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东京扮演文豪
繁体版

17.了不起的盖茨比

    “好吧好吧,服了你了。我说个小说,然后说说对它的看法,总能证明了吧?”

    “那好啊。”

    陈年沉吟半晌,在心中思索着前世读过的小说。说实在的,他读过的小说确实不少,但不知道在这个世界还存在的能有几成。要是对着一个小说滔滔不绝地说上半天,然后町枝萤说一句“压根没听过这个”,那岂不是尴尬至极。

    看来得先试探一下。

    RB当代的文学最好不要说,那些大概无一幸免。再往前一些,近代“三驾马车”之前的作家,他了解的却不算多。这么看来,还是从外国文学开始说起比较好,还要专门挑那些听起来就深奥的,这样就算装逼失败了也能推说对方见识短浅。

    想到这里陈年不禁哑然一笑,他这和涉川学有什么区别。

    “从前我最喜欢的书是约翰·厄普代克的《半人马星座》,但后来更喜欢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陈年斟酌着开口,他想起了村上的《挪》里面的一段,因此干脆就以此来引题。“这本书读得越多,越觉得有趣的部分层出不穷,近现代的西方作家中,我首推他的这一本,至于近三十年的作家,我就不谈了。”

    “为什么?”町枝萤问道,瞪着的桃花眼中写满疑惑。

    陈年心中一喜,看来这本书果然存在。受到影响的文学,莫不是只有RB的?

    “未经时间洗礼的书籍,我向来是不屑一顾的,阅读它们不过是浪费时间。”陈年越说越顺,干脆闭着眼皮吹起了牛逼,高深莫测地感叹道,“人生短暂啊。”

    “噗呲。”

    “笑什么。”

    陈年感到脸上有些发热,连忙凶狠地瞪她一眼。

    “没什么,只是觉得你刚才说话的样子很有学问,像是个钻研很久的老学究。”町枝萤捂着嘴笑,“您今年高寿啦?”

    “咳咳,芳龄三岁零一百九十二个月。”陈年咳嗽两声,“如果读的东西和别人雷同,思考方式也只能和别人雷同。有识之士不会如法炮制,觉得那样取羞于人。”

    “好厉害。那菲茨杰拉德是什么时候的人啊,竟然这么受您推崇?”

    陈年心算了一下,“1940年死的。”

    “那距离今天才不过一二十年而已啊。”

    陈年心道彰显风趣的时候到了,轻咳一声,“像他那样杰出的作家,在我这儿可以网开一面,也算进经过时间洗礼之列吧。”

    正当陈年觉得回答得体的时候,突然发现町枝萤捂着小嘴笑盈盈地望着他,从随身的挎包里取出一小本笔记,翻到某一页,展开给他:

    “喏,这是您的菲茨杰拉德吗?”

    陈年定睛一看,上面赫然记着《了不起的盖茨比》的笔记,其中还特意摘抄了几句优美的段落,整整齐齐的像是小学生上语文课的笔记一般。不过什么都好,就是作者名上,居然写的是一个不认识的弗朗西斯基。

    这几个字,分开了陈年当然认得,菲茨杰拉德全名弗朗西斯·斯科特·基·菲茨杰拉德,可这个名字是什么鬼?

    书还是熟悉的书,可作者居然换了人?

    听到町枝萤含笑的声音,陈年讷讷抬头,刚才挥斥方遒的意气风发顿时消失不见。见他那副窘迫的模样,町枝萤笑得愈发开心了,不过还是很矜持地用袖子捂着嘴,只能从缝隙里看到她洁白的牙齿,宛若贝壳一般映着外面雪地的微光。

    陈年心中一动,手指不自觉地摩挲着笔记的纸面,只觉得这姑娘笑起来真是甜美又温柔。

    不对啊,她是在嘲笑自己吧?

    淦!他好不容易想在漂亮女孩面前装一次,就这么失败了?

    陈年反应过来,正思考着怎么找回场子,町枝萤却已收敛起笑意,白皙纤细的手指轻捏着笔记的纸张,翻过一页。

    “你虽然把名字说错了,但是有一点你说得对,《了不起的盖茨比》确实是本难得一见的好书。算我相信你啦。”

    听到这话,陈年呼吸骤然一滞,只得顺着她给的台阶下了,苦笑道:

    “看来是我太久没有读,记错了吧。”

    两人一时无言,陈年感到有点儿尴尬,默默地翻着她的笔记。与陈年本人飘逸俊秀的字迹不同,町枝萤的字迹小而圆润,彷佛在尽力节省纸张上的空间一般,小心翼翼地蜷缩在格子的角落里。不过相当漂亮。

    陈年没话找话一般说了句,你的字真漂亮。

    他本来想在后面加上一句,和你的人一样,可不知道为什么,他没说出来,好像喉咙里面有东西堵着一样,在阻止他说出这句话。不过听到陈年的话,町枝萤也莫名其妙地把脸蛋埋进围巾里,好像听到了他的心声。

    良久,一改刚才甜美而羞涩的模样,憨憨地说道:

    “你……你看看我的笔记吧。”

    “好。”

    这是担心他再出错,意思是让他赶快看看补补课,免得一会儿接不上话么?陈年心里胡思乱想着,有点儿好笑,用手指抵着她的笔记慢慢阅读。

    还是《了不起的盖茨比》那一篇。

    上面除了摘抄的不少句子之外,居然还在旁边密密麻麻地写满了注释,包括感想与潜台词等等,有些地方写到上流社会的场景时,还特意注明了“这里展示出大萧条时期M国上层社会荒原时代的精神面貌”,煞有其事,不像是她说的“只是喜欢”而已。

    陈年心道莫不成这女孩其实是个隐藏的文学少女,去东京怀揣着文学的梦想?

    不过现在东京的文坛可不好混,甚至可以说是行业的寒冬。

    原因嘛,无非是战败后大量资本的注入。正在蓬勃生长的泡沫经济撑起了点亮天空的霓虹,却无法驱散人们心头的迷茫阴霾。这是段难过的长夜,作家们都像缩在寒夜里瑟瑟发抖的鸟儿,没人敢出声,整个行业自然也就不景气。

    不过当个编辑还是挺不错的,那些成名已久的作家们就算写段口水文都有市场,编辑跟着混口饭吃还蛮舒服。想到这儿陈年不禁开始遐想,要是她能当他的编辑就好了,每天能有这么漂亮的女孩打电话来催稿子。

    到时候她说,喂,你的稿子什么时候交上来啊,他就可以一边翘着脚说没灵感啊,一边到处扮演(疯玩),等到她心急如焚的时候再慢悠悠地把稿子交上。看她这模样,想必急得快要哭出来,催稿子的时候,语气也是温柔的吧。

    “哎,世界上哪有这么巧的事情?”町枝萤的声音把陈年拉回现实,他暗自感叹一声,凝神向她所指的地方看去。

    “什么巧?”

    “没什么,只是觉得相遇就是缘分。你这么喜欢看书,不会是想去东京当编辑吧?”陈年开了个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