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之星辅仁世
繁体版

第六章 士人之首

    杨佑辞别杨彪,面对父亲的“威胁”,杨佑可是字字句句俱从耳入心。

    待到黄巾之乱平定,这洛阳城中又将掀起一股腥风血雨。

    杨佑要竭尽一切办法保留,乃至增强汉室的实力。

    而机会,马上就要到来。

    前不久灵帝派遣左丰为天使,前往前线考察军情。

    刘备作为卢植的学生,前去协助平叛,卢植却因为不愿行贿,被十常侍爪牙左丰记恨,在灵帝面前诬陷卢植。

    致使卢植被董卓替换,而董卓自持高贵,视刘备三人为草莽匹夫,于是刘玄德三人离去,最后只得了个安喜县尉的小官。

    首先,刘备作为皇室宗亲,日后的汉昭烈帝,只要给他一个机会,他就能很快展现出他的能力。

    既然卢植不愿行贿,那么只有杨佑帮他行贿了,他虽然是士族子弟,却毕竟没有他们那么死板,他的大志可不仅仅是他个人的名利,一人的得失。

    十五年来,杨佑攒了不少私房,这次不仅全拿了出来,加上灵帝先去赏赐的金银布匹也拿出了一半,杨佑是生怕不够。

    这日,杨佑便托了一个小黄门联系到了张让,张让见到杨佑送来的金银那才是两眼放光。

    “咳咳,不知小杨大人寻咱家有何吩咐,咱必保您心想事成啊,哈哈哈!”

    张让说是对杨佑说,眼镜却从没离开过面前的金银,说着说着就笑了出来。

    “那就有劳中使了!我听闻不久前灵帝派人巡查前线军情,而前线的卢植大人乃国之忠良,是一直臣,恐届时多有得罪于天使,还望中使大人到时候多多包容,向陛下美言几句!”

    “哦?就这点小事不成,都看咱家了!卢大人乃国家支柱,届时咱自会平安无事的!待卢大人班师回朝,自是会步步高升的!”

    张让拍着胸脯向杨佑保证道。

    “倒是还有一事要劳烦中使大人多多费心!”

    “哈哈,小杨长史但说无妨!”

    “卢大人帐下有刘备,关羽,张飞三人,其中刘备乃是孝景皇帝玄孙,望中使大人对着三人多多提拔才是!”

    “哈哈!小杨长史对前线军情竟然如此关心,不过您大可放心,对国家有用之人,咱自然是不会让他埋没的!那这些………”

    张让指了指面前的箱子。

    杨佑立马会意道:“尽数奉与中使!”

    说着又从怀里拿出一袋金子,放倒张让手中。

    张让掂量掂量,笑着道:“那咱家就恭敬不如从命了!咱宫中还有急事,就先行告辞了,小杨长史托付的事情,咱可都记着呢!”

    张让说着说着就跨出房门离开了,不一会来了一群小黄门把那些金银都搬走了。

    十常侍见钱眼开,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上欺天子,下压群臣。

    但不得不说的是,这十常侍的口碑和业务能力都是有目共睹的,收钱办事,有求必应。

    果不其然,两月后左丰气急败坏地回朝,次日却没见朝中发出任何调令,杨佑便知道事情成了。

    同年十月,张角病死,黄巾军群龙无首,兵败如山倒,各地黄巾都被一一镇压。

    年底,灵帝下诏卢植、朱儁、皇甫嵩三人率本部班师回朝,留部分人马继续追剿残贼。

    二年春,卢植回到洛阳,刘关张三人也一同来到洛阳城,而不是像历史上那样四处漂泊,依附公孙瓒。

    因平叛有功,卢植封武功侯,迁车骑将军,赐千金。

    刘备则被复祖上爵位,陆城亭侯,封左军将军。

    关羽封荡寇将军,张飞讨逆将军。

    这下杨佑不得不感叹金钱的力量,原本杨佑想的是刘关张三人得个杂号将军就已经是极好了的,但能让刘备复爵,杨佑是万万没有想到的。

    要不说张让业务能力过人,只要钱到位,没有什么是他们办不到的。

    同时也反应出十常侍对皇权的掌握,足见汉室的腐朽。

    刘备是他助力的同时,也是他第二个选择。

    中平二年四月,灵帝召见杨佑。

    崇德殿内。

    灵帝高坐殿上,指着杨佑说道。

    “你!上前来!”

    杨佑站起身来,朝灵帝走了几步,又再次跪下。

    “抬起来头来。”

    杨佑抬起头,眼镜却看着自己的官服。

    “长得倒确实俊俏……”

    “杨佑…你这名字还是朕取的……”

    杨佑闻言再次跪拜道:“臣深知吾皇大恩,臣没齿不忘国恩!”

    跪拜瞬间杨佑才看见灵帝模样,虽然才而立之年,却已然两鬓斑白,满脸憔悴。

    “朕早知你才名,又有功于文治,今日朕独召你自是有事托你。

    朕知你乃少年才俊,汝于文治如同吾家之冠军侯,天下文人士子少有能与汝并肩者。”

    “朕有二子,刘协、刘辩,朕不求此二子皆成如你这般英才,但愿其不输人前,不落人后,你若能教导一明君,也算你功劳一件,足以名留青史。

    故而朕欲汝为侍读,你可愿意?”

    杨佑听一半才知道,灵帝这是想让自己带他俩儿子上分,招苦力还画了个大饼,但他能说什么呢,这要是拒绝了,分分钟人头落地也不是没可能的。

    杨佑俯首道:“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愿为大汉社稷肝脑涂地。”

    “哈哈!好!好!好!昔日朕赐汝名,如今尔虽为及冠,朕先赐汝一字,便叫‘庭辅’如何!”

    杨佑再次跪倒说道:“臣谢陛下赐字之恩,臣纵死难报!”

    随后灵帝又问了杨佑一些问题便让他下去了。

    此后关于杨佑的话题又多了个“帝王赐字”了。

    杨佑的位置在不断拔高,甚至一度向士人之首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