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一梦江湖
繁体版

第九十三章 三春白雪归青冢

    大历二十五年,除夕夜。

    春节的临近为整个京都城带来别样的气息,家家户户都挂上大红灯笼,都城的大街小巷熙熙攘攘,人群涌动。穿着节日盛装的市民、游客们络绎不绝地走在街头巷尾,笑语声声,充满了喜庆和祥和。小贩们沿街叫卖各种美食和年货,街头巷尾弥漫着浓浓的食物香味和花叶茶香,

    城墙上伴随着烟火雾气升腾,一串串鞭炮燃放,震耳欲聋的爆竹声不绝于耳。五彩斑斓的焰火在夜空中绽放,画出美轮美奂、绚烂夺目的图案,点亮了整个城市的夜空,照亮了人们心中的喜悦和期待。京都城里的庙宇亦是热闹非凡,祈福的信徒络绎不绝地拜祭,烧香奉神,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在一片歌舞升平的景象中,宁国庙堂却是暗流涌动。皇帝于一个月前正式宣布打算废除禁武令,江湖中人无不欢欣鼓舞。在大历二十一年之后再未进京的华山剑场剑首百里素雪突然入京都城,不觉引来各方势力的猜测。

    此刻,李安之正和云想容待在客栈里,默默地观察着风云骤变的局势。自三年前李安之刺杀礼部尚书高源之后,宁国上下都贴满了他的通缉令,前些阵子甚至加上了云想容和莫问,千两黄金悬赏缉拿之下,江湖和庙堂一致认为,李安之此刻应该在北狄隐居。

    云想容裹紧身上雪白的大衣,不满地向着窗户望了一眼,那里破了个洞,风雪呼呼地吹进来。

    李安之细心地摆弄着小小房间里的火炉,不断地往里面加柴。

    “这么大的雪也抑制不住百姓们过年的热情啊。”小云姑娘感慨道。

    “毕竟是春节嘛,话说北狄的春节似乎还要比宁国推迟快一个月呢。”

    “北狄现在还是冰天雪地,雪都积了快有半个人高了,怎么过春节?”云想容笑道,“我感觉今晚应该不会发生什么事,你师父……百里素雪昨夜入京,现下应该也在宫城里过新年呢。”

    她靠在李安之身上,两人一起坐在火炉边取暖,李安之感慨道:“宁国也是有守岁的习俗的,在北狄住了三年,都快忘了。”

    云想容依偎在他怀里,听着外边爆竹声声作响,距离新年还有不到一个时辰。

    “去外面看看烟花吧。”李安之提议道。

    于是他们拉着手下了楼,京都城辉煌的夜景下,烟花绚烂地绽放。

    “我第二次下江南的时候,认识一个烟花匠,他叫林山,他的烟花特别漂亮。”李安之回忆道,“若是此行有机会,我们也可以一起去一趟江南。”

    “时间快到了……”云想容激动地握紧他的手,蹦蹦跳跳地四处望着,人们不约而同地都出了街门,目光转向远处的宫城,子时一到,宫殿里会放出全京都最耀眼的烟火。

    “十、九、八……”

    人们小声地倒计时,李安之把云想容抱起来,让她能看到最漂亮的风景,在灯笼地映衬下,她害羞地小脸像个熟透了的苹果。

    “别这样……”她把头埋在他怀里,心里却高兴地小鹿乱撞。

    “马上要到了哦……”李安之凑在她耳边轻声道:“宁国最绚烂的烟火!”

    “三、二、一!”

    所有人的目光紧盯着宫城,没有烟火,取而代之的是一条白色的巨龙,骤然跃上整个京都的夜空。

    巨大的冲击波震倒了所有人,人们跌在雪地里呻吟,李安之匆匆忙忙地爬起来,四处寻找云想容的身影。

    “小云!小云!”

    云想容跌跌撞撞地爬起来,李安之紧紧地握住她的手,低声道:“你快回客栈……或者出城,我必须现在去宫殿!”

    “安之,我陪你……”

    “宫城里绝不止百里素雪一个九境高手,太危险了,快走!”

    话音未落,又是一阵冲击波,漫天的风雪中白色巨龙直冲云霄,紧接着传来一位老者的长啸。云想容的心弦被勾紧,她掩面挡住刺痛脸颊的雪花,依稀瞥见李安之一人逆行人潮,冲向生死未卜的宫城。

    云想容被人群裹挟着挤在街道里,每个人都面色惊恐,有人在高声尖叫,灯笼被踩在脚下,不时传来呼救声。她心如乱麻,李安之刚才的话究竟是什么意思?天下只有两人能破九境,难道是杨苍刺杀皇帝?

    人们四散逃开,云想容茫然地跟随人群左冲右撞,有人不顾一切地冲进家里,有人带着一家老小拼命出城。街道上尘土飞扬,禁军飞骑驻守在京都的几十个小队奔驰在街道上,重甲卫也排好阵型加速向宫城赶去。

    没有人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云想容瞥见丞相府门口,一脸惊慌的田战被护卫拉着,他四散着长发,脸上带着酒气,不时有京都的官员穿着官服从丞相府门口逃出,显然田战正趁着除夕夜大宴宾客。

    “至少说明他不是今夜的幕后主使。”她心里自言自语道。

    身后噪声大作,她和人群一起扭头看去,百丈高的雪墙沿着街道平推而来。

    “不!”

    人们尖叫着四散逃开,可雪暴很快就将所有人吞噬,只留下死一般的寂静。

    云想容揉着生疼的脑袋,感觉有滚烫的液体顺着她的手指流下,低头一看,右臂已血流如注。

    她环顾四周,人们挣扎着从大雪里爬起,呼喊声、哭声、尖叫声此起彼伏,偌大的街道此刻只有地上的一个灯笼发着微弱的光,一个个黑影在不断奔走。

    宫城里传来震天的锣鼓声,紧接着一个讯息传遍了京都城的大街小巷。

    “陛下遇刺,生死不明。刺客百里素雪已被就地正法。”

    云想容拼命地奔跑在宫城里,平日豪华的宫殿此刻一片狼藉,到处都是血迹和尸体,她心里像是有一团火在灼烧着自己,逼着她即使累到呼吸困难也不敢停下脚步。

    李安之,李安之在哪里?

    她不能大声呼喊,她甚至不确定李安之在方才的大战中站在哪边,他若是保护陛下有功,此刻应该在正殿接受封赏;他若是帮助百里素雪,此刻就是人人得而诛之的反贼。

    她从未进过宁国宫殿,很快就迷失在错综复杂的巷道中,甚至分不清东南西北。

    黑暗里隐隐有个身穿白衣的身影,他躺在窄道的尽头奄奄一息。不知怎的,似乎有一种魔力驱使云想容靠近他。

    那人雪白的胡须被鲜血染红,即使只有月光,云想容还是能轻而易举地认出他。

    她的声音在发颤:“百里剑首?”

    百里素雪无力地点点头,他自嘲地笑了一声。

    “没想到在我生命的尽头,居然是你这个小姑娘在我身边。”

    “安之……他在哪里?”云想容丝毫不关心其他事情。

    “安之?”百里素雪的呼吸骤然变得急促,“我没遇见他,他也来了?”

    “这……”云想容一时慌了神,“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你为何要刺杀皇帝陛下?”

    躺在地下的老人叹了口气,说道:“这就说来话长了。”

    “你还记得三年前,高兴城举办的那个英雄大会吗?”

    云想容点点头,那早已印刻在她内心的最深处。

    “当时高兴城修建了庞大的主楼,在主楼的下面,是几十公斤的炸药,一旦点燃,在场所有人都会灰飞烟灭,幸好李安之击破了他的阴谋。可你是否会好奇,他为何要炸死在场的所有人,那些人难不成都跟他有仇吗?”

    “我不在乎那个疯子怎么想。”云想容不以为然地说。

    百里素雪自顾自地说下去:“禁武令颁布后,各大门派均惨遭毒手,江湖武学就此大部分失传,可近十年来,江湖隐隐约约又有复苏的迹象。庙堂害怕江湖,更害怕平民百姓掌握那些所谓的武林秘籍,他们希望江湖是无害的,希望江湖能够为他们所用。那时陛下密令高兴城,让他设计除掉江湖中各大门派的武林高手,正好你在他的手上,他便谋划了那个疯狂的令人发指的计划。”

    “什么意思?”云想容一头雾水地问道。

    “你学的漕帮剑法,就连你自己也知道它的简陋和狭隘,但那已经是寻常百姓能学到的,最强的剑法了。皇帝希望彻底摧毁江湖的武林,因为庙堂不需要他们。现在禁武令表面废除,但实际上却是更加残酷的清洗,甚至比百年以前那场清洗更加血腥。到时候,无论是华山剑场,还是刚刚复苏的各大门派,甚至许许多多无辜的人,都会因此丧命。我……不能坐视不管,况且,种种证据都表明,当年明月山庄一案,皇帝陛下就是幕后的主使,他设计让华山七子与北狄八雄相遇,导致华山剑场濒临灭门。”

    “所以……”云想容斟酌着词句,“你去行刺陛下,是为了拯救整个江湖武林?”

    “还有我的一些私欲……”老人惨笑着说:“这样可以保全整个华山剑场。”

    云想容沉默地站在他的身旁,目睹着老人的生命一点点流逝。

    “安之呢?你对他的计划是什么?”

    “我让李安之出江湖、入庙堂,直至将他逐出师门悬赏通缉,都在我的计划之内。他是华山剑场最后的火种,他可以抽身于整个事件之外,但以我对他的了解,他不会从心底里放弃华山剑场。”

    “你说的对。在你把他逐出师门之后,这就是他心底里最痛的伤口。”

    “你现在可以杀我了,云姑娘,为你的父亲报仇。”百里素雪艰难地说道,鲜血从他的喉头喷涌而出。

    “我该如何看待你?百里素雪。”云想容恨恨地说:“你为了华山剑场的复兴,亲手缔造玄沙舵血案,然而此刻你又为了江湖和无辜之人的安危,宁愿以死换他们的生命。你究竟是什么样的人,百里素雪?”

    百里素雪沉默良久,叹道:“我此生最对不起的,就是你的父亲和你了,云姑娘。”

    后来的后来,云想容才在北狄都城一个说书人的口中听到一段话。

    “人们往往不愿意相信一个人身上有两种截然相反的品行。看到其作恶,再看其仁德就会觉得其伪善。看到其仁德,再看其作恶就会觉得其变心。恶与不恶,善与不善。只能使恶者,不可守其成。只能使善者,不可得其功。大恶者匹夫之勇,大善者书生之言,具不可取。善恶兼施,阴阳相合,攻守兼备,方能称雄于天下。”

    不知怎的,当听到这些话的时候,她脑海里总会浮现出百里素雪的身影,即使她与他总共只见过两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