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渠国
繁体版

第一百四十六章 楚国之行

    义渠骇等一行人首先到达楚国的陪都(第二大城市)鄢城。此地汉水绕城而过,水系发达,湖光山色,周边稻田密布,物产丰富。他们来到城门处只见守备松懈,值守的将士不查验通关文书,却很注重来人的身份及来鄢城目的。他们亲眼瞧见魏、齐等国的富商,只要略施一点小钱就能自由出入城门。自由宽松的营商环境,让诸候混战的乱世之下相对平静安稳的鄢城一度繁荣,南来北往的商贸活动异常频繁。由此,鄢城每年的税收都在大幅递增。

    眼下,天时地利人和造就了楚国大地上的太平盛世。义渠骇饶有兴趣地效仿商人的做法,果真城门守将根本就没有查验,便放他们入城了。他边走边欣赏鄢城繁华的街景,大街小巷人头攒动,天南海北的客商售卖着琳琅满目的各种商品,让人眼花缭乱。然而他走着走着,惊奇地发现守城的官兵不在城墙上值守,而是三五成群一起赌博、喝酒,看杂耍。他不敢想象,此时若有敌兵来犯,谁会知晓?再看此处的城墙长年累月经雨水的侵蚀、冲刷,随处可见坍塌、破败之象。或许楚国多年无战事,楚人过惯了太平盛世,殊不知隐藏在繁荣背后关乎生死存亡的危机。

    夜间,他们在驿馆歇息,义渠骇走出门看到整个鄢城处处灯火通明,酒馆、赌坊、风月场中宾客满座,生意火爆。此次,鄢城的所见所闻彻底刷新了他多年前对这里的印象。正因如此,鄢城的富庶繁华让秦人垂涎欲滴,同时也为鄢城的悲惨命运埋下了祸根。

    想到这些,义渠骇再也无法平复此时的心情,带着满腹的惆怅和对鄢城的隐忧,快速来到了楚国的郢都。见到熊横,楚王宫依然歌舞升平,花天酒地。楚国自丹阳之战后,将近20多年无战事,楚人过惯了安居乐业的好日子,似乎淡忘了正在崛起,试图一统天下的强秦。秦国前不久刚战胜了赵国,秦王正在养精蓄锐,积储粮草,而楚国对这一切置若罔闻。新任楚王熊横没有经历过战争的磨难,还在天真地幻想着通过联姻博取秦王的信任,建立战略同盟,继续安享太平盛世。

    熊横见到义渠骇激动地说:“义渠君果然料事如神。赵国战败,从此一蹶不振。我担心秦王对我大楚有所企图,因此按照您的吩咐接二连三地向秦王提出联姻之事。”

    义渠骇这才想起多年前他曾经对熊横的一番有意奉劝。他心中欣喜既然熊横能听取他的劝告,说明并非无药可救。随即便说:“楚王好雅兴,我每次来到郢都,您都以王礼盛情厚待,在下受之有愧呀!”

    “义渠君何出此言?本王实在费解,这其中的道理请您详说原委!”熊横问道。

    义渠骇略作思忖说:“天下的局势千变万化,岂是我能预测的?昔日的一番谬论竟然误导了楚王,罪过,罪过!如今放眼天下诸候,秦王有胸怀天下,吞吐天地之志,岂能是一桩姻亲所能左右的?”他正欲高谈阔论天下时事,但随从及时上前提醒他,说:“义渠君别忘了此行的使命,妄言评论天下时事,以免误事。”

    义渠骇这才想到身边跟随着秦王的眼线和耳目,为了大局计他又不得不顾左右而言他。楚王也深知其中的厉害就不再追问,进而只能劝他喝酒。

    次日,朝堂之上义渠骇身为使臣,按照周礼例行两国联姻的使命,双方签订并交换国书。他拿到楚王的回帖,算是使命已经完成,正准备向熊横郑重辞行,然后返回秦国。突然,楚国将军项燕拦下他,并说:“秦使,请留步!启禀我王,我有话要讲。”

    未等楚王恩准,只见项燕走上前高声问道:“秦楚世代姻亲,此次联姻固然是好!但一纸婚姻能换来楚国的永世太平吗?”

    义渠骇面如此棘手而刁钻的问题,他心里没底确实无法作答,但当着楚国满朝的文武百官的面又不能光站着不说话,杵在这里尴尬极了。他心想自己只是奉命出使楚国,断然不能触及这等军政大事,凭心而论估计就连秦王也不会承诺这事。此次秦王突然间派他出使楚国促成联姻之事,他觉得非常蹊跷,必定事出有因,搞不明白其背后真正的政治目的。

    熊横见义渠骇陷入了楚人精心设计的尴尬窘境,急忙帮他解围,说:“我同义渠君是多年的故交老友,情同手足,他岂能害我?项将军多虑了!”

    “请我王恕罪!在下多嘴了,但还有一事我想请教秦使,你是义渠王,秦王为何派遣一个外邦重臣出使楚国,其用意何在?现在看来是利用你们的关系拉拢楚国联姻,日后一旦时机成熟,秦王反目成仇会将今日一切的承诺推向一个毫不相干的外臣,让世人百口莫辩。所以,臣下愚笨恳请我王识破秦王的伎俩——明修栈道,却暗度陈仓。日后对我大楚必定有所图谋。”

    在这种咄咄逼人的气势下,熊横又继续帮义渠骇圆场说:“秦王必有秦王的谋划,这是我们日后国政所要讨论的议题。但眼下秦楚联姻之事切不可怠慢,以免两国之间产生误会。项将军休要多言,来人,礼送义渠君出城!”

    出了楚王宫,义渠骇心有余悸,刚才看到项燕盛气凌人的态度,颇有英雄气概。他暗自庆幸楚国有项燕、屈原这样的将才定然不会败亡,但不知熊横能不能把钢用在刀刃上。想想这些他感觉自己杞人忧天了,毕竟楚国地大物博,富甲一方岂能说亡就亡?

    义渠骇归秦的途中,看到秦军运往武关的粮草堆积如山。将士们日日在沙场上操练,杀伐之声响彻云霄,气势雄宏。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秦王战胜赵国后突然间将矛头指向楚国,其用意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然而他却肩负着和亲的使命,去胡弄楚人,有朝一日秦国若对楚国开战,他就会背负上不守信义的千古骂名,想想真是匪夷所思。况且,据他所知楚人至今还蒙在鼓里,楚王年轻不懂世事艰险,幻想着未来和平美好的生活。他思虑再三,决议找机会帮熊横一把,绝不能让秦人的阴谋得逞。

    义渠骇返回咸阳立马向秦王复命。如此一来,秦楚两国便敲定了和亲的日期。熊横欢天喜地诏告天下,邀请八方宾客,择黄道吉日举行大婚。

    义渠骇复命之后,从大殿中走出来。他心急如焚,寻思着怎么打听到芈月现在何处?突然,一个宫人大老远地喊他,“义渠君请留步!老奴有话带给您。”原来芈月早已留下口信,他定睛一看老宫人一路小跑来到踉前说道:“芈太后留下口信儿,他嫌咸阳琐事繁多,太纷扰,索性就返回甘泉宫独享清闲了。老奴已备下车马,义渠君请吧!”不容分说他只能乘车前往甘泉宫。

    义渠骇如期归来,芈月万分欣喜,说:“义渠君果然不负王命,荣誉归来,一路长途奔波辛苦了!”

    “姊姊过誉了,能为秦王分忧,为秦国做点事情荣幸之至!”

    义渠骇说完,芈月随即拉着他的手来到假山之上,坐于凉亭下歇息。芈月要详细询问他此次楚国之行的所见所闻,然而她关注的重点仍然是熊横,询问他的现状如何?每天都干些什么?

    义渠骇出于对熊横的一片深情厚意,当然是顺着芈月的意愿,有所取舍地讲给他听。顺藤摸瓜,揣摸芈月及秦王的政治目的,弄清楚秦国究竟对楚国有何意图?

    义渠骇娓娓道来,芈月听得津津有味,最后竟然崩出了一句话,“好戏还在后头呢?对熊横没什么好果子吃。”他猛然大吃一惊,秦王对楚王阴奉阳违,刻意拉拢,其真实目的昭然若揭。想到这里他心中五味杂陈,自己无形中出卖了朋友,贼不厚道,愧疚之情油然而生。

    晚饭时分,他们正在用餐,芈月却突然说:“我们孤零零地呆在偌大的甘泉宫,终有一天你我将要老去,没个孩子在身边尽孝怎么能行呢?”

    义渠骇深知芈月有意责问他将孩子转移到义渠国,于是只能主动承认错误,争取芈月的谅解,说:“都是我的错,让你见不到孩子,我们也少了天伦的乐趣。我抽时间回趟义渠国,看望父母顺便将我们的孩子一并接来,此生我们一家人长相厮守,永不分离。”

    芈月忽然来了兴趣,说:“那我也随你一同回去,将我们的孩子平安接来,你意下如何?”

    义渠骇差点能惊掉下巴,心想他曾经多次邀请芈月同他归国都被婉言拒绝,今天莫非太阳从西边出来了,怎么会突发其想来着?说:“姊姊若能同我归国,义渠人定会举国欢庆,但您贵为太后突然造访义渠国势必要知会秦王,以免引起两国之间不必要的误会,惹出麻烦来。”

    “你大可不必在意,我只是随口说说而已!”芈月言罢会心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