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盟锦书
繁体版

第三十五章 扩军

    齐王府坐落在延城的太守府北边,而李未初的司丞府则在太守府西边,这里虽没有王府大,但却是人员走动最为频繁的地方。

    姬铸不喜欢理政,而且军务管得也很烂,基本都交由下人打理。李未初于是通过许由策划,组建了一支仅有五人知道的特殊部队翎骁卫,从部精挑细选分开训练,负责刺探情报,反刺探情报,暗杀,秘密抓捕,潜伏,收买要员等。

    这些人基本都没有牵挂,没有羁绊,但个个对李未初无比忠心。

    且李未初制定了一套在这个世界最先进的一套管理,使得翎骁卫的最终负责人都指向李未初。

    翎骁卫总计五百多人,具体的,李未初也不知道,因为这其中包括了线人和已策反但未浮出水面的暗桩。

    他们皆可以绕过上级向李未初直接汇报,使得管理他们的统领不敢有半点非分之想。

    姬铸在朔州的齐王府,看似是他自己人,实际上李未初早就渗透得一点都不剩。除了虎贲军进展缓慢,其他延州各地的世家,都有翎骁卫暗桩和线人。

    那些李未初不方便处理,且没法通过常规手段惩戒和除掉的人,统统由翎骁卫出手。

    知道翎骁卫存在的,不过李未初、吕布、戚继光、许由、吕承五人,且其他四人没有指挥权,仅有知情权。

    随着靳军靠近,和从得来的情报分析。西府军十万兵马经过分散后已经显得不够,于是商议扩军的事情。

    他的商量对象是许由和吕承二人,一个管钱袋子,一个代表着军方。

    二人对扩军没有异议,而是对扩军多少有疑问。

    在年初的时候就计算过,若是征兵超过三十万,则加速消耗存粮,难以撑到秋收。这还是要靠北羌提供大量的肉食为前提和已经开始运作的两条铁矿运输路线均有蒸汽机车代替。

    若是任何一方面有问题,秋收前的存粮就得提前用完,没有其他补充途径就得出事。

    可不扩军也是不现实的,虽然与羌军言和,可该有的驻军依旧不能少,以防万一,这就先划掉五千人。

    然后是朔州九郡二十七城的守军,按照城池大小不一,府兵数量不一,郡城两千府兵,县城五百府兵,各地驻军就是五万。

    剩下的御林军五千,虎贲军五千,西府军三万五千。

    面对来势汹汹的靳军,靠这四万五千人显然是痴人说梦,更别说还有青军相助。

    所以,李未初提议征兵,是大家都不会反对的。甚至会有很大程度的支持,例如不想受到波及的各地世家,肯定会出钱出粮。

    许由提议征兵十万,可吕承却反对大规模征兵,徒增消耗。

    理由是朔州离京师太近,一旦兵员过多,又要引起忌惮。

    许由那是头疼不已,因为吕承说得没错,朔州的老毛病就是离京师太近!

    哪怕是姬铸把持军事也不能没有节制。

    最后李未初只能折中,计划征兵五万,只是他不方便出面,需要有人牵头。

    于是第二天的王府议事,李未初低头垂目,闭嘴不言。

    带头的人,正是姬铸小舅子潘文,而怂恿他的人却是他崇拜的吕布。两人仅是夜里的一顿酒宴,就让潘文豁了命。

    “齐王!靳军势大,携军三十万,又有青军五十万在侧,我朔州将士可用者不足数万,实难抵挡啊!”潘文按照吕布教他的开始背课文,而这话却是许由教吕布的。

    “是啊!是啊!”堂上将领纷纷迎合,特别是李未初新辟的一个叫张梁的廷政司,更是带着惧意喊道:“齐王,若是不尽快扩军,则朔州必然失守!若是朔州丢了,齐王何处去得?京师可回得?圣主能不责罚吗?大皇子他···他···”

    “大皇子怎样?”姬铸听到大皇子的字眼后立马脸色铁青的呵斥。“他敢拿我怎样?我朔州将士能征善战,不过区区靳人,何足挂齿!”

    大家刚要再劝,却听到姬铸悠悠说道:“但兵员短缺却是事实,但征兵一事,事关重大啊。”

    “李司丞?”姬铸这时才想起李未初来。

    李未初装作睡着,直到被人推醒。“啊?”

    “李司丞可真是好宽的心,这靳军都打到眼前了,你还睡得着?”姬铸嘲讽似得说道。

    “自有齐王做主。”李未初恭恭敬敬的鞠躬答复。

    “哼,也罢。”姬铸哼哼两声,心道李未初早已没了当初的雄心壮志和摄人心魄的狠劲,这半年多的养尊处优把李未初养成了一条听话的狗。

    “我朔州钱粮几何?李大人可知道?”姬铸调侃似的问道,其实知道这事不归他负责。

    “啊?这···”李未初果然开始犯难,左顾右盼后非常难堪的低下头。“卑职···不知···”

    “哼!尸位素餐!成何体统!”齐王果然贬了几句,但是却没有再多纠缠。转而细声细语的朝吕承问道:“吕大人,我朔州钱粮几何?能征兵几何?”

    吕承则正气凛然的站出来恭敬答复:“殿下,去岁朔州遭灾···”

    以上省去几千字,听得姬铸都要睡着的时候,吕承才说道:“遂,朔州不但无钱粮征兵,连这八月的粮草该去哪里弄都尚未可知。还请殿下早拿主意,不然兵变···可就快到眼前了。”

    “啊?”姬铸没料想朔州会穷成这样,他还预料朔州的府库用度至少可以撑到秋收。

    “不会吧?”姬铸随蠢,可钱粮这种事情,他却留了个心眼。

    “实情如此,若是殿下不信,可自行查账。”吕承说着就要让人去太守府抬账簿箱。

    姬铸顿时头大,赶忙摆手说道:“本王至少随便问问,吕大人切莫挂心。既是朔州无钱无粮,我自向父皇要些。只是这要多少,你们得合计合计。”

    “征兵十万所需银五亿,粮八十万石。”吕承大声喊道。

    嘶——

    在场的人无不惊诧,因为这狮子口开得有点过分了,就连李未初都不禁闭眼摇头,觉得吕承操之过急了。

    这钱其实可以慢慢要,毕竟战事还要持续很久。

    有姬铸在这里,又有朝廷里的人牵线,应该没什么问题。

    “吕大人这帐怕是算错了吧?”姬铸也不干了。

    “算上增兵二十万,直至秋收前的消耗,此账错不了。”吕承大大方方的答复,周围的官员也可以暗自合计,一炷香后,均是附和吕承所言。

    “你们都觉得要这么多?”姬铸一脸的迷惑。

    而且他还特意问了几个心腹,发现他们也是如此答复。

    “诸位,这粮饷属实太多,朝廷艰难,恐怕一时难以拿出这么多来,我看不如先募兵五万,余下的再说?”姬铸没法,只能从源头砍。

    吕承观察了李未初的态度后才就此罢手,毕竟该募的兵员数,已经一个不少了。至于钱粮这一块,有则欢喜,没有亦无碍。

    既然姬铸愿意向朝廷要一些,他巴不得。只是这做戏就得做全套,李未初心生一计。在他的示意下,殿议暂停,这时官员们都会开始休息。而在翎骁卫的帮助下,李未初成功和吕承、许由、赵凌、太史鸿等几个人见面。

    听到李未初的主意后,几人纷纷咧嘴但是却忍着不敢笑出声。

    “主公此计实乃神来之笔!”许由赞不绝口,表示支持。

    最后吕承也没有异议,他只是当心姬铸不会肯。

    “放心去做,他肯不肯,是他们的事情了。”李未初朝赵凌瞟了眼,后者立马领会上级精神。

    “放心吧,这皇三子极好脸面,我和王武他们几个激一激,估计能搞定。”赵凌心大,无所谓的说道。

    只是吕承却是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如果奏效,你们几个带头的肯定会被这些世家视为眼中订肉中刺。”

    “特娘的,这朔州是主公说了算,又不是他们几个肥头大耳的说了···”赵凌突然想到王武和杜翰还在身边,人家可是正儿八经的世家子弟。“那啥,两位老弟,我这话···”

    “赵统领不必介意,我二人明白。”王武和杜翰两人略有愧意的低下头来,久在西军府,他们已经把自己视作西军府的人,死也要成西府军的鬼,这是多次大战,以少胜多,从绝处逢生中杀出来的感情,已经刻在骨子里抹不去了。

    而且李未初经过翎骁卫的多次暗调,以及确认二人的忠诚不是问题,包括姬铸对二人的收买,也最后秘密转告给了吕承,再转告给了李未初,这等于是在表明态度。

    王杜二家也没少吃西府军的福利,至少两家的地位也都有所提升,这次带头捐款,必须要带头,而且是大头。

    “那就由你们几人去落实,吕大人来提议。”李未初拍板决定,殿议继续。

    果然,此次没有参与秘密会议的人皆是一阵惊诧,倒是西府军自己人最先缓过神来,毕竟这戏唱得有点明显了。

    姬铸被赵凌和太史鸿等武官激得上蹿下跳,又有几个近臣跟着大势模棱两可的进言,姬铸最终答应在王府开宴,让各家捐款。

    李未初再次露出迷人的微笑,而且原本想动用洛风城内的纸款打算也不必再施行。

    这还是上次李未初回到原世界时带回来的纸,依旧在盈利,以奇物标榜,每次限量出售,盈利来的钱三成归他个人所得,另外七成归翎骁卫所有。所以,这支没有经过朔州财政支持的私兵,李未初根本不担心会有泄密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