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二我真的没有不老药
繁体版

第四十九章 太子监国

    大殿外。

    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在场所有人措手不及。

    大臣们脸上带着凝重,交头接耳在一起。

    以世家为首的大臣左顾右盼,眼神轻轻触碰在一起。

    香料之事还未敲定。

    圣上突然昏倒,倒也离奇。

    现如今追问圣上,为不明智选择。

    长孙无忌心里跟明镜似的,二郎正值壮年,在沙场厮杀都不成问题,可突然头痛欲裂,这里面是真是假很难说清,郑重道:“臣定会全心辅佐太子监国,圣上还需保重龙体,大唐离不开圣上。”

    大殿内都是心腹。

    纷纷附和。

    房玄龄眼眸微微晃动,低着头,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圣上病重,太子监国再正常不过,可让宰相辅佐不符合常理。

    “太子。”李世民虚弱的看向李承乾。

    李承乾脸上带着悲痛,看不出一丝假意,来到床榻前跪下,哽咽道:“父皇。”

    “朕修养期间,定要对朝中大臣谦逊,遇事不决可问魏征师父和房爱卿,咳咳……有你舅舅在,朕放心,朕现在唯一挂念乃长安百姓生计之苦,定要与朝中大臣好生商议。”

    李世民心里暖洋洋的,皇室亲情最为薄淡,可乾儿纯孝,不枉朕悉心教导。

    经历过玄武门之变。

    他心里最大的希望,就是子孙后代不要重蹈覆辙,手足相残。

    “儿臣遵旨,父皇好生修养,母后和弟弟妹妹们离不开父亲。”李承乾情到深处,眼泪没忍不住流了下来。

    群臣也被这一幕父慈子孝打动,纷纷动了恻隐之心。

    “圣上心忧百姓气急攻心,需静养几日,近日由太子监国,各位同僚各司其职,散了吧。”长孙无忌跨出门槛,洪亮的声音在大殿外响起。

    很快。

    这一消息传遍长安。

    圣上心忧百姓病倒了,太子前往感应寺祈福。

    香料铺。

    郑先茶杯放下,听完手下伙计的汇报,眉头微皱。

    现在贞观十年,李二还有十多年的活头,他心里倒不惊慌,只是觉得奇怪。

    李承乾监国,对付得了朝中那些老狐狸吗,莫非有猫腻。

    按常理说。

    以李世民的魄力,不至于选择装病这种方式。

    让李承乾来监国,他心里多少没底,“富贵,香料价格多少了。”

    “少爷,降了两贯。”富贵扇着蒲扇,语气带着恭维:“少爷……俺也想去卖香料。”

    当他知道大海一天时间足足赚了二百贯,微微眼红之余更多带着羡慕。

    二百贯足可在乡下置一块田,娶个屁股大的婆姨过一辈子富足日子,还能买上两头牛生五个娃。

    心里那个悔啊。

    都怪这个不争气的下半身,恨不得提刀剁了这个玩意。

    一了百了。

    转念一想。

    自己还没有传宗接代,立马打消了念头。

    富贵那点小心思,郑先早就看出来,瞥了一眼,瘪嘴道:“割了吧,一了百了。”

    “嘿嘿……少爷,俺说着玩呢,俺还要好生伺候少爷呢。”富贵只觉胯下凉飕飕,双腿不由得加紧,脸上笑得更加灿烂,卖力摇晃着蒲扇。

    “郑公子,太子让奴才传话,下午去民部运香料。”贾初跨进门槛尖声道。

    殿下果然看重华县男。

    就为了郑家的小小生意,殿下一人顶住朝中大臣施压,也不知道华县男施了什么妖术,看来需要好生学习一番。

    殿下最近性情多变,说不定就与华县男有关,咱家可不能触这个霉头,竟然能叫咱家来传话,说明殿下心里还有咱。

    富贵清瘦了些。

    咱家心里怎么有些心疼呢。

    贾初眼睛停留在富贵身上,一时间失了神。

    这贾公公有股憨憨的感觉,眼神还不对劲,看向富贵怎么还一副暧昧的表情。

    莫非宦官或多或少都有些心理扭曲,以后得离远点,郑先笑呵呵道:“多谢贾公公前来禀告,咳咳……富贵,天气炎热,请公公喝杯凉茶。”

    “噢。”富贵点了点头,来到贾初身前,从怀里掏出一块银锭子,贱兮兮道:“贾天使,天气炎热,莫要中暑了。”

    “嗯。”贾初下意识轻哼了一下,连他都被自己的反应吓到,这种感觉很微妙,带有深意的挑眉看向富贵,只觉得心跳很快,手脚也不听使唤。

    刚才一瞬间,一股暖流涌上心头,甚至萌发出,靠在这个男人肩上的念头。

    富贵也被吓了一跳,瞬间头皮发麻,向后小退小步,只感觉臀部一紧。

    这种感觉只在少爷阉猪时遇到过。

    郑先浑身汗毛竖立,后牙槽发酸。

    男人能发出这么妩媚的轻哼,还是第一次遇到。

    虽然贾初只能算小半个。

    还是大为震撼!

    看来李承乾身边的人都不正常,富贵这种货色都看上,看来还真是饥渴。

    饥不择食啊!

    心里暗暗发誓。

    一定要离得越远越好。

    贾初也察觉到了异样,脸色微微一变,飞快拱手行礼道:“奴的还得回去复命,郑公子请申时到来。”

    申时。

    按照现代时间,大概在下午三点到五点。

    距离现在也就一个时辰。

    至于李二真病假病郑先不管,计划能正常执行就好,一声吆喝:“富贵,去后院让伙计们都出来,有大事情宣布。”

    不到五分钟的时间。

    伙计们跟打了鸡血似的,昂首挺胸,站成一排。

    郑先敢相信,现在让他们去跳河都不带犹豫。

    “调集你们手下所有人,准备好马车,去民部运香料。”

    不大一会。

    浩浩荡荡的马车驶往户部方向。

    过往人群无不震惊。

    不少百姓纷纷歌颂大唐皇帝圣明,万岁。

    老百姓想得很简单。

    下次粮食涨价,圣上也会下达诸如此类的圣旨。

    贞观时期的户部还被称之为民部,直到后面李治登基才改命。

    民部侍郎卢承庆刚过不惑之年,在侍郎这个位置上待了五年,现在只需韬光养晦,过不了几年就能升迁,这一点他比谁都明白。

    “卢叔,那郑先是条疯狗,跟在我们世家身后乱咬,世家本无罪,可圣上却……唉。”崔文站在下首,神情悲切:“若香料流于商贾之手,世家将败。”

    都是出生世家,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都明白。

    历朝历代皇帝都想打压世家。

    应对之法不是没有,早就学会了见招拆招。

    卢承庆眼眸低垂,没人能看出他在想什么,一副慈眉善目的表情,笑呵呵道:“贤侄切莫多礼,世家本就一衣带水,自当和衷共济。”

    “可……此事乃是长孙丞相亲发,且有太子提议,老夫仅为民部侍郎有心而无力,圣上既然让太子监国自然有圣上的道理。”卢承庆说起话来滴水不漏,摸了摸山羊胡,一副爱莫能助。

    毛头小子太嫩,连这都看不出。

    这是李世民不想撕破脸,故意让太子来办。

    “还请贤侄给你家父带句话。”

    “边关。”卢承庆轻轻吐出这两个字,头也不回的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