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榆儿盼
繁体版

第八章 玉

    在西夏国和宋国边境正在上演一场激烈的战斗。五万西夏兵对阵三千四百个宋军。有人猜测说这注定是一场尴尬的对阵,三千四百人怎么可能对抗五万大军,即便宋军再英勇,这无疑也是以卵击石。有人说宋军有常胜将军忠武的部队,他是以少胜多出名的武将,这一次应该也会赢。不管最后谁的猜测正确,现实生活中,总有让人意料之外的事发生。

    这一次战斗和以往不太一样的地方是,西夏这边由西夏大王子亲自率领。这是西夏王死后,西夏大王子第一次亲自率军出征。虽然西夏国刚刚经历了无比悲痛的事,但是面前这是一个重生的机会。所以西夏大王子铆足了劲儿,想要通过这一次亲征来证明自己,证明自己有能力胜任父王留给自己的这个王位,证明给天上的父王和天下的百姓看,证明给那些对自己产生怀疑的朝臣们看。另外一边的宋国,虽然依然是忠武将军率军,但是因为多年战争,让他的兵损伤无数,尤其精锐部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从原来两万兵,变成了如今的三千余人。他多次上书朝廷,请求朝廷支援。可惜最后等来的却是一句“爱卿坚持护住国门!援军随后便到!”的空话。自己是一名军人,面对敌人的入侵,当然会视死如归。只不过,他担心万一有一天自己也倒下了,敌人将踏在自己的血肉之躯上,毫不费力地吞噬掉整个国家,迫害自己的子民,祖宗的千秋万代将就此覆灭。这一次他们本不会主动出击的,但是朝廷在得知西夏王死去后,便下令突击西夏,先给对方来一个措手不及,打伤对方的元气,让西夏国几十年都无法再翻身。现在的朝廷啊和当初已经不太一样了,它只看到了当前的利益,却忽视了未来的道路。

    正式起兵之前,忠武将军连续三次上书朝廷,说明当下形势,请求朝廷支援。意外的是,这一次朝廷终于答应派兵前来支援。有了这个保障后,忠武将军自然就有了底气与数量更多的西夏兵面对面抗衡。两军已经越来越靠近了,他们在相距一里的地方都停了下来。战争并没有马上开始。之所以这样,有两点原因,其一是忠武将军想要等朝廷的援军快到达的时候再开战,这样不管面临怎样的情况,自己都有后路可走。其二是西夏兵选择按兵不动,是想看看宋军的虚实,毕竟面对的是宋军的敢死队。

    时间已经过去了三天,如果再不开战的话,战士们的士气减弱不说,要是宋军的援军到了,那就麻烦了。西夏大王子想了想,立马下达命令,全面出击,要铲平面前这支不足四千的“部队”。就在他要发出“命令”的前一秒,他惊奇地发现宋军的铁骑已经朝自己飞奔而来。这一幕让第一次领军作战的西夏大王子心中顿时产生了畏惧的心理。但他并没有退缩,而是快速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挥动手里的刀,带着五万西夏兵也冲了过去。就这样,一场激烈的战斗拉开了帷幕!

    西夏兵毕竟还是人多势力大,他们很快便越过了中心线,进入到了宋军的领地。此时,两军交锋十分激烈。双方战士依然在奋不顾身地为最后的胜利搏杀。一个个血肉之躯倒下了,一个个失声呐喊又冲了上去。这就是战场,一个证明真正男人的地方!

    西夏大王子好像看到了希望的曙光,他命令全速出击,要一举拿下宋军。在他以为自己即将取得胜利的时候,只见宋军中一支小部队正朝自己刺来。他们就像弩弓上的一支箭,从发射的那一刻便直指向自己。他害怕了,他不想再次落入宋军的手里,那是作为一个西夏人的耻辱。转瞬之间,他的马调了头。他不知道是马儿受了惊,还是自己骨子里的软弱驱使自己选择了“逃跑”。西夏一支部队挡住了这支“利箭”,可惜不管他跑到哪里,那支“箭”就是拐着弯地要来索取自己的命。

    在经历几个回合之后,最后西夏大王子还是选择了退兵。他不知道,这支对自己穷追不舍的“利箭”便是忠武将军旗下仅存的一支敢死队了。领头出击的便是庞英。宋国的这支部队不愧叫“敢死队”,他们是真的将生死都抛弃了,一旦战争爆发,他们就如利剑直击敌人的心脏。

    三千四百兵击溃西夏五万军,这又是一场让人人称赞的一场“胜战”。很多人都在为这一次战役的胜利而欢呼喝彩,唯独忠武将军并不高兴。因为只有他才知道,这一次战斗他把自己和众将士的命搭在了刀刃上,而胜利只不过是运气罢了。

    忠武将军心中对如今的朝廷十分的不满,说好的援军直到现在还没有见个人影。他感到自己再一次被当朝领袖耍了,这样的气他早已经受够了。上次他就跟宋皇摊牌了,如果在困难之时,朝廷不支援,自己将卸下盔甲,告老还乡!不曾想,这一次,朝廷终究还是食言了,既然如此,他就应该履行当初许下的承诺。

    其实,忠武将军不知道这一次朝廷确确实实派了援军下来,整整十万大军。有人一定会问,这十万援军为何迟迟未到呢?这就得说到本次领军来支援的官员刘和清了。这个刘和清可是一个奇葩的人物,人没什么本事,但是却官居二品,虽然在朝廷当了一个闲差,但是仰仗自己的表亲是当朝宰相,日子竟然过得风生水起。

    这一次带兵前来支援的事是在众人的推脱下无意降临在了刘和清身上的。贪生怕死的刘和清本就不愿意带兵,无奈只好硬着头皮接了这门差事。一路上,他故意放慢速度,走走停停,时而游山玩水一番。但是即便是如此,在两国交战的前一天,他也已经到了距离边塞最近的沙川县。交战的当天,这个奇葩人物竟然下令让全军就地驻扎,说等前线有急报的时候再继续前行提供支援。当前方传来西夏兵被击退的消息时,这个奇葩竟然说自己料事如神,没有继续前行是多么明智的选择,他还自赞自己让将士们少走了很多冤枉路。

    这是一片辽阔的草原,上面芳草萋萋,满地野花。站在蓝蓝的天空之下,让人觉得心旷神怡。将士们有说有笑地聊着这一次战役中精彩的瞬间,各个吹捧自己是骁勇将才。最爱吹嘘的人,自然是二虎了。他说自己以一抵十,一个螺旋飞身便将敌人干倒一片。而牛夕则喜欢在此时给他泼一盆冷水。他们就像说相声一样,一个逗哏,一个捧哏,逗得围观的将士哈哈大笑。在这样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地说着,好像之前的疲倦因为此刻的高兴而烟消云散了。

    此时,一个放羊的男人正赶着一群羊经过。从穿着来看,他应该是西夏的牧民。

    放羊人看着面前的这群士兵,心里十分恐慌,他想要赶紧把羊群赶走。可是他的羊子今天十分不听话,偏要越过界限来到这宋国的土地上来吃草。

    牛夕看见了立马跳起来,他拔出腰上的刀走了过去。

    “喂,站住!你是西夏人,竟然跑到我们宋国的土地上放羊。”牛夕将手中的刀架在放羊人的脖子上说。这一举动,直接把对方吓得瘫在了地上。放羊人跪在地上苦苦哀求,希望面前这位大老爷放过自己一马,但牛夕哪里愿意放过对方。

    “饶了你也行,你走,羊留下!”

    “万万不可,这可是我半辈子的积蓄啊,是我的命啊。”

    “哦?是吗?你既然有两条命,比我们富有啊。说吧,要羊还是要自己的命?”

    “大老爷,求求你,求求你,放过我,放过我的羊吧。都怪这些不识货的畜生,它们不分地,见到草就吃,结果不知不觉便来到这里……”

    “你们西夏国成为了战败国,理应上供缴税。这样吧,你也别走了。留下来,给大爷我当个下人得了。”牛夕得意洋洋地说着。周围的弟兄也跟着起哄起来。

    “哎呀,大老爷饶命啊,饶命啊。”放羊人跪在地上撕心裂肺地哭喊着,好像他家里死了爹死了娘一样,生怕别人不知道他有多悲惨。

    “喂,兄弟们,还等什么呢,宰几头羊,今晚我们要大口大口的吃肉!”牛夕话音刚落,立马得到众多兄弟的积极呼应。

    于是,四五个士兵撸起袖子便冲进羊群中抓羊,羊群受到了惊吓,它们四处逃窜。由于抓羊的士兵并不熟悉羊子的习性,所以连续扑了好几个空。后来他们改变战术,集体徒抓一头个头最大的羊。

    放羊人看见了,赶紧冲过来阻止。

    “求求各位爷,这只羊不能杀。这是母羊,已经怀了小羊仔了。不能杀啊……”

    “有小羊仔,那就吃羊仔肉。”一个士兵说。

    放羊人这一次拼死也要护住母羊,他奋力抵抗。结果却被一位士兵一脚踹到了地上。就在此时,牛夕突然看到了放羊人脖子上挂着一块玉。他立马跳过去,一把将其揪了下来。

    “哈,你这个老东西,还跟我哭穷。竟然有这么名贵的玉石,说,你家还有什么宝贝?”

    母羊最后还是没有幸免,被一个出手极快的士兵,一刀切了脑袋。宰杀一只羊还不够,士兵们又围捕另外一只羊。场面一度混乱,如此显眼的大举动自然被远处的庞英和尹洙看见了,他们两人正在聊接下来的战斗方案。

    尹洙走在前面,他立马叫停了当下这荒唐的一面,并严厉批评了这几个闹事的士兵。

    而庞英一眼便看见了牛夕手里的那块玉。只见他几个健步就跨到了牛夕面前,然后一把抓住了牛夕的手腕,牛夕拿着玉石的那只手便悬在了空中。

    “嘿嘿,既然庞将军喜欢,就献给你。”牛夕强忍着疼,嬉皮笑脸地说道。

    庞英伸手将牛夕手里的那块玉拿了过来。二指宽的玉石上雕刻着一只栩栩如生地雄鹰,它站在峭壁之上傲视着长空,背后刻着一个“英”字。这块玉怎么和自己的那一块如此相似?在玉石的一角还有一个小小的缺口,那是他小时候淘气,不小心摔的。如此独一无二的标记,应该不会那么巧吧?

    此刻,他非常确信,这块玉就是自己的那块玉,这是父亲生前留给自己的一块随身配饰。他记得很多年以前,在梦梁府自己身受重伤,后来是一对农家父女救了自己。临走前,为了报答对方,他把这块玉留了下来。时隔多年,这块玉竟然再一次出现,而且是在这遥远边塞。它为什么会突然出现在这里?它到底经历了什么?

    “你从哪里来的?”庞英问牛夕。

    牛夕看着庞英犀利的目光,心里有一些畏惧,他指了指不远处的牧羊人。

    庞英走到放羊人面前,他将其从地上扶了起来。

    “你是从哪里得到的这块玉?”庞英急切地问道。

    “我……我家祖传的。”放羊人说。

    “放屁!上面明明刻着汉字,你个西夏人不老实是吗?”牛夕说着,便拔出腰间的刀架在了牧羊人的脖子上。

    “是,是我……捡的。”牧羊人盯着脖子上的那把锋利地刀害怕地说道。

    “捡的?在这荒郊野岭的,你再捡一个试试?”牛夕不服气地质问道。

    “你是从哪里捡到的?”庞英问。

    放羊人看了看面前这个用布幔遮住半边脸的男人,想了想,便指着身后说:“那里……”

    庞英顺着放羊人指去的方向望去,辽阔的草原之处,那里是西夏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