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嫁嫂
繁体版

第四十一章:抓阄儿

    做贼心虚,孟镇山肚子里藏了条鬼。

    最近才有的,因收人贿赂。

    不是很大一笔,也非是搞啥大名堂。

    大高元殿的何谷子掌院最近用三十五名新买的奴仆,换出了灵济宫遭扣押的那群道士。

    全是师门中人,他这样做无可厚非,而且可称仁义。

    可在观中使眼里,仁义啥的全当放屁。

    再说身兼数职,平常皇帝找她都不定一下就能到。

    唯有长相帅气又臭味相投的孟指挥使,同她说得上话,彼此还相互照拂。

    孟帅哥本以为拿钱办事,天经地义的,做得也可算机密。

    鬼晓得,早上王承恩告诉他,曹化淳竟知晓了。

    怎么知晓的呢?

    暂不知道。

    他们这群人,关系十分微妙。

    王承恩认曹化淳做干爹,向前也一直在其手下干事,言听计从的。

    但在迁府之后,地位逐步上升。

    尤其在徐应元归家之后,曹化淳未归之前,权限相当的大。

    而且,这人也有毛病,和所有天下人一样喜欢银子。

    如今崇祯皇帝非常重视他们这些从王府携入宫的旧日仆从,回宫之后。宫人们都尊称年轻的王承恩为王公,而不是土掉渣的干爹。连一度声誉响亮的王德化,反屈居于其下。

    除了爱钱,王公还很愿照拂人。

    老徐走后王承恩接下担子,基本能将王府的家仆都一一顾全。

    有事寻他不见推脱,连最不喜宦人的方贵人面前,他也能说上两句话。

    替犯事的老妈子减了顿板子。

    孟镇山同他的交汇事更多,两下关系比之前尤为密切。

    听说新近买的京宅,两家都是靠着隔壁。

    只是,曹化淳并未打算将此鸡毛蒜皮上报,本就不是个事!

    其实此际他在向主子汇报客魏逆案的最新进展。

    老曹翻阅审讯记录,获悉在旧年八月天启帝驾崩时,魏忠贤确实有过弑君自立的念头。

    曾找崔呈秀几个,帮忙拿主意。

    那些干儿子早就商量过的,他们当时一致对信王十分的看低。讲他当日圣前只会叩头泣血,嗫嚅惶恐,全无个君主形象,何况是胎毛未脱的年纪,能有何作为?

    建议魏胖子,只要义父您呐,随便用出点手段,恩威并施,还怕不调教成个儿皇帝?

    事实也是,朝中内外知情的人,都认为由检比由校远有不如。

    临了,魏忠贤也觉没必要冒风险多此一举。

    作为胜利者的崇祯皇帝不想再纠缠这些。于辇车内勉励了他几句,并嘱咐他将重点放在冤案昭雪上,与三法司的官员通力合作,依法按律该如何便如何,争取数月后能完结此案。

    方才的兴奋劲并没有延迟多久。

    上了车后便回了常态。

    他的常态就是,整日的忧心仲仲,殚精竭虑滴解决潮水般涌现的麻烦!

    娱乐活动也少之又少,哪比得当日王府中的诸般逍遥。

    为做明君,就连路上还不忘车内用功。

    从书籍中寻找明军打仗对阵攻防时的各兵种运用顺序。

    列如,弓弩手与火枪混队出击的顺序,敌进我防,隔百步鸟铳手先在前打铳。等到五十步开外,各射手放箭放弩放火箭,常规的三眼铳也于此时发射。

    还有,武举中骑射项,靶距为三十五步,地面持弓射隔五十步。

    凭此来详实评估灰厂五百人实际战力。

    唉~真累!

    闲话少叙,眨眼边关有新消息传来。

    辽锦军报称东奴在八月二十二又来犯,打一个叫黄泥洼的村落。

    总督袁崇焕当即令总兵官祖大寿率军迎击,大获全胜。斩东奴贼首一百八,并缴获骡子、马匹一百二十匹。

    再眨眼,会推阁臣的事在十一月初有了初步结果。

    此次是抓阄儿定的。

    莫错,确实是由抓阄来定阁臣!

    吏部左侍郎成基命和礼部右侍郎钱谦益排在名单最前端,然后还有郑以伟、李鹏芳、孙慎行、何如宠、薛三省、盛以弘、罗喻义、王永光、曹于汴等共十一个。

    他比较看好,或说暗中相中的几个,包括吏部尚书温体仁及侍郎周延儒等人均皆落榜。

    理由嘛:素无人望。

    啥叫人望?不就是有张利益关系网和庞大的门生故吏群么。

    此等腐朽的墨守成规,同锐意于中兴大明王朝的年轻天子治国理念格格不入。

    由是,朱由检相当滴满意。

    尤其周延儒,印象中是个感染力超凡的能臣。

    年轻并极具才华,还曾是个状元郎。

    于暮气沉沉列班朝臣中,宛若鹤立鸡群般的存在。

    “人来。”

    “属从在。”观管家婆恰好在乾清宫内值班,许是最近皇帝对她们家给予了封赏。

    不方便像往常般,频繁滴找借口溜出去。

    “朕渴。”看奏章的朱由检有些口干舌燥,因为很是激动。

    左手上捧着的奏章内容是揭发钱谦益通关节受贿,奸猾结党,也恰出自吏部尚书温体仁之手。

    御阶下观婷艳在方几上左顾右盼一阵,阻止住冲茶汤宫娥,挑了个钧窑白玉碟子。

    亲手捧到案侧。

    手掌没得惯常以为的温热茶水,放入的是一片白晶晶的瓜条。

    不免起了一丝诧异。

    “糖用多了伤牙,芝麻、核桃仁还有葡萄干、松子仁还有松糕虽易饱却会减人食欲。何况仅在十五分钟前,主上已经用过了一盏。”

    “好,朕听你的。”

    “皇爷,莫要凉着了。”立在另一侧的魏总管提醒。

    啄上一小口后,朱由检又埋入到成堆的奏章中,含糊说了句:“无妨。”

    此便是他依然让观婷艳兼任乾清宫管家婆的理由。

    有个博学多艺的属从很重要,她能在你偶尔对世间事物迷茫时道出缘由,也能运用所具备的知识替你安排恰当日常饮食。

    以前曹大伴是这个位置上的人,如今另有要事,观婷艳当然勉强顶着。

    昨晚皇后周氏还说了,应允了观中使的一项建言。

    宫内冰窖今年所储备的上宛苹果、西凉葡萄、及闽中之荔枝和吴下的杨梅达到往年三倍。

    原因是,冬天多食果蔬能少梦清肺并利肠胃。

    每至冬月的荤增素减,确实有些不好。

    关键,如今又不是吃不起!

    这些东西不是当季买来存的,而是从商贾手上高价购入的。

    当然明年就不一样了,若真如这般好的话。

    “再取一碟来。”奉上的两片三白瓜条鲜翠可人,就是少了些。

    一个整天忙碌不停的家伙,自然比常人吃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