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渠国
繁体版

第一百四十九章 身陷囹圄

    芈月口头上应允了义渠骇的归国请求,背地里却不给他颁发进出秦国的通关文书,以此为由迁延时日。其实她压根儿不愿义渠骇离开,无非是担心他一去不复返。接下来的日子还想用自己多年来精心培养的感情,再挽留他,给他留下足够的回忆。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日后若是回想起他们在一起的甜蜜时光,定会如愿回到她的身边。

    芈月精心地策划着自己的如意算盘,义渠骇却突然间消失的无影无踪。前一天,她得到线报:义渠骇闲来无事,一如往常在大街上逛游,真没想到两天的功夫就不见人影了,这次不辞而别特别蹊跷,必定事出有因,她一定要查个水落石出。

    芈月立即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但她并不惊慌,然后以太后之名,有条不紊地派人给秦国的各个关隘传信,若是遇到义渠君不许刁难,耐心劝返回来。他倒要看看义渠骇纵使有三头六臂七十二般变化,也逃不出她的手掌心。

    然而,事情并非芈月预料的那样,义渠骇归国并未通过距咸阳最近的雕令关,而是声东击西去了函谷关。他乔装成楚国的商人,跟随马帮派披星戴月火速赶路。经过两天一夜的快速行进,他们早已出了函谷关,踏上了魏国的领土。众人松了一口气,只要出了秦国就平安无事了,接下来绕道大梁,渡过淮水,即可抵达楚国。

    有楚人做向导,义渠骇逗逗转转到达楚国的郢都。听闻义渠骇来到楚国,熊横仿佛看到了生命中的大救星,奉为座上宾。两人似乎忘了彼此的身份,就秦楚两国当前的局势,立即召集群臣准备彻夜商谈。

    熊横说:“秦国的两路大军如同虎狼一般在我大楚的领土上攻城掠地,屠虏百姓,视我楚国子民如草芥真是太气人了,士可杀不可辱呀!”

    义渠骇说:“楚王有好生之德乃百姓之福,眼下大敌当前理应同仇敌忾,倾举国之兵抵御秦军。”

    “如今的局势只有破釜沉舟,背水一战,无论成败在此一举!”熊横说。

    义渠骇宽慰说:“楚王不必如此悲怯,秦军突然发兵楚国,致使楚军战备不足,故而节节败退。秦军也有弱势所在,长途进军,时间久了必然粮草供应不足。”

    熊横似乎听到了胜利的希望,急忙问:“我军该如何用兵?部署军队抵挡秦军当前的猛烈攻势。”

    “鄢城虽然阻挡了秦国的左路军,但已经沦为一座孤城,且秦军势在必得。与其旷日持久地做着没意义的坚守,不如派兵佯装增援,实则救出城中军民便弃城,留一座空城给秦人。”

    义渠骇说完,熊横疑惑不解地说:“如此一来,就等于不战而逃。一旦鄢城失守,秦军长驱直入奔袭郢都而来,楚国的军民会答应吗?”

    “你觉得鄢城能阻挡了来势汹汹的秦军吗?简直就是没有意义的坚守。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尽量减少军民的伤亡。”

    熊横觉得心有不甘,转身对楚国的群臣说:“你们都说说该不该放弃鄢城,退守荆襄?”众臣议论纷纷,有人站出来说:“楚国的城池,竟然有拱手让人的道理,义渠君莫非是秦王的说客?”

    义渠骇碰了一鼻子的灰,就不敢再多言了。但他的这一鼓动,让熊横更加坚定了抵抗秦军的信心,最后与群臣商议,火速调集楚国各地的兵马,重振旗鼓与秦军决战。

    芈月数日没有见到义渠骇,感觉大事不妙。她想方设法利用秦军遍布各个诸侯国的斥候,火速查找义渠骇的下落。三日后便有了回音,不查不知道,一查让她大吃一惊,义渠骇借道魏国去了楚国,此时已成楚王的座上宾。

    秦楚大战之际,义渠骇的行为是公然叛逃,是赤裸裸地对秦国的背叛,同样也是对芈月无情无义的背弃。此时,她心如刀绞好似在滴血,自己多年的真情付出和感情培养就落得今天这样一个苦果。为了秦国的万代基业,她不惜色相威逼利诱义渠骇,只为秦国扫除征伐天下的绊脚石。如今看来,她所做的一切非常有价值,攻不可没。

    此时,正值秦军大举进攻楚国,是秦王一统天下的重大战役,关乎秦国近百年的战略部署。正因如此,此战举足轻重关乎国运命脉。

    在这非常重要的关键时刻,义渠骇却叛逃到楚国,无疑是釜底抽薪。他一直呆在自己的身边,本可以一直宠着,溺爱着,但关键时刻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让她勃然大怒。

    这些年义渠骇身居咸阳,自由进出秦宫。对秦国的军事秘密知晓的太多太多,他若有意助楚对秦国的损失不可限量。现在说什么都晚了,全怪事她一时疏忽大意,才酿成不可挽回的局面。她不敢想象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在秦王的眼里,义渠骇的叛逃已经是不折不扣的叛国罪,杀无赦。他万万没想到自己身边的人就这样义无反顾地走上了作死之路。

    芈月一狠心,宁可我负人,绝不许人负我。为了最大限度的减少秦国的损失,她催促秦王快刀斩乱麻,加速进攻楚国。楚人兵败,无招架之力时,若想议和罢兵就必须惩除奸细,交出义渠骇。到那时,他要亲眼看看义渠骇还能藏身何处?谁还敢收留、庇护他?没准就会乖乖地回到她的身边。只要伐楚成功,秦军胜心利凯旋之时,就是义渠国的灭国之日。

    义渠骇亲眼看着熊横调兵遣将,部署完毕。这几日他们形影不离,正期待着楚军胜利的消息,却没想到等来了鄢城沦陷的噩耗。

    白起率军久攻不下,便另辟蹊径将鄢周围的汉江及其支流拦腰截断,提升水位,然后炸山开渠。半月的光景,白起的水利工事已经完工。随着一声巨响,汉江之水奔涌而出,将整个鄢城化为一片汪洋。顿时楚国的军民尽数遇难。鄢城惨败,城中的军民惨不忍睹。

    鄢城的惨状再次挫败了楚人顽强抵抗秦军的决心,于是楚人有了妥协求和之心。与此同时,司马错率领的右路军也在攻城拔寨,逐渐逼近郢都。

    熊横一看大事不妙,上次义渠骇建议他放弃鄢城,退守荆襄,他没有采纳。但这一次他绝不能再重蹈覆辙,当即立断,下令郢都的臣民全部撤出,火速迁都寿春。座观战况,伺机而战。

    看到熊横在众臣的簇拥下望风而逃,义渠骇踌躇满志,就是说破天再也提不起楚人的高昂斗志,根本无人听从,把他一个人亮在那里,叫天天不应,喊地地不灵。更糟糕的是一些无心抵抗的楚国军兵,竟然将义渠骇五花大绑押送秦营换取军功。他万般无奈,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面对楚国山河破碎,每况愈下的情景,他的心彻底凉透了。

    几十万楚军短短数日,败得一塌糊涂,反而是白起不费一兵一卒,攻陷鄢城,荣立奇功且一战成名。义渠骇被秘密押送咸阳,秦王思虑再三不好处置,悉知他是义渠王又是芈月身边的人,弄不好会引起义渠人的举国叛乱,索性就押送甘泉宫让芈月亲手处置。

    义渠骇押到甘泉宫,芈月赶紧让人松绑,非要亲自审问,她就不明白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却要走上一条不归路。

    芈月见到义渠骇,蓬头垢面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扭着头看也不看她一眼。当面问话,他却闭口不答,其实芈月的内心也在不断地挣扎,她多么希望义渠骇能认错悔过,求求她或许会枉开一面,但事实并非如此。

    芈月深知秦王此举打破律法、祖制,交由她处置义渠骇,隐藏着儿子对母亲的崇敬与孝道。正因如此,芈月的意志更加坚定,铁了心,她今生今世必须和义渠骇做个彻彻底底的了断。她的年纪越来越大,逐渐失去对义渠骇的掌控。他不想在以后的日子里自己的身边还留着一个祸端,时不时让她担惊受怕。于是,心意已决,秘密行事。

    义渠骇要死扛到底,芈月问不出一句话,只能愤愤地离开。

    不多时,魏丑夫拿着可口的饭菜给义渠骇送来,说:“我们也是老相识了,能听我几句劝吗?我在秦宫里生活了二十多年,从来没有见过芈太后对谁如此的爱,爱得死去活来,也没有见过她对谁如此的恨,恨得咬牙切齿!唉,这世上还真是千奇百怪,什么样的人都有哟?”

    义渠骇心里很清楚,自己犯了不可饶恕的罪责,也没想过要取得她的宽恕。这些年在秦国他亲眼目睹了秦军征赵伐楚之战,秦国的强大前所未有,一统天下才是大势所趋。或许历史的洪流正朝着这个方向发展,一切都应顺势而为,不可逆转。他只所以这样做是让义渠国的子孙后代永远记住,他们的戎王在历史转折的关键时刻,为了对抗秦国所做的不屈不挠地抗挣。

    回望他的一生,不负往昔的美好时光,不留下一丝遗憾,不枉在这世上走一遭,不白活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