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火重生之时
繁体版

九十五 赵嘉佑的变化

    赵嘉佑听到郑蓉劝他不要冲动时脱口说道说:“我肯定不是冲动。”

    “嘉佑,”郑蓉想换一个话题,她问道:“方舱医院的情况么样啊?”

    赵嘉佑说:“这里的条件蛮好,都是正规医生,还有外地来的专家,每天查房和巡视,每天定时吃药打针,还有中药的汤剂。我正暂比刚进来的时候轻松多了,医生说我肺高头感染的地方开始吸收了。”

    郑蓉说:“你这样讲我就放心了,那说明方舱医院管理还是蛮规范。”

    赵嘉佑有些感慨地说:“规范得很,就是医生护士太辛苦了。我问过医生,他们每天进病房要穿四层衣服,第一层是自己的内衣,第二层叫洗手衣,第三层是一次性手术衣,最后才是防护服和护目镜,还要戴两层手套和一副鞋套。听医生他们说穿防护服就完全不透气,会出蛮多汗。有的护士戴护目镜还会因为会起雾看不清楚,加上戴了两层手套,打针的时候摸病人的血管都蛮难。这里的医生、护士人员怕病人分不清楚他们是哪个,他们每个人都在自己的防护服胸前或者背后用笔写到自己是哪个医院的,是医生还是护士,姓名叫么事。这里的医生护士一个班是6个小时,这个时间里头他们不能吃、不能喝、不能拉。我有一次仔细看了一哈医生、护士的交接班,他们交完班的医生护士出隔离区要排队,一个个地清理身上衣物,每个人做完整个过程至少要10分钟,整个交完班的医生、护士最少要1个小时才能全部走出隔离区。后来我跟护士聊天才晓得,她们全部搞完到酒店实际要2个多小时。那等于说他们是要饿8个小时才能吃饭。想到这些我就心疼这些伢们。”

    听到这里郑蓉马上就想到了在隔离区工作了将近两个月的仁和,心里不免一阵生疼,但是她不好把这个感觉说给赵嘉佑听。她就随口问道:“方舱里的人多,你在那里睡的好不好咧?”

    赵嘉佑说:“我的瞌睡大不怕闹。就是方舱里头夜晚不关灯,医院里想得细,每个人发了一个眼罩可以遮光。我刚戴眼罩有点不舒服,不过正暂已经习惯了。”

    “你们那个方舱有几多病人?”郑蓉问。

    赵嘉佑说:“我们方舱有1000张病床,这里已经有400多人出院了,陆陆续续又来了百把个人。”

    郑蓉关心赵嘉佑的生活,她问到:“那里的生活条件怎么样?”

    赵嘉佑说:“好得很。这里用的东西都是不要钱发的,吃饭每餐都是3荤1素,再外加一碗汤或者一个水果。我们吃的菜基本上都是葱烧基围虾、腊肉笋子、莴苣烧鸡、豌豆、玉米这些东西。过早一般是面点再加鸡蛋牛奶。如果那个人冇没吃饱还可以找护士再要一份。这里还偶尔还发个零食。”

    郑蓉问:“方舱医院的病人多,原来又互相不认得,病人在一起相处的好不好?”

    赵嘉佑说:“相处得蛮好。这回我也觉得蛮怪,武汉人的脾气都不好,原来遇到事情都是一蹦三跳,在方舱里头就蛮好,我从冇听到过哪个大喉咙说话,冇看到有那个人扯皮拉筋。这里还成立了病人临时党支部、青年志愿者突击队,只要有么事情一喊就有人上。这个****把人都变了样。”

    郑蓉听了这些就比较放心了,她说:“这样好的条件你就安心养病,少想一些,不打针的时候就跟病友克玩。”

    赵嘉佑有些乐滋滋,他说:“这里的病友快活得很,看书、下棋、打扑克搞么事的都有,不喜欢玩的女同志就打毛衣,爱热闹的就去跳广场舞。”说到这里他兴致勃勃地问:“你想不想看这里的人跳舞撒?我跟你视频。”他也不管郑蓉同意不同意就挂断电话并马上拨打了视频通话。

    郑蓉接通视频通话的时候赵嘉佑已经走出了他的小病区,用他的手机镜头扫描着这里的一切。赵嘉佑一边拍摄一边介绍,让郑蓉对方舱医院有了深刻的感性认知。

    结束了和郑蓉的电话以后赵嘉佑心情非常好,他脸上笑都要被挤得掉下来了。回到病床上他右边病床的老胡问:“是一个么样的电话让你高兴得不得了?”

    赵嘉佑还是止不住他的高兴,大声音地说:“是我们的同学,我们69年一起下放到蕲州的。”

    老胡问:“你是那一届的?”

    赵嘉佑说:“我是67届的初中生。”

    老胡说:“我是69届的初中生,下放到孝感安陆。”

    赵嘉佑有些不相信,他说:“你也是汉口的,我听你说话的声音像是黄陂人。”

    老胡不以为然地说:“我们铁路外[注(1)]的伢们都是这样的声音。”

    赵嘉佑有些不屑,他说:“是不是汉口伢一试就出来了。”

    老胡不服气,他问:“比赛说普通话?”说完了他自己就笑了。

    赵嘉佑问:“小时候的顺口溜会不会撒?”

    老胡说:“你说上句我说下句,不会说我就是个乡里伢。”

    “好!”赵嘉佑赶紧回答道。他略作思考就开口:“胖子胖,打麻将,该我的钱,不还账。”说完了把手向老胡一指。

    老胡没有一秒钟的犹豫开口就说:“左一棒,右一棒,打得个胖子不敢犟!”说完两个人都笑起来。

    赵嘉佑接着说:“一个伢的爹,拉包车,拉到巷子口”

    老胡接:“解小溲,警察看到了,三拳头!”

    赵嘉佑不服,他又说:“六月天气热,扇子借不得,虽然是朋友”

    老胡笑着跟:“你热我也热,如果你要借,等到十二月。”老胡说完了以后对赵嘉佑说:“老赵你这都是小儿科,你听我来说一个”说完这话老胡吞了一口涎,坐直了身子后一本正经的吟诵起来:“一摸光,二摸财,三摸四摸打起来,张打铁,你打铁,打把剪刀送姐姐。姐姐留我歇,我不歇,我要回克泡茶叶。”

    说到这里老胡的双手有节奏地打起了节拍。赵嘉佑也不服输跟着老胡一起唱起了儿时的歌谣:“茶叶香,酒也香,十个鸡蛋打过江,江那边放鞭炮,江这边看热闹。姑娘姑娘你莫哭,还有三天到你的屋,姑娘姑娘你莫笑,还有三天到你的庙,庙里有个和平鸽,一飞飞到杨家河,杨家河里姑娘多,七(吃)我的饭,达(摔)我的锅。甩甩铁龙甩,铁铁包姥爷,包包红辣椒,红红赵子龙,照照照花轿,花花弹棉花,弹到夜晚喊姆妈,姆妈姆妈莫开门,花儿买糖七(吃),不给老娘七(吃),老娘杀鸡七(吃),不给花儿七(吃),花儿在地下捡骨头七(吃)。”[注(2)]不知不觉中赵嘉佑和老胡的歌谣吸引来了一大帮上了年纪的老WH,他们围在一起大声地唱起了能带来他们美好回忆的歌谣。歌谣唱毕又是一阵欢快的大笑,笑声差一点把这里的屋顶掀翻。

    注释

    铁路外[注(1)]老汉口铁路里应泛指以京汉铁道为界、上至桥口,下至丹水池,靠近长江沿线的地段称之为铁路里,其口音为正宗武汉方言,以外则为铁路外,以黄孝方言为主流.[注(2)]这是一首上世纪50、60年代传遍武汉三镇的儿童歌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