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召唤之嬴秦复国
繁体版

第36章贾诩到来,秦羿以礼相迎

    长孙晟和鲜于银来到太尉府门前,来到一名看门的家仆面前说道:“劳烦小哥通禀一声,就说幽州刺史麾下长孙晟和鲜于银二人求见老太尉。”

    这名家仆闻言连忙拱手行礼道:“还请二位贵客稍候片刻,我立刻去禀告老爷和少爷。”

    长孙晟点了点头,随后这名家仆快速的走进府中来到了正厅当中,见自己老爷和少爷在聊什么,就耐心的等候一旁,而杨赐虽年老但眼尖的狠,看到了一旁等候的家仆,于是停止言语,对这名家仆问道:“你不在门前稍候,怎跑到正厅当中,莫非有要事禀告?”

    这名家仆闻言连忙对杨赐和杨彪说道:“老爷、少爷,外边来两个人,说是姑爷派来求见老爷的,不知可否让其进来?”

    杨赐闻言有些惊讶,随即说道:“将此二人请进来。”

    “是。”应了一声后,随即退了出去。

    过一会儿,长孙晟二人跟着这名家仆来到了正厅,看见了客厅坐了两个人,长孙晟便知他们二人乃老太尉杨赐和卫尉杨彪,随即带着鲜于银行礼道:“晚辈见过老大人、卫尉。”

    杨赐仔细打量着此二人,随后满意的点了点头,询问道:“你们二人姓甚名谁?官居何职?”

    长孙晟闻言回道:“晚辈名叫长孙晟,官居幽州别驾长史,至于晚辈旁边的这位名叫鲜于银,官居任骑都尉,奉刺史刘虞前来洛阳面见陛下,顺便见见老大人。”

    杨赐闻言有些惊讶问道:“哦!你与伯仁年龄相差不大,竟然坐上了长史位置,看来你有一定的才华啊,二位请坐。”随后对门外喊道:“来人,上茶。”

    过一会儿,一名丫鬟端着盘子走了过来,将四杯茶分别放于四人面前便行礼退下了,杨赐抿了一口茶后说道:“贤侄,老夫这样叫你没有问题吧?”见长孙晟点了点头后便继续说道:“贤侄,你此次前来晚了,就在不久前幽州刺史刘虞已经上书给陛下,陛下也已经下旨给伯仁他们封官加爵,所以此次前来你也晚了,不过老夫已向陛下请旨让伯仁担任和谈正使与乌桓和谈,如今圣旨已下,不日便发往幽州。”

    长孙晟闻言假装惊讶道:“陛下这么快就收到了?那老大人可否告知刺史在书信上说了什么?”

    长孙晟是多么老狐狸啊,如此说话就是让杨赐以为自己什么都不知道,也没有去过任何地方,因为长孙晟知道眼前这位老太尉也是非常痛恨阉党的,如果他知道自己二人去过张让府邸,并且让张让为秦璋求的官位,那今天长孙晟就不会踏入府邸半步了。

    哪怕杨赐已经活了很长时间也没有避免长孙晟的假话,于是听完后点了点头说道:“刘伯安上书请辞想让伯仁担任幽州刺史一职,并且累数说明此次立功的将领,后张让与大将军何进一同吵闹,最后陛下拍板准奏老夫与阉人张让所请,老夫万万没想到有一天竟与阉人想法一致,真是世态炎凉啊。”

    长孙晟闻言连忙安慰道:“老大人对大汉和陛下是忠心耿耿,只有这一次与阉人无奈合伙,毕竟是陛下同意的,不干老大人事,想必天下人也不会以异样眼光看着老大人。”

    杨赐闻言点了点头,刚想说话就突然“咳咳”一声,杨彪见状连忙过去拍拍杨赐后背,杨赐摆了摆手表示自己没事,杨彪只好停手但没有回到位子上,只是候在一旁,杨赐见此只能无奈任由他去,随后继续说道:“老了老了,老夫为汉室和陛下操劳了这么些年,身体一日不如一日了,还请贤侄勿怪。”

    长孙晟二人连忙说不敢,随后杨彪说道:“父亲,天凉了您还是回房休息吧,长孙贤弟他们还是由孩儿招待吧。”

    杨赐听到自己儿子所说之后,刚想说自己没事,但还没开口就换来了一阵阵咳嗽声,长孙晟见状只能劝道:“老大人,您还是听杨兄的话,赶紧回房吧,如今乌桓已退,大汉边疆无恙,您老人家该歇歇了,剩下的由晚辈来做。”

    杨赐闻言只好答应了下来,任由杨彪将自己扶起往后院走去,杨彪对长孙晟二人用眼神表示歉意,随后便扶着这名为汉室操劳了半生的太尉走出了正厅。

    长孙晟二人连忙起身目送杨彪带着杨赐离去,长孙晟叹了一口气说道:“老太尉操劳了一生,终究落下了病根,如果陛下不宠信阉党,或许老太尉也不至于为陛下如此操劳了。”

    一旁鲜于银听见长孙晟所言赞同的点了点头后便沉默不语。

    时间一眨眼来到两天后,此时幽州蓟县秦府后院。

    两名少年在两名中年男人和一名中年女人的注视下挥舞着自己手中兵器进行切磋,一名中年男人对着女子说道:“婵儿,我们的孩子已经长大了,虽然他私自上了战场,但也证明了你我的孩子不是纨绔,所以你还是别怨他了。”

    一旁坐在轮椅上的另一名中年男人也劝道:“是啊夫人,公子已经长大了,他有很多路要走,您再怎么护着,他终究还是遨游于天际。”

    这名女子只好无奈的点了点头说道:“你们所说我岂不知道啊,但羿儿还小,我怕他突然在战场上有什么意外就惨了,毕竟我就他一个儿子,说实话,我从来没想过让他上战场,我只希望他能在我们庇佑下茁壮成长我就满足了,你们又不是不知道战场上刀枪无眼,这次他被一个名叫屠炉公主的女人用飞刀刺伤了左臂,血流不止,我深怕日后他发生什么意外,那时候我这个当娘的怎么办?”

    两名中年男人闻言只能沉默不语,毕竟她说的有道理,毕竟天下父母心啊,谁愿意将自己十月怀胎的孩子送到战场上呢,哪怕是一名十四岁的少年,无论多大都是父母的心头肉,不错这三人分别是幽州别驾秦璋、弘农杨氏家主杨赐之嫡女和秦府管家陈萍萍。

    此时进行切磋的两人已经停下,看到三人后连忙走了过来行礼道:“孩儿(蒙恬)见过父亲(主公),母亲(主母),陈叔(陈老)。”

    秦璋闻言扶起秦羿又让蒙恬免礼之后说道:“儿啦,不久之后朝廷便下达陛下旨意,那时候你或许会成为一方官吏,或许成为将军,总之你放心大胆去做,你的背后由为父和你母亲以及你外公的弘农杨氏在,那些跳梁小丑掀不起大浪。”

    “是,孩儿记住了。”秦羿闻言连忙保证,听到这杨玉婵无奈开口说道:“孩子,娘知道改变不了你的决定,但娘还是要说一句,一切都以你的安全为基准,任何事情都比不上你的安全,我要的是毫发无损的小羿,而不是受伤了的小羿,明白吗?”

    秦羿见自己的娘终于松口不由得有些高兴,安抚道:“娘,儿明白了。”

    就在这时,只见一名奴仆跑了过来说道:“禀老爷、夫人、公子、陈管家,府外来了一个人,其年约三十左右,特来求见老爷和公子。”

    秦璋闻言有些惊讶的说道:“哦?有人求见?那人可说他姓甚名谁,家住哪里?”

    奴仆闻言说道:“据门童所说,此人自报家门说他姓贾名诩字文和,乃凉州武威郡人,特来投靠公子。”

    秦璋闻言有些疑惑,刚要开口,只听一件兵器掉地上的声音,与此同时秦羿的呐喊声响起:“谁?你说他是谁?”

    “他说他叫贾诩,公子您莫非认识此人?”这名奴仆见秦羿这么大反应以为这个人是他认识的人。

    可现在秦羿哪有心思回答他,不顾父亲四人的疑惑和一旁送来外套的奴婢,便直接朝着府门外跑去,就连左脚一只鞋跑掉都不知,很快秦羿跑到府门前,见一名中年人站在府门外,一旁有一辆马车静静等候着。

    秦羿见到此人便知其是贾诩,便激动的跑了过去抓着贾诩深怕他跑了似的,带着一丝激动和不敢置信的问道:“先生真是贾诩贾文和先生?先生?先生?”

    贾诩本来在门口等候着,见一人身披一件薄衣跑了出来,就连左脚一只鞋都不翼而飞,贾诩见此不由得有些感动,毕竟现在的天气可不是春天,现在已经入冬了,天气逐渐变冷,这人能在这样的天气衣冠不整的来迎接自己,说不感动那是不可能的,此时听见这人问话,贾诩连忙回过神来行礼回到:“在下正是贾文和,不知公子是?”说着指了指秦羿如今的情况。

    “哦哦。”秦羿见他真是贾文和便非常高兴,随后回答道:“在下乃幽州别驾秦璋之子秦羿,刚在府后院与好友切磋武艺,听闻先生来到府前,来不及披外套就立马跑了过来,连鞋子都不知道跑哪了,如有怠慢之处,还请先生恕罪。”

    贾诩听到此人便是命人将自己拐来的秦羿,不由得打量一番,暗暗赞叹道果然自古英雄出少年啊,贾诩回道:“秦公子客气了,在下没有感到一丝怠慢之处。”哎,一提到自己被劫来不由得无奈叹了一口气,在马车踏进幽州境内后,那么少女便让自己老老实实的驾车来到蓟县,还说她不宜露面让自己一人见秦羿,还说她自己会暗中盯着自己,如有反悔立马将我杀死,想到这贾诩不由得后背感到有些发凉,有些阴阳怪气的说道:“公子如此才思敏捷,怎么会如此请人呢,莫非诩何时招惹过公子,才惹得公子如此热情招来。”