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火重生之时
繁体版

九十三 现代“诺亚方舟”

    恐惧、悔恨、自责的情绪一直把他煎熬到住进方舱医院。

    建立方舱医院是国家派来支援WH抗疫的专家团队提出的建议。据介绍所谓方舱医院就是以医疗方舱为载体,医疗与医技保障功能综合集成的可快速部署的成套移动医疗平台。它一般由医疗功能单元、病房单元、技术保障单元等部分构成,是一种模块化卫生装备,具有紧急救治、早期救治和临床检验等多方面功能。WH暴发疫情的初期,治疗床位不足是抗击疫情最大的痛点。早期不少患者为了等一张床位只能在家隔离,疫情的“传染链”也没有被割断,无形增加了疫情蔓延、扩散的风险。在病床告急的这种形势下,建立方舱医院就能起到集中收治和隔离的效果,使患者能得到基本医疗照顾,也能实现与家庭、社会隔离,避免造成新的传染。方舱医院就是疫情肆略风暴中的一艘诺亚方舟。在方舱医院建设过程中,WH各级政府体现了极大的动员组织能力,在许多市民和志愿者的积极参与下,用不足一个月的时间迅速新建起了16家方舱医院,开放了13000多张床位,收治了12000多轻症患者,成功扭转“一床难求”的局面,为抗击疫情赢得了关键转折。

    当然,上述的这些对赵嘉佑而言他完全不知晓。

    赵嘉佑在认定自己染上****以后一门心思等待得到医院的救治,被安排到方舱医院后他不了解这是个什么性质的机构,只觉得把大批的患者丢在一个大统仓里无异于在里面等死。余丽华因病情重去了正规医院,他不好意思向社区或卫生服务中心再提要求,只好硬着头皮来到方舱医院。当他真正看到方舱医院的布置格局后才安下心来。他来到的这家方舱医院是由一个大型体育馆改造成的,偌大的场地被隔成分西部、东部两个区域,东、西区域相对独立成为一个单元。各单元内又分为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和缓冲区,区与区之间用多道门隔开。从医护工作站所在的清洁区,经半污染区进入患者所在的污染区后,所有人员进入后不允许再走“回头路”,而必须从另一侧通道进入缓冲区后,经过清洁消毒后再回到清洁区。病区里除了病人床位外,这里还设有护士站、抢救室、病人通道、医用品存放处等区域。在东、西区域外的附属建筑中还设置了化验室和CT检测室,一个完整医疗体系一应俱全。赵嘉佑在病区还经过了一个宽敞的空间,看到这里靠墙的地方有一排书柜,书柜里摆满了各类图书,在书柜对面墙下摆放着七、八台电脑。在书柜的上方吊着一个硕大的硬纸板,上面书写着“图书角”三个大字。赵嘉佑所经过的地方墙边间隔不远就有几台柜式空调机,一溜的空调机温度都控制在28℃,虽然是冬季这里面却没有一点寒意。在标有“生活区”字样的地方赵嘉佑还看到一排开水机和微波炉,在它们的不远的地方有七、八个分类垃圾桶。

    在护士站一个护士接待了赵嘉佑,向他询问基本情况,测量体温和血氧心跳,然后进行了登记、填表,还发给了他一本患者手册,患者手册里是讲解方舱医院的作用、功能以及相关收治流程的内容。做完这些以后护士给他说这里的方舱医院由“国家医疗队+WH医疗队”模式运行的,现在收治的病人已接近1000张床。参与这里治疗与管理的既有支援WH的外地医疗队也有本地医院的医护人员,这里的管理和普通医院一样,每个患者都有自己主管医生,每天都有医生查房和巡视,希望患者能够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患者有任何情况也可以随时向护士、医生提出来。这个护士特别对赵嘉佑讲到了来方舱医院的绝大多数患者都是轻症,对这里的治疗和自己康复要有信心,如果万一出现病情恶化会及时被送到定点医院救治。初到这里的赵嘉佑看到和遇到这些后,心里便生出一股暖意,原来的疑虑和抵触也开始消融了。

    赵嘉佑被带到了他所在的病区,这里是西部区域的第5病区,是一个被间隔成容纳了50张病床的小病区。病区被约2米高的隔板与其他病区隔开,病区内病床南北两两相对,南北被一条走道分开各有25张床,横排的床与床之间都有一个小的床头柜,供患者存放自己的物品。病区的东、西方向各有一个出入口,不时有患者出入。赵嘉佑还没有坐下来就被另一个护士叫去领取生活用品,这些用品装满了一个塑料面盆。回到自己的病床赵嘉佑把领回的用品摆开来,细细一看看竟有牙刷牙膏、水杯、卷纸、抽纸、香皂、接线板、保温壶、充电器、眼罩耳塞、小台灯、拖鞋、毛巾等等一共10多件,医院无偿提供的这些生活用品比个人考虑得还要周全。看到这些后他内心里暗暗感慨道:“真是太人性化了。”

    赵嘉佑把一些小物件都收拾到床头柜里,把小台灯方到了柜头,毛巾丢进面盆后连同盆子一起塞进了床下。把这些事情都弄妥之后他坐在床沿脱下鞋,然后抬腿上床靠在了床头的被子上。静下心来后他环顾了一下病区的环境,看到病床上几乎住满了患者,靠他左侧边床上躺着一个三四十岁的年轻人正在翻手机,右侧的床上的被子掀开了但是不见有人,床下放着一双休闲鞋,显然这张床上的患者是溜达到哪里去了。对面一排床上的患者有的坐着,有的躺着,有的人看到赵嘉佑后还在向他点头打招呼,赵嘉佑也点头招呼过后觉得有些无聊就闭上了眼睛。

    住进方舱医院这些天他的病情比较稳定,体温始终在38℃以内没有出现过高烧的现象,咳嗽虽然在继续但也没有加重的迹象,这样的状况赵嘉佑的身体扛得住。他心里记挂着余丽华。余丽华住进医院后与赵嘉佑有过两次视频通通话,后来就只打电话没有再视频。看不到她那里的情况赵嘉佑有些不踏实,但余丽华总是在电话里说她越来越好了,叫赵嘉佑放心。赵嘉佑的心实在放不下来,原来想把家里的情况打电话告诉智勇,可是余丽华不让。智勇他们到河南打过一次电话以后竟然就再冇得音信,赵嘉佑在心里对智勇恨得痒痒的。到了方舱医院没有人跟他说话,他不熟悉环境也不好到处转悠,每天只能躺在床上养神或者胡乱翻翻手机,靠这个方式熬时间。

    今天不知道躺了多久,赵嘉佑又听到广播的声音:“亲爱的病友们,你们好。你们的知心护士小甜甜开始广播了。”一种非常轻柔、甜美的声音从空中飘过来钻进了赵嘉佑的耳朵,让他的精神为之一振,马上从床上坐起来。广播里继续说道:“今天小甜甜为大家介绍一点有关的心理学常识,希望能够给需要的朋友提供一点帮助。当前正值疫情期间,人在重大灾难环境下易于产生焦虑、担心的情绪,如不加调适可能更加严重,出现焦虑、恐惧、失眠等现象,这在心理学上叫做心理应激反应。因此,关心自身的心理健康,加强心理疏导就显得尤为重要。”

    赵嘉佑到方舱医院的第一天就知道了小广播的由来。原来在江浙援汉医疗队进驻方舱医院时,医疗队细心的护士田谧发现许多患者都有不同程度心理包袱,有些患者通过她简单的心理疏通后精神状况大变。由此她受到启发,向带队领导提议在医院建立一个小广播站,通过播送一些音乐和心理学知识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田谧的提议得到领导的支持,小广播站很快建立起来,田谧便成了兼职广播员,只要有时间她就会不定时的播送一些节目。赵嘉佑听到要播送缓解心理压力的知识,便认真地听起来。甜美的声音继续播送道:“第一要学会倾诉。当我们情绪低落的时候,不要试着让自己独处,使自己沉溺于低落的情绪之中,独自抚摸自己的伤口,而应该多与朋友交流,试着让你的朋友去支持你,鼓励你,开导你,将你的不良情绪都宣泄、释放出来,而不是一个人闷在心中。在方舱医院里你的手机、微信都是与朋友交流沟通的好工具,病友、医生和护士都是您交流的对象。第二要保持积极心态。当我们处于情绪低落的状态,我们更需要一个积极的心态,从积极的方面去想,我们可以回忆自己过去成功的事情,也可以多听、多看一些英雄人物和成功人士的故事,对于那些悲伤的、痛苦的故事尽量不要去想、不要去听,等等。总之就是要让阳光照进我们心里,让我们生活中的每一天都变得光明起来。第三要多做运动。运动有助于减轻压力,对于身心都有极大的帮助。虽然情绪低落时将会影响去运动的动力和体力,让人不想动,只想静静的坐着与呆着,但是越是不想动,越应该动起来。那怕只是一个小小的运动,都能够很好的帮助到你。运动能防止抑郁症的发生,有助于增强体力,它也能较快地提高情绪,短时间地缓冲抑郁。当然,我们运动是要选择一些力所能及的方式,要特别注意运动中的安全。亲爱的病友们,心理学小知识今天就播送到这里,下一次播送时间里我会继续向大家介绍。下面请听一段轻音乐《月光下的凤尾竹》。”随后,方舱医院里响起了节奏舒缓、优美缠绵的乐曲声。

    广播里的音乐声结束了,方舱渐渐归于安静。赵嘉佑这时的心情却安静不下来,他还在为今天上午郑蓉打电话的事情感到沮丧。在医院的这些日子赵嘉佑的身理和心理都得到治疗,让他产生了要给郑蓉打电话的冲动,他非常渴望把自己现在的心愿第一个讲给郑蓉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