胭脂谋:盛宠第一妃
繁体版

第49章 收拢人心

    大皇子宇文晔偶感风寒,持续低烧,一度临危,数名御医联手诊治才捡回大皇子一条命。

    除夕前三日,大皇子的风寒终于大好,一众宫人大大松了一口气。

    也是这一日,慈宁宫忽然打开宫门,迎接所有宫人的窥视与议论。

    与此同时,皇上下诏,嘉元皇后病愈,恢复后宫请安之礼。

    除夕这晚,宴开交泰殿,皇上与后妃团圆燕饮,和乐融融,言笑晏晏。

    后宫妃嫔围绕着两个小皇子叽叽喳喳地说笑,恭贺皇上与皇贵妃,羡慕者有之,妒忌者有之,淡然者有之。

    唐沁雅上穿明黄袄子,下系红裙,外披真红鸾纹风领斗篷,华贵耀目,灼人的眼。

    让众人惊诧的是,嘉元皇后竟然出现在除夕宫宴上,简约的珠翠,内敛的衣饰,衬得她愈发明眸皓齿、端雅尊贵,尽显大家闺秀的风范。

    皇上、皇后、嘉元皇后,三案平设,在妃嫔看来,皇上仍然敬重这位玉容姣好的皇嫂。

    而皇贵妃,虽然宠冠后宫,却无可奈何地屈于皇后之下。

    皇上时不时地与右侧的嘉元皇后闲聊几句,有说有笑,倒与皇后生疏了。

    皇后自得其乐,一张不苟言笑的脸让人猜不透她究竟是什么样的心境。

    萧初鸾看着宫宴上诸人的神色、举止,心想着,皇后会在何时谋害皇子,又将如何谋害。

    奶娘抱着二皇子宇文朗站在嘉元皇后案边,唐沁瑶逗着孩儿,状似不经意地问起:“皇上,哀家听闻大皇子日前感染风寒,眼下已痊愈了么?”

    “皇嫂挂心了,晔儿痊愈了。”宇文珏含笑望着她和二皇子,眼中弥漫着浓浓的慈爱与情意。

    “皇嫂要看看晔儿么?”在这等场面,唐沁雅只能称她为皇嫂,不能称她“姐姐”。

    “好呀。”唐沁瑶笑道。

    奶娘抱着宇文晔过去,唐沁瑶抿唇一笑,“皇上与皇贵妃真是好福气,这双生子呀,虽然长得不太像,不过一个像父皇,一个像母妃,都是人中龙凤,日后必定惹得帝都的名门淑女芳心暗许。”

    唐沁雅笑道:“皇嫂谬赞了。”

    接着,唐沁瑶让余楚楚呈上两个长命锁,“哀家区区薄礼,皇上与皇贵妃莫嫌弃。”

    唐沁雅立即命花柔接过来,含笑谢过。

    “皇贵妃一人要抚养两个皇子,虽然有奶娘、宫人协同照料,想必忙不过来吧。”唐沁瑶转首对宇文珏柔声道,“皇上,哀家闲来无事,不如让哀家帮忙抚养二皇子吧。哀家接二皇子到慈宁宫抚养,一来可以为哀家解解闷,二来皇贵妃也轻松一些,不然啊,皇贵妃整日记挂着两个皇子,把皇上都撇在一边了。”

    “皇嫂……”唐沁雅惊诧不已,面上的微笑慢慢凝住。

    “雅儿。”宇文珏打断她,对唐沁瑶笑道,“皇嫂言之有理,雅儿一人抚养两个皇子,的确辛苦了些。这些日子,她心心念念的都是晔儿、朗儿,朕站在一旁,倒像是多余的。”

    “皇上,臣妾怎敢……”唐沁雅急忙辩解,面有窘色。

    “好好好,朕知道你没有,不过皇嫂说得对,朕也不想你太过辛苦。”宇文珏的笑语不容反驳,主导了整个局势,“皇嫂与雅儿是亲姊妹,雅儿的孩儿,皇嫂一定会视若己出。朕与雅儿就把二皇子交给皇嫂抚养,朕放心,雅儿也会放心。”

    “多谢皇上信任哀家,哀家保证,一定会把二皇子养得白白胖胖。”唐沁瑶笑眯眯道。

    “皇上……”唐沁雅并不想将儿子交给亲姐姐抚养。

    “雅儿。”宇文珏看她一眼,似有责备,“永寿宫与慈宁宫那么近,若你挂念朗儿,去慈宁宫瞧瞧便是,方便得很。雅儿,莫非你连亲姐姐也信不过?”

    唐沁雅欲言又止,看看皇上,又看看嘉元皇后,终究没再开口。

    唐沁瑶笑逐颜开,“那便这么说定了,谢皇上体恤哀家。”

    宇文珏朗声一笑,“皇嫂哪里的话。文尚宫,明日午膳后,将二皇子所需的用物搬至慈宁宫,奶娘也跟过去。”

    萧初鸾应道:“是,皇上。”

    哪个母亲愿意将儿子送给别人抚养?

    即使是最亲的姐姐,皇贵妃也不愿,割子如割肉。

    不过,皇上金口已开,皇贵妃再怎么不愿,也无法阻止。

    萧初鸾猜测,皇上在私下里应该安抚过皇贵妃,否则,依她的性子,她绝不会眼睁睁地看着二皇子离开自己。

    一时之间,后宫风起云涌,谣言满天飞。

    妃嫔、宫人都猜不透皇上做出这个决定有何深意,按说唐沁雅圣宠正盛,皇上不可能将二皇子送到慈宁宫抚养,可是皇上的的确确这么做了,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圣意难测,果真不假。

    饶是诞下双生子、在后宫独领风骚的皇贵妃,也不可避免地要听从圣意,可见恩宠如浮云。

    这么一想,各宫娘娘皆安分守己,不敢行差踏错。

    宣武四年,正月初五,圣上下诏,封大皇子宇文晔为宁王,封二皇子宇文朗为秦王。

    萧初鸾时常出入慈宁宫,看着嘉元皇后亲自带孩子,母子团圆,不由得为她感到高兴。

    这日,皇贵妃传召萧初鸾。

    来到永寿宫,大殿上只有唐沁雅和近身侍女花柔。

    “娘娘传召,不知有何吩咐?”萧初鸾躬身行礼。

    “你深受姐姐与皇上器重,在这东西十二宫,位分低一些的妃嫔也要看你脸色行事。”唐沁雅饮着茶水,闲散地道来。

    “奴婢惶恐,奴婢身为六尚局女官,服侍各宫娘娘,自认克尽己任,不敢有丝毫僭越。”

    “你怕什么?”唐沁雅一笑,微微抬起卷翘的眼睫,“只要行得正、坐得直,有什么好怕的?”

    “是,娘娘教训的是。”

    “虽然本宫没有执掌凤印,不过在这后宫,永寿宫不输坤宁宫。文尚宫,以你的聪明才智,理应看得很明白。”唐沁雅搁下青瓷茶盏。

    萧初鸾恭谨道:“娘娘龙章凤姿,恩宠绵长,日后必有所成就。”

    唐沁雅挥挥手,花柔入了寝殿,不多时双手捧着朱漆木案出来。

    一颗颗饱满硕大的珍珠令人垂涎,盈亮的珠光闪闪烁烁,耀花人的眼。

    唐沁雅看也不看一眼那串珍贵、稀有的珍珠,“这是皇上赏赐的南海珍珠链子,文尚宫看得入眼就收下吧。”

    “御赐宝物,奴婢不配拥有,还请娘娘收回。”萧初鸾知道,无功不受禄,皇贵妃今日传召,必有不同寻常的目的。

    “在本宫眼中,无一人配得上这串南海珍珠链子,即使是本宫姐姐,本宫也舍不得割爱。”唐沁雅站起身取了南海珍珠链子,搁在萧初鸾的掌心,“虽然你身为宫婢,却是后宫之中均无仅有的聪慧之人,审时度势,懂进退,知分寸,本宫相信,你能为本宫分忧。”

    萧初鸾立即屈身下跪,没有收下链子,“娘娘谬赞,奴婢惶恐。娘娘若有用得到奴婢的地方,娘娘吩咐就是。”

    花柔喝道:“大胆!娘娘赏赐,你竟敢拒绝?”

    唐沁雅摆手制止花柔,拉着萧初鸾起身,“本宫有眼无珠,不知文尚宫你有如此能耐与本事,得到姐姐与皇上的信任与器重,本宫追悔莫及。本宫也知,这串南海珍珠链子俗不可耐,根本不入你的眼,若你收了,本宫自然高兴;若你不收,本宫也只能叹一声无奈。”

    萧初鸾垂眸道:“娘娘有何吩咐,奴婢尽力而为。”

    “好,你爽快,本宫也开门见山。”唐沁雅抬起她的下巴,“本宫要你办一件事,寻个适当的时机,你在御前为本宫与二皇子说几句好话,本宫不想双生子分离。”

    “此事……只怕奴婢有心无力。”萧初鸾早已猜到她是为了二皇子一事才这般大手笔,“以娘娘的盛宠,娘娘向皇上言明一切,想必皇上会思及娘娘思子之心,将二皇子抱回永寿宫抚养。”

    “本宫何尝没有试过?皇上执意如此,本宫又能如何?”唐沁雅愁苦道。

    “娘娘只不过要你在皇上面前说几句好话,于你来说,有何难处?”花柔不满地喝道,“娘娘和颜悦色地待你,你不要敬酒不吃吃罚酒。”

    “花柔,多嘴。”唐沁雅叱责道,思子之情溢于言表,“文尚宫,本宫一想到朗儿在慈宁宫孤零零的情形,就寝食难安。你也知,双生子分开抚养总是不好,孩子离开母妃更不好,朗儿刚刚出世就被迫离开母妃,真真可怜。文尚宫,你就当可怜可怜朗儿与本宫,为本宫办好这件事。”

    萧初鸾装出深受感动的样子,“奴婢也不愿二皇子这么小就离开母妃,不过奴婢有另一个想法,不知当讲不当讲。”

    唐沁雅颔首,让她讲。

    萧初鸾道:“皇上登基三年有余,只有皇贵妃诞下双生子,皇上对小皇子的喜爱与宠溺毋庸置疑。也因为如此,大皇子与二皇子被推上后宫斗争的风口浪尖。娘娘也知道,中宫只有邀月公主,怎会甘心?虽然皇上还没有立储之心,可是大皇子势必成为皇后娘娘的眼中钉、肉中刺。奴婢愚见,大皇子福泽绵长,必能平安长大,倘若有任何阻滞,只怕与中宫脱不了关系。”

    唐沁雅眉心紧蹙,面色凝重。

    萧初鸾知道说中了她的心事,“娘娘早有防范,但凡事不能买一个万一。奴婢以为,大皇子与二皇子同在永寿宫抚养,固然很好,倘若中宫暗下毒手,二皇子便也……”

    “大胆!你胆敢说二皇子……”花柔喝道。

    “说下去。”唐沁雅冷冷道。

    “二皇子在慈宁宫抚养,虽然不在娘娘身边,但嘉元皇后膝下无子,又是娘娘亲姐姐,必定会好好抚养二皇子。”萧初鸾分析道,“倘若中宫暗下毒手,对付的也是大皇子,二皇子暂可安全。这对于二皇子与娘娘来说,反而是好事。”

    皇后要谋害的,是大皇子,倘若二皇子也在永寿宫,势必一道遭殃;假若二皇子在慈宁宫抚养,反而能够避开后宫的刀光剑影,平安长大。往最坏的情况说,假若大皇子有个万一,皇贵妃至少还有二皇子。

    她说得相当明白了,皇贵妃会明白的。

    花柔道:“文尚宫,你怎知二皇子在慈宁宫一定安全?一定能够平安地长大?”

    萧初鸾解释道:“慈宁宫的宫人都是嘉元皇后的心腹,若有异动,嘉元皇后必定能够察觉。嘉元皇后与娘娘姊妹情深,为二皇子所花费的心不会比娘娘少。假若娘娘不放心,可以提醒一下嘉元皇后,嘉元皇后会更加谨慎。”

    唐沁雅静默了半晌,道:“你所说的不无道理,本宫不能有所防备。”

    “娘娘英明。”萧初鸾道。

    “姐姐闭宫养病一年,如今真的大好了?姐姐究竟身染何疾?”唐沁雅逼视着她。

    “嘉元皇后的病情,娘娘问宋大人,应该会更清楚一些。”

    “文尚宫,本宫就信你一次。二皇子的安全,本宫就交给你了,二皇子若有任何不测,本宫唯你是问。”唐沁雅目光森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