胭脂谋:盛宠第一妃
繁体版

第50章 国色天香

    宣武四年,二月,天南地北的各省举子汇聚帝都,参与今年的会试。

    各地举子住在帝都几家大客栈,盘缠寒酸的只能寄身小客栈与城郊破庙。

    喧嚣的市井,繁华的街衢,因为有了这些年轻的举子,更加喧闹不休。

    瑞和轩酒楼前,每日都有举子比试文采,题诗,对联,诗词歌赋,唇枪舌战,拉帮结派,甚至差点儿大打出手,吸引了不少人围观。

    今日,酒楼前又有南北两派举子在比试,围观的人群中混有一个身形娇小、明眸皓齿的举子,翘首观望。

    两派举子妙语连珠,斗得分外激烈,不多时,因为一语不合,两派举子拳腿相加,幸亏有人及时拉架才没有酿成大祸。

    那身形娇小的举子被人挤到外围,忽然听见身后有人道:“文公子,我家公子有请。”

    这个文公子,自然就是女扮男装、一袭文士长袍的萧初鸾。

    萧初鸾诧异不已,在宫外,认得她的也就只有燕王与凤王了,莫非是这两人的其中一个找她?

    可是,燕王绝不会这般明目张胆地找她,凤王倒有可能。

    自那次在玉带河赏日落之后,凤王就没有找过她,掐指一算,也有不少时日了。

    随着那人来到瑞和轩酒楼斜对面的酒楼雅间,她看见一个年约二十余的清雅公子站在窗前,望向瑞和轩酒楼门口的比试。

    这公子身穿一袭白袍,上好的锦缎无纹无绣,却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清贵之气从他身上流露出来,就像一枝秋菊淡雅绝伦、清逸从容。

    雅间的门已关上,房中只有他们二人,萧初鸾站定,等他自报家门。

    “文姑娘请坐,我是沈墨兮。”他的嗓音轻淡和润,和宋天舒差不多。

    “原来是沈大学士,失敬失敬。”

    沈墨兮,年方二十六,却位尊中极殿大学士,是今年春闱的主考官。

    萧初鸾知道,二十岁的沈墨兮被神宗钦点为状元,入翰林院,一年后被提拔为中极殿大学士。先皇在位时,他身染顽疾,时常卧病,便辞官在府养病,很少入朝。今年,年关刚过,他上禀顽疾已去,皇上让他重回中极殿,不久就任命他为今年春闱的主考官。

    皇上对他的赏识与器重,可见一斑。

    她听宫人议论过,沈墨兮是本朝难得一见的神童,三岁能文,四岁能诗,五岁即作一篇《国朝论》,其笔锋之凌厉,见解之深刻,惊世骇俗,深得神宗赏识。六岁时,神宗赐他一枚玉佩,玉佩上雕刻着八个字:沈氏神童,国之栋梁。

    可是,从小到大,他经常染病,大大小小的病,稀奇古怪的病,一病就是大半年,痊愈半年又病了,如此反复,令沈家人忧心不已。因此,直至弱冠之年,他才参加会试,在殿试中被钦点为状元。

    因为顽疾缠身,他年已二十六还没有婚配。

    “方才看见文姑娘在下面,便冒昧邀你来此,沈某冒昧了。”沈墨兮客气道。

    “沈大学士见过我?”萧初鸾觉得奇怪,他怎会识得她?

    “关于这一点,沈某可否保密?”他狡黠一笑,却没有那种有意欺骗、包藏祸心的感觉。

    萧初鸾莞尔一笑,不再追问。

    他为她斟茶,“皇上让你微服私访?”

    她笑道:“沈大学士不单单文采风流,还懂得医卜星相?”

    沈墨兮温和笑道:“文姑娘见笑了,沈某只是据所见所闻推测。”

    “哦?说来听听。”

    “文姑娘只身出宫,如此打扮,混在人群中看举子比试。试问,文姑娘为何出宫?为何作这身打扮?为何混在人群中?如若文姑娘奉旨出宫,不会是哪宫娘娘的旨意,而应该是圣上的旨意。”

    萧初鸾拊掌,“今日见识到沈大学士的风采,不枉此行。”

    他继续道:“文姑娘出宫,为的是打探应试举子的举动,察看百态。”

    她含笑威胁,“沈大学士,我不得不说,妄自揣测圣意,罪名不小。”

    “沈某一条贱命不足挂齿,可也想长命百岁。”他浅浅一笑,“文姑娘叫沈某‘沈大学士’,沈某愧不敢当。”

    “沈大人愧不敢当,只怕本朝没有人敢当了。”

    “文姑娘可有收获?”

    “一册《国色天香》,一场南北举子比试。”萧初鸾觉得,沈墨兮还蛮风趣的。

    沈墨兮拊掌,“文姑娘眼光独到,从今日这场南北举子的文采比试,文姑娘有何体会?”

    她直言道:“心高气傲,哗众取宠,真正才华横溢的人,应该是那些默默无闻的举子。”

    他道:“那些哗众取宠的举子,也有才华横溢的,不过锋芒太露者,只怕不是好事。”

    “沈大人可看过那册《国色天香》?”她从怀中取出一本封皮画着一位美艳宫妃的小册子。

    “看过。”他拿起《国色天香》,随便翻开一页,“数日前,这册《国色天香》突然在市井巷陌流行,举子们议论纷纷,说这书有所影射。”

    “影射?这书中说了什么?”

    “《国色天香》以流畅、秾丽的文采讲述了一个凄美而悲凉的宫廷故事,书中写,前朝有一位姑娘,年方二八,进宫选秀,三个月后就册封为贵人,一年后晋为丽妃。丽妃明艳照人,恩宠不断,与贵妃平分秋色。为争宠,为独占鳌头,丽妃与贵妃明争暗斗,各出奇谋,斗得异常激烈。后来,丽妃棋差一着,被贵妃陷害,一夜之间失宠,被贬冷宫。不几日,丽妃死在冷宫,死得不明不白,落得个凄凉的下场。”

    “这类故事并不新鲜,为何能在市井巷陌流传开来?”萧初鸾不解地问道。

    沈墨兮合上小册子,道:“文姑娘执掌六尚局,所见所闻皆是宫中秘闻,宫外的人岂能知晓?这类有关宫闱秘辛的故事,辞藻华丽,文采风流,结局凄美,正符合那些想知道宫闱隐秘的人的窥视心,如此,这本《国色天香》就流产开来,一时兴盛。”

    萧初鸾笑道:“沈大人这么一分析,我茅塞顿开。若说影射……莫非影射的是当朝后宫?丽妃影射谁?”

    他优雅地饮茶,“文姑娘慢慢想,自然会想到。”

    她看着他,思绪渐渐飘远。

    沈墨兮缓缓眨眸,清俊的脸膛摇曳着一抹轻淡的笑意。

    连续三日,萧初鸾混迹在举子中,往返于数家酒楼,收集各类小道消息。

    会试前夕,皇上传召,她随着公公来到那间隐秘的宫室。

    他们不约而同地抵达宫室,宇文珏英俊的眉梢含有隐约的笑意。

    她暗地里思忖着,今日他似乎心情不错,是因为嘉元皇后终于为他诞下皇子么?

    “这几日有何收获?”他端起桌上已经备好的茶水,饮了一口。

    “奴婢在宫外遇上沈大人。”萧初鸾不明白,他可以命沈墨兮暗中查探举子的动向,何必吩咐她女扮男装混在举子当中?她直言道,“奴婢以为,沈大人对应试举子的动向更为了解。”

    “朕自有用意。”

    “奴婢不明白。”

    宇文珏搁下青瓷茶盏,“你想知道?”

    萧初鸾立即道:“奴婢多嘴。”

    他招招手,她明白他的意思,靠近他三步。

    不出意外的,他拉过她,将她抱在怀中,亲昵道:“朕自然要派一个心腹去查探。”

    她恍然了悟,他的意思是,她已是他的心腹。

    可是,以沈墨兮所得的信任与器重,还不算是他的心腹吗?

    “朕知道你在想什么,沈墨兮自然也是朕的心腹,不过不少举子识得他,更有不少举子想巴结他,他如何混在举子中?”

    “奴婢明白了。”

    萧初鸾将这几日在应试举子中查探到的消息、传闻说给他听,他默然出神,好像在想什么。

    今年的会试,和往年有什么不一样吗?为什么他这般关注?为什么他要深入查探?

    她不知道他的忧虑与想法。

    挣了一下,宇文珏回神,凉柔的唇轻触她的腮,“以你所见,没有什么不妥?”

    脸腮上漫起丝丝的痒,她想躲开,却终究没有,“奴婢愚钝,瞧不出什么。”

    他道:“有十个举子到沈府登门拜访,二十余个举子到杨府、唐府登门拜访。”

    萧初鸾明白了,这些举子拜访沈墨兮、杨政和唐文钧,就是想在此次春闱中中榜,顺利进入三月举行的殿试,以期金榜题名。

    沈墨兮是主考官,自然有举子想投其门下,而杨政和唐文钧并没有参与此次春闱,却仍有这么多举子自动靠拢,可见他们的威望与权势。

    难怪皇上担心今年的会试。

    如此,他会如何应对?

    “沈墨兮精明得很,往后遇见他,小心为上。”宇文珏扳过她的脸,眸光一低,吻她的唇。

    “皇上……”她立即闪开,他的吻落在她的脸颊,软软的,温温的。

    她抓住他的手,“皇上,方才奴婢从慈宁宫过来,秦王殿下有些不适,皇上尽快去看看殿下吧。”

    宇文珏轻巧地翻掌,将她的手扣在身后,“不愿侍寝?”

    “不是……奴婢既已侍寝,又何须拒绝皇上?而是殿下真的有些不妥,娘娘不知所措……”萧初鸾急忙解释道,“娘娘初为人母,欠缺经验,殿下稍有不妥,就方寸大乱。”

    “稍后就去慈宁宫。”他粗鲁地扯着她的宫服。

    忽然,“啪”的一声,一本册子掉下来,她忽然想起来,“皇上,奴婢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没有禀报……是有关妃嫔的……皇上,市井坊间盛传一本书册,叫做《国色天香》,讲的是前朝丽妃从秀女晋封为皇妃的凄美故事,最后丽妃被贵妃害死,下场凄凉。沈大人说,这书影射了后宫的一位妃嫔。”

    宇文珏捡起地上的书册,翻开来看。

    她趁机穿好宫服,站在一旁。

    “为何不早说?”宇文珏一目十行,不一会儿就将整本《国色天香》看了个大概。

    “奴婢一时忘了……奴婢该死……”

    “沈墨兮说影射的是谁?”

    “沈大人没有说。”

    “你觉得影射谁?”

    “奴婢愚钝,奴婢想不到。”

    萧初鸾偷偷打量着他的神色,发现他的面色已恢复正常,再无宠幸她的兴致,松了一口气。

    宇文珏豁然站起,目视前方,一双褐眸迸射出两束戾光。

    她暗自揣测,他知道书中丽妃影射的是谁吗?

    方才真是惊险。她肩负使命进宫,无论他是不是她最初心动、喜欢的那个男子,都注定了她不能与任何人发生感情纠葛。她没有资格谈情说爱,只能以自己的身体为武器,得到想要的一切。

    即使心痛、心碎,她也不能忘记使命、忘记主人的叮嘱。

    会试分三场举行,三日一场。初九日第一场,十二日第二场,十五日第三场。

    三场所试内容是,四书文、五言八韵诗、五经文和策问。

    会试第一场,应试举子入场,沈墨兮抓到一个代考的举子。

    据说,代考的人由于害怕被人识破,哆哆嗦嗦,神色有异。在场的沈墨兮一眼便知他有古怪,恐吓两三句,那代考的举子就和盘托出。

    这举子颇有文才,被上官俊明收买,代替上官氏的一个没多少墨水的远房亲戚应试。

    之所以找人代考,是因为——自从贵妃上官米雪薨逝以后,后宫无人为上官氏说好话,皇贵妃又诞下双生子,圣眷优渥,上官俊明便生一计,趁会试的机会在朝中安插新人、培植势力。但那个远房亲戚不学无术,唯有找一个才学渊博的举子代考,才有希望进入三月的殿试。

    会试第二场的次日,又发生了一件轰动帝都的大事。

    沈墨兮偶然得知,第一场考题泄露,数名举子提前知道考题内容,对答如流。

    而这几名举子,曾经秘密拜访过慕容世南。

    也就是说,慕容世南窃得会试考题,给投诚于自己的举子,与上官氏一样,培植势力。

    沈墨兮查到,是副考官将考题卖给慕容世南。

    萧初鸾终于明白,皇上的担忧不是无的放矢。

    这日,宇文欢与沈墨兮一同来到御书房。

    “沈大人如何得知考题泄露?”进入御书房前,宇文欢低声问。

    “下官自有法子得到密报。”沈墨兮露出一抹狐狸似的微笑。

    宇文欢看着他稳步踏入御书房,觉得复出朝堂的沈墨兮与以往不太一样,但又说不出哪里不一样。

    他知道,今日皇上传召,必是为了会试舞弊一事。

    “皇上,臣已扣押泄露考题的礼部左侍郎左清风。”沈墨兮拱手道。

    “左清风是会试的副考官,一向刚正不阿、廉洁清明,怎会与慕容世南同流合污、泄露考题?”宇文欢知道,多年来左清风一直不满四大世家的嚣张气焰,此次竟然与慕容世南勾结,只怕谁也不会相信。

    “此乃千真万确之事,左大人亲口招供,王爷若有疑惑,可向左大人问个明白。”沈墨兮似笑非笑地说道。

    “既已招供,便无疑问。”宇文珏气得面色铁青,“上官俊明和慕容世南在春闱上舞弊,依十皇叔高见,应该如何惩处他们?”

    宇文欢朗声道:“皇上,沈大人是主考官,科场舞弊一案,想必沈大人早有定案。”

    对于皇叔的这种态度,宇文珏不悦地移开目光,“爱卿有何高见?”

    沈墨兮纤长的黑睫微微一阖,“臣以为,科场舞弊乃不赦之大罪,皇上应重重惩处。”

    宇文珏黑着脸道:“如何惩处?”

    沈墨兮道:“轻则贬官,重则斩首。”

    宇文欢剑眉一挑,声色不动。

    “十皇叔以为如何?”宇文珏再次将冷冽的目光射向宇文欢。

    “臣以为,上官氏与慕容氏,不能贬官,也不能斩首,可罚五年俸禄。”宇文欢自诩,满朝文武,唯有自己最了解皇上的心思,“斩左清风,以儆效尤。”

    “皇上,只罚五年俸禄,是否太过草率?”沈墨兮立即道。

    “是否过于草率,爱卿可听听十皇叔怎么说。”宇文珏道。

    宇文欢道,四大世家同气连枝,在朝中的势力盘根错节,目前这四大世家还没有分裂的迹象,还不是将他们连根拔起的良机。倘若因为科场舞弊一案动了上官氏与慕容氏,他们可能会联合杨氏与唐氏,后果不堪设想。还有一个可能,那便是上官氏与慕容氏倒了,杨氏与唐氏借机在朝中拉拢官员,结党营私,那么他们的势力就更加可怕。

    沈墨兮一点就透,汗颜道:“皇上,王爷,臣初初回朝,没想到四大世家……臣汗颜。”

    宇文珏道:“爱卿言重了,爱卿日后可与十皇叔多多了解朝堂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