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靖厄书
繁体版

第三章 初来乍到

    天还未大亮,宫中就已是灯火通明。皇帝打着哈欠来到了书房,捏碎了火漆,打开来看刚到的军情。

    兵部尚书和大将军一头冷汗的站在桌子对面,等着皇帝的发问。

    “嗯?水患?”皇帝手中的军情,睡意全无,“不对,又是妖患?!”

    大将军向前一步,“回陛下,确实为妖患,洪水来袭时,有白龙裹挟其中,并朗声言奉天庭法旨,水淹妖帝三军。”

    兵部尚书也附和着,“妖帝说的就是陛下。”

    皇帝抬眼看着眼前两位,心里约有一万个槽吐不出来,“我?妖帝?然后还有什么天庭?你们听说过天庭是个什么玩意儿吗?”

    兵部尚书擦擦冷汗,“古时候有传说,天上有仙界统管人间,其名曰‘天庭’,其上有各色仙人分管不同人间职能。”

    皇帝听完一脸懵逼,“那关我屁事?”

    兵部尚书和大将军一同摇头,齐声道,“臣等不知。”。

    皇帝想了几秒,向身边内侍道,“把鉴天司的辛老喊过来吧,这事儿我觉着蹊跷。”

    内侍领命,迈着细碎的步子出去了。不多时,鉴天司总司丞辛元容便到了。皇帝看她那颤颤巍巍的样子,赶紧吩咐赐座,赐热茶。

    “辛老,北海那边的事儿您听说了吧。”皇帝漫不经心的问了一句。众人甚至都没从这句话中感觉到奇怪。刚到的军情奏报,鉴天司总司丞是如何知道的。

    辛元容回礼,“回陛下,听说了。怕不是一般妖患,而且似与星兆有关。”

    兵部尚书和大将军闻言一愣,“什么星兆?”

    辛元容看了皇帝一眼,皇帝轻轻点了点头以示应允,她才开口,“三个月前,夜胆星复明。根据鉴天司百年来的记录,夜胆星亮起,帝王便驾崩,时间浮动不超过一个时辰。此星兆乃是皇家秘闻,只有皇家和鉴天司寥寥数人知晓。”

    兵部尚书和大将军听完,面色垮塌,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接话。皇帝喝了一口茶,咋了咋嘴,“事儿就是这么个事儿,朕自己估摸着,是天庭那帮狗神仙点了灯又咒不死朕,然后就又开始搞事情...话说辛老,这世界真的有神仙吗?”

    辛元容点点头,“古书有记载,曾经确有神仙乘坐飞舟从天而降,言说是天庭使者,教给凡人农事之法,行医之法,工艺之法。还教给了众生道理,修炼法门等等。”

    皇帝的好奇心突然被勾了起来,“后来呢?”

    辛元容摇摇头,“古书记载仅此而已,但是有关祈天的祭祀却是保留至今,鉴天司的祈天殿就是用以此处的。”

    皇帝看向兵部尚书和大将军,“你们怎么看呢?”两人对视一眼,也不知如何回答,总不能让皇帝顺应天时,自裁谢天吧。

    皇帝见两人吞吞吐吐,直接说道:“死兆星亮不亮的先不提,是不是天庭法旨我也不管,搞事情那条妖龙我杀定了,伤我远唐兵卒万人,这事儿不能就这么算了。把刘显叫过来,又该大理寺这把刀出鞘了。”皇帝透过窗户,望着远方天际,满眼杀意。

    ……

    大理寺暗组的总部地处陵都城外西北三里外的皇家猎场,这猎场内有一处庄园,本是供皇帝围猎时休息的别院,如今已然改建。营房校场食堂文阁一应俱全,虽说四支暗组一共不足二十人,但要维系着些人的行动,却要很多人。

    洛玉烛一路上能发现的明哨暗哨就有数十,更不用说没发现的哨卫了,再加上内务和文书等基本配置,洛玉烛心下粗略算了一下,这处庄园内至少得有三百人来维护暗组日常。

    等到洛玉烛交接完手续,已是晌午,从大早上起来一路折腾到现在,早都饿得前胸贴后背了。好在有内务小厮帮着引路,走了不远,来到了音组的食堂。小厮领到了地方也就告退了,洛玉烛一个人稍感局促的走进了食堂。这里的食堂规模不是很大,房间内只有一张长桌,五个稍显舒适的椅子。其中四个椅子上已经有人坐了,这四个人想必就是音组成员了。“

    大家好,我是音组的队正。”洛玉烛朝着四个人打了个招呼。四人其实从洛玉烛还没进屋就发现了,此时见她来打招呼,才站起身来拱手抱拳,“见过大人。”

    洛玉烛见过四人的履历和画像,此刻才对的上号。个子最矮的姑娘赐号是唐鼓,目测十六七岁,天生怪力,惯用等身长刀,曾是虎军先锋营的伍长。

    稍高一点的是柳琵琶,先前神机营的火器教官,履历上有陛下的批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人形自走重机枪”。

    最后两个姑娘身高与洛玉烛无差,看起来稍微开朗一点的是赐号为胡筝的姑娘,善用双刀,身法极佳。

    气质稍显迷离的,则是赐号为“笛”的沈笛。这个姑娘和胡筝都是从大理寺四卫中抽调的,胡筝原是赤枭卫,论辈分算是洛玉烛的师侄。沈笛则来自常年不在陵都的玄蛇卫。履历记载,此女极其聪慧,善机关偃术,大理寺使用的制式火器“阎罗铳”就是经她手改造过的。

    “先吃饭吧,接下来几天大家吃不到食堂了。”洛玉烛落座后,指了指手边的档案袋。

    “有任务吗!”唐鼓一双眼睛瞪得大大的,两颗小虎牙从樱唇下探出,看起来高兴的不得了。胡筝闻言叹了口气,“那晚上的甜点岂不是...”柳琵琶依旧低着头,大口大口的吃着饭菜,像是没听到洛玉烛刚刚的话。

    沈笛有些迷离的看了洛玉烛一眼,浅浅一笑,“大人,我吃的差不多了,可以先看看简报吗?”洛玉烛一点头,将档案袋递了过去。唐鼓赶紧从椅子上跳下来,跑到沈笛旁边一同观看。沈笛一边看着简报眉头一边慢慢锁紧,唐鼓在沈笛耳朵旁叽叽喳喳个不停,像是在出谋划策,实际上就是在以各种语式重复“莽过去干就完了”。

    洛玉烛刚好吃完的时候,沈笛也放下了简报。“洛大人,此去北海可有什么要特别提点的吗?”

    洛玉烛思索了一下,“大理寺会给我们那妖龙的踪迹,我们只要根据情报,和其他暗组合力击倒捕捉那妖物就好。”

    唐鼓一听,嘴上对对对个不停。沈笛听完皱着眉头想了一会,“龙族可没那么容易对付。”柳琵琶也点点头,“龙鳞极硬,寻常火器怕是破不开。”洛玉烛也是知道她们在担心什么,笑了笑说道,“出发前会有个惊喜给大家的,不用担心。”正说着,暗组的随军需们抬着一口大箱子走了进来。

    “洛大人好久不见啊,”为首的汉子见到洛玉烛,拱手行礼,“想不到您也调来这里了。”

    洛玉烛赶紧回礼,“姜大人,看到你这个火工坊首席在这我就放心了,这箱子里就是我们的兵刃了?”

    “那倒不是,这箱子里是给食堂送的新鲜蔬果。”

    “啊?”众人诧异。

    “开个玩笑,哈哈哈…”姜万里笑着,打开了箱子。箱子里整齐的码着十数支阎罗手铳,数把长刀短刀,弹丸火药不计其数。“本来是要先入库的,但是上头说你们马上出任务了,就让我直接送过来了。我照着单子念,各位按照顺序来签收一下,我好去武库报单。”众人应是,心中不免期待起来。

    “柳琵琶,阎罗铳六支,无常短剑一柄。”

    “好...好的!”柳琵琶接过阎罗铳,细细的观瞧,“大理寺真不愧是在陛下的亲儿子,这火器比神机营的好多了!光着做工就得值三百两吧!”姜万里看着,哈哈笑道,“这可是我们大理寺火工坊的手艺,外面多少钱也买不到。”柳琵琶嘴角翘着,乐的不行,将火器兵刃收拾好,在单子上按了手印。

    “好,下一个,胡筝,阎罗铳一支,无常双刀一对。”

    “来啦!”胡筝不愧是身法奇佳,一个跳踏便从长桌那头蹦了过来,落地时尘土不飞衣袂不乱。接过双刀顺手舞了几下,姜万里看着不住鼓掌,“姑娘好刀法,不枉火工坊这几天的辛苦。”胡筝收了刀势,不好意思起来,“大人您谬赞了。”

    “下一个,唐鼓,阎罗铳一支,无常斩马刀一柄。”

    “到!!!”小姑娘笃笃笃的跑过来,从随军需手上接过斩马刀,眼睛瞪得大大的,“好刀啊!”姜万里看着唐鼓小小的个子,舞着比自己还高的斩马刀,有些惊奇,“这斩马刀有些沉重,姑娘用着可还趁手?”唐鼓头点的都带着些许残影,“趁手趁手!多谢大人。”

    “接下来,沈笛,阎罗铳一支,无常子母刀一副。”

    “有劳了。”沈笛不急不躁的拿起子母刀,左手将子刀抛起,右手母刀前探出,子刀竟稳稳立于母刀刀脊之上,“子刀有些许沉了,但是问题不大。”言罢,左手又抛起一柄子刀,同时右手上挑将原本立于母刀上的子刀一并抛起,就这样在母刀的操控下,两柄子刀上下翻飞,第三柄子刀则在左手时隐时现,仿佛传说中的以气御剑。这一手神奇的刀法看的众人震惊不已,姜万年忍不住鼓起掌来,“姑娘这群星捧月甚是凌厉,敢问沈军侯是你什么人?”

    沈笛母刀一挥,收了三把子刀,拱手道,“正是家父。家父刀法大成,可同时驾驭十八柄子刀,而我这三柄已是极限,当不起凌厉二字。”姜万里点点头,嘴上不住赞叹。

    “最后,洛大人,您的阎罗铳和无常剑。”

    送走随军需后,各自回房收拾行装不提。大约一炷香的时间,众人于马厩驿站前集结,洛玉烛给众人分发了任务期间表明身份的暗组腰牌以及狻猊面具,便跨上军马,一路策北而去。

    在她们没注意的望楼上,棋组五双羡慕的眼睛正紧紧的盯着马蹄扬起的尘土。鬼枭叹了口气,刚要说什么就被万乘打断,“明知道自己手潮,你哪来的自信去抓阄啊。这下好了,就剩我们一组看家,兵刃还得等过几日才配发。看看他们的新兵刃,真馋死个人。”

    厉将也附和道,“明知道自己逢赌必输还要去赌的人,真是...”

    百骑点点头看向千甲,“陛下常说的那个词儿是什么来着?”

    “头铁。”千甲没好气的回道。

    鬼枭实在听不下去了,一叉腰道,“你们几个小崽子嘿,我是不是管不了你们了?”

    几人一看他这架势,立马各施手段,四散而去。

    鬼枭看着几个一路随着自己成长起来的属下,默默摇了摇头,“调离暗卫才几天,就都给我皮成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