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花秋梦
繁体版

附(第二十章的故事补充): 陈政才同学

    1.

    自从他当众叫出小媱的代号之后,有那么一段时间,他玩性大发,把小媱的代号变着花样来叫。

    无论他怎么叫,逆来顺受的邓小媱都不理他,这让他看着心痒痒的,非要“欺负”她不可。

    小媱作为语文科代表,每隔两天就要到课室后面的黑板报上更新内容。她只负责语文这个版块,更新的内容不多,也就是摘抄几个成语的解释,几条熟语,又或者几个生僻字词的注音,以供大家积累。而偏偏陈政才的座位就在后黑板前面。

    有一次,是在傍晚。陈政才回到课室,小媱正在他座位后面更新黑板报。起先陈政才还乖乖地坐在座位上抄英语单词,抄两行就感觉无聊了,放笔转身,看见小媱正在后面全神贯注地抄写——她一会看书,一会抬头在黑板上抄写,是典型的记一段抄一段。所以黑板上连贯地出现一个又一个白字,瘦削而娟秀的字迹一如她单薄清秀的身影。写得那么认真!陈政才内心犹如闯进一窝蚂蚁,痒的难受,于是站起来,悄悄地拿起槽上的粉笔,来到小媱耳边,眼疾手快地在她脸上划了两笔。小媱惊讶回过头,陈政才已一溜烟跑出后门。他在后门那探出脑袋察看小媱的反应,然后一副“有本事来打我啊”的得瑟表情。

    小媱无奈地对他皱了皱眉头,擦干净脸上的粉笔尘后继续专心于她的工作。不消一会工夫,陈政才又偷偷跑到小媱身后,再次出其不意地往她脸上又是一笔。小媱怒嗔道:“好烦啊你!”

    陈政才跑得那么快,总能在小媱反应过来的那一刻跑出门外,让小媱拿他没办法。他听见小媱骂自己,干脆站在门口哈哈大笑。沐月见他欺负自己的同桌,也帮腔说:“死高佬,你以为你还是小孩子吗?你知不知道你这‘庞然大物’跑起来,整个课室都像地震!”

    陈政才又向沐月做了个鬼脸,之后又不知跑去哪儿了。

    过两天,小媱又到后黑板去更新黑报,他又玩这样的把戏。以至于到后来小媱一见他靠近,就得抡起拳头来防范。

    陈政才假惺惺地说:“我路过而已啊,用得着那么凶么?我座位就在那,我从这路过是必定的,难道路过都不行吗?”好像很有道理的样子,小媱只好放下她的拳头,转过身去继续她的抄写。殊不知刚转身,一支粉笔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度划过她的脸庞。

    望着陈政才逃跑的身影,小媱气得跺脚。

    在走廊逛了一圈的陈政才再次回到教室,小媱见他出现在门口,立马放下粉笔,咬牙切齿。政才知道她真的生气了,既得意又满意地摊开双手,对小媱说:“好啦好啦,不逗你了,老子要做作业。”然后一本正经地从小媱身边走过。小媱担心他又耍花样,也想为自己过去的种种出一口气,所以当陈政才靠近自己时,三两个拳头就栽了进去,边打边说:“做作业是吧?做作业?做作业?……”

    陈政才拱起背在挨揍,挨了一拳之后又觉得没这必要,因为小媱的这点力度对他来说,仅仅相当于按摩。

    2.

    陈政才坐在座位上看报纸,小媱把他同桌的椅子拖走。他疑惑地看着小媱的一举一动,原来是小媱想踩着那椅子去擦高处的黑板。陈政才装模作样地长叹一口气,站起来,以不可抗拒的力量从小媱手中夺过粉笔刷:

    “连擦块黑板都要搬椅子?简直无法想像。”说完施展他作为“高佬”所具备的优势,举起手来轻易便够到在黑板的最高处,在那里来回擦拭,犹如长臂猿摘水果。粉笔灰随着动作纷纷落下,他意识到小媱在自己的前面,便减慢动作,尽量不让粉笔尘跌落在小媱的身上。

    “看到了吧,这需要椅子的吗?”陈政才擦完后将粉笔刷放在槽里,得意非凡。

    对于这种“炫耀”,小媱还能说什么呢?

    陈政才擦完离开,小媱拿着粉笔又想踏上那椅子到高处抄写。陈政才见状,又一下子夺过她手中的粉笔,像之前那样装模作样地长叹一口气:“唉,还是让我来吧。”

    小媱将资料双手奉上。陈政才看一个字写一个字。在陈政才的印象中,这些工作向来只是学霸又或者在该科有一定水平的人来做,即使不是学霸和“偏科狂”,也轮不到像他这样的“学渣”来殷勤出力。

    所以当他逞一时之气从小媱手中夺过粉笔后,心有点慌,他第一次写这些玩意。他害怕他的损友进来笑他说:“高佬就你那‘鬼画符’的字也学人写墙报啊?”又或者旁边的小媱不满意而嫌弃他。

    所以他每一笔都认认真真、小心翼翼地写,除了不让其他人失望外,也不想让自己失望。

    小媱站在旁边静静地看着,这是她第一次看见陈政才如此认真如此专注。但是每写几个字,他总会用余光地打量四周,有点心虚,发慌。这……真像自己。

    敏感的她立马就捕捉到了:这样的心境,自己不是天天都会撞上了吗?只是没想到,一个平时开朗调皮、霸道蛮横的大男生,内心也会有这么一个包袱。

    待陈政才抄完这些成语及其解释,他的额头已轻轻渗出了汗水。“辛苦啦辛苦啦。”小媱连忙摇起本子为他扇风。

    他最想听到的,是别人对这些字的评价。可他又不太敢主动问别人。

    他平时写字就很马虎,这次尽管写得很认真,但也只能说“写得整齐、容易辨析”。他写的那些字,笔画与笔画之间时松时紧,并不算美观,不过陈政才很用心去写了。

    “咦,写的还挺好看的……”小媱故意赞扬他,她知道陈政才需要鼓励。

    陈政才这才咧开嘴略带羞涩地笑。这家伙居然不怀疑,又或者说,这些字归根结底是他勤勤恳恳、竭尽全力得来的结果,与其说他的高兴是来自别人的称赞,还不如说是来自他内心对自己努力的认可。

    临近晚修,同学们陆陆续续回课室。这也是陈政才今天最为不安的时候。他看看自己在后黑板写的成语,然后又东张西望,寻觅着那些看了黑板报的同学,想知道他们是怎样的表情,对那些字又是怎样的看法。事实上根本没人在意这些字写得怎样。黑板报几乎天天有更新,看不看都可以无所谓,谁还会去计较那几个成语呢?唯一能察觉出端倪的,就只有李子雄。他看见语文版块里“突变”的字迹,皱了皱眉头。他知道肯定不是阿三写的,至于是谁,他也没心思去过问。

    陈政才倒是出奇地拿出本子,对着黑板报做起了笔记。

    3.

    晚修第一节的化学小测,已经交卷的邓小媱从洗手间回来,发现陈政才还坐在座位上搔头摸耳地算。小媱低头一看,原来他还在纠结那道化学式的配平问题。再看试卷的后面,几道大题除了开头写了个“解”外,一片空白。

    化学科代表可没这耐性更没这时间等他做完,所以一直在旁边催促他快点交卷。他心有不甘但无可奈何地让科代表收走了试卷,悻悻然离开课室。离开时他还若有所思地思考那道配平题。

    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做,还要狡尽脑汁去思考,小媱真为他难过。

    明明不会做,这家伙偏偏还要隔三差五跑过来抢小媱的作业回来抄。若小媱不在,就直接拿。他知道小媱不会把作业夹在课本里,而是一本本整齐地叠放在书桌内,所以他在里面一拿就是一大叠,语文数学物理化学……一应俱全——一石N鸟!

    这次他又跑去找小媱要作业,鲜有脾气的邓小媱也对他产生恨铁不成钢的怒火:“老是抄别人的作业,考试的时候怎可能会做!”

    “我又不是照着抄,哪里不会看哪里而已。”陈政才解释说。

    小媱才不相信他的话,作业本一到手,还不是全盘照抄。

    “不给,自己回去好好做吧。”小媱说完趴在作业本上不让他拿。一会儿又同情他,又抬起头,好心好意问道:

    “哪里不会?你告诉我,我会的话马上教你……”

    四目相接。陈政才猛然别过脸,片刻又回过头来:

    “不用啦,浪费你时间!”趁小媱不防备一把将作业抢了过去。“哈哈,这样就行了嘛,这么多废话!”然后得意地回自己的座位上。如此霸道。

    可听见小媱说“我会的话马上教你”的时候,他眼睛分明一阵热潮涌了上来。

    基于这点,他决定正式邀请邓小媱观看定于明天下午的对阵高一(13)班的班际友谊赛。

    第二天下午,小媱从后门进来,陈政才一把拦着她,问:“第三节劳动课,轮到你搞清洁么?”

    “没。”

    这样的答案很让陈政才高兴。“第三节我们班对阵(13)班,没事的话就过来看看——看我如何‘虐爆’他们。”话毕一副不可一世的神情。

    为了让女生去看他的比赛,他已经把观众的“要求”一降再降:从“呐喊”,到“助威”,到“鼓掌”,再到现在的“支持”。然而这些观众就是不“领情”,去的人越来越少,即使去了,中途也会走很多,没到中场,人便稀稀落落。而现在,为了能吸引小媱过去,政才已经把要求降到“史上最低”(当然这个纪录很有可能会被打破),就只是让她过去“看看”而已,就看看!不用你加油也不用你鼓掌!对于一个篮球狂热分子来说,这绝对是极大的让步!

    明明是希望别人去,仍不懂得谦逊一些。去看他“虐爆”他们?既然胜负已定,再去看又有什么意思?

    小媱摇摇头:“没什么好看的,不过是仗着个子比别人高而去欺负别人罢了,有什么意思……”

    此言一出,立马引起后排男生的一阵轰动。陈政才更是激动得头发直起、眼睛瞪圆。

    “好!下午我就不仗身高!我不打内线,让你见识见识什么叫精湛的篮球技术……”

    黄逸飞听闻猛然回头,盯着他的同桌——吃惊、疑虑、茫然,却又不方便当众拆他台……

    因为叫了阿三当观众,这场比赛让陈政才摩拳擦掌,恨不得马上开打。就因为邓小媱的那一番话,他觉得是时候在邓小媱面前露一手证明自己的实力了!

    然而到第三节课,球场上还没出现小媱的身影。比赛开始了,仍没。第一节比赛结束,仍没。

    真没劲。陈政才心灰意冷。之前说好的“战术”也懒得去管,每个人靠平时的默契在赛场上尽情发挥,第一节结束已领先对方11分。(13)班也有一个身高和他一样体型比他胖的选手,绰号“大象”,但防守和上篮技术太差,陈政才轻易将其“辗压”——没意思,真的没意思。

    开始。陈政才在己方内线抢得篮板,突然到篮球架旁边多了一个邓小媱!瞬时热血沸腾,向着场上的队员大喊——“变换战术!”

    30分钟前——

    “这场比赛,我们要在战术上作出调整。”

    大家认真地听这队长发话。唯独黄逸飞惆怅地别过脸,很不专心地一边听,一边抚自己的后脑勺。

    “我这次打‘得分后卫’,在外围组织进攻,两位‘中峰’记得给我制造机会……”

    “对面明明有个‘大前锋’,你跑到外面,篮板谁管?”黄逸飞忍不住反驳他。

    “靠你啊——你也不是素的!”

    “你得看看人家什么身材我什么身材,我怎么压得过他?”黄逸飞无奈地说。

    “走位啊!你动作比他灵活!能抢就抢,抢不到也不见得会输……”他都把话说到这份上了,其他人即使有意见,,也不便出声,只能见一步行一步罢了。

    而现在——

    陈政才大喊一声“变换战术”,队员们无奈地“依计行事”。他在外线走位、导球,找准机会投球。而事实上他根本不用找机会,因为到处都是“机会”:根本没人想在三分线外拦他,对方明显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内线的防守和控板上。

    于是,内线形成5打3的局面。之前的控卫已被陈政才替代,他在外围不痛不痒地流转,而对面那个又高又胖的“大象”却在内线里横行无忌,己方的中锋进不去,原计划担任“切入点”的黃逸飞,在拆挡之时不断遭抢断和盖帽,惨不忍睹。总而言之,对面的防守像个铁桶似的,(10)班的小伙子只能在外面不痛不痒地导球,传球和投球,完全攻不进去。而且球一旦投出,有就有,没有——就真的没有了。

    果然只看陈政才的水平。然而比赛不是一个人的,胜利也不可能单凭一个人的力量就能取得。

    黄逸飞打得一肚子气。平日里,作为“小前锋”的他和陈政才里应外合,在内线外线之间像把锯子似的拉开阵势。陈政才强大的内线和自己精准的中投,加上另外三个灵活的单挡导球,简直如鱼得水,用得着像现在这样憋屈吗?看看现在,强大的内线跑到外面当射手,善于组织外围进攻的他却挤进内线抢篮板。都是什么跟什么!

    第二节结束,原先的11分优势,被硬生生地缩短至2分。对面一阵欢呼。

    陈政才乐观地为大家鼓劲:“第二节大家没适应这新打法,会有点吃亏,磨合一下就好……”黄逸飞不以为然,声称自己很累需要休息,第三节让替补球员上。

    第三节开始,还是老这样。其实对方的意图已经很明确,就是故意放开外线,让陈政才随便投!投得再准又如何,哪怕命中率上六成,他们有强大而稳定的篮板,轮到己方进攻时,依靠强大的内线和补篮就是百分之一百的得分!这样拖下去,最后看谁吃亏。

    而实际上即使是无人防守的情况下,陈政才的命中率也只得个五成。

    黄逸飞极为不满。因为小媱在旁边而不方便太声张。小媱根本不懂篮球,也不知道比赛变得曲折是因为陈政才顾及了自己的一句话。她只知道比赛打得很紧张,计分板上己方分数被对面直逼,而陈政才真的挺“厉害”球队得分基本都是他的。不过对面打得也很好,所以才能一直得分。她在一旁看着,心想,篮球比赛要是认真看的话,还是挺好看的。

    比分已被人反超9分。黄逸飞按捺不住满腔怒火,骂陈政才道:

    “陈政才你是傻逼么!你不想靠身高,但别人不会这样想!”

    小媱此时才明白,从刚开始赢11分到现在输掉9分,就是因为陈政才受了自己那番话的刺激,不想倚仗身高而让对面的胖子捡了便宜!

    这让她很惭愧。

    队员陆续下场休息。陈政才下来后,小媱快步跑过去,焦急地问他说:“你怎么不跑进篮圈下抢球?你不去抢对面的胖子都把球给抢了……”

    陈政才十分意外,他转过头来打量眼前这位羸弱的小女生——真没想到在高中还能遇到一个对球赛如此在意的女生,居然还跑过来献言献计呢!喜得他把赛场的阴云瞬间抹掉,信心满满地安慰小媱说:“别担心,这场比赛还是有得打的。”

    下场休息的三分钟里,他已想好了对策。不过,有女生跑过来担心这场比赛,还是他上高中以来的第一次!他叫停比赛,召集所有队员,跟他们商议说:“跟他们打了这么久,他们是怎样的打法我基本知道了,所以我们作出调整。”

    “还能怎样调整,依我看还是之前的打法,稳赢,真不知你还想玩什么花样。”黄逸飞颇为激动。

    “是啊,我知道,第一节我们就是这么干的所以赢了11分!但这样子虐他们,有意思么?还不如借此机会,试一试别的打法!”

    众人不再说话。陈政才分析说:

    “他们就两个得分点,一个是得分后卫,另一个是3号大中峰。那个‘大前’没什么用,只会抢篮板,其他都不行。大家看见了,他在篮底都不敢投,全扔给后卫和中峰。他们故意‘放’我,然后集中打内线。内线我们明显打不过,可我们居然还想保内线,以硬碰硬,占不了便宜还浪费体力。所以接下来,他们‘放’我,我们‘放’那胖子。我们只需管好其他人。尤其是对后卫和3号大中峰这两个点。”

    “进攻方面依然是我射球,这次阿飞突破。他们进攻失利,肯定会加强防守,不敢再‘放’我。要防我的话肯定得用上他们的‘大中峰’,大中锋出来内线压力大减,阿飞单打‘大象’,肯定不成问题……”

    恢复比赛后,胜利的天平开始向(10)班这边倾斜。正如陈政才所说的,对面的“大前”看到队友遭严防而自己空档,便尝试自己上篮,无奈他的投篮太差,连投几个都没进,加之他太胖反应缓慢,投出的球回弹位置稍偏便来不及去抢,让一旁的黄逸飞抢了去。老投不进的他顶着周围人的压力,也沮丧地不断摇头,士气受挫。他们的得分后卫面对和自己有着相近速度但身高明显占优势的黄逸飞,无论走位还是射球都显得特别吃力,胖子传给他的球常遭抢断。在吃了黄逸飞两记盖帽之后,他更不敢轻易出手了。他们的另一主力,3号大中峰,鉴于陈政才的在外面流转,也不敢轻易把他带进内线,担心高大的陈政才把篮板洗劫一空。他坚持想把陈政才拉出线外,以给队友制造机会。然而另两名非主力队友水平一般,进攻连连失利。

    防守上,面对陈政才接二连三的投球命中,他们不得不重新掂量这场比赛。但是如果防守他,还得让身高和防守能力都优秀的3号大中峰出外防守。于是由阿飞组织的进攻轻易突破他们的防线,形势开始逆转。

    比赛结束,(10)班反败为胜,以5分之差战胜对手。

    这场比赛之后,陈政才认定“关心战术”的邓小媱是篮球运动的忠实“粉丝”,接下的几次比赛都叫上她。可小媱不想去——假若陈政才再因为她弄出麻烦,她可担当不起那样的结果。所以不管陈政才再如何地把观众的“要求”一降再降,小媱依然不为所动。

    神女无心,襄王有梦。陈政才还想带小媱打篮球。某节体育课,几个男生在投篮,小媱从场外路过,陈政才见状叫住她:“阿三!来一个!”弯腰单手把篮球滚向邓小媱。小媱高兴地追着球跑了好远才得以抱住篮球。抱着篮球小跑到球篮下方的她,在众多高个子的面前俨然一个“小朋友”。

    在众人的注视中,她开始投球了——

    “哇!这球好重……”

    政才顿时没有了带她打球的兴致。

    那时的我们,在课室,在宿舍,在球场展开了一段段色彩斑斓的故事。那些让人疯狂的爱好,我们明明知道不能靠它吃饭,却仍然固执地热爱它、追随它。青春的脚步总是轻快而莽撞,一路上的磕磕碰碰,多年后回过头来才发现,其实都不是伤痛,而是青葱岁月里特有的热血和轻狂,以及由它们所灌溉出来的,万紫千红的青春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