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火重生之时
繁体版

三十七 胡荣辉的崩溃

    张红玉的病逝对胡荣辉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打击。胡荣辉是一个很抱负的青年医生,拯救生命,悬壶济世是他怀揣的目标。大学毕业他被分配到星华医院的呼吸科,他就立志以后要做一个像ZNS院士那样的有杰出贡献的人。只有几年的时间,他的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的飞速进步,得到了他的上级医生程仁和的赞赏。原来他计划在2020年春节结婚,听到程仁和讲医院发现了几例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医院为此专门成立了针对这种疾病的专门团队,他与爱人韩映雪商量推迟婚期以后,执意的加入这个了团队。他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增长见识,提高自己的医术水平。

    如愿进入到隔离病区以后,却遇到了他参加工作以后最难堪的局面。这一批病毒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不佳,包括转院和留院的两部分,医院共接治了十大个位病人,目前死亡三人,还有两个危重病号。这种局面他感到自己的精神要崩溃了,特别是张红玉离世的痛苦画面深深地刺痛了他。胡荣辉非常清楚张红玉是死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在这种情况下病人的肺、心脏、血管、肝、肾等器官都受到不同程度损害,结束生命的过程也很快,这种生命的告别和溺水很相似,就好比肺里面都灌满了水,人被活活被憋死,不同的是憋死患者的不是水而是肺部病毒导致的炎性渗出物,人的肺部换气功能完全丧失,再浓的氧气也进不去血液里,但人的其他器官功能还没有那么快就衰竭,直到最后几分钟病人头脑都很清醒,正是因为清醒,这个过程更显得既痛苦又残忍。所以病人一般在这个时候都会哭着喊着说“医生你救救我”,直到伴随剧烈的挣扎呼出最后一口气。然而,张红玉一直到最后咽气都没有叫喊一声,尽管她拼命的张着嘴。一个身体病弱的女子、一个生命垂危的病人,需要多么大的毅力才能做到这样啊!当胡荣辉见到张红玉咽气后她的两只手还死死的抓住床单时,他再也控制不住自己。

    胡荣辉强忍着痛苦处理完手头的事情,他飞快地回到办公室,在程仁和的面前放声痛哭起来。程仁和劝慰他:”荣辉,哭对于我们医生来讲是没有意义的。要说痛苦,我比你更难受。张姨是看着我长大的人,这三十多年她就像我亲姨一样,你说她去世了我能不难受?但是你和我都是医生,医生是要讲科学的。”

    ”什么科学?”胡荣辉几乎是在咆哮:”我不相信医术是什么科学,用了这么多药,上了这么多手段,还是留不住一个人的生命。如果是我妈躺在病床上我也这样眼睁睁看着她走?我他妈的算一个什么狗屁医生!”他伏在桌子上一边大哭一边捶胸顿足。

    程仁和非常理解胡荣辉此刻的心情。有些青年医生在遇到疑难病症久治不愈时会产生对医学的动摇,面对患者死亡有些性格极強的医护人员甚至都会出现绝望的心情,他们甚至会对医学科学和自己的职业选择产生怀疑。这是在科学的探索中时常会出现的一种心理反应。这种情绪需要正确引导。程仁和回到自己的座椅上缓缓地说道:”科学是不容怀疑的,”说到这里程仁和觉得自己的话说的不准确,接着解释道:“我说科学不容怀疑是讲科学不能没有根据的随意质疑和否定。我们要承认科学也是不完美的。科学不是万能的神,包括医学科学在内的所有学科只能在人们的不断探索中修正它的错误和弥补它的不足,一步一步的前行。没有人要求医生能治愈所有的疾病,面对死亡医生也有无能为力的时候。如果不明白这条道理,做医生确实是一个错误的选择。”

    胡荣辉是一个理性的人,程仁和的这番有分量的话像重锤一样让他从情绪中惊醒过来。他从伏着的桌子上抬起头来,知道这是程仁和在给他下台的台阶。他有些不好意思的望着程仁和问道:”我们的医疗方案错了?”

    程仁和也望着胡荣辉,但是他没有正面回答胡荣辉的提问,而是反问道:”你思考一哈我们的方案有冇得错?”程仁和很清楚对年轻的医生就是要逼他们学会思考,只有会思考才会有进步。

    胡荣辉没有马上做回答,他低头沉思不语。过了几分钟猛地转过身子大声说到:”没有错!”胡荣辉的回答斩钉截铁。”我仔细地回忆了张阿姨也包括这一批入院的其他人的治疗方案,虽然每个病人的具体情况不同,但是,这些病人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不明原因的病毒导致肺部感染是发病的基础。我们通过院内院外协作首先认定了这是一个末知的冠状病毒,并筛选了过去临床中使用过的多种抗病毒药物进行了治疗,在各种抗病毒治疗疗效不明显的情况下,针对患者不同的基础病进行了相关脏器的抗炎症和支持性治疗,特别是把对肺炎的治疗放在首位,保证维持患者正常的生命体征,依靠患者自身的免疫力实现抗病毒自愈。我想在没有新的药物和对这种病毒有新的认识之前,这样一个治疗方案的基本方向是没有问题的。”

    程仁和点头说道:”没错,这个治疗思路是院长和院内几个科室专家经过认真讨论确定下来的,从WH市卫健委的内部通报上我也看到其他医院的治疗思路,应该说我们在大方向上是冇得问题的。”

    胡荣辉问:”既然方向没有错,为什么我们的治愈率这么低下?”

    程仁和说:”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就在你刚才的话当中。”

    胡荣辉一脸愕然望着程仁和:”我说了?”

    程仁和说:”你刚才说到在对这个病毒有新的认识以前这个方案的基本方向没有问题。你把这一点抓得很准,这正是说明我们目前对这个疾病的认识还很不够,就是因为对这个病毒认识不够充分才使得我们的治疗方案不能够做到百分之百有的放矢。所以才会有疗效不佳,死亡率高的情况。”

    胡荣辉沮丧地问道:”难道我们就这样一直束手无策?”

    程仁和坚定的否认道:”这一点你又错了。我们从来没有束手无策,这么多天我们不是一直在尝试着新的不同方案?这种尝试就是科学精神所提倡的试错,我们就是在不断的犯错和纠错的过程当中来提高。现在不光是我们医院,本地区其他接触到这种病例的许多医院,也包括各级疾控部门的医护和科研工作者都在积极地探索,听说国家卫健委专家组已经到WH了。我坚定地相信要不了多长时间,一定能够找到战胜这种疾病的方法。”

    胡荣辉认同程仁和的观点,默默点了点头。

    程仁和接着说:“国家卫健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已经发布了针对这种病毒肺炎危重病例诊疗方案的第一版和第二版,我们后来的诊疗方案都遵循了他们的思路。我想随着各医疗机构和科研单位的不断总结,还会有第三版、第四版的方案出来。举全国之力能战胜这个小小的疾病不成问题。”

    程仁和坚定的态度感染了胡荣辉,他说:”第二版方案中特别提到对高热不退患者要使用安宫牛黄丸,这是一种中成药。我记得有文献说‘非典’时期BJ的中医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尝试一下呢?”

    程仁和说:”你说的问题黄院长已经想到了,他已经对中医科提出了要求。”

    胡荣辉说:”遇到‘非典’这样的疫情好像中医发挥的作用都要大一些。在传染病的防治上是不是中医更有优势?”

    胡荣辉提出这样的问题让程仁和有些意外。他回答说:”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思想和科学体系,我想他们之间没有孰高孰低的区别。现代医学不可以妄自尊大,传统医学也不应该妄自菲薄。两种思想、两种技术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才会让我们国家的医疗事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胡荣辉问道:”这么讲你对中医还是持肯定态度的?”

    程仁和说:”我们今天没有时间来讨论这个问题,关键是你对医学科学和我们的职业要有信心。”说完攥紧拳头向胡荣辉做了一个加油的手势。

    ”嗯,放心!”胡荣辉大声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