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榆儿盼
繁体版

第二章 回榆树村

    那日庞英和宋小榆从西夏回来时,大家见宋小榆身上穿的是红色的嫁衣,都猜测庞将军和宋小榆可能已经秘密拜堂成亲了。所以,当大家看见宋小榆出入庞英的营帐时都会心领神会地笑一笑。其实,这几日宋小榆去庞英营帐中,只不过是替对方换药去了,什么也没有做。那件事之后,两个人都意识到有不妥的地方,尤其是宋小榆。一想到当时是自己主动扑进对方怀里的就羞得满脸通红,恨不得钻进地洞里藏起来。为了避免尴尬,这些天她不再去庞英营帐中替对方换药,而是刻意躲着对方。

    “小榆,小榆……快收拾东西,我们要回家了。”这一天二虎突然跑到炊房来找宋小榆。

    “回家?”宋小榆一时还没有反应过来。

    “今天接到朝廷调令,我们都被调回去了。”

    “大家走了,这里怎么办?”宋小榆问。

    “朝廷派来的替补队伍今天下午就到,所以我们现在就需要准备走。你也快去收拾收拾,一个时辰之后军队将拔营出发。”二虎说完便匆忙离开了。

    提到“回家”两个字宋小榆内心就五味杂陈,她不是不想回,而是无时不刻都在思念自己的家,思念自己的亲人。如今,终于可以归家了,她当然很高兴了。

    宋小榆放下手里的活,跑到自己的住所开始打理自己的行李。当她将行李搬到炊房门口的时候,却看见老丁头正在往水缸中蓄水,他显得很平静。

    “丁师父,您不收拾行李吗?”宋小榆问。

    丁老头往灶里又添了一把干柴,火苗再次燃烧起来的时候,他又起身往锅中加了一些水。宋小榆站在远处静静地看着对方干活,等待对方回应。

    “我不走。”老丁头低头继续干着手里的活。

    “难道您不想家吗?”宋小榆问。

    此时,老丁头终于停下手里的工作,目光空洞洞地散在地上,说:“这里才是我的家。”

    “大家都走了,就您一个人留下,不会孤单吗?”

    “我好不容易清闲片刻,等新来的驻扎军队到了,到时候又闹哄哄起来。”老丁头停顿半刻继续说,“唉,没有你的帮忙,我一个人可能又忙得不可开交了。这些从城里来的兵,估计一时半会适应不了这里的生活。我得到你的菜园子看看,摘点青菜,做个带陷的包子,不然这些兵吃不惯,怕是要跑喽……”

    老丁头自言自语地调侃着,拿起竹筐一瘸一拐,步履蹒跚地往营区外走去。

    号角声吹响,忠武将军的军队启程回中原了。队伍浩浩荡荡地朝东方驶去。

    在苍凉的大漠之上,有一个身形单薄的影子眺望着远去的队伍。他像扎根于黄沙中的一棵胡杨,露出干枯的风骨,在大漠之中倔强地挺立着,离去人的心上烙下了一道弯曲地痕迹……

    宋小榆跟随边塞将士回到中原,在经过川凉府的时候,她和大家分手告别了。牛夕和二虎需要随部队先回京接受朝廷的授功仪式才能告假回乡探亲。于是,宋小榆只好自己先离开了。

    宋小榆跟尹洙告别后,正好经过庞英,她想了想,还是停下了脚步,望着对方的背影说了一句:“后会有期……庞将军。”

    庞英没有转过身来,藏在布幔下的嘴巴抽动了两下,含在嘴里的话终究还是没有说出来。

    再次回到榆树村已经是第三个春秋。大地母亲已经换上了色彩斑斓的霓裳。

    “爹爹,我回来了。”还未走进院门,宋小榆便迫不及待地朝家的方向高声呼喊了起来。但是,呼喊了半天,都没有人回应,又见院门开着一道缝隙,心想爹爹应该又到山上干活了吧。

    当她推开院门之时,一个灰色的闪电突然从里面窜出来扑倒在她的身上,随后便是“汪汪汪”的狗吠之声。

    “小灰灰,原来是你啊。真是吓我一跳。是不是爹爹出门了,你自己守在家啊?”宋小榆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捋着小灰灰身上的毛发。小灰灰见到久别的主人,甚是欢喜,摇着尾巴,在宋小榆身上欢蹦乱跳了起来。“小灰灰,你好像长大了不少啊,就是瘦了点,我都能摸到你身上的骨头了。没想到,分开这么久,你还记得我呀。小灰灰……”

    “死狗,你是不是又跑回来了。看我不打断你的腿!”说话间,一个背着娃的妇人骂骂咧咧地走了过来。她的身体显得很壮实,两个**垂在胸前,显得很丰满。她皮肤黝黑,头发简单地盘旋在头顶上。

    “你是……”妇人看着面前的宋小榆愣住了。

    “小榆。”

    “芸豆……”

    她们几乎同时喊出了对方的名字。虽然分隔了三年,但是岁月为她们的容貌做了很大的修饰。尤其是芸豆,她的体态,言行举止,简直是一个活脱脱地乡野村妇。

    “小榆,你什么时候回来的?我还以为……还以为你不会来了呢?”芸豆将手里的树棍扔到一边,冲过来一把抱住对方,此刻的她激动得浑身颤抖。

    “我刚刚回来。”

    简单地嘘寒问暖之后,芸豆擦去眼角的泪珠,开心地说:“走,去我家。”

    “过两天再说吧,我先在家歇两天再去找你。”宋小榆说。

    “还歇什么歇,你家早没人住了。”

    此时,宋小榆这才发现眼前的庭院显得十分的荒废和破旧,野草已经长到了房门口,房子因为多年未修显得破败不堪。宋小榆心里咯噔一下,无穷大的想象力让她看到了倒下的宋安,看到出殡的队伍,看到被土堆垒砌起的坟墓。她听到爹爹在生命最后一刻时嘴里还呼唤着自己的名字,听到他呼吸停止的最后一刻……画面,越想越沉重。

    “想什么呢?你爹被你哥接到京都去了。”芸豆说。

    “我哥?京都?”宋小榆还没有从刚才遐想的悲伤完全走出来,但是听到芸豆这句话,心里也算踏实了。

    “对啊,你哥,宋福,听说发大财了,可能是做了什么官。好家伙,你不知道,那天几十号人敲锣打鼓地过来,阵仗搞得跟结婚一样,十分气派。”

    “宋福?”这个名字已经许久没人提及了。

    “他们什么时候走的?”

    “走了有大半年了吧。走的时候,你爹把小灰灰托付给了我。这狗吃得比人还多,我都快养不起它了。走吧,跟我回家。你在这里一口热水热饭都没人给你做。”芸豆絮絮叨叨地说着。

    芸豆嫁到石头村,她的丈夫是石头村的傻儿。虽然,人看起来傻乎乎的,说话不太利索,但是干的活却非常漂亮,他是这方圆几十里出了名的石匠。说来,也算一个技术工人。

    芸豆在灶房里忙活着饭,她的丈夫傻儿在屋外做活计,孩子则坐在土炕上玩积木——那是傻儿为自己孩子专门做的玩具。宋小榆本想帮着芸豆做点活的,却被对方推出了灶房。她只好坐在一边看他们的孩子玩耍。

    小孩叫饼饼,现在快三岁了。宋小榆记得当年她离开榆树村的时候,它还是一个小肉球待在他娘的肚子里呢,转眼间已经长这么大了。他挺着圆鼓鼓的肚子,走起路来十分笨重,样子十分可爱。小家伙好像并不太喜欢面前的这些玩具,他将积木一个一个往床下扔。宋小榆只好一个一个捡起来。饼饼把宋小榆捡起来的积木又一个个重新扔到地上,扔的时候,他开心地咯咯直笑。连续捡了四五轮之后,宋小榆感觉到有一些累了,便不再管地上那些积木了。饼饼发现面前的积木全部被自己扔到了地上,看了看宋小榆,小眼睛好像在说,快把积木捡起来。宋小榆也看着他,故意不捡地上的积木,看他会怎样。他们就这样互相对视了一会,突然饼饼瘪嘴,哇哇大哭了起来。

    宋小榆见此状,立马慌张了起来,这一招谁能抵挡得住,她赶紧乖乖地将地上的积木全部捡起来放到饼饼的面前。可惜,不管她怎么哄,对方就是不买账,哭得愈加厉害。芸豆听见娃的哭声,还以为发生什么事情了,操起厨房的汤勺就从厨房冲出了。

    “怎么了?怎么了?”

    她看见宋小榆在哄孩子,知道没事,便重新回到了灶房。

    午饭是一盘花生米、一盘青菜和一个被切成四瓣的咸鸭蛋。宋小榆看见自己面前是一碗白白的大米饭,饼饼吃的是米汤饭。而傻儿和芸豆却喝的是黑乎乎的汤面。宋小榆将碗里的米饭往饼饼碗里拨了一些,立马就被芸豆拦住了。宋小榆又调头往芸豆碗里拨了一些大米饭,立马就被芸豆挡住了。她本想再给傻儿分一些,这时傻儿已经端着碗跑了出去,自个儿蹲在门口吃了起来。

    傻儿一点又不傻!

    “小榆你别管我们,你快趁热吃啊。”芸豆不停地往宋小榆的碗里夹菜。

    “芸豆,已经很多了,别给我夹了,你也吃吧。”宋小榆说。

    可能是因为大家有段时间没有相处了,饭桌前,大家都在低头吃饭,除了几句嘘寒问暖的话语外,并没有过多的交谈。

    饼饼没有用芸豆给他准备的碗勺来吃饭,而是直接伸手来抓。他将饭粒弄得到处都是,芸豆生气地用筷子打了他的手,他哼哼两声,继续按照自己的方式进餐。今天因为有宋小榆在,芸豆就暂且放过了他。

    芸豆低头闷头吃着自己碗里的饭,却很少动手夹桌上的菜。桌上的那四瓣咸鸭蛋,到现在为止也没有人碰过。宋小榆知道,这可能是他们攒了很久的待客之礼。饼饼才不跟谁礼让,讲客气呢。他伸手抓了一瓣咸鸭蛋便连壳塞到了嘴里,咬了两口,他说“咸”,随后就都吐了出来。这一幕,让芸豆的怒火腾地一下就升了起来。只听“啪啪”声,两个耳光便落到了饼饼的小脸上。

    “你这个败家子,好生的粮食,被你这么糟蹋了,饿死你算了!”芸豆说着,便将饼饼从桌位上抱了起来,扔在地上。“去,找你爹去。别人我再看到你。”

    饼饼只好哭着去门外找他的傻儿爹爹去了。

    “小榆,快吃菜啊。”芸豆一边说着,一边将刚才饼饼吐在桌上的蛋粒捡起塞进自己的嘴里。

    面前的芸豆看起了熟悉又陌生,生活把她磨炼成了另外一副模样。

    第二天,宋小榆告别了芸豆一家,她要启程去京都,去找宋安和宋福。芸豆将她送到了大路上,临走的时候,她偷偷地抹起了眼泪。她可能是在为好友的离开表示不舍,也许是在为面前的生活和日子叹息,也许她是在遗憾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