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榆儿盼
繁体版

第三章 卖鱼记

    远处的山峦在迷雾之中若隐若现,轻拂堤岸的柳树陶醉在春日的煦日和风之中,优雅地扭动曼妙地舞姿。远方,一只小木船正在清澈见底的河水中缓缓前行。这个人间不管发生什么事情,老天都会俯瞰在眼里,而世界却像什么也没有发生过一样,照旧运行。

    宋小榆趴在船边,看着船桨在水中掀起的一个又一个波浪,由小变大,由近及远,入了迷。她就是这样,喜欢在宁静之中,盯着某个事物,沉醉在其中。

    “榆儿,我们快到了。”

    “爹爹,我们为什么要去那么远的地方卖鱼呢?”

    “今天正好是逢双日,那里会有一个很大的集市,到时候会有很多人来赶集。”

    “哦,我明白了,爹爹。我们去人多的地方,就能很快把我们捕到的鱼全部卖出去,挣到的银两就可以给牛夕哥哥家盖房子了。”

    “嗯,榆儿说得对。一会,我们到了,就要向过路的客官叫卖吆喝?”

    “爹爹,什么是叫卖吆喝?”宋小榆问。

    “叫卖吆喝呀,就是要告诉大家我们正在卖鱼。”

    “爹爹,你会怎么吆喝呢?”

    宋安笑着,不好意思地清了清嗓子,便打开嗓门,提高音量喊了起来:“卖鱼喽!卖鱼喽!……”

    “爹爹,我觉得我们还可以告诉大家,我们的鱼是最好的。”

    “哦?那你可要教教我。”宋安故意问道。

    “应该这样叫卖,”宋小榆学着宋安刚才的样子,也清了清嗓子,然后提高嗓门,声音洪亮地吆喝了起来:“卖鱼喽,卖鱼喽,新鲜好吃的鱼,刚从河里捞起来。”

    “哈哈哈……好!我娃比爹爹会吆喝。一会咱们就这样叫卖。”

    这是一个水上集市,为什么会有这个水上集市呢,据说朝廷规定有些特殊货物是不能进行兜售和买卖的。于是一些不法分子就钻空子,特意开辟了这条无形的水上交易场所,专供某些商贩进行倒卖货物。比如朝廷明文规定牛肉不能贩卖,但是在这条水街上,就能买到新鲜又好的牛肉。还有一些在陆地集市上贩卖得很贵的货物,在这里都能用很低的价钱购买到。后来,又有很多为了生计而没有朝廷许可证的人来到这里做生意。于是,这里便形成了一个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同时又是鱼龙混杂的商贸交易中心。

    因为主要交通工具是船只,所以,这里交通并不太畅通,于是也产生了很多事件和纠纷。为了尽快恢复正常的秩序,负责“管理”这片水域的地头蛇便会跳出来进行指挥。没过多久,水上市场又开始了井然有序的样貌。但是,这样的秩序并不能维持多久。

    刚到水上交易市场边缘,便听到各种叫卖声,商贩和买主之间又开始了讨价还价的过场。宋安四处寻找“摊位”,最后在一个卖瓜果的船只旁边找到了一个刚好能塞进一条船的缝隙,这才安下身来开始售卖自己的货物。这里已经是水上集市的边缘地带,自然客流量就很少。而能停泊在这里的商贩们大多是没有排场的小买卖。宋安和女儿叫卖了好一阵,偶尔有一两位看客过来询问。他们挑三拣四之后,把原本可以以五文钱卖出去的一尾鱼,一下压价到了一文钱。这哪里是来买东西的,分明是抢嘛!宋安不想如此贱卖自己的鱼。于是,他拒绝了面前客户。

    后来又过了许久,偶尔有人过来询问。看着桶里一条鱼也没有少的宋安,坐在船梆子上发起愁来。无聊之际,他便和旁边卖瓜果的船家聊了起来。

    “老哥,你在这里做了多久的买卖了?”

    “大概五六年了吧。”

    “生意怎么样?”

    “嗨,正如你看到的,守一天也卖不出几个瓜来。只能说能挣几个银钱补贴家用吧。”

    “哦。”

    “你是新来的?你这鱼刚从河里抓起来的吧,看起来到是新鲜。”卖瓜老板说着瞟了一眼宋安船上装鱼的木桶,这时正巧有一只鱼翻身,将桶中的水溅了起来。

    “是啊。日子太艰难了,也想谋个营生挣点银钱补贴家用啊。”

    短暂的沉默后,宋安又继续挑起话题,说:“老哥,你这要守到什么时候才收工啊?”

    “这都是没准的事,有时候到了正午就收工回家了,有时候要等集市都快散尽了才走。做咱们这种小生意的人啊,就是一个字‘等’。运气不好,等了半天,也不见一个客官来询问。运气好的话,半上午的时间就把所有的瓜果都卖光了。”

    宋安同意地点点头。

    卖瓜老板看了看蹲在船上安静玩耍的宋小榆,说:“这娃是你孙女吧?”

    “哦,她是我的小女。”

    卖瓜老板一听不好意思地说:“哎呀,实在不好意思,我看这娃跟我孙女差不多大,就以为是……对不住了,老弟。”

    “没事,没事。”

    “娃,叫什么名字啊,今年多大了?”卖瓜老板问。

    宋小榆一听,赶紧抬头回答道:“爷爷,我叫宋小榆,今年五岁了。”

    卖瓜老板仔细打量着面前的这位小姑娘,两双水汪汪的大眼睛,好像会说话,忍不住说了一句:“哎呦,这娃看起来灵气十足,将来定有大富大贵之命。”卖瓜老板说着,便从一堆瓜果中,挑选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甜瓜递过来。“来,娃,吃吧。”

    “哎呦,这可使不得,这可使不得。”宋安赶紧伸手出来推脱,“这可是你挣钱的营生啊。”

    “让娃吃吧,都是不值钱的东西,卖不掉也会烂掉。”

    小榆被夹在中间看看自己的爹爹又看看卖瓜爷爷,不知道自己是伸手过去拿瓜,还是不拿。

    “拿着!”最后卖瓜老板直接将甜瓜塞到了宋小榆的手里。

    宋小榆看宋安什么也没有说,于是立马朝卖瓜老板说:“谢谢爷爷。”

    “娃,乖,快吃吧。”

    宋安站在边上很不好意思。于是,为了表达感谢,他就从桶里捞出一条最大的鱼,捆在草绳上,送给了卖瓜老板。

    “哎呀,老弟,这可使不得,使不得……”卖瓜老板连忙伸手过来推挡。

    “老哥,你就拿着吧,拿回去给孙女熬汤喝。”宋安坚持将鱼递过去。

    于是,又一轮你推我让的礼节环节又开始上演了。

    卖瓜老板想了想,说:“那我就收下你的鱼,但是这几个钱,你务必要收下。”说完,卖瓜老板便从怀里掏出四个银钱塞到了宋安的手里。

    “哎呀,老哥,我可不能收你的钱。”说着,宋安便将那四个银钱又塞回到了卖瓜老板的手里。

    “老弟,你就收下吧。”

    两人推来推去,最后,宋安不好意思的收下了卖瓜老板的银钱。

    他们这算开张了!

    就在此时,一个身穿藏青色长袍,头戴竹编草帽,腰上别着一根又粗又长的木棍的刀疤男子划着小船缓缓而来。他的出现让集市本就活跃的氛围突然变得凝重了起来。刀疤男所经过的船家个个面有难色,他们不情不愿地从身上掏出银两递了过去。

    “喂,老家伙,该交租啦?”刀疤男子不耐烦地对卖瓜老板吼叫道。他将一只脚踩在船沿,随后又用腰上那根粗木棍狠狠地敲打着卖瓜老板的船头。

    “大老爷,麻烦您行行好。今天生意确实不好做,等一会把瓜卖出去,我一定给您交上月钱。”

    “是不是又想耍赖啊?今天我可不吃你这一套。赶紧给我交出来!不然,你就尝尝是我的棍子硬还是你这把老骨头硬。”

    “大老爷,您开开恩。我今天生意确实不好,一会卖出瓜,我一定马上交上。”卖瓜老板连连向对方作揖求饶。

    刀疤男子当然不退让,他站在卖瓜老板的摊位前就是不走,嘴里还骂骂咧咧地嚷嚷着,话语实在太难听。

    卖瓜老板眼看实在没有办法,这“大老爷”不走,自己哪能卖出瓜来呢。于是,他将手伸进里怀里的衬中掏出一个用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东西,只见他小心翼翼地一层一层地剥开那些布面,最后露出屈指可数的几个铜钱。他用手指一个一个地清数着自己最后的家当,不料却被刀疤男子一把抓了过去,他用手掂了掂分量,突然皱起了眉头。

    “老家伙,这太少了……”

    “大老爷啊,求求你,行行好,给我留两个铜钱。家里老小都等着吃饭呢。”卖瓜老板几乎快哭了出来,但是刀疤男子却依然无动于衷。

    “少废话!没钱,那就用东西抵押!”说着,刀疤男子便纵身一跃跳进了卖瓜老板的船上,将上面看起来比较好的瓜果都搬到了自己的船上,而其他不太起眼的东西都被刀疤男子打得稀巴烂。

    “使不得啊,使不得啊!”卖瓜老板站在旁边哭喊着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浑身颤抖着一点也不敢伸手过去阻止。

    “大老爷,您就行行好,放过这位老船家吧。”站在旁边的宋安实在看不下去,就站出来劝阻。此时,刀疤男子扭头突然将目光停在了宋安和他的小船上。他的目光冰冷而凶恶,就像一只饥饿的野兽,想要一口吞下宋安和他的小木船。而亲眼见了刚才那一幕的发生后,宋安内心是恐惧的,而女儿宋小榆早就被吓得躲在了他的身后。

    “你,新来的?”刀疤男子问。

    “是是是,今天刚来。”

    “谁让你来的?掏银子,不然就跟我滚出去!”

    “大老爷,麻烦您行行好。我也是生活过不下去,才到您这里来谋个营生的。”

    “谋营生?”刀疤男子眯虚着眼,看着面前的这个糟老头,说:“那你先把钱交了!”

    “好的,大老爷。一会等我把这几尾鱼卖掉后,就给您交上。”宋安说得极其谦卑而诚恳。

    此时,远方突然传来激烈的吵闹声。原来有一对同卖海货的商贩因为互相抬高价钱,惹怒了来买海货的大客户,最后不知道怎么的了,就打了起来。

    “你,”刀疤男子指着宋安说,“一会我再来,交不出银钱,你的下场就跟他一样!”

    “他”当然是指旁边那个落魄的卖瓜老板。

    刀疤男子说完便立马跳上自己的小船,调头向闹事人群划去。宋安见“大老爷”离开,马上跨到旁边的卖瓜老板船上,并将其扶起来,又帮忙将船上摔坏的瓜果,以及破损的东西整理干净。

    “谢谢你老弟。”

    “老哥,他们怎么如此猖狂,你怎么不报官啊?真的就没有人来管管这些人吗?”宋安气愤地说。

    “哎,没用的,没用的……这些地头蛇,终年借着官府的名义收刮民脂,谁也管不了……”

    “老哥……”

    “你们现在赶紧走吧,要不然那人来了,可就麻烦了。”

    卖瓜老板的提醒,一下子让宋安清醒了过来。他决定立马划船离开。临走之前,他把身上那四个银钱重新塞回到了卖瓜老板的手里。

    “哎呀,这……”卖瓜老板泪眼汪汪地看着宋安,说不出话来。

    “老哥,保重啊。”宋安说。

    宋安带着宋小榆划着船悄悄地离开了。

    父女两人将船划进了芦苇荡,细长的河流,簇拥的芦苇包裹着小小的木船,

    “爹爹,那个人为什么要抢老爷爷的东西?”

    “因为他是坏人。”

    “那为什么没有人抓他们?”

    “因为没有人敢抓他们啊。”

    “那水敢抓他们?”

    “这……”宋安想了想,说:“地下的阎王爷。”

    “爹爹,我们还卖鱼吗?”

    “不卖啦。今天回去,爹爹给你做蒸鱼吃啊。”

    “好。”

    船从芦苇丛中穿出来,来到了一片辽阔的水域上。一片金辉正好洒来,周围水面波光粼粼,几只白鹤在水上的天空中飞翔,水鸭在天地间自由地嬉戏打闹,好一片祥和而温暖的天地。

    江面上,停着一艘色彩绚烂、造型华丽、刻工精美的私家游船。远远地望去,就像一座金光闪闪的宫殿。

    在船中的大房间里,一对父子正在下棋。他们之间的棋局正打得如火如荼。旁边一位打扮端庄大气的妇人一边做着刺绣一边笑看面前的父子俩。几个仆人在旁边伺候着主子。

    “船家……”

    船上一位穿着体面的仆人向宋安招手示意,于是宋安赶紧将船靠了过去。

    “船家,您这是去哪儿啊?”仆人问。

    “回大人,我们刚才去集市卖鱼去了。可惜,一条鱼也没有卖出去。”宋安不好意地回答道。

    “你的鱼可新鲜?”

    “新鲜,刚从河里捞起来的。”宋小榆抢着回答道。宋安看着女儿欣然地点点头回应,然后赶紧从桶里捞出一条鲜活的鱼给对方看。

    “大人,你看。这鱼现在还活蹦乱跳呢。”

    对方看了看,确实新鲜,便点点头说:“你的鱼怎么卖啊?”

    宋安见对方有意要买,便笑着回答说:“大人,我们的鱼不论斤卖。五文钱一条,如果你要得多的话,就给你再便宜点。”

    “那你给我挑五条最大的鱼吧。”

    对方一口气要了五条鱼,让宋安高兴坏了。他赶紧从桶中捞出来五条又大又鲜的鱼,然后用草绳拴起来递给了对方。对方也毫不含糊地将一把银钱递了过来。宋安将银钱交给女儿宋小榆,便撑着船离开了。

    “爹爹,我们今天挣了二十二个钱呢。”宋小榆开心地将自己数了很多遍的银钱最后报告了宋安。

    “多少?”

    “二十二个。”

    宋安一听,马上放下手中的木桨,蹲下来又重新数了一遍,果然是二十二个银钱。

    “一条鱼四文钱,五条鱼应该是二十文钱。怎么会多出两文钱呢?不对!榆儿,刚才那位大人,多给了我们两个银钱,我们得还回去。”说着,宋安便调转船头风驰电掣地向刚才那艘大船追去。

    “喂……喂……大人……”

    船外突然传来一阵呼喊,由远及近,越来越清晰。

    “外面是谁在呼喊?”坐在船中间的庞怀尧问身边的仆人。

    “听这声音,好像是刚才那位卖鱼的渔夫。”仆人回答道。

    “刚才不是买过他家的鱼了吗?为何还在呼喊?”

    “兴许,这人可能又捕到了大鱼,想要赶过来向咱们这‘老主顾’推销一下吧。”

    说话间,宋安的船已经慢慢地靠了过来。

    “这些乡野小厮,只要遇见大买主了,便像膏药一样紧紧地贴过来。老爷,我这就去打发他。”

    仆人来到船甲上,便问:“船家,刚才我们已经买过你家的鱼了。”

    “大人,我刚才是不是卖给你五条鱼?”

    “是。”

    “每天鱼四文钱?”宋安问。

    仆人心想,这老渔夫莫非嫌刚才卖的太便宜了,现在是来找我要钱来了?

    “大人,五条鱼,每条四个文钱,一共应该是二十个银钱。”宋安说。

    仆人心里咯噔一下,我刚才给他钱的时候是不是少给了对方。但是仔细想一想,自己从兜里掏出来一把,应该不会少。

    “大人,你刚才给了我二十二个银钱,多给了两个。”说着,宋安便将那多余的两文钱放在了船梆子上,然后便撑船而去。仆人愣在原地,看着那两文钱,一时说不出话来。

    回到船里,仆人将刚才发生的一切告诉了主人庞怀尧。庞怀尧一听大为感动,没想到在这穷乡僻壤的地方,人们是如此的善良与淳朴。庞怀尧立马命人将船调头追上刚才那艘小船。很快大船靠了过来,这令宋安感到十分地惊讶,他看见甲板上站着几个人,有刚才那个仆人,仆人的身边站在一位身材高大,气质非凡的大老爷。大老爷的身边还站在一个竖着发髻,看起来十来岁的小公子。

    “老船家,这是我们老爷赏给你的银两。”仆人说着,便递过来一定大大的银子。面前的这个大银锭,吓坏了宋安。他长这么大可从来未见过这么大的银子,这么多钱,能买多少间房子,置办多少亩地,圈养多少个牲口了?一时间,他脑子一片空白,根本无法衡量面前这锭银子带来的价值。

    “大人,你这是……”宋安不解地问,他站在那里一动不动。

    “船家,我家老爷说,你刚才把那多出来的两文钱都给我们送来了,人品令人称赞。所以,我们老爷要赏你。你就收着吧。”

    宋安一听,这才恍然大悟。依照他性格,两文钱都没有要,怎么可能收这么大的银锭呢?所以,他委婉拒绝了,然后掉头就要走。

    “老船家……”站在中间的老爷说话了,“你们家的鱼还有吗?”

    “有有有,还有的,老爷。”宋安一听,对方在问鱼的事,立马回应道。

    “那我都要了。”

    宋安看着面前的这位大老爷,连忙点点头。

    宋安手脚麻利地将木桶里剩下的那些鱼都系上草绳递给了过去。

    仆人立马就将那锭银子塞到了宋安的手里。

    “这……”宋安愣在一边,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宋安感觉双手沉甸甸地,让他有一些喘不过气来。

    “大老爷,你给的钱太多了。还是换成碎银子给我吧。”宋安说着,便将那一锭银子递了过去。

    宋安的执着,让庞怀尧内心再一次被触动。

    “老爷,这……”仆人看了看身边的主人,不知道是该接过宋安递回来的银子还是推挡回去。

    “你按照鱼价给船家吧。”庞怀尧说。

    “是。”仆人从宋安手里拿回来那一锭银子,然后从身上数出应该付的钱,又递了过去。

    宋安双手接过卖鱼的钱,然后一个一个地数了一遍。

    “船家,这次可对?”庞怀尧问。

    宋安笑着点头说:“对了,对了。”

    船上的那个小少爷好奇地盯着宋小榆脖子上的一个草编蚂蚱看了又看。

    “小少爷喜欢这个?”宋安笑着问大船上的小少爷。

    对方点点头。

    “榆儿,我们把这个蚂蚱送给这位小少爷,行不行?回头爹爹再给你编一个。”

    “好。”宋小榆说着,便将脖子上挂着的那个草编蚂蚱取下来递给了旁边的宋安。庞怀尧赶紧让仆人掏钱出来给宋安。宋安连忙摆手不要,他划着木舟迎着夕阳的斜晖远去了。

    庞怀尧望着远去的小船,深深地叹了一口气。此刻,他的内心感慨万千。当今的天下已经不再是原来那个至纯至真的社会了。朝廷也不再是那个只为民服务的中央集权了。人人戴着面具吹捧自己是古圣先贤,背后却个个卖国求荣,互相勾结,中饱私囊。他们的品行还不及眼前这位普普通通的渔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