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入迷途的羔羊
繁体版

33、调查(一)

    二人迈步来到三楼的会议室,一眼望去尽是黑压压的人头。与会者中除了市局刑侦总队和分局刑侦支队的刑警外,马家宅社区派出所分管治安的副所长,以及执法办案队内参与此次专案行动的成员也都在场。

    会议一开始,专案组组长首先补充了一条很重要的内容,依据法医给出的尸检信息——完整的尸检报告尚需两日后才能出具——专案组排除了高杨遭受过侵犯的可能性,推测她死前应是遭到重物的正面挤压,在后仰倒地的过程中,后脑勺磕碰到了某处坚硬物体;在正面重物与身下硬物的共同作用下,导致她枕骨碎裂,颈椎骨断裂,胸骨折断后插入了肺部。可以说她是在三重伤害的叠加效应下,瞬间死亡的。

    紧接着,专案组组长又通报了高明与黑衣人的审讯情况,以及专案组所采取的行动措施。这些情况与先前彭万里所说基本一致,马爱国听了几句后便开始一心二用。他一边竖着耳朵留意不要错过细枝末节的情报,一边顺着先前在办公室内与彭万里之间未完成的讨论继续思考着。

    马爱国一直对神秘男子打电话骚扰马月芳的意图百思不解。他开拓了半天思路,唯一的可能就是恐吓威胁。难道马月芳知道此人的真实身份?不,应该没有这个可能。神秘男子熟悉高家的人与事,有可能是高家的熟人,而马月芳对高杨的家庭情况却并不十分清楚。她是在高杨失踪后才得知高明与杨慧娟已分居。显然,她与这二人平日里并无太多交往。那么,神秘男子为何要骚扰马月芳呢?一想到“骚扰”这两个字,马爱国的脑海里瞬间迸射出那条已经在马家宅内传得沸沸扬扬的谣言。莫非此人的用意和谣言一样,就是在故意针对马月芳?难道这孩子最近得罪过什么人吗?现有的证据都指向神秘男子是藏匿高杨尸体的人,他绝对与高杨的死亡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甚至有可能就是真正的凶手。高杨是马月芳的学生,高杨意外死亡,马月芳成了众矢之的,难道他杀害高杨的动机竟是为了报复马月芳?不不不……这个想法太荒谬了。马爱国赶紧悬崖勒马,不再继续顺着这条错误的思路天马行空下去。想到“动机”二字,马爱国转而又意识到,思考了半天、讨论了半天、调查了半天,凶手的真正动机是什么呢?从最初杨慧娟与高明一致认定的讨债者绑人索钱,到杨慧娟控诉高明家暴致高杨死亡,种种可能性随着调查的深入开展都已被一一排除——突然间,一道电流迅速击穿马爱国的大脑,直通他的四肢百骸。他条件反射般地打了个激灵。就这一下激灵,似乎触动了他记忆中的某根神经。又是这种感觉,先前他就有过这样的感觉。那次他因疏忽了这种感觉险些错过一条重要线索。这次呢?这次的感觉又是在提醒他错过了什么重要的线索呢?马爱国的思路不禁又回到最初自己有关高杨离家出走的论断上。眼下仅剩的可能性就是高杨在离家出走途中遭遇歹徒袭击。这个歹徒不但对高家的情况甚至对高明个人的动向了如指掌,他与高家有过节而且过往还曾与马月芳有过怨结,以致于将他的怨念全部倾注到一名无辜的小女孩身上……对于神秘男子的刻画初步成型,可马爱国依旧举棋不定,真的存在这样一个人吗?他要不要将自己的分析判断当众公布出来呢?

    就在马爱国信马由缰地放飞思绪时,专案组组长通报道:“根据我们掌握到的线索,高明与黑衣人接到的神秘电话均来自于普惠镇上的一座公用电话亭。在本地电信公司的通力协助下,我们已经追查到了这部公用电话亭的所在地。”

    一句话,寂静的会场内犹如一滴水珠落入油锅中般逐渐炸裂出窸窣的摩擦声。

    “安静、安静……”专案组组长来了个大喘气后,继续道,“目前为止整个普惠镇上的公用电话亭已不足二十座。这令我们的调查工作轻松了不少。派去的侦查员很快就查到了嫌疑人所使用的共用电话亭置。它正位于新辉路与新星路的交叉口附近,距离最近的新星一村小区东北角入口处仅两百米。”

    由于手机的普及率和使用人群的不断扩大,以往在街头巷尾司空见惯的公用电话亭已逐步淡出大众的视野。依据市政规划方案,普惠镇上硕果仅存的几座电话亭也将在未来的两三年内逐步退出历史舞台。没想到,就在它即将功成身退之际,又再度粉墨登场,扮演起了能左右全局的重要角色。

    “这么说,那位神秘人物很可能就居住在新星一村内。”突然有人插话,给出了一个所有人都认为合情合理的推测。

    “就算那人真的居住在新星一村内,想要将他找出来实在是件困难重重的事。”开口说话的,无疑是在座之人中对普惠镇较为熟悉的马家宅社区派出所的副所长,“新星一村太大了,居住的人员也多,常住人口、外来人口、人户分离……要在这么一个情况复杂的小区内排查一个什么体貌特征都没有的神秘男子,简直比大海捞针还难。”

    “不,我们并不是一点线索也没有。”

    专案组组长的话瞬间引发了新一轮的议论,窃窃私语声不绝于耳。

    “我们掌握到了一些有关嫌疑人体貌特征的重要信息。这还多亏了小李和小戴两位同志。他们是被派往公用电话亭所在地开周边展调查的侦查员。”专案组组长向人群中的两位年轻人投去了赏识的一瞥,“通过他们细致入微的走访排摸,在公用电话亭附近发现了一处交通摄像头。因为新辉路紧邻步行街,附近车流量较大,交通事故频发,为此,交警支队特意在新辉路和新星路的交叉路口安装了两台监控设备。其中一台正对着新辉路的摄像头,恰巧能覆盖到新星一村小区的出入口,顺便将这座电话亭也囊括在内。小李他们立即联系了交警支队,调取了相关录像资料。结果令我们喜出望外。”

    专案组组长突然打住话头,指着面前一堆A4纸,向身边一人示意道:“把这个发下去,人手一份。”

    马爱国从彭万里手中接过传递来的资料,发现上面是一些从录像视频中截取下来的定格画面。黑白打印的图片上,画质十分粗糙,除了较大的建筑物、马路两旁人行道上的树木,还有新星一村小区的出入口外,几乎很难辨认出其他事物来。马爱国随手翻到第二页,这是一张刻意放大的图像,画质显得愈发粗糙,黑白颗粒化的噪点铺满整张纸。若非有专家高人指点,任谁都看不出图片上是何物。

    恰巧,在座之人中就有专家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