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昊天庭
繁体版

第七十五 帝昊掌权(终)

    帝昊收回目光,心中冷笑。

    他怎会不明白众诸侯不过是畏于他的威势表面同意,然后私底下商量办法,再逼迫他放弃收缴私军的打算。

    而他想要削夺诸侯私兵,岂会没有后招。

    于是帝昊扫视一眼寂静的大殿,淡淡开口道:“其四,孤将施德惠,推行王恩令。”

    凤明哲身为丞相,出列请道:“何为王恩令?臣等愿听王上教诲。”

    其余大臣也是满脸疑惑,躬身请道:“臣等聆听王上教诲。”

    帝昊起身,抬手抚扶,解释道:“孤听闻有诸侯死后,其子嗣为争夺爵位封地,兄弟相残,叔侄相斗,惨剧频发。孤闻此等悲剧,甚是悲痛,故孤特颁布王恩令。王恩令:诸侯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爵位外,其他子弟也可分割封地的一部分土地成为小诸侯,由朝廷统辖。”

    此话一出,朝中大臣全体变色,尤其是有封地的世族和诸侯脸色都白了。

    太傅公伯哲、帝氏族人、众诸侯突然不起身高呼道:“王上,此举万万不可,若是实行王恩令,昊国必将大乱,社稷不存,还请我王收回成命。”

    帝昊注视着下方太傅,寒声道:“太傅如此迫不及待,难道世族也想要位列王恩令之列?”

    帝昊这一句话,便将公伯哲立在了世族对面。

    朝堂最后的几位世族族长双眼通红,怒视着出列跪拜着的公伯哲。

    此时他们已经从惊恐中明白过来,王恩令是对诸侯推行的,他们世族不在此列,既然如此又何必掺和。

    可公伯哲出列反对,要是惹怒王上,也在世族推行王恩令,那后果……,想想都让他们一身冷汗。

    公伯哲心中一突,冷汗直冒,不禁前方寒气逼人,后方更有万剑临身,好像要将他碎尸万段一般。

    他竭力顶住双方压力,后悔的同时脑中念头狂涌。

    忽然,他恭敬大拜,高喊道:“王恩令,王恩浩荡。真乃千古壮举,王恩令一出,诸侯再无家事之忧、惨绝人寰之祸,对众诸侯犹如在造之恩,不感王恩者,与逆子无异,治民弃之,无德无威,不配为主,当削其爵,以分其子,以显王恩。”

    各诸侯听闻,气得脸色涨红,公伯哲这阴险小人不禁倒戈相向,竟还将他们的后路给堵死了,若是反对就是众叛亲离,削爵分子的下场。

    此时的他们在这朝堂之上骑虎难下,进退两难,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全都纠结无比。

    最终还是一位姓姜的诸侯态度谦卑,躬身道:“禀王上,王恩令事关重大,关乎昊国根基,不可轻易推行,还望我王三思。”

    帝昊笑道:“姜公此言差矣,该考虑的不是孤,是诸公,孤的王恩令是为了解决诸公家事而施行,于诸公百利而无一害。诸中为何要反对?孤甚不解?”

    此时一位脾气很冲的诸侯拱手道:“王上既知此乃我等家事,便随意插手,岂是君王所为。”

    帝昊知道此人,帝姓董氏,家族传承久远,势力也颇为强大,所以才敢如此无礼。

    “在孤眼中,没有家事,只有国事。”王音掷地有声,群臣惊诧抬头。

    便见那威严身影走到王案之上,俯视下方,威严开口:“孤只是宣告诸位臣公,而非商议。”

    声音不大,却是极为霸道。

    帝昊对于推行王恩令事,之所以如此霸道行事,是他根本就没有将众诸侯放在眼里。

    为何?

    自因他们的敌人不是帝昊,而是他们的众多的儿子。

    就算有未成年的诸侯子弟及还未有子女的诸侯,那也只占少数,掀不起什么风浪,所以帝昊丝毫不惧。

    至于朝臣,先王在位时,极力打压世族诸侯,大力提拔庶民和士子为官,所以朝中许多朝臣是没有封地的,幸灾乐祸还来不及,又怎会帮那些诸侯说话。

    帝昊不管下方诸侯如何不满,众臣又有什么样的想法,继续道:“其五:修建大道。”

    “吴卫战败,俘虏敌军二十万,民扶十万。相国以及下相令:将三十万俘虏充为奴隶,扩修昊天城到武关的官道,孤甚是赞同相国此策。然,孤认为光扩修东方官道还不够,昊天城到北江关、南蛮城的两条官道同样要扩修。此事同样交由国尉府,上将军府负责。”

    “诺。”王骏和战败起身领命道。

    “五道诏令已完,请我王宣示国策。”凤明哲很是尽责的出列请示道。

    群臣也全都起身附和道:“请我王宣示国策。”

    帝昊回到王位坐好,俯视下方,威严道:“孤国策有三。”

    “臣等请王上示下。”

    群臣声音响彻大殿。

    “其一,孤自继位以来,相继大战,让昊国国库空虚不说,更是让昊国百姓食不果腹,无衣蔽体,此乃孤之大过。如今战事消停,孤望诸卿恪尽职守,勤勉尽责,有粮可食,有衣可穿。”

    “非王之过,乃是臣责。是臣等未能尽到为君分忧之责,请我王降罪。”群臣跪拜在地道。

    帝昊只是淡淡的扫了一眼下方跪拜的群臣,可没有时间和他们演一出君臣情深的戏。微笑道:“闻众卿之言,孤心甚慰。休养生息,皆靠诸卿了。”

    “臣等奉王令。”

    “其二,全国颁布求策令。”

    “请问我王,何为求策令。”凤明哲拱手问道。

    “天下奇人异事无数,他们有的有奇思妙想、强国之策,有的怀有一技之长、又有的发明了一些实用之物。孤不管是什么,只要能为国所用,孤重重有赏,小到钱财一贯,大到黄金万两,甚至是授官赐爵,孤无不可。”

    “这?”凤明哲和百官很是不解,帝昊此意何在?又能得到多少有用的。

    他们都很是不以为然,却没人会傻到说出来,既然上面那位愿意折腾,就让他折腾好了,反正他们不认为会有能得到万金的赏赐之人。

    帝昊知道这是见识的局限性,在朝臣看来,除了经天纬地之才者,能授官赐爵外,其余之人是没有那个本事的。

    而且帝昊很明白,一个国家想要发展强大,最基本的是要有完善的法律制度,然后是有能力的官员执政,以及百行百业推陈出新。

    而他则是要找出能强国富民的策论,以及能推动百行发展的东西,和能领导各行各业发展的人才。

    这才是帝昊求策令的真实目的。

    “诸位臣公不信,那就请诸位臣公拭目以待吧。”帝昊轻笑道。

    “臣等不敢。”

    “其三,求贤令。”帝昊没有多言,看向左侧记录朝议的内史令王德道:“内史令听令。”

    书案后正在书写的内史令忙放下笔,起身行礼道:“内臣在。”

    “孤念你写。”

    “诺”一礼后,内史令坐下重新拿过新的竹简摆在案几上,静候王音。

    “求贤令:昊受封文帝,始自德王,德王修德行武,百族相拥,地广万里。

    传至武王,南征南蛮,西平西戎,东讨东夷,称霸天南。

    夏帝封武,诸侯相贺,开疆扩土,古今一人。

    然,传至玳王,晋侯裂土称公,吴相继之,万万疆土,分崩离析。

    后至厉王,喜好美色,国家不宁,诸侯相攻,卫平叛主,自立为君,疆失其二,丑莫大焉。

    昏庸二王,色令智昏,祸国殃民,内忧外患,东失二郡,妄为人君。

    明王即位,收服疆土,抗击外敌,志令变法,复武王之盛威,修武王之政令。

    孤思及先君之意,常痛于心。

    今,吾立下誓言:天下能强昊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

    群臣听完,全默然不语。

    帝昊随意扫眼群臣,后对内史令高声令道:“抄录千份,择日广传天下。”

    内史令放下毛笔,起身礼道:“诺。”

    “散朝。”

    帝昊一挥衣袖,带着李忠大步离开,留下心绪复杂的众臣。

    PS:诸位书友,第一卷写完了,清茶也知道写的不好,望诸位多多包涵,指教。

    后面的,清茶会尽力写好人物、剧情,谢谢支持。

    清茶解释一下,这里的诸侯是有封地的大臣,后面诸侯会改称为封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