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入迷途的羔羊
繁体版

34、调查(二)

    专案组组长见所有人都拿到了资料,便继续说道:“你们手上的是我们截取的部分视频画面。因为监控探头的像素较低,所以截取下来的图像也较为模糊。你们可以结合着我的解说来看。首先,第一张是2012年9月21日清晨七时五十三分左右的视频。你们在图片的右上角可以看到监控画面中的电子时钟。为了让大家看得更清楚些,我们将这张图上部靠左处——也就是探头的远端——做了放大处理。这个灰色的影子就是公用电话亭,而在这个灰色的阴影里还有一团更为浓重的黑色影子。”马爱国注意到与公用电话亭的灰色融为一体的是另一个更为深色,也更为小巧的影子。“这人正在打电话,前后持续了近十分钟。我们比对了时间线索,发现与高明和黑衣人在周五清晨接到陌生来电的时间相吻合。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小李他们又依据黑衣人接到的第二通神秘来电的时间,调取了昨日凌晨的监控录像。果然,在9月22日凌晨四时二十八分左右,我们又见到那抹身影。不过由于他这次出现在夜间,画面质量更加模糊,我们只保留了监控录像,没有做截图。另外,我们还截取到了他在9月21日周五晚八时三十四分许走入公用电话亭的视频资料——由于暂不清楚这通电话与本案的关系,所以不展开做深入分析。”

    马爱国意识到周五晚间的这通电话就是神秘男子为了骚扰马月芳而打的。

    “这人两天之内频繁出入这座电话亭,显然就是生活居住在附近的人。”有人突然出声归结道。

    “可是我们反复查看了那两天的监控录像,并没有发现他出入新星一村的迹象。”负责调查公用电话亭的侦查员小李解释道,“每一次他都是从马路对面,也就是监控探头的左侧进入,直奔公用电话亭。打完电话后,又走回到马路对面,消失在了监控视频中。”

    “即便他不是住在新星一村小区内,也是对这一带的坏境比较了解的人。”又有人给出了自己的解读。

    专案组组长浑厚的嗓音在七嘴八舌的议论声中异军突起,他力压众人道:“这人的反侦查意识很强。为了避免暴露自己,他不能使用自己的手机,只得使用公用电话。而由于公用电话数量的急剧减少,可供他选择的范围并不多。正巧新星一村门口有一部,但它同时又在监控探头的覆盖范围内。为了不被追踪到行动轨迹,此人只在迫不得已时才将自己暴露于探头内。其余时间都是尽量躲开探头所能覆盖到的范围。至于他是否居住在新星一村内,我觉得可能性还是很大的。”他紧接着给出了自己的分析的判断,“昨天蹲守高明时,大家对步行街一带的地理位置应该有了初步的了解。细心的你们可能都注意到了,新星一村小区往东再过去一个街区就是普惠镇的商业中心和步行街。如果依照视频内容显示,嫌疑人离开公用电话亭后过马路向东而行的话,只会走入商业区和步行街。只有穿过这片商业区再往东或往北走才可能进入到有人居住的小区。一个人为了打通电话必须在凌晨或者晚间走上四五十分钟的路程,这种可能性比较低。但如果,他只是走到马路对面,再往南走上五分钟左右,便会遇到一家马路菜场。这家马路菜场不但不在监控探头的可视范围内,而且还与新星一村小区东南角的出入口相通。这个出入口较为狭小隐蔽,日常只供行人进出,车辆无法通行。与前一种可能性的步行距离相比,后一种显然要合理许多。”为了证明自己的分析准确无误,专案组组长最后抛出了一条关键性的线索,“最主要的是,此人有腿疾,走路时一瘸一拐。这样的人是不适宜长距离步行的。”

    “要是他有辅助的交通工具呢?”有人提出了质疑。

    “如果他有交通工具便没必要刻意躲避监控探头。只要我们发现他是骑着助动车离开监控探头的区域,也就意味着搜索的范围是无限的。除非周边有密集的监控探头,能为我们规划出他骑行的路线,否则我们是很难追踪到他的去向。然而摆在我们面前的事实确是,目前为止新星一村周边仅此一处探头。换句话说,监控探头对神秘男子的杀伤力仅限于它所能覆盖到的范围内。”专案组组长信心满满地驳斥道,“可即便如此,嫌疑人依然十分介意监控探头的存在,甚至做出了刻意回避它的举动,说明他很担心警方会通过监控探头追查到他的行动轨迹。监控探头能追查到的范围也就是边上的新星一村,他如果不住在新星一村内又何必多此一举呢?”

    “典型的’此地无银三百两’。”有人附和着嘲笑起了嫌疑人的幼稚举动。

    “安静、安静……”专案组组长不得不再度整顿起了会场纪律,“通过视频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神秘男子走路时一瘸一拐的样子,说明他有腿疾,这与刑事技术人员现场勘查的结果相一致。痕迹鉴定专家通过第四组鞋印中左右脚不同的步行间距和鞋印的呈现方式,判断出嫌疑人可能是位腿部有疾病,无法正常行走的男人。出现在公用电话亭的这个男人也具备相同的特征,此人极有可能就是我们要找的犯罪嫌疑人。”

    “仅凭这一条线索要想在一个拥有一万多户居住人口的小区内将人找到,几乎是不可能办到的事。”有人露出了畏难情绪。

    “还没开始干活就先叫苦了?”专案组组长突然将脸一沉,疾言厉色地斥责,“如果怕困难,趁早滚蛋,我的队伍里不需要懦夫。”

    众人即刻噤声。即便是先前只想抱怨几句发发牢骚的老侦查员们,在专案组组长雷霆万钧的气势压迫下连大气都不敢喘。会议室内转瞬间恢复到了寂静无声的状态。

    专案组组长缓和了一下脸色,继续道:“我知道这两天大家幸苦了,许多人起早贪黑地已经奔波了一整天,还有些人到现在还没吃上晚饭。这样,我们给大家半个小时的休整时间。半小时后,我们再继续落实部署下一步的行动方案。”

    专案组组长一声令下,宣布休会,会议室内的众人顿时作鸟兽散。

    “我让食堂给大伙留了饭。走,我们也去吃点。”彭万里见马爱国散会后依旧坐着一动不动,遂走上前去出声催促起来。

    食堂里的饭菜只剩些许余温,可这并不影响饥肠辘辘的民警们大快朵颐。在一帮狼吞虎咽的人群中,唯有马爱国吃得慢条斯理。他的全副心思依旧未从案子上抽离出来。心不在焉的马爱国,表面上宛如一台慢速播放机,漫不经心地搅动着碗中的米饭,而内里的大脑却似一台高速离心机,一刻不间断地转动着。

    跛脚男人打电话给黑衣人,以追债假象支走了高明,随后将装有高杨尸体的行李箱藏匿回高家,又将高杨的书包丢弃在马家浜岸边……神秘电话、鞋印、书包、行李箱……行李箱?他记得昨天杨慧娟在确认物品时曾亲口承认行李箱是高家之物。那么,跛脚男子是从何处得到这只行李箱的呢?与高杨的尸体一同出现在行李箱内的还有她的几身衣物。难道行李箱是高杨为了放置随身物品一块带离高家的?可她那几身衣物用她的小书包便能装下,并不需要动用到一只大尺寸的行李箱。书包与行李箱,高杨外出时——姑且不论是否离家出走——真的带走了这些物品吗?高家不是第一案发现场,高明又无其他栖身之所,但高杨肯定是在外出途中遇害的,那么高杨的遇难地究竟在何处?

    面对无可辩驳的事实,马爱国只能转换思路。他又将关键线索串联起来思索了一阵,忽然间灵光一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