消费者来说,更多的意味着休闲,潮流。而现如今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国人的视野逐渐打开,各种中小型超市作为后起之秀,同样可以满足消费者的这些需求,反而会比大型商超更为便捷,因为它可以开在你的家门口,加上电话超市,摇摇车的赋能,抢走了不少顾客。另外,时间对于消费者来说更为重要了,同样的东西,五百米就能满足,何必苦苦跑几公里呢。

    就这样,我愉快地决定了去这家店上班,做储备店长,虽然工资每月只有三千块钱,但我觉得入行比工资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